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吧 关注:1,828,142贴子:18,979,806

回复:【直播】宁愿死在路上,也不愿意死在床上!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大学毕业生大多都希望留在大城市,因为这里会有更多的机会,更能实现自己的打拼计划。有技能的人们则希望借助大城市这个空间,找到更好的工作,挣更多的的钱。对于无文化、无技能的农村人来说,来到大城市,也是为了能够在这座城市里挣到钱,让自己、让家人过上好生活。


IP属地:山东318楼2014-08-23 21:54
回复

    尽管绝大多数人都向往都市的生活,但是农村依旧是大多数农民最终的归属地,随着农村大部分年轻居民涌向城市寻求发展,农村集镇上已少见青壮年的身影,乡镇的集市常见所售物品依旧简单:化肥、农药、烟酒、衣物、香腊、纸炮等。由于缺少必要的垃圾处理设施,农村环境污染越发严重。


    IP属地:山东319楼2014-08-24 00:49
    回复

      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让当地的江湖郎中和游医有了生存的空间。对于居住在边远地区的人来说,能够在乡镇集市上把疼痛的牙齿拔掉就已经非常不错了,根本无暇顾及草率拔牙后带来的不便或者病变。当然,有部分居民还是选择正规医疗点,遇上风湿导致的腰腿疼之类的慢性病,正规医疗点无法彻底根治时,他们也会选择街边的游医,期望祖传秘方可治万病。


      IP属地:山东322楼2014-08-24 10:50
      回复

        随着农村青壮年涌向城市寻找挣钱之路,原本依靠土地为生的农民,逐渐将庄稼地里的活儿交给留守在家的老人和部分照看幼小的妇女,但老人和少量留守妇女的体力和精力终究有限,土地荒芜问题也日渐严重。更有部分山区受自然条件所限,土地贫瘠,田地少,河流少,经常出现旱灾等原因,导致庄稼少收或者无收,从而加剧了农田荒芜的进程。


        IP属地:山东324楼2014-08-24 15:43
        回复

          在我所记录的农村中,当地很少有厂矿,所以农民在当地就业很困难。从2010年开始,有极少部分40到55岁左右的中年夫妻返回家乡,开始重新耕种土地或者种植经济作物和养殖,他们创业的同时,更多的是为了照看上高中的子女。由于高考制度与户籍挂钩,他们只能做出这样无奈的选择。大部分创业者都以失败告终。


          IP属地:山东327楼2014-08-24 17:04
          回复

            2004年刚开始记录农村状况的时候,看到最多的是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十年时间过去了,农村留守人群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留守妇女人数逐渐减少,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成为目前农村主要生活人群。


            IP属地:山东329楼2014-08-25 09:56
            回复
              留守妇女之所以减少,主要是在家留守的时间长了,男人很容易在他乡寻找新的伴侣,进而导致家庭破裂,离婚率增高。钱重要,男人更重要,大部分妇女选择了跟随丈夫一起出门打工,把幼小的子女交由年迈的父辈照看。


              IP属地:山东通过百度相册上传332楼2014-08-25 16:17
              回复
                年迈的父辈既要照看留守在家的孙辈,又必须下地干活儿,其中艰辛可想而知。2004年的时候,农村有这样一种现象,农忙季节,外出务工的青壮年一般会有三分之一的人返回老家帮忙收割庄稼。这部分大都结婚成家,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群。2008年之后,农忙返家的人群逐渐减少,他们开始算一笔账,如果打工地离家近还可以回家,如果远,来回路费和吃喝及其误工费加起来实在不划算,还不如寄钱回家请人干。


                IP属地:山东通过百度相册上传333楼2014-08-25 19:55
                回复

                  尽管国家对农村基础建设逐年投资,但对于居住在深山区的居民或者边远地区居民来说,还有相当一部分出行不便,除掉必要的生活用品需要到集镇上购买外,砍柴生火做饭是他们最原始的生活方式。随着改革开放,大批人涌入城市谋生,砍柴做饭的人逐渐减少。山林中,特别是灌木林因为缺少砍伐逐年茂盛起来,当地体力尚好的留守人群便砍伐树木烧制木炭。


                  IP属地:山东338楼2014-08-26 11:08
                  收起回复

                    他们烧制的木炭除掉自己生活所需之外,剩余的都通过人背马驮或者汽车运输到集镇上出售,从2007年开始,通过相机镜头里的记录,烧制木炭的人数没有较少,反而有缓慢上升的趋势。


                    IP属地:山东339楼2014-08-26 17:26
                    收起回复

                      有需求自然就有市场,在当地,婚丧嫁娶过生日等名目繁多的吃酒风也导致木炭需求量逐年增多。吃酒烧火必须用炭,但木炭的价格却没有因此而大幅度涨价,相反涨幅很小,主要原因是留守在家的人群大都选择自行烧炭,闲着也是闲着,烧炭卖钱可以拿去吃酒或者应急。


                      IP属地:山东340楼2014-08-26 22:05
                      收起回复

                        希望她们越来越好!!!


                        IP属地:山东344楼2014-08-27 01:34
                        收起回复

                          有人问我,害怕死吗?不怕!从娘胎来到世界的那天起,就没有打算活着回去,只能是死路一条!


                          IP属地:山东345楼2014-08-27 10:04
                          收起回复


                            IP属地:山东348楼2014-08-27 21:03
                            回复

                              成家必先有房,这应该是大多数人的观念,与地域和文化无关。在当地,找人介绍媳妇首要盖房,平房不行,起码需要两层楼房。如果经济允许的话,楼层越高,房子越大,媳妇就越好找。依靠土地可以解决温饱,但与盖房无关,想盖房,最靠谱的选择就是到外打工挣钱。从目前来看,外出务工的工资趋于稳定,但物价虚高,盖房的成本也让当地大部分家庭为之头痛。


                              IP属地:山东349楼2014-08-28 00: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