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吧 关注:1,828,144贴子:18,980,593

回复:【直播】宁愿死在路上,也不愿意死在床上!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再深的水只要有鱼,就有人冒着生命危险捕捞,更何况撬点儿石头就可以挣钱,自然就有很多留守在家的人们加入这个产业中去。身体尚健的留守男女们带着幼小的孩童们上山挖掘,小孩在石头上玩耍,大人则挥锤砸石的景象在当地十分多见。


IP属地:山东272楼2014-08-17 23:37
收起回复

    山大,人少,地更少是山区的最为常见的地貌环境,活着的人要吃饭,肯定需要土地,砍树开荒种粮食也是无奈之举,退耕还林的政策实施已经多年,对于深山区的居民来说,大树木早就砍光卖完了,不成材树木随处可见,没有必要把耕地种上小树,有土地可以种粮食,虽然种植粮食收益甚微,但有粮食才可以活命,手中无钱买米只能靠山吃山。


    IP属地:山东273楼2014-08-18 05:49
    收起回复

      城乡发展一直有很大的差距,但文化的发展越发接近。在边远山区的乡镇上,城里有的乡里基本都有,甚至某些方面比城市更开放。红白喜事的歌舞团,婚纱摄影等一条龙服务团队随处可见,麻将茶楼馆沿街而起,如果遇上赶场日,流动三陪服务点也因男人们的需要而出现了。


      IP属地:山东276楼2014-08-18 09:53
      收起回复

        值得欣慰的是,2012年开始,该地区政府部门利用行政手段强硬打压名目繁多的吃酒之风,遏制其大肆蔓延。考虑到村里的居民不属于公务员范畴,无法发布政令进行规范,政府部门就把各村控制吃酒任务交与村支书和村长负责,并纳入村干部年度考核中。如今,除了婚娶和丧事容许吃酒外,其余不在许可范围内。


        IP属地:山东278楼2014-08-18 16:12
        收起回复

          尽管政府部门想尽办法控制吃酒之风,但对于当地居民来说有的举手同意并配合,有的则认为,钱是我挣的,不偷不抢的钱想怎么吃酒就怎么吃。与此同时,吃酒配套产业歌舞团们也想方设法抢占各自市场份额,收费和往年相比略微有所提高,但表演节目的含金量也随之提高,每个县也有了县级明星。考虑到工商注册和文艺演出证件的审批有一定难度,当地绝大部分歌舞团都属于无证演出,毕竟老百姓也不可能向歌舞团老板索要发票和演出资质,喇叭能出声,人能唱歌跳舞就行。


          IP属地:山东280楼2014-08-18 22:26
          收起回复

            人活一辈子为了什么?打工挣钱娶老婆生儿子。儿子长大了,肯定又要盖楼房娶儿媳生孙子,这也是当地大部分男人的人生规划。随着修建房屋和娶儿媳的成本加大,原本在外辛苦八年就可以返家盖房娶儿媳的父辈们,只能继续在外打工。当地人一般这样认为,赶上走运的话,一般在外八年抗战就可以把房子修好,如果不走运,遇上工厂倒闭,或者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以及拖欠工资等情况,盖房子的梦想就要无限期地延迟了。


            IP属地:山东284楼2014-08-19 09:21
            收起回复

              父母出门打工,子女留家读书,这不是某个地方的专利,应该说是全国各地的普遍现象。留守在家的子女交给学校老师,父母则负责寄钱回家。有一部分家长认为,既然我把孩子和钱都交给学校了,孩子吃的好不好,成绩好不好与家长无关,与学校的老师有关。


              IP属地:山东293楼2014-08-20 10:06
              收起回复

                计划生育的大力实施,人口数量也发生一些变化,不仅当地学龄儿童数量减少了,而且还有部分有能力外出务工人员,将子女带到打工的地方上学,从而导致在乡村学校就读的儿童人数急剧下降,很多地方不得不撤校,大多都合并到乡镇上的中心学校。由于路途遥远,学生只能选择吃住在学校,每星期也只能回家一次。


                IP属地:山东297楼2014-08-21 00:05
                收起回复

                  2013年1月29日10点24分,双目失明的邓胜基摸索着从床上爬起来,来到门口坐下,让老公梁金安帮忙查看严重糜烂的双腿:“我不是天生的瞎子,小的时候,我的眼睛是好的。在我十岁的时候生病了,眼睛疼得厉害,家里有姐妹8个,连饭都吃不饱,更不要提请人看病了,痛了三天,眼睛就看不到,也不痛了。当地的神婆说,是因为我家盖房子的位置不吉利,风水不对,冲撞鬼神,才导致我眼睛看不到了。眼睛瞎了,我就只能呆在家里不出门,帮不了家人干活儿,成为家人的累赘。如今,不仅眼瞎,而且头也疼得快要爆炸了,两条腿也烂得越来越厉害了。虽然老公的腰骨头摔断了,不能干重活,但眼睛是好的。我情愿全身都烂掉,也不想当瞎子,有眼睛最起码可以看到自己的伤口。”


                  IP属地:山东301楼2014-08-21 22:41
                  收起回复

                    缺情不缺钱是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他们的父辈选择出门打工,首先感谢改革开放,没有开放二字,他们有可能一辈子都呆在大山里,呆在自己固有的土地里养家糊口。如今他们可以自由出门挣钱,虽然苦但可以让他们的下一代过上好日子,他们的子女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吃喝不愁的同时上学还有足够的零用钱,他们的子女因此可以拿钱买到很多来路不明的小玩具和无安全保证的小食品。


                    IP属地:山东302楼2014-08-22 10:49
                    回复

                      儿童之间的打闹可以理解为正常,如果返回家中的孩童们不听身边年迈老人的教导就不怎么正常了,或许是叛逆,或许是对老人的言语置之不理等多方原因,留守儿童最大的特点就是性格孤僻,我行我素。通过十年里镜头里的记录,如果爸爸妈妈在身边的孩子,一般行为都受爸妈控制,反之,爸妈不在身边的孩子,一般都不接受年迈老人的管教,特别是留守儿童上了初高中,打架,逃学,混迹社会者大有人在。


                      IP属地:山东305楼2014-08-22 13:51
                      收起回复

                        重病家庭和残疾儿童在农村不是少数,应该说是一个群体。脑瘫、白血病和进行性肌肉萎缩等重大疾病的到来,使这些家庭陷入非常艰难的困境,后天的残疾和重病家庭还不纳入其范畴。面对需要大量钱财而且医治无望的疾病,大部分家长只能选择放弃,小部分家长一再坚持,但最终都以人财两空的局面来结束。


                        IP属地:山东308楼2014-08-22 21:04
                        回复

                          外出务工几十年,终有一老,人老了,打工地方的老板不可能为你养老,最终的归宿还只能是从小生活的农村老家。当初之所以出门打工,也是因为老家贫困,希望可以挣钱回来,改善自己家庭的生活。现在老了,叶落归根了,用自己一辈子的积蓄为自己或者为子女盖了新房,让儿女们成家立室,养儿育女。成年后的子女们再次踏上父辈的打工之路,返家老人还要为他们的孙辈们操劳,这样一来,老一辈的打工者身份发生了变化,好像又回到了自己结婚育子的年代,可是,他们终究还是老了,体弱多病的他们居住在边远农村,交通极度不便,并面临着生病无人照顾,看病不便,看病没钱的尴尬局面。


                          IP属地:山东310楼2014-08-22 23:15
                          收起回复

                            城市和农村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城市的生活比农村精彩?还是生活的比农村幸福?农村,特别是边远的山区,只能用出行不易来概括,那里的生活更谈不上什么精彩。人活着的目的是什么?难道是一张床一口锅的交易?估计不完全是,温饱后的人们肯定期待活得精彩,能够在车水马龙的城市路旁喝茶聊天也是一种幸福,起码对农村居民来说是非常向往和羡慕的。


                            IP属地:山东311楼2014-08-23 09:38
                            回复

                              该省的省会的城市里,大部分居民都是来自四面八方,有的只是过客,有的便扎根于此,从而演变成这座城市的新居民。不管他们最终去留如何,他们的目标都很明确,希望借助城市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


                              IP属地:山东317楼2014-08-23 18:2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