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凭书剑解红尘吧 关注:28贴子:634

【亲哥侄儿,来叫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爱新觉罗易宪
(宫里边,除却莺莺燕燕更多了许多孩提笑靥,自此,对和孩儿有关的一切东西都开始慢慢关注,这才得了一套文房四宝,瞧着好,只是两个丫头开蒙晚,若是给她们就是浪费了,心思一转,摆手示意人去请二阿哥。)


1楼2014-08-23 14:34回复
    靠 这帖子名字。
    ( 从师傅那儿出来,门口站着一小宫女问了才晓得是启祥宫来的,说是姨娘那儿有请。今日闲来无事,索性往启祥宫里走了去。因着额娘的关系,平日来启祥宫的次数较多。到了屋里见了来人,倒是一副笑嘻嘻的样子瞅着姨娘,道 )
    姨娘,今儿有什么稀罕事儿要说给我听?


    2楼2014-08-23 14:56
    回复
      (不大确定这会儿易宪是不是在屋里边儿,男孩子总是顽一些的,却没想到来得早,也没准备什么,想着又是一笑,原也不是喊他吃点心的,抬手招了人到身边来。)
      这么冷的天,姨娘可不比你们,见天在外边野,哪有什么新鲜事儿来予你说,便就是真有,怕你也早早在你额娘那头听到了,倒是你有没有有趣的事儿能同姨娘说说的,也给姨娘解闷。


      3楼2014-08-23 15:06
      回复
        (见她招手示意自个过去,索性也就走过去了站在她一旁。姨娘说起趣事,不禁想起前几日与兄弟们去戏院“探险”的事,那地儿就算白天去也是觉得阴森森的,不见人烟。更何况是大晚上去,不过这事可不敢与姨娘提,就怕额娘知道。笑着摇了摇头 道 )
        没事儿没事,平日都是师傅那儿,额娘那儿去的最多,没什么趣事。


        4楼2014-08-23 15:24
        回复
          (听他这般说来,倒也不往下深究了追问,总觉得这孩子有点少年老成,也不寻常顽劣的时候,也约莫是藏得好,没叫人发现,只有羲和教着,也不怕他会往歪了走。)
          你呀,坐吧,又不是喊你立规矩的。(没备点心,倒是有干果,伸手将干果盘子拉到自己身前,伸手开始慢慢剥着花生,剥了几颗就递过去。)最近师傅都教了些什么,上课能不能听懂?


          5楼2014-08-23 15:28
          回复
            (索性在一旁坐了下来,顺手接过姨娘递过的花生,往嘴里一扔,几下就进了肚子里。听其问及上课的事儿 这回该摇头了,这几日师傅讲课也不能听进去,觉得师傅老是板着一副脸,任谁见了也是不爽。)
            师傅教的都是前几日所学的,不过是将以往的翻出来继续讲给我们听。听到是能听明白,不过倒是有些烦了


            6楼2014-08-23 15:45
            回复
              (手里剥着花生的动作,始终都是不急不缓,正好能跟上他吃得速度,怕他会渴,将一边的茶盏也往他那边推了推,粉面含笑,款款而谈。)
              常言道是,温故而知新。想来师傅也是怕你们年纪小,今儿记住了,过一阵儿就给忘了,这才一遍又一遍得教吧,不过这读书不似别的,得读懂念透了,那才是自己的东西,怎么摔都摔不掉。


              7楼2014-08-23 15:51
              回复
                ( 吃了些花生嘴里觉得干,正好面前有杯茶端起茶盏避过茶末,几下杯中就见了底。又继续接过花生吃了起来,平日在师傅那儿 师傅也是如此搬些话来说教。晓得如此是为我好,小孩子天性如此,听几句也都嫌烦了。不过姨娘不是师傅,也不觉得烦。)
                照姨娘这么说,姨娘平日读的书也不少?


                8楼2014-08-23 15:59
                回复
                  (听着他的话儿,先是一愣,随即才是笑了起来,忍不住是心里嘟囔了一句,人小鬼大,抬手在他额头上轻轻敲了下。)
                  一定比你读的多。(这话儿带着几分的玩笑,而后收了手,给他重新续了茶。)你同姨娘不一样,姨娘读书是一种兴致,想看了看几页,左右不做睁眼瞎,能应付人就好,你往后是要进朝堂的,如今读少了,往后有你哭的时候。


                  9楼2014-08-23 16:04
                  回复
                    ( 在别的娘娘面前可从未如此说过话,一则是额娘与姨娘关系,二则见着姨娘挺有亲切感,也爱与她说话。又提及日后进朝堂的事,老是觉得好似明日就要出宫在京城建府立牙,这事儿平日与兄弟们提过,哥几个就嫌我未雨绸缪,不过这事一直记挂着。)
                    哪能读书少,在宫里头,就算是不想读这尚书房的师傅也会天天在耳边念叨。


                    10楼2014-08-23 16:19
                    回复
                      (孩子们长大了,总会离开自己身边的,不止是易宪这个侄儿,便就是珩珩同苏勒,往后大了也是要嫁出去的,又哪能在身边陪自己一辈子,跟前堆了一捧的花生壳,这才是拍了拍手,拍出花生壳的沫子。)
                      不剥了,回头你吃多了,用不下膳,你额娘改怪我这个做姨娘的了。(家常了一句,才又接上前边的话。)听你这么说,我倒是想起一句话儿:可怜生在帝王家……你自个儿怎么看?


                      11楼2014-08-23 16:28
                      回复
                        ( 姨娘突然说起可怜生在帝王家,倒是突然想起跟姨娘一样在宫里头的娘娘。这宫墙好比一座牢笼,进的来出不去。不比阿哥跟公主,阿哥往后都是要出宫自立府邸,公主则嫁人也是同样要出宫的。这些话,并非额娘口中所言。只是这些年在宫里耳濡目染,自然也就懂了。接着姨娘的话说 )
                        生在帝王家,荣华富贵享不尽。但有得必有失


                        12楼2014-08-23 17:18
                        回复
                          (这一句说得略深了,心头凭添了几分的惆怅之意,看他有片刻的沉默,只当是他不懂,只是听着他后头的话,虽然简单,却包含了很多,沉默了片刻,一手按在花生碎壳上,轻轻往下一压,就听着了清脆,良久,倏尔一笑。)
                          你还小,这么早就论得失了?等你长大了,你就会发现——
                          皇家的得失,不仅仅是你如今看到的这么简单。


                          13楼2014-08-23 17:24
                          回复
                            ( 往深去的道理我也不懂,说的都是自个感同身受的。屋子里一下安静了许多,寻思着难不成因为自个那句话,侧头看着姨娘看她半刻才说话,又提及得与失。我不晓得以后会得到什么或者失去什么 )
                            长大的事,那便长大再说。姨娘为何提起这个?


                            14楼2014-08-23 17:53
                            回复
                              有感而发罢了。
                              (随口的一句,也不知是遮掩,还是真的浑不在意。)要叫你额娘知道,我同你说这些,她估摸着该不乐意了,你说得对,往后的事情往后再说,何故杞人忧天。
                              (随即便转了话头。)真不猜猜姨娘今天喊你来,是为着什么事儿?


                              15楼2014-08-23 17: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