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吧 关注:173,732贴子:3,964,701

回复:周周谈焦虑 每周日更新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数星星没有啥,但你一定要把它数清,那是不可能的。我的心理咨询师认为我问问题的动机不对,觉得我妄图掌控一切,如果掌控不了,就妄图了解一切,而往往你连了解一切都做不到,最终达到一知半解——一知半解始终是吃大亏的。
问题是问不完的,症状也是问不好的,相反,带着疑问生活才是正解,这样才可以让自己活得“胆儿大”。以前喜欢看鬼片,不知道是哪部片子,里面说了一句话,为什么人会怕鬼?那是因为接受了很多关于“鬼”的垃圾信息,这种信息累积得越多,越害怕鬼,如果从来就没有鬼的概念,人还会怕鬼吗?
对于垃圾信息的理解,星爷的《回魂夜》里也有说过,人之所以觉得屎脏,是因为从小到大,思想里就认为这个东西脏,这个“屎很脏”就是一个信息,但屎客观上不存在“脏”的概念。疑病的态度和爱问问题的悖论就在这儿,疑病就爱问,就爱查,但同时又让自己吸收了太多的垃圾信息,所以少问的人不是不多疑,而是少问,自然就少疑。


IP属地:四川74楼2014-09-29 21:23
回复
    很多事情都是单行道,以前有人“胆儿大”的活着,焦虑以后也想回到以前胆儿大的状态,但那是不现实的了,人之所以能胆儿大,是因为接触的垃圾信息少,所以有句话叫“没文化,不害怕”,既然知道了就难以不怕,因为知识和信息已经改变了你的认知,所以一个人要是不懂不怕,那只能叫胆儿大,而懂了还不怕的,那个叫“勇敢”。
    我们已经无法“胆儿大”的活着,那只能“勇敢”的活着了,虽然胆儿大是个看似更幸福的状态,但实际上勇敢才是人格成长的标志,我们已经被焦虑症用鞭子抽打,催促着我们进步和强大。
    要做勇者就要面对所有的问题,要知道问题不一定有答案。妄图掌控一切的人,包括经济,环境,自己的心态,自己的身体的,那是无止境的追求,掌控不了只会让你感觉更没安全感,想从问题里得到安全感,让自己知道该怎么办,这是不现实的,只能解一时之痒。唯有接受有问题的人生,不完美的自己,继续活下去的才是勇者。
    话就说到这儿吧,星星有多少,问题便有多少。把不能解决的事情让给上帝,然后看看身边是否有更多自己能解决的事,别把生活浪费在焦虑之上,它还没那个资格。


    IP属地:四川75楼2014-09-29 21:24
    收起回复
      最后推荐一首不错的歌 counting star
      副歌一句Everything that kills me makes me feel alive很给力
      大家喜欢可以听听~


      IP属地:四川76楼2014-09-29 21:27
      收起回复
        请尽量不要曲解有些书中的“接受”。在焦虑症的应对上,“接受”本质上是让你科学冷静的面对神经症可能会出现的特殊情况,这种接受,就是单纯的接受,可以分析,也可以评判,不要给自己下紧箍咒,也不要给自己大压力。 别说你有焦虑症,即使没有焦虑症的人,时常也会有不好的想法。这时候的接受,更倾向于“我也知道我的情况,出现这种想法也在所难免,不过,我也知道只是想想而已。”,而不是“我有了这种想法,这是焦虑症产生的,我应该接受它,不去分析它,不去评判它,中立的看待他。”其实这种想法,反而在把客观中的你和思想中的你剥离,意义也不大。精神分裂本质上跟焦虑症都不是一回事了,也没有可比性。
        我们在应对焦虑或者强迫思想的时候,不要以任何形式去控制思想,这其实并不健康,甚至会起反作用。思想本质上就是开放的,跳跃的,表面上的限制,则会形成隐性的弹性。反而可以对产生的想法本身进行定义,定义它为一种空洞无聊的臆想,一种冒出来的奇怪念头。不值得执行,不值得重视的小玩意儿。控制它,不如定义它。这是一种简单并且有效的办法。因为只要试过,大家就会明白,思想如野兽,难以控制和驾驭,无法控制的感觉,会给人失控的错觉,而忘记了思想原本就不可控,谁都一样。定义它,是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我意识完成的事,就像晚上吃夜宵,有人可以定义为如此快乐,有人也可以定义为没有自制。这是思想的张性,可塑性,也是解决顽固思想的良方。事无大小,只在于你怎么看待它。


        IP属地:四川200楼2020-04-03 04:00
        回复
          杨医生是好医生,记得好像是毛嘉陵的师妹,最早也是因为焦虑症认识的,中医之博不敢妄言,但要问个人意见,我还是更偏ssris,包括舍曲林。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13楼2021-01-21 22: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