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吧 关注:45,218贴子:639,188

回复:【科普】古代婚礼的过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之后,举行“待筵”,新娘坐首席,由4名女子陪宴劝食,新娘多不真吃。筵毕,喜娘陪新娘至厨房行“亲割礼”,有捞粉丝、摸泥鳅等习俗,谓之上厨。贺郎酒拜堂晚上,男家为好日正席酒,叫“贺郎酒”,新娘须逐桌逐位为长辈和客人斟酒,酒要斟满又不可淌出。酒饮状元红,菜多鸳鸯名,乐奏百鸟朝凤、龙凤呈祥。席间,新娘在上热菜(换汤)时,喜娘喊:新娘子换汤(换妆)作揖啦!宴后,喜家请有福有德的座客两人至洞房,向新郎、新娘行“三酌易饮”礼,每进一次酒(新人只啜一口)相互交换下酒杯。主贺者须边唱贺郎词,戏谑、祥和兼有,诸如:第一杯酒贺新郎,有啥闲话被里讲,恐怕人家要听房。第二杯酒贺新郎,房里事体暗商量,谨防别人要来张(看)。第三杯酒贺新郎,祝愿夫妻同到老,早生贵子状元郎。


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14-08-13 23:40
回复
    11,新娘关房门,新人共吃“床头果”。新郎上床,新娘“坐花烛”,花烛不可吹灭,烛尽方可东方。尚有在白天做好手脚,夜里撬门跳窗进新房挪走新郎衣裳,吵房成功,新人要罚出糖果、香烟钱。


    来自Android客户端36楼2014-08-13 23:40
    回复
      【成亲后】
      1,回门成亲次日起床,须由新郎开房门。是日,男方备轿请阿舅,阿舅受茶点三道后,退至阿妹新房歇息。午宴,请阿舅坐首席,称“会亲酒”,忌用毛蟹(娘舅谑称毛蟹)。


      来自Android客户端37楼2014-08-13 23:40
      回复
        2,宴后,用便轿接新郎陪伴新娘回娘家,称“回门”。随轿送“望娘盘”一担。岳父母家宴请“生头女婿”,忌用冰糖甲鱼。宴毕返回,新娘一出轿门,宾客中爱闹者预先以二三十条长凳从轿前铺接至新房门,架成“仙桥”,要新郎搀扶新娘从“桥上”过,客人欢笑催促,若步履稳健,则在新房门前“桥头”凳上再叠长凳一条,并递上一只油包,要新娘口咬油包走过,美其名曰“鲤鱼跳龙门”。


        来自Android客户端38楼2014-08-13 23:41
        回复
          3,第三日,“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新娘下厨,煮糖面分赠四邻。满月盘新婚弥月,岳父母家遣人送礼品一担,谓“满月盘”。又送礼券若干,金额不等,供婿家酬谢襄办婚事人员,俗谓“花笑票”。


          来自Android客户端39楼2014-08-13 23:41
          回复
            这样 一个婚礼才算结束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40楼2014-08-13 23:42
            回复
              呼 楼楼好累


              来自Android客户端41楼2014-08-13 23:42
              回复
                ——————分界线——————


                来自Android客户端42楼2014-08-13 23:54
                回复
                  下面是有关婚礼的其他习俗


                  来自Android客户端43楼2014-08-13 23:54
                  收起回复
                    【青庐成婚】
                    汉代结婚时,均以青布幔搭成帐篷,用以举行交拜之礼。
                    世说新语·假谲》篇记载:“魏武少时,尝与袁绍好为游侠。观人新婚,因潜入主人园中,夜叫呼云:‘有偷儿贼!’青庐中人皆出观。魏武乃入,抽刃劫新妇。”
                    种在青庐中成婚的习俗,一直沿续到清代。


                    来自Android客户端45楼2014-08-13 23:58
                    回复
                      又据史料记载,两汉之际,已经有了贺婚的习俗和新婚之夜听房的习俗。据《汉书·宣帝纪》记载:“五凤二年诏曰:‘夫婚姻之礼,人伦之大者也。酒食之会,所以行礼乐也。今郡国二千石或擅为苛禁,禁民嫁娶不得具酒食相贺召,由是废乡党之礼,令民无所乐,非所以导民也。”汉宣帝这一诏书的目的,就在于提倡老百姓在婚礼上设酒宴庆贺。又据《汉书·袁隗妻传》记载:袁隗与妻子进入洞房后,夫妻俩在说悄悄话:
                      隗又曰:“弟先兄举,世以为笑。令处姊未适,先行可乎?”对曰:“妾姊高行殊邈,未遭良匹,不似鄙薄,苟然而已。”又问曰:“南郡君学穷道奥,文为词宗,而所在之职,辄以货财为损,何邪?”对曰:“孔子大圣,不免武叔之毁;子路至贤,犹有伯寮之 。
                      可证汉代已有听房的习俗。


                      来自Android客户端46楼2014-08-13 23:59
                      回复
                        【三书六礼】
                        聘书:订亲之书,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
                        礼书:过礼之书,即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
                        迎亲书:迎娶新娘之书
                        纳采:古时婚礼之首,属意女方时,延请媒人作媒,谓之纳采,今称 “提亲”。
                        问名:男方探问女方之姓名及生日时辰,以卜吉兆,谓之问名,今称 “合八字”。
                        纳吉:问名若属吉兆,遣媒人致赠薄礼,谓之纳吉,今称 “过文定”或“小定”。
                        纳征:奉送礼金、礼饼、礼物及祭品等,即正式送聘礼,谓纳征,今称 “过大礼”。
                        请期:由男家请算命先生择日,谓之请期,又称 “乞日”、今称 “择日
                        亲迎:新郎乘礼车,赴女家迎接新娘,谓之亲迎。


                        来自Android客户端47楼2014-08-14 00:01
                        回复
                          【过大礼】
                          订亲之最隆重仪式,约在婚前十五至二十天进行。男家择定良辰吉日,携带礼金和多种礼品送到女家。


                          来自Android客户端48楼2014-08-14 00:02
                          回复
                            【安床】
                            择定良辰吉日,在婚礼前数天由好命佬将新床搬至适当位置。然后,在婚礼之前,再由好命婆负责铺床,将床褥、床单及龙凤被等铺在床上,并撒上各式喜果,如红枣、桂圆、荔枝干、红绿豆。安床后任何人皆不得进入新房及触碰新床,直至新人于结婚当晚进房为止。


                            来自Android客户端49楼2014-08-14 00:03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0楼2014-08-14 00: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