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吧 关注:45,217贴子:639,189

回复:【盘点】古代之“十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4、西晋石崇:拦劫沿途客商敛财
  石崇,西晋著名富翁。其财富来源是任荆州刺史时拦劫沿途客商而得。最经典的故事是与晋武帝的舅舅王恺斗富大获全胜,可谓“富可敌国”。石崇的财产山海之大不可比拟,宏丽室宇彼此相连,后房的几百个姬妾,都穿着刺绣精美无双的锦缎,身上装饰着璀璨夺目的珍珠美玉宝石。天下美妙的丝竹音乐都进了他的耳朵,水陆珍禽都进了他的厨房。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3楼2014-08-14 14:42
收起回复
    3、东汉王温舒:大肆杀人以权换钱
      王温舒,阳陵人。年轻时的王温舒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并且性格暴虐,常常干些杀人越货的勾当。王温舒不仅仅是一个以杀立威的酷吏,他还是个贪官。与其他贪官相比,虽然王温舒与他们在本质上并无二致,但其贪的手段确有不同。以酷行贪,以酷掩贪,这是表现在王温舒身上比较突出的特点。
      王温舒有两副面孔,一副是“酷”。在无权无势者面前,他如狼似虎,酷虐非常。王温舒的另一副面孔就是“谄”。在无权无势者面前,他以酷行贪;在权贵面前,他以谄行贪。王温舒手段不外是贪污和纳贿两种。就其贪污而言,主要是贪污被籍没财产。在广平,在河内,在京师,他杀几万人,被没收财产的人有上千家。正因为他掌握着生杀予夺大权,以权换钱也就有了雄厚的资本,加上他以暴虐酷杀著称,更使他在这场权钱交易中处于优势地位。一些豪强地主虽无权无势,却有的是钱。更何况生死紧要关头花钱买命,即使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于是他们大行其贿,以求脱祸,这是可想而知的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4楼2014-08-14 14:43
    回复
      1、秦朝赵高: 侵夺民田操控国库
        赵高,原籍赵国,是赵国王族远支族属。后来赵高之父犯了罪,被判处宫刑,赵高弟兄数人也一律处以宫刑,在秦国王宫做了奴隶。秦始皇听说赵高能力强,精通刑狱法令,便提拔他担任了中东府令,兼行符玺令,成了掌管皇车马和能自由出宫的官吏。
        赵高利用手中的职权,一方面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各项经济事务横加干涉,侵夺民田,操纵赋税,控制国库。几年的时间,赵高就成了财富难以计数的富翁,其爪牙也大发横财,国家的财力却日趋薄弱。赵高入秦宫20多年,依靠弄虚作假,弄权不止,贪欲不足,终得报应。他通过发动两次宫廷政变,陷害了无数无辜,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6楼2014-08-14 14:44
      回复
        接下来,中国古代十大明君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7楼2014-08-14 14:44
        回复
          10、汉文帝刘恒
          汉文帝刘恒(前202年一前157年)是汉朝的第四个皇帝,高祖刘邦第三子,汉文帝在位期间,是汉朝从国家初定走向繁荣昌盛的过渡时期。他和儿子(景帝)创造了中国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8楼2014-08-14 14:46
          回复
            9、明孝宗朱佑樘
            明孝宗朱佑樘(1470年—1505年)是明宪宗成化帝的三子。明朝第9位皇帝(1488—1505年在位),在位18年,享年36岁。
            孝宗在位期间“更新庶政,言路大开”,使英宗朝以来奸佞当道的局面,得以改观。被誉为“中兴之令主”,清人编写的《明史》多用史笔贬低明朝皇帝,但对孝宗以“恭检仁至、勤政爱民”八个字来形容。由于孝宗的励精图治,使得当时明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百姓富裕,天下小康,被称为“弘治中兴”,虽末年宠信宦官,但是立刻改过自新,历代史学家对他评价极高。孝宗雄才大略,其功绩、才德并不亚于太祖、成祖。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9楼2014-08-14 14:52
            回复
              镇楼美哭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13楼2014-08-14 18:57
              收起回复
                6、明成祖朱棣
                明成祖朱棣(1360~1424年)。明朝第三代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于应天(今南京)。洪武三年(1370年),受封燕王。曾居凤阳,对民情颇有所知。十三年就藩北平(今北京),多次受命参预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加强了他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朱元璋晚年,太子朱标、秦王朱樉、晋王朱棡先后死去,朱棣不仅在军事实力上,而且在家族尊序上都成为诸王之首,朱元璋去世后,继位的建文帝朱允炆实行削藩,朱棣遂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发动靖难之役,四年六月攻入南京,夺取了皇位。次年改元永乐(1403~1424年)。
                即位后五次北征蒙古,追击蒙古残部,缓解其对明朝的威胁;疏通大运河;迁都并营建北京,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定都北京的汉人皇帝,奠定了北京此后500余年的首都地位;组织学者编撰长达3.7亿字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设立奴儿干都司,以招抚为主要手段管辖东北少数民族。更令他闻名世界的是郑和下西洋,前后七次,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沟通了中国同东南亚和印度河沿岸国家。明成祖可谓功绩累累的一代雄主。
                朱棣即位之初,对洪武、建文两朝政策进行了某些调整,提出“为治之道在宽猛适中”的原则。他利用科举制及编修书籍等笼络地主知识分子,宣扬儒家思想以改变明初嗜佛之风,选择官吏力求因才而用,为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4楼2014-08-14 21:09
                回复
                  4、清圣祖康熙
                  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1722年),清朝皇帝,年号康熙。在位61年(1661年-172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因其文治武功卓著,故与唐太宗各称千年一帝!
                  康熙继位时只有八岁,是顺治的第三子。康熙六年(1667年)七月初七在太和殿举行亲政仪式。在其祖母太皇太后孝庄文皇后的帮助下,在康熙八年赢得了与顾命大臣鳌拜的斗争,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
                  康熙执政期间,撤除吴三桂等三藩势力,统一台湾,平定准噶尔汗噶尔丹叛乱,并抵抗了当时沙俄对我国东北地区的侵略,签定了中俄《尼布楚条约》,维持了东北边境一百五十多年的边界和平。
                  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积极鼓励垦荒,废止圈地令,实施更名田;整修水利工程。尤其是在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决定“永不加赋”,取消新增人口的人头税,并最终演变成“摊丁入亩”制度。并大蠲赋税。最终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表现为耕地面积的迅速扩大与粮食产量的提高、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奠定了“康乾盛世”的基础。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6楼2014-08-14 21:11
                  回复
                    3、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出生于长安,幼名刘彘,是汉朝的第五代皇帝。汉武帝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其母是皇后王娡。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建立了西汉王朝最辉煌的功业之一。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
                    70高龄,54载帝业,汉武帝无愧于列祖列宗,无愧于中华民族。是他一手奠定了大汉兴衰的基石,盛于斯,衰于斯。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7楼2014-08-14 21:11
                    回复
                      1、秦始皇嬴政
                      秦皇的功劳在于大一统,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乱世,统一货币、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有利于全国各地不同文化的统一,为随后汉民族的出现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秦皇废除了分封制度确立了中国的封建制度,比欧洲各国早了千余年。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9楼2014-08-14 21:12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0楼2014-08-14 21:50
                        回复
                          接下来,中国古代十大暴君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1楼2014-08-14 21:50
                          回复
                            10、明成祖朱棣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数一数二的暴君,比起老爹朱元璋毫不逊色,甚至有过之无不及。1402年,他夺了亲侄子的皇位,导致了几十万人的战死沙场;建文帝宫中的宫人、女官、太监被杀戮几尽;他一次性枉杀1万4千多人。他还将忠于建文帝的旧臣如方孝儒等人全部杀死;仅方孝儒一家,灭“十族”就杀掉873人!对于建文忠臣的妻女,朱棣竟把她们送进妓院、军营,让人轮奸。有被摧残至死的,朱棣就下圣谕将尸体喂狗吃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2楼2014-08-14 21:53
                            收起回复
                              4、北齐文宣帝高洋
                                北齐文宣帝高洋(529年——559年)550年—559年在位9年。北齐开国皇帝。他是东魏权臣、北齐神武皇帝高欢次子、北齐文襄皇帝高澄的同母弟,母亲为娄氏。出生时有异兆,相貌奇特。幼时其貌不扬,沉默寡言,其实大智若愚,聪慧过人,深沉有大度。虽常被兄弟嘲笑或捉弄,但其才能甚得父亲欣赏。高洋于550年逼迫东魏孝静帝元善见禅位,自立为帝,定国号为齐,改元天保,建都邺,年仅二十岁,为北齐文宣帝。在位前期勤于政事,以法驭下,并能任用杨愔等人,勤于武备,征伐四克。后来神智昏乱,猜忌残暴,虐杀兄弟,饮酒无节制,最后因饮酒过量无法饮食。559年(天保十年),高洋去世,时年仅31岁,他的谥号为文宣皇帝,庙号为显祖,太子高殷即位。武成帝曾于天统初,改其谥为景烈,庙号威宗。武平初,赵彦深执政,复帝本谥,庙号仍为显祖。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8楼2014-08-14 22: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