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论吧 关注:85,153贴子:1,182,243

回复:【相对论验证实验系列】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用这个实验直接测量过β粒子的速度(十分接近光速的速度),时间大概是你以前给出的直接测量μ子静止寿命文章的前


954楼2008-10-29 13:35
回复
    好的


    956楼2008-10-30 03:40
    回复
      观潮老人先生:
      相对性原理与http://tieba.baidu.com/f?kz=489515663所讨论的问题应该是两回事。看不出有什么关系


      957楼2008-10-30 07:37
      回复
        观潮老人先生:那个帖子的一楼让百度吃了,我不知道他说什么,无从谈起。
        另外:千万别说什么【权威的回答】,大家一起讨论,谁都是权威,谁也不是权威,用这种心态参与讨论会更好一些


        959楼2008-11-06 07:26
        回复
          如图: +__________________+

          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习惯。

          假设火车匀速向北开,运动电荷产生的磁场使两电荷互相吸引。过去的参考书是这样讲的。

          问题:如果火车不向正北方向开,例如向西北方向开(其它方向一样)这个系统是否转动?这个问题我解决不了。

          是否有人真的做过此类实验,我也不清楚。我仅仅记得有一本教学参考书讨论过这个问题,但是,我记不清楚是那本。

          现在我年事已高,无能力做相关计算,因此本楼列举的实验都没有关于电磁场方面的实验。


          961楼2008-11-06 12:33
          回复
            回复962楼:我们接收到的μ子来自高空,这点没有问题。至于具体多高?不知道。当它到达地面时打在核乳胶底片上,分析底片的轨迹得到μ子的能量,动量及寿命(1947年),知道动量等价于知道速度。

            实验发现不同速度的μ子寿命不同用相对论公式拟合得到μ子的静止寿命为2.2微秒。1955年米国建成了大型加速度,可以人工产生μ子,为直接测量μ子静止寿命提供了可能。

            80年代后期有几个实验组直接测量μ子静止寿命,其中一份文献是 观潮老人先生提供的,测量结果是2.18微秒。与50年前的结果完全一致。

            这个实验验证了相对论的钟慢效应。


            965楼2008-11-06 20:24
            回复
              to966楼:请参阅961楼


              967楼2008-11-07 05:32
              回复
                971楼:本帖仅讨论实验验证相对论,其它问题请楼上自己开主题贴单独讨论。

                971楼一会删除


                972楼2008-12-01 16:06
                回复
                  dwjh111先生:光速不变与相对性原理是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其他的都是推论。说句白话:整个相对论的基本假设就是这几个字。

                  换个话题,牛顿力学,麦氏方程组应该没有问题吧。请问:那个实验证明过牛顿力学成立?是否有实验证明过麦氏方程组成立?结论是没有。原因是【用实验证明XX理论成立】的提法本身就是错误的。这是物理概念性质的错误。我们只能说:在实验误差范围内,理论与实验符合。更多的说明请参看本帖的第二页。


                  974楼2008-12-01 19:03
                  回复
                    dwjh111先生:我只是说973楼的提法是错误的。至于您的新实验,我没有看到正规的(学术期刊上)报道,更没有看到别人(与您无关的第三者)重复过您的实验,因此对您的实验结果不便评论。

                    按目前物理学的共识:任何重大实验结果必须能够重复,要求重复者与原来实验者没有任何关系(说白了就是怕走后门),否则不承认。个人如何看那是个人的事。

                    80年代初期美国一个实验小组宣布发现了磁单级,当是我国著名学者段一士院士就在这个学校作访问学者,据他说:这是事实。但是由于没有任何一个(其它)实验组能重复这个实验,到现在快30年了,谁又承认磁单级存在?


                    976楼2008-12-02 06:47
                    回复
                      认真看看本帖第二页的回复你会明白一些真相的


                      979楼2008-12-02 11:19
                      回复
                        978楼有错别字,是我删除的。

                        在上面的所有物理实验中,没有一个实验证明了光速不变原理是真实存在的(也就是说没有一个实验证明了光具有在所有参照系中的运动速度都保持不变这种自然属性)。 
                        =====
                        回复977楼:这提法是概念性质的错误。在这个帖子里,我最少回复过10次。974楼已经给你指出:

                        更多的说明请参看本帖的第二页。
                        


                        980楼2008-12-02 11:21
                        回复
                          dwjh111先生:证明与验证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理概念。以光速为例,从实验的角度看早期的办法是测量光在时间T通过的路程L,根据:速度=路程/时间的到光速。

                          无论你的实验如何精确,你测量到的路程L与光实际通过的路程Lo不会严格相等,同样你测量到的时间与光实际用的时间也不会完全相同。即你的实验肯定存在误差。做完实验你可以说:试验结果与理论在实验误差范围内一致。因此实验验证了光速不变。

                          但是如果你的实验1得到光速是C1,实验2得到光速时C2,且
                           C1-C2(绝对值)比实验误差范围大,则只要一次实验你即可以宣布光速不变是不对的!

                          也就是说:否定一个理论,一个实验就够。

                          当然关键性实验必须经得起推敲,目前的惯例是能重复。由与你无关的另一个实验组重复你的实验得到与你相同的结果(在实验误差范围内),即由另一个组验证你的工作的正确性。只有这关通过了大家才认可。


                          992楼2008-12-02 18:20
                          回复
                            dwjh111先生:设身处地,假如你的文章往学术期刊上投,过程如何?

                            1)你的文章要通过初审。负责初审的是期刊的固定工作人员,他们的任务是:

                            检查文章是否符合本期刊要求的格式。以本吧帖子为例,就是检查你的帖子是否添加了前缀?你的帖子是否(明显)骂人?擦边球交由编辑处理。

                            检查文章是否有明显的错误。仍以本吧帖子为例,本吧是相对论吧,关于相对论的看法可以讨论(初审者不管),但是相对论之外的其它物理学问题初审者要管。用实验证明XX理论的提法是实验物理的内容,这种提法搞实验的人认为是错误的。根据这条,初审者就可以把你这篇文章否了。(用他们的语言就是枪毙掉!)

                            坦白说,这个提法与你的实验不见得有直接的关系,换个提法对你的文章一点影响都没有。但是人家抓住你的毛病不放,你也没法。

                            也就是说:我们在写文章时尽量不要让编辑姥爷抓住毛病。(未完待续)


                            995楼2008-12-03 04:24
                            回复
                              插话:大家不妨找一本学术期刊看看,数数看一共有多少篇文章,以大学物理为例,一年加起来也就是200多篇文章吧。每年这些期刊收到多少篇稿件:大家想过吗?

                              我当过编辑,我收到过编辑部寄来的稿件,上面的编号是5位数字(年份不算)也就是说:发表的文章真是【百里挑一】。因此要发表文章,必须尽量减少明显的错误。或者说:有明显错误的文章发表的几率几乎是零。


                              996楼2008-12-03 13: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