华学吧 关注:165贴子:17,273

回复:老 子 通 解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四十一章 道隐无名 善贷且成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①;中士闻道,若存若亡②;下士闻道,大笑之③;不笑不足以为道④。故建言有之⑤: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⑥。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德若渝⑦;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⑧。道隐无名⑨。夫唯道,善贷且成⑩。


IP属地:河北187楼2015-10-03 16:08
回复
    注释
    ①上士:领悟能力强,悟性好、高,即佛家说的慧根好——上根利器;
    闻道:听了道的理论(学说);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悟性好的上根利器听了道的理论(学说),身体力行,付诸实践,须臾不离;
    ②中士:领悟能力一般,悟性一般,即佛家说的慧根平常一般——中根平器;
    若存若亡:似懂非懂,将信将疑,时行时断;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悟性一般的中根平器听了道的理论(学说),似懂非懂,将信将疑,时行时断;
    ③下士:领悟能力差,悟性差,即佛家说的慧根差——下根钝器;
    大笑:竭力嘲笑、耻笑;不屑一顾,嗤之以鼻;
    下士闻道,大笑之
    悟性差的下根钝器听了道的理论(学说),不以为然,嘲笑一通;
    ④不笑不足以为道。
    (道之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与人们识神的思维方向,利害标准相反!必然被悟性差的人嘲笑,被悟性差的人嘲笑是正常的),如果不被悟性差的人嘲笑那就不是道了。
    ⑤建:建立,产生、出现,有了;
    言:言论,说法;
    故建言有之
    所以就产生了如下这些说法;
    ⑥明:明白,明了,洞明;体察到道的存在状态,洞明了道内“象”、“物”、“精”、“信”构建的时空结构;
    昧:常人眼光中的蒙昧未开;
    若昧:在常人看来好像蒙昧未开;
    进:进步,进展;
    进道:修道有了进展;
    若退:在常人看来好像是倒退;
    夷:平坦;
    夷道:(所修持的)平坦大道;
    纇(lèi):坑坑洼洼、凹凸不平;
    若纇:在常人看来好像坑坑洼洼、凹凸不平;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
    洞明了道的存在状态的人(的思维行为模式),在常人看来好像蒙昧未开,在大道上精进,在常人看来好像在倒退,平坦的大道,在常人看来好像坑坑洼洼、凹凸不平;
    ⑦上德:最完善之德;
    若谷:在常人看来好像空虚的山谷;
    上德若谷
    最完善之德(道之德——玄德),在常人看来好像空虚的山谷
    大白:完全纯净的白;
    辱:辱,污点;
    若辱:好像有污点
    大白若辱,
    完全纯净的白,在常人看来好像有污点
    广德:广大普遍之德:
    若不足:在常人看来好像有缺陷;
    广德若不足
    广大普遍之德,在常人看来好像有缺陷;
    建德:解1,建:健,健康,积极向上的,生命力旺盛的;建德:积极向上的,生命力旺盛的健康之德;
    解2,建:建立,积累;建德:建立、积累功德;
    若偷:偷,畏缩(犹兮若畏四邻)不前,委靡不振,苟且偷安得过且过;
    若偷:在常人看来好像畏缩不前,萎靡不振,苟且偷安,得过且过;
    建德若偷
    积极向上的生命力旺盛的健康之德,在常人看来好像畏缩不前,萎靡不振,苟且偷安,得过且过;
    质:质地、品质,质地纯真,品质高尚;
    质德:质地纯真,品质高尚之德;
    渝:变化,恍惚不定,随方就圆以变化无常为常;
    若渝:在常人看来好像恍惚不定,随方就圆以变化无常为常;
    质德若渝
    质朴纯真高尚之德,在常人看来恍惚不定,随方就圆以变化无常为常,(好像在弄虚作假);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德若渝;
    最完善之德(道之德——玄德),在常人看来好像空虚的山谷(没什么东西);完全纯净的白,在常人看来好像有污点;广大普遍之德,在常人看来好像有缺陷;积极向上的生命力旺盛的健康之德,在常人看来好像畏缩不前,萎靡不振,苟且偷安,得过且过;质朴纯真高尚之德,在常人看来恍惚不定,随方就圆以变化无常为常,(好像在弄虚作假)。
    ⑧解1.大:最广大,最广阔;
    方:触觉信息;
    隅(yú):角落,棱角;
    大方无隅
    最广大最广阔的触觉信息,没有棱角;
    解2.大:没有边际,最完善、最完整;
    方:方法,方形;
    大方:没有边际的方形或最完善最完整的方法;
    隅:角落,死角;
    大方无隅
    没有边际的方形或最完善最完整的方法,没有死角;
    大:最高级,最完善;
    器:由道生长发展出来的器物;
    大器:由道生长发展出来的最高级最完善的器物;
    大器晚成
    由道生长发展出来的最高级最完善的器物,(由于耗时费功)必然成熟的晚(慢);
    大:最完美的;
    音:听觉信息;
    大音:最完美的听觉信息,就是道之音,神元体(神然体)之音。
    希声:基本听不到;
    大音希声
    最完美的听觉信息,基本听不到;
    大:最完整的;
    象:视觉信息;
    大象:最完整的视觉信息;
    无形:没有形状;
    大象无形
    最完整的视觉信息,没有形状;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最广大最广阔的触觉信息,没有棱角;由道生长发展出来的最高级最完善的器物,(由于耗时费功)必然成熟的晚;最完美的听觉信息,基本听不到;最完整的视觉信息,没有形状;
    ⑨隐:隐蔽,不显,不现;
    名:名分,名誉,地位;
    道隐无名。
    (一言以蔽之,)道隐而不显(现),没有名分(名称、名誉、地位)。
    ⑩善:良好,完美,圆满;
    贷(dài):派生、施予、滋养;
    成:成就、成熟、成果;
    夫唯道,善贷且成⑩
    (然而)只有道,才能圆满地生长万物布施万物,并且圆满地成就万物。
    有的版本是“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然而)只有道,才能善始善终——不仅有一个良好的开始,而且有一个圆满的成果(结果)。
    两种版本都行,都能讲通。


    IP属地:河北188楼2015-10-03 16:09
    回复
      现代汉语释译
      悟性好的上根利器听了道的理论(学说),身体力行,付诸实践,须臾不离;悟性一般的中根平器听了道的理论(学说),似懂非懂,将信将疑,时行时断;悟性差的下根钝器听了道的理论(学说),不以为然,嘲笑一通;(因为道之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与人们识神的思维方向,利害标准相反!必然被悟性差的人嘲笑,被悟性差的人嘲笑是正常的),如果不被悟性差的人嘲笑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就产生了如下这些说法:洞明了道的存在状态的人(的思维行为模式),在常人看来好像蒙昧未开,在大道上精进,在常人看来好像在倒退,平坦的大道,在常人看来好像坑坑洼洼、凹凸不平;最完善之德(道之德——玄德),在常人看来好像空虚的山谷;最完善之德(道之德——玄德),在常人看来好像空虚的山谷(没什么东西);完全纯净的白,在常人看来好像有污点;广大普遍之德,在常人看来好像有缺陷;积极向上的生命力旺盛的健康之德,在常人看来好像畏缩不前,萎靡不振,苟且偷安,得过且过;质朴纯真高尚之德,在常人看来恍惚不定,随方就圆以变化无常为常,(好像在弄虚作假)。最广大最广阔的触觉信息,没有棱角;由道生长发展出来的最高级最完善的器物,(由于耗时费功)必然成熟的晚;最完美的听觉信息,基本听不到;最完整的视觉信息,没有形状;一言以蔽之:道隐而不显(现),没有名分(名称、名誉、地位)。只有道,才能圆满地生长万物布施万物,并且圆满地成就万物。


      IP属地:河北189楼2015-10-03 16:10
      回复
        体悟
        本章说明了修道者与普通人的思维行为模式相悖的事实,这样就提醒修道者要想真正体悟道的真相,按照普通人的思维模式是不可能的,必须彻底克除。还提醒修道者,一定会受到一部分人的冷嘲热讽,这是正常现象,应坦然处之。大器晚成提醒修道者不要急于求成,它是一个漫长的有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IP属地:河北190楼2015-10-03 16:11
        回复
          注释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说的是道生万物的演化过程,好像不应该放在德经部分。且其后边行文语义与之不连贯,疑有错简漏简。
          ①一:阴阳未判,“夷希微”“混而为一”的整体状;道是宇宙始点的原始物质,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无限细小,无限均匀,无边无际;因而呈现出内外、远近、大小如一的整体状态;
          道生一
          道由于其特有的性状从而生成了内外、远近、大小如一的整体状态;
          二:阴阳;
          一生二
          整体状态慢慢聚散分化,进而显现出混浊(重)、清明(轻)两种有区别的物质状态,我们也称这种状态为阴阳;阴阳判,而未分离;
          三:三指的是太阴、太阳、和(合)气;亦即形气质已成生,但还未分离;
          二生三
          阴阳继续聚散分化,生出太阳、太阴、少阳、少阴,其中少阳是从阳中分化出的偏混偏重部分、少阴是从阴中分化出的偏清偏轻部分,虽有名称的区别,但本质差别不大,二者又混合在一起,因而我们也可以把少阳少阴合在一起叫和(合)气,然后称太阴、太阳、和(合)气为三;
          三形气质具,而未分离;
          万物:八卦,六十四卦;万物之器世界;
          三生万物
          太阴、太阳、和(合)气再继续交叉、渗透、重组、运化生成八卦,以及六十四卦,就到了万物的层次;
          器物各自的形气质分离而生成万物之器世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由于其特有的性状从而生成了内外、远近、大小如一的整体状态。整体状态慢慢聚散分化,进而显现出混浊(重)、清明(轻)两种有区别的物质状态,我们也称这种状态为阴阳,(此时阴阳判,而未分离)。阴阳继续聚散分化,生出太阴、太阳、少阳、少阴,其中少阳是从阳中分化出的偏混偏重部分、少阴是从阴中分化出的偏清偏轻部分,二者是太阳、太阴之间的结合部分,虽有名称的区别,但本质差别不大,二者又混合在一起,因而我们也可以把少阳、少阴合在一起叫和(合)气,然后称太阳、太阴、和(合)气为三,(此时形气质具,而未分离)。太阳、太阴、和(合)气再继续交叉、渗透、重组、运化生成八卦,以及六十四卦,就到了万物的层次(此时器物各自的形气质分离而生成万物之器世界)。
          ②负阴抱阳:负载着阴,拥抱着阳;有人把负阴说成是背部朝阴,把抱阳说成是前面朝阳,好像不准确;应该是说的万物本身负载或承载着阴,拥抱或簇拥拥戴着阳,比如:形是阴,质是阳;身是阴,神是阳;
          冲气:中气,和(合)气;
          和:合而不同;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万物都是负载着阴拥戴着阳,中间由冲气调和着成为一个完整的器物;
          ③恶:厌恶,讨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侯以为称。
          人们最厌恶的词语就是孤寡不谷,而王侯用它作为自己的称呼。
          ④损:损害,损失,受损;
          益:益处,受益;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所以器物(物体、事物)或因被损害而受益,或因受益而被损害。
          ⑤强梁:蛮横无理,横行霸道;偏执(片面执拗)地强行发挥使用末征功能;
          强梁者:偏执(片面执拗)地强行发挥使用末征功能的人;
          不得其死:得不到正常的死亡;不得好死;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
          别人所教的如果在理我也用它来教育人们,这句话就是:“偏执(片面执拗)地强行发挥使用末征功能的人,不得好死”;
          ⑥教父:教育的首要信条;
          吾将以为教父。
          我将把它作为教育人们的首要信条。


          IP属地:河北193楼2015-11-03 11:30
          回复
            现代汉语释译
            道由于其特有的性状从而生成了内外、远近、大小如一的整体状态。整体状态慢慢聚散分化,进而显现出混浊(重)、清明(轻)两种有区别的物质状态,我们也称这种状态为阴阳,(此时阴阳判,而未分离)。阴阳继续聚散分化,生出太阴、太阳、少阳、少阴,其中少阳是从阳中分化出的偏混偏重部分、少阴是从阴中分化出的偏清偏轻部分,二者是太阳、太阴之间的结合部分,虽有名称的区别,但本质差别不大,二者又混合在一起,因而我们也可以把少阳、少阴合在一起叫和(合)气,然后称太阳、太阴、和(合)气为三,(此时形气质具,而未分离)。太阳、太阴、和(合)气再继续交叉、渗透、重组、运化生成八卦,以及六十四卦,就到了万物的层次(此时器物各自的形气质分离而生成万物之器世界)。万物都是负载着阴拥戴着阳,中间由冲气调和着成为一个完整的器物。人们最厌恶的词语就是孤、寡、不谷,而王侯用它作为自己的称呼。所以器物(物体、事物)或因被损害而受益,或因受益而被损害。别人所教的如果在理我也用它来教育人们,这句话就是:“偏执(片面执拗)地强行发挥使用末征功能的人,不得好死”。 我将把它作为教育人们的首要信条。


            IP属地:河北194楼2015-11-03 11:31
            回复
              体悟
              万物负载着自己的形,拥抱着自己的质,中间由冲气调和着形逐步向质统一、转化、发展。
              所有生命的社会也都是如此。所有生命的社会负载着各自的经济(阴),拥抱着各自的文化(阳),中间由各自的政治(冲气)调和着自己群落的经济向自己的文化所认识的水平逐步统一、转化、发展。从胶原质蛋白、微生物到动植物、人类,莫不如此。
              每个人负载着形体,拥抱着神,中间由冲气调和着形体逐渐向神的方向统一、转化、发展。
              用“强梁者不得其死”教化民众,要像上善之水一样,不生任何争强好胜的思维和行为。因为争则失去人的最宝贵的、最具灵气的、最高级的神隐气——失神,失神为死(《黄帝内经》)!这不就是“强梁者不得其死”吗?


              IP属地:河北195楼2015-11-03 11:32
              回复
                四十三章 不言之教 无为之益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①;无有入无间②;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③。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④。


                IP属地:河北196楼2015-11-09 14:18
                回复
                  本章举例说明柔胜刚、弱胜强。似应放四十章后或与四十章合章。
                  注释
                  ①天下之至柔:指天下最柔弱的道;
                  天下之至坚:指天下最坚硬的金刚石;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天下最柔弱的道,在天下最坚硬的金刚石中遍布且出入无碍;
                  ②无有:无形无象、无限均匀细小之道;
                  无间(jiàn):致密,没有间隙;
                  无有入无间
                  无形无象、无限均匀细小之道,能够在致密没有间隙的物体中出入;
                  ③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我根据以上事实便知道无为的益处;
                  因为无为便和道相通、相同,久而久之便可与道同体同功同在,这是天下最大的益处;
                  ④不言之教:现实中“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的事实对人的启示、教育;
                  无为之益:抱一守中(谷神)的益处;
                  天下:世界上的人;
                  希(xī):稀;
                  及之:体察、接收、接受她;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现实中“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的事实对人的启示,以及抱一守中(谷神)的益处,世界上极少有人能体察、接收到并接受她;


                  IP属地:河北197楼2015-11-09 14:19
                  回复
                    现代汉语释译
                    天下最柔弱的道,能在天下最坚硬的物质(金刚石)中驰骋;无形无象、无限均匀细小之道,能够在致密没有间隙的物体中出入;我根据以上事实便知道无为的益处;现实中“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的事实对人的启示、教育;以及修道合道的益处,世界上极少有人能体察、接收到并接受她。


                    IP属地:河北198楼2015-11-09 14:20
                    回复
                      体悟
                      一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说明在老子那个时代,凡是扎堆起哄、热闹红火的地方(或者叫时髦流行文化——主流文化),行的必定不是大道。


                      IP属地:河北199楼2015-11-09 14:21
                      回复
                        四十四章 重本轻末 知足知止
                        名与身孰亲①?身与货孰多②?得与亡孰病③?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④。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⑤。


                        IP属地:河北200楼2015-11-09 14:22
                        回复
                          ①名:名誉,名声;
                          身:身体的生命力,身体的健康梯度(指数);
                          亲:密切,切己,根本;
                          名与身孰亲
                          名誉和身体的生命力(健康梯度)哪个利益切己(根本)?
                          ②货:财物;
                          孰:谁,哪个;
                          多:重,重要;
                          身与货孰多?
                          身体的生命力(健康梯度)和财物哪个利益重要?
                          ③得:得大于失;怎样才能得大于失呢?获得名誉和财物是为了摄取必要的营养支持提高身体的生命力,尽管在获得名誉和财物过程中失了神,但只要时时知足适时知止就会得大于失。
                          亡:失大于得;怎样算作失大于得呢?获得名誉和财物只是为了满足自己日益膨胀的欲望,虽然得到的财物有一部分可以支持自己的生命力,但由于贪财劳心过度失神过多,因而失大于得;
                          《黄帝内经素问》中说:失神为死。
                          病:毛病,问题;
                          得与亡孰病
                          得大于失(获得名誉和财物是为了摄取必要的营养支持提高身体的生命力,尽管在获得名誉和财物过程中失了神,但只要时时知足适时知止就会得大于失)和失大于得(获得名誉和财物只是为了满足自己日益膨胀的欲望,虽然得到的财物有一部分可以支持自己的生命力,但由于贪财劳心过度失神过多,因而失大于得)哪个有问题?
                          ④是:这,此;
                          故:原因,缘故;
                          是故:由于这个缘故,由此,因此;
                          爱:喜欢,追求,贪求;
                          甚爱:过于喜欢,极度地追求;
                          大费:极大的耗费;
                          多藏:过剩的财物贮藏(积蓄);
                          厚:多,重,惨重;
                          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因此极度地追求必然招致极大的耗费,过多的财物贮藏(积蓄)必然招致惨重的损失。
                          ⑤知足:知道满足,乐观接受一切现状;
                          辱:羞辱,屈辱;
                          知止:适时停止,适可而止;
                          殆:危险,危害;
                          长久:长生久视;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同寿;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知足就没有羞辱,适可而止就没有危害,可以靠知足知止实现长生久视。


                          IP属地:河北201楼2015-11-09 14:23
                          回复
                            现代汉语释译
                            名誉和身体的生命力(健康梯度)哪个利益切己(根本)?身体的生命力(健康梯度)和财物哪个利益重要?得大于失和失大于得哪个存在问题?因此极度地追求必然招致极大的耗费,过多的财物贮藏(积蓄)必然招致惨重的损失。能做到每每知足就没有羞辱,适可而止就没有危害,如此可以长生久视。


                            IP属地:河北202楼2015-11-09 14:24
                            回复
                              体悟
                              本章主要讲怎样正确对待识神与谷神的关系,如何在不同的修持摄生阶段优化识神与谷神的关系。因为每个人或每一修持摄生阶段识神和谷神的分配比例是不一样的,没有个量化的统一标准,需要修道者靠自己的考量来决定的,这也是修道的难点所在,是修道者寥寥,不修道者芸芸的原因。也是“修道者如牛毛,得道者如凤毛麟角”的重要原因之一。


                              IP属地:河北203楼2015-11-09 14: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