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会有给刘志军“平反”的调调
其实这种“能吏”“廉吏”之辩古已有之,之所以说这种思维危险,是因为它排除了一个官员既“廉”又“能”的可能,只留下两个“烂苹果”让人们挑选。
中国高铁这些年的发展有目共睹,说其“改变中国”也并不为过,但且不说“高铁是由刘志军打造”这一论断是否准确,只是这种“只要做成事,贪点钱都是小意思”的唯结果论就足够骇人。
刘志军对中国高铁的发展当然是有个人贡献的,但其受贿、滥用职权也是法有定论。刘志军若要在正在行进的历史上留名,硬币的这两面不会被遗漏。如果说为了旌表其“发展高铁之功”而淡化或忽略其贪赃枉法之罪,相信未来任何一个正直的史家都是不屑为之的。
“为刘志军平反”之说其实暗含着一种危险的潜台词:世界上只有两种官员,一种是大胆作为的贪官,另一种是碌碌无为的清官。正是基于这种意识,一些人才不无后怕的感慨“幸亏当年有刘志军”,有些人甚至罔顾其贪赃枉法之实,动情地把刘志军描绘成“一心一意为高铁”的英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