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凤凰战士吧 关注:4,445贴子:21,774

【首发】海鲅V6x(准系统16H2)评测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前段时间很幸运的拿到了国内首发的16H2模具,即海鲅V6x。它是微星准系统中15寸的超薄本,厚度仅23mm多,但却配有I7-4710HQ+GTX860M的规格,仍属于游戏本之列。

本次评测,可以让大家比较清楚的了解到这款机器的各方面参数以及散热情况,超薄本到底能发挥多大的游戏性能。
目录
【0】机器参数一览
【1】开箱&外设体验
【2】参数优化
【3】硬件参数概览
【4】性能测试
【5】游戏测试
【6】GTX860M开普勒版性能评价
【7】散热测试
【8】整机拆解
【9】散热模块评价
【10】总结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4-08-21 15:20回复
    【0】机器参数一览
    海鲅V6x,模具为微星制造,模具型号为16H2,与国行GS60同模,仅在外观(即外壳)上有一定差别。
    此次拿到的配置为顶配机型
    CPU:I7-4710HQ(主频2.5Ghz,睿频3.3-3.5Ghz,L3缓存6M)
    显卡:核显HD Graphics 4600,最大睿频1200mhz
    独显Nvidia GTX860M,频率797-915mhz
    内存:金士顿 2*8G DDR3L 1600mhz
    硬盘:固态 金士顿128G(M.2接口)*2 RAID 0
    机械 西数1TB 5400转9.5mm标准笔记本盘
    屏幕:三星 15.6寸1920*1080 PLS屏
    音响:2*2喇叭(丹拿认证)
    键盘:赛睿七彩背光全键盘
    电池:11.4V*4640mAh=52.89Wh(标称)
    电源:台达19.5V*7.7A=150W电源
    除此以外,机器外部接口包含3个USB3.0,1个读卡器接口,2个音频接口,1个RJ45网线接口,1个HDMI接口和一个miniDP接口。
    内部接口包含2个内存插槽,3个M.2接口,1个2.5寸SATA3接口。M.2接口包括2个M.2 2280规格(SATA 6Gbps总线)和1个M.2 2230规格(PCI-E总线)。
    机器的拓展性还是不错的,只是M.2接口的固态不是很普及,后期低配升级加固态会有一些麻烦。
    这款游戏本配置虽然没有达到顶级水平,但考虑到机身厚度,这种规格的游戏本已经是可以满足的了,只要散热足够,超薄游戏本就算是基本成功。
    接下来进行开箱。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楼2014-08-21 15:21
    收起回复
      【1】开箱&外设体验
      箱子比较简陋就不拍了。。。

      机器A面,只有海鲅的LOGO,镭射的,不会发光,看起来不是很好看。

      近距离观看LOGO,像是钻石?

      机器整体视图(后面的16F4就不要看了),机身并不是很油亮,即使采用了金属外壳也没有感觉到是金属的样子。。。但是一摸上去就知道了,很凉,这是金属外壳的典型特征。

      机身左侧,一个锁孔一个电源接口两个USB3.0两个音频接口,布局还行吧,能看到一个出风口。

      机身右侧,一个网线接口一个miniDP一个HDMI一个读卡器接口一个USB3.0接口,没有USB2.0总感觉怪怪的,是对USB3.0的兼容性很有信心了么。。。右侧还有一个出风口。在这个视角下可以看到尾部转轴下面的连接处颜色明显不同,这一块采用的是塑料,原因不明,行货这块也是塑料,可能是比较难加工?

      机身后部,可以看到仍然有两个出风口,可以看出这个机器为了散热是做了一定的设计的,两个风扇四个出风口,尽可能加大散热。具体散热能力如何,可以参考后续的章节。

      机器背面,仍然是金属壳,尾部贴上了一层东西(是毛皮?),猜测是隔热用。背面出风口集中,看起来不是很大,有些担忧。

      背部机器标识,上面标注了机器的型号相关信息,机器名称确实是HIPAA V6x

      电源特写,台达150W电源,厚度比180W的薄了不少,整体重量也降了很多,与此机器刚好匹配,超薄本配轻薄电源,降低整体重量。

      打开机器,C面的外观设计还是不错的。B面是唯一的塑料壳,平时摸不到所以不会影响太多,C面也是金属,手放上去比较凉。不过金属面有一个弊端,手上有汗的时候金属面非常容易花,留下汗渍,不美观。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14-08-21 15:38
      回复


        左右侧近距离观看,电源接口设计不是很理想,如果放置在平台上,电源接口就会挡住USB接口,翻过去的话就会挡住出风口,如果是直插的接口就不会有影响了。金属面在近距离观看时感觉较好。

        这个角度看键盘和触摸板效果还可以。。。

        机器最大张开角度很不错,应该有170度了,这个范围差不多能满足绝大部分消费者的需求。

        C面俯视图,背光键盘效果基本看不到。这种外形设计确实有些感兴趣,键盘整体下移,上面有一排像是音响的出气孔,整体比较简约,触摸板周围一圈银色的边框也比较吸引人。

        赛睿认证键盘,不过由于是OEM缘故,机身上没有认证标识,也不能安装GS60拥有的特殊调节软件。字母的形状和一般的键盘有所不同,没有太多棱角,算是一个新的设计吧。

        触摸板,这个感觉还是不错的,一体式的缺点就是下面的按键不是很适应,按左键时右键就不能使用。本人不是很常用这个,不好判断到底如何。

        机器的指示灯在C面的右下角,看起来有点多。。。从左往右,第一个是睡眠指示灯,第二个是硬盘读写指示灯,第三个是数字键盘指示灯,第四个是大写指示灯,第五个是蓝牙指示灯,第六个是无线指示灯,最后一个是电池充电指示灯。指示灯多的弊端就是需要仔细确认才能知道我们想要看的是哪个,而且这个位置靠下,需要专门转移视线才能看到,而一般键盘指示灯的位置用余光即可去看。

        屏幕显示效果用手机拍感觉不能反映其真实效果。。。。

        使用钢尺测量一下机身厚度,可以看到是在23.5mm左右,确实很薄了,后面的16F4最薄处也有36mm,最厚处都55mm了。。。
        现在来简单谈谈外设体验。微星在外设上一直都是很出色,这个赛锐键盘相比于我的16F4来说,键程稍微短了一点,但是回弹的效果不错,键帽比较稳,按下和弹起都是水平的。音响方面,16H2采用的是2*2喇叭,没有单独的低音炮,所以效果没有16F4好,低音部分不足,但效果还是比蓝天的机器好。屏幕方面,新一代的高端游戏本都用的是三星PLS屏,色彩显示方面很不错,画面鲜艳,可视角度和IPS一样,第一次用的话让人眼前一亮,和以前的LG屏幕显示效果相差较大。触摸板手感和以前的16F4基本一样磨砂的表面可以使手指比较顺畅的滑动。
        开箱&外设体验部分到此结束,下面介绍参数优化部分。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楼2014-08-21 15:38
        回复
          (2)独显软超频软件——nvidiaInspector。百度一下就能搜到这个软件的下载,双击打开如下所示:

          右半面的选项就是软超的项目了。第一个是频率的调节,第二个是显存的调节(频率显示是GPU-Z的两倍),第三个没法调跳过,第四个是温度降频控制值,点击取消该项目左侧的勾选,则可以在独显超过这个温度后仍保持默频,如果不取消则会发生严重降频。下面的温度是降频温度大小,可以拉高一点。最后一个是核心电压控制,不过貌似没有解锁VBIOS的话这个是不能调节的。


          软超的优点是出问题后重启即可摆脱,缺点就是不能永久维持调节且项目有限。如果你热衷于显卡超频的话,建议选择修改VBIOS,通过修改硬参数来优化显卡性能。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8楼2014-08-21 15:52
          回复
            (4)微星有一个著名的风扇调节软件,它可以在不关机的情况下修改EC中的风扇转速,使不同温度档下的转速自由调节,进而改善散热效果,或者起到静音的作用。这个软件叫Fan Control Tools。
            网盘下载地址:http://pan.baidu.com/s/1qWls8IK
            下载完毕后,解压缩文件,64位系统就双击SetupRwX64.exe安装,32位系统就双击SetupRw.exe安装,一路选择下一步就好,不要修改安装路径。
            安装完毕后,再进入Fan Control Tools文件夹里,双击FanProfile Editor.exe,打开后如下:

            点击左上角“Load Profile”按钮,打开Default.rw文件。这是GS60默认的EC控制数据,根据这个自行调节。

            表格里便是需要调节的参数,横向是不同温度档,第一行和第三行就是具体的温度数值,第一行为CPU温度,第三行为GPU温度。第二行和第四行为转速调节,第二行对应CPU风扇,第四行对应GPU风扇。待机下GPU风扇转速为0,即停止不转,因为独显可以关闭,而CPU是一直运行的,为了控制温度,微星没有在低温下停止CPU的风扇,要是想静音,可以试试把CPU转速调整为0。
            值得注意的是,设定的温度是这个转速下的最小温度。举例,假设现在是46度,那么从上面列表来看,此时的转速应该属于第一档中,而不是第二档,所以转速仍为48%。当CPU温度达到47度时,转速则升为55%。调节温度档是十分有意义的,如果喜欢静音的话,那就把温度档设的尽量高一点,比如你想要70度以下静音,那么第一档可以设定到60度,第二档68度,从第三档开始逐渐增加温度。转速也相应调节。
            有关优化设定方面,我有一些小建议。如果你希望玩游戏时温度不超过**度,那么就应该把绝大部分的温度档都设定在这个值附近,比如70度,那么就可以这么设定:

            65/70/75/80这些温度档尽可能接近70度,并且超过70度后转速已经逼近极限,让机器尽可能阻止温度继续上升。
            反过来,如果喜欢静音的话,低温档转速提升慢,高温档迅速提升即可。有关静音的设定,文件夹里已经有,可以直接套用。
            噪音和转速成正比,希望大家能具体实验过再确定温度档的调节。
            上面仅是写配置文件,还需要将文件写入EC才管用。双击Fan Profile Editor.exe,打开如下:

            Profile一项对应的是刚才咱们写入的配置文件名称,Default.rw就是。点击Apply,就会刷写EC,之后就可以玩游戏来体验一下温度档的变化了。右面的“Rember”是记忆功能,此后每次双击打开,就会自动完成刷写任务,无需点击Apply。想要还原默认的EC控制,将电脑关机,静置几秒钟后即可。
            目前来说,这个功能对于我的16F4效果十分明显,某些不是很吃显卡的游戏温度会显著下降,具体大小跟刚才的设定温度有很大关系,所以慢慢的调试设定,会使你的机器有更好的体验。


            IP属地:上海10楼2014-08-21 15:53
            回复
              (6)一些系统优化小知识。
              右键菜单栏添加“取得管理员权限”功能:
              新建一个txt文档,然后输入以下字符:
              Windows RegistryEditor Version 5.00
              [HKEY_CLASSES_ROOT\*\shell\runas]
              @="管理员取得所有权"
              "NoWorkingDirectory"=""
              [HKEY_CLASSES_ROOT\*\shell\runas\command]
              @="cmd.exe/c takeown /f \"%1\" && icacls \"%1\" /grantadministrators:F"
              "IsolatedCommand"="cmd.exe/c takeown /f \"%1\" && icacls \"%1\" /grantadministrators:F"
              [HKEY_CLASSES_ROOT\exefile\shell\runas2]
              @="管理员取得所有权"
              "NoWorkingDirectory"=""
              [HKEY_CLASSES_ROOT\exefile\shell\runas2\command]
              @="cmd.exe/c takeown /f \"%1\" && icacls \"%1\" /grantadministrators:F"
              "IsolatedCommand"="cmd.exe/c takeown /f \"%1\" && icacls \"%1\" /grantadministrators:F"
              [HKEY_CLASSES_ROOT\Directory\shell\runas]
              @="管理员取得所有权"
              "NoWorkingDirectory"=""
              [HKEY_CLASSES_ROOT\Directory\shell\runas\command]
              @="cmd.exe/c takeown /f \"%1\" /r /d y && icacls \"%1\"/grant administrators:F /t"
              "IsolatedCommand"="cmd.exe/c takeown /f \"%1\" /r /d y && icacls \"%1\"/grant administrators:F /t"
              然后保存该文档,并重命名为1.reg(后缀txt也要改掉)。双击文件,提示框点确定后变拥有了此功能。
              关闭系统休眠:
              Win+R打开运行框,输入cmd后回车进入命令提示符,然后输入:
              powercfg -h off
              回车,等待一下即可关闭休眠。这样做能使C盘空间增加不少,不过会失去休眠功能。固态硬盘开机速度足够快可以考虑用这样的做法来节省空间,机械硬盘无此必要。(WIN8下需在左下角右键,打开带有管理权限的命令提示符才能关闭休眠,或者关闭UAC控制)
              有关SSD优化的,可以百度查找到,在此仅作提示。
              参数优化部分到此结束,下面介绍硬件参数概览部分。


              IP属地:上海12楼2014-08-21 15:53
              回复
                【3】硬件参数概览
                鲁大师硬件参数截图

                参数在开始的时候已经给出,这里是具体型号的展示
                CPU信息

                CPU-Z还不能直接识别为4710HQ,但其主要参数已经可以看到。默认频率2.5ghz睿频为3.3-3.5ghz,三级缓存6MB,步进为C0。

                HWINFO截图,CPU是正式版产品,S-SPEC为SR1PX,TDP47W。

                AIDA64里的CPUID截图,可以看到睿频为35X/34X/33X/33X,短时睿频功耗限制为58.8W,时间为28sec,长时睿频功耗为47W,这些都是Locked,也就是锁定的,无法更改。刷过prema MOD的P150SM-A以及16F4,这里都是Unlocked,意味着可以使用XTU更改。限制电流为85A。
                接下来看显卡信息。

                独显,GTX860M,2GB显存,厂商标识为MSI(1462),说明该机器为微星制造。默认频率797mhz,boost频率为915mhz,显存频率等效5000mhz(图中因为更改VBIOS而使显存频率增加)。GPU核心采用GK104核心,屏蔽了两组SMX流处理器,达到1152SP,显存控制器阉割了一半,仅为128BIT。规格上没有和桌面卡一致的型号,GTX760是256BIT位宽。

                GTX860M体质截图,实际电压为0.968V,因更改VBIOS而达到了0.975V,体质76.9%。一般来说,体质越高的显卡,满载电压越低。

                I7-4710HQ自带的核显为HD4600,流处理器为20EU,默认频率400mhz最高睿频为1200mhz。与I7-4710MQ相比,4710HQ仅仅是核显频率提升了50mhz,封装发生了改变而已,本质性能没有变化。厂商采用HQ无非就是两个原因,一个是为了做薄产品,一个就是防止玩家自行更换处理器,使得不同配置下巨大的价格差异只能默默买单。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I5和I7版本差价1000以上,确认散热没有缩水的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卖掉I5加钱换成I7,而成本根本达不到1000。但是采用BGA的话,更换变得极其困难,一般情况下可以视为不可更换,因而只能买I7版,白花冤枉钱。这种糟糕的情况在硬盘/内存不同的时候更为明显,看一下surface pro3就知道了,在此不再累述。

                采用小渲染的方式,可以看到HD4600的最大睿频为1200mhz,此时的功耗为17w,这个功耗可不低,低压U的HD4400也是这个规格,但是却只有15W的TDP,显然其性能会因为功耗问题大打折扣。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3楼2014-08-21 16:01
                回复

                  主板信息,可以看到主板写入了海鲅的品牌信息,芯片组为Haswell,PCH是HM87,BIOS日期为2014-5-13。
                  内存信息

                  双通道DDR3 1600MHZ,时序为11-11—28@1T,很一般

                  内存品牌为金士顿,工作电压1.35V说明是低压DDR3,出场周期是14年14周。
                  硬盘信息

                  固态硬盘是两张金士顿的128G SSD,型号太长不打了,和GS60配备的固态型号一致。主控为群联3108,缓存大小为128MB。

                  机械硬盘为西数1TB 5400转硬盘,缓存8MB。量产机器采用的为7200转硬盘,猜测应该为日立的1T硬盘。

                  电池信息,型号为PC-VP-BP77锂电池,设计容量55.031Wh,实际损耗3.7%,容量为53Wh。微星机器的电池出厂损耗都很高,原因不详,而蓝天的常常是实际容量比设计容量更大。(但蓝天的电源管理太渣,续航还是一坨)
                  不过虽然看起来电池损耗很高,但是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电池损耗又逐渐减小到0%,之后才慢慢增加电池损耗。可能是检测有问题。

                  显示屏信息,三星15HL01-102,鲁大师显示为SDC324C。屏库网没有录入此型号的具体参数,可能是因为型号太新,没有来得及更新。目前只是知道该屏幕是三星的pls屏幕,可视角度好,但是和IPS一样有延迟高的问题,色域看起来应该有72%NTSC。
                  硬件参数概览部分到此结束,下面介绍性能测试部分。


                  IP属地:上海14楼2014-08-21 16:01
                  回复

                    3Dmark Vantage在P模式下的跑分,图形分数16400,770M跑分在18000左右,小幅落后。

                    3Dmark06测试,默认配置下跑分为18940,这个分数比较依赖CPU性能。



                    新3Dmark测试,这些分数都落后于GTX770M跑分,而maxwell版的860M除了3D11外跑分均高于GTX770M。


                    Heaven Benchmark4.0和Valley Benchmark 1.0对独显GTX860M的性能测试,分数低于GTX770M,maxwell版的和770M差不多。


                    IP属地:上海16楼2014-08-21 16:07
                    回复
                      硬盘测试

                      AS SSD跑分,由于采用了RAID0磁盘阵列,硬盘的顺序读写和4K多线程读写有大幅度提升,但是对于4K来说反而会有一定的拖累。这是RAID0原本的特征,目前来说磁盘阵列对SSD没啥太大意义,顺序读写的速度,单个SSD已经满足用户的需求,而4K多线程几乎就是个摆设,SSD对我们的提升最主要的就是4K单线程性能。这个固态的4K是读30写64,这个分数还是可以的,属于比较主流的水平。

                      HDTUNE的读取测试,速度维持980MB/s左右,偶尔会有一点波动,突发速率爆表,可惜这个参数基本感受不到。

                      机械硬盘的读取测试,硬盘曲线较为平稳,最高113.5最低52.7平均87.6属于很一般的水平,5400转的弊端是存取时间很大,达到了17.6ms,而目前单碟1T的7200转台式硬盘存取时间是14.1ms。这个时间跟SSD的4K性能接近,越小的话机器越不卡,但受限于机械硬盘的工作方式,这个性能几乎不可能达到SSD的水平,所以目前来说HDD已经基本放弃提高这个性能了。

                      最后来个鲁大师娱乐跑分。以前的鲁大师跑分确实没啥参考意义,但是随着测试方式的不断更新,现在只要是不故意作弊的话,每个项目的跑分还是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只是没有刚才哪些专业软件有说服力。
                      性能测试到此结束,下面介绍游戏测试部分。


                      IP属地:上海17楼2014-08-21 16:07
                      回复
                        【5】游戏测试
                        游戏部分测试采用对比的方式来观察GTX860M的性能,对比的显卡为GTX770M,但是非公版,频率为928Mhz/1252Mhz,小幅提升了核心频率,大幅提升带宽。860M开普勒版和770M之间的差距主要就是位宽缩小导致的带宽缩水,这样的对比可以看看带宽的缩水对显卡性能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此外还有860M将显存超频450mhz后达到1700mhz显存(等效6800mhz)的测试情况,看看860M能否靠提高显存来弥补位宽的缺失。


                        对于默认频率/超频显存/非公GTX770M三者的参数来说,这三者的区别主要就是流处理器,带宽和ROPS三个。流处理器是860M领先较多,带宽是770M最大,ROPS是770M较多。通过评测可以观察游戏中更看重哪个方面的参数需求。


                        游戏测试中,无法使得每次测试场景完全一致,所以部分游戏测试的统计趋势并非完全一致,只能按照整体来进行简单的判断。
                        1.地铁2033
                        画质选择最高,抗锯齿为AAA,关闭垂直同步




                        帧数统计(顺序为默认频率,超显存,GTX770M测试)



                        帧延迟(顺序为默认频率,超显存,GTX770M测试)



                        默认频率下,帧数最低为10,最高为25,平均16.817
                        超频显存下,帧数最低为13,最高为29,平均21
                        GTX770M,帧数最低为13,最高为37,平均24.856
                        地铁2033中,860M的表现不是让人很满意。默认频率下非常卡,视角的变换延迟很高,对于FPS来说是致命问题。而超频显存后,帧数有一定的改观,但是仍然很卡,帧延迟整体下降10ms左右。而非公版770M的帧数则更高,按照类似的折算,770M默认频率下帧数和超频显存后的860M差不多,说明860M在该游戏中瓶颈在带宽和ROPS,因为默认770M带宽仅96.2GB/S,而860M超频后的带宽有108.8GB/S,后者比前者大不少但最终也差不多,ROPS方面770M为24个,860M为16个,860M有劣势。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8楼2014-08-21 16:10
                        回复
                          2.孤岛危机
                          分辨率为1080P,画质全部调为热衷,关闭垂直同步




                          帧数统计(顺序为默认频率,超显存,GTX770M测试)



                          帧延迟(顺序为默认频率,超显存,GTX770M测试)



                          默认频率下,帧数最低为11,最高为31,平均19.678
                          超频显存下,帧数最低为14,最高为34,平均23.944
                          GTX770M,帧数最低为16,最高为44,平均29.3
                          孤岛危机中,默认频率下的860M帧数表现也不尽如人意。平均帧数不足20帧,游戏过程中也能感觉到较大的卡顿。超频显存后一样也有提升,幅度跟地铁2033中的很接近。然而,在这次评测中,770M的帧数表现高更多,帧延迟方面也能感受到770M也低一些,并且平均帧数接近30帧,算勉强流畅(实际一样较卡,不适合游戏)。
                          这次的结果说明ROPS同样很重要,770M在这方面有优势所以帧数幅度提高了一些。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9楼2014-08-21 16:11
                          回复
                            4.镜之边缘
                            开启最高画质,关闭垂直同步






                            帧数统计(顺序为默认频率,GTX770M测试)


                            帧延迟(顺序为默认频率,GTX770M测试)


                            默认频率下,帧数最低为39,最高为64,平均55.802
                            GTX770M,帧数最低为60,最高为64,平均61.975
                            镜之边缘是一个比较老的游戏,即使关闭了垂直同步,游戏也一样不能超过65帧。GTX860M默认频率下帧数表现已经可以流畅运行,超频显存的意义不大,因此也没有做测试。而GTX770M帧数由于受限,也只是更接近64帧,从帧延迟来看两者差距很小。
                            从帧数统计来看,这个游戏也是侧重带宽和ROPS的,不过860M即使是劣势也够玩,做到这点就可以了。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1楼2014-08-21 16:13
                            回复
                              5.求生之路2
                              分辨率选择1080P,开启最高特效,关闭垂直同步




                              帧数统计(顺序为默认频率,超显存,GTX770M测试)



                              帧延迟(顺序为默认频率,超显存,GTX770M测试)



                              默认频率下,帧数最低为40,最高为112,平均83.361
                              超频显存下,帧数最低为64,最高为151,平均105.972
                              GTX770M,帧数最低为65,最高为196,平均137.633
                              求生之路2是一个比较综合性的游戏,CPU和GPU都有较大负载,虽然游戏看起来不怎么吃显卡,但实际上这个游戏在全开特效不关闭垂直同步下,核心的温度是最高的,跟优化好的吃显卡的游戏一样的温度。
                              默认频率下的860M帧数表现已经足够流畅使用,帧延迟几乎都在30ms以内,肉眼是很难感受到卡顿的。超频显存后,帧数表现也有提升,幅度较之前的稍大一点。而770M的帧数则更高一截,领先幅度很大。
                              仔细观察帧数曲线变化,可以发现帧数相对波动最小的是第一幅图,而波动最大的是第三幅图。帧数低的场景一般来说就是僵尸群爆发的时刻,也就是核心计算比较吃力的时刻,因此,860M凭借较多的流处理器,使帧数波动较为平稳。在核心负载较小时,最高帧数由带宽和ROPS决定,因而770M帧数较高。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2楼2014-08-21 16: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