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百岁吧 关注:33贴子:1,988
  • 0回复贴,共1

孩子还是归他妈了-------评《钢的琴》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孩子还是归他妈了-------评《钢的琴》
《钢的琴》是青年导演张猛的作品,关于一个离异的父亲为了挽留孩子,组织了一群工人造一架钢琴的故事。
对于一个喜剧电影来说,我们似乎不应该期望它拥有太多的含义,但是影片中那浓浓的带有怀旧意味的忧伤感却难以让人忽视。影片中充斥着破旧的房屋厂房和冒着浓烟的烟囱,配合着一首首的俄罗斯歌曲,不禁让人们感受到了当时那个时代的氛围,也让那些曾经经历过的人带有感伤的心情去回忆那个时代的变革。
影片的背景设定在东北,由于改革开放的浪潮,国企改革,在这个曾经著名的老重工业基地工作过的工人们纷纷下岗自寻生计,这里包括了我们的主角,陈桂林。影片的开头便是两个仿佛不是同一个画风的人物,陈桂林和他的前妻小菊。他们的服装打扮一新一旧,背后的屋棚也一破一整,仿佛暗示着时代新老的更替和整个故事结局的走向。并且由他们的谈话中,我们了解到了影片的主要线索-----孩子归谁?
为了让正在学习钢琴的孩子小元留在自己身边,陈桂林只能处心积虑的去给孩子弄一个钢琴,这便是影片的主要故事。在经历了最开始的偷练钢琴被抓,借钱买钢琴(随便介绍了陈桂林身边的朋友),和偷钢琴之后,陈桂林终于决定要组织身边不同工种的朋友们去做一架钢琴,由于这些人原先是在钢厂工作,他们决定把钢琴做成钢的,这便是影片题目的由来。
在这个看似歌颂父爱的故事里,影片试图要表达的情感远远不止如此。在陈桂林和淑娴关于培养孩子的对话中,我们能看出陈桂林仍然怀有热情和梦想,而他的孩子,小元,对于他来说就是他的梦想和未来。陈桂林代表了他们的那一代工人,胸怀热情,但是在这种大环境下无处施展,因此影片中的每个人这才显得无所事事,碌碌无为,而这些迷茫的下岗工人更使这个电影蒙上了一层感伤的意味。
影片中炸烟囱的情节极具象征意义,这两个要被定向爆炸的烟囱其实就是影片中的这些下岗工人。在改革开放的新浪潮之下,新的时代来临,老的旧的事物注定要被废弃,抛弃。这些工人也是这样被“定向爆破”掉了。被时代抛弃的他们只能在同样破旧的工厂内,为了一个略带荒谬的梦想,工作着。
整个电影最引我注意的是它的镜头语言。导演在整个影片内运用了大量的横移镜头和固定镜头,人物的对话也很少有正反打镜头,几乎没有仰拍和俯拍。这种运镜方式让我联想到了韦斯安德鲁森。但是与对称强迫者患者韦斯安德鲁森不同,韦斯华丽的运镜以及其影片的色彩给人一种不现实的童话色彩,而钢的琴的镜头则完全相反,是为了避免这种不真实的感觉。这种朴实无华,甚至单调无趣的镜头,往往给人一种真实的感觉。这种感觉与整个影片的基调相符,没有过分的煽情和心灵鸡汤式的教导。这种缓慢的运镜多少给了这个略显荒谬的故事一分真实感,也多了一分感伤。


1楼2014-08-03 20:5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