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纸轩吧 关注:21贴子:5,212
  • 10回复贴,共1

【不语集】边走边看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无题
夏辞
头上一片天
翠竹羽影轩
遥遥清波曳
凛凛君比肩
风晴苇无定
云起迎草帘
季夏汤池沐
偷得不二闲


IP属地:天津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4-08-03 15:29回复
    且行且珍惜
    路遥知马力
    炎炎骄阳兮
    冰轮古今祭
    且歌且唱和
    何须求咏乐
    潋潋碧波兮
    轮回身似客
    且吟且诵咏
    放怀稻香垄
    滟滟渊潭兮
    疑是玲珑冢
    且参且了悟
    空有不二渡
    巍巍巅峰兮
    风语山岚路
    且游且无怨
    俯仰天地见
    心畅泰玄兮
    何来吾心倦
    且驻且田园
    日月抚层峦
    云蒸霞蔚兮
    上善若水缘
    波若
    甲午年七月十一
    立秋前日


    IP属地:天津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4-08-06 16:56
    收起回复

      执持我之见。
      俗世凡胎,我们又有几人没有我执呢。
      放下一些吧,曾经听过一句话——
      痛苦源自欲望得不到满足。
      人活于世,又有几人没有欲望呢,人生八苦......
      难怪佛学被称为最圆融的宗教。
      很多时候,可能我们只靠想是想不通的。
      书写、聆听、行走、阅读、饮食、发呆甚至睡眠,
      都有可能让我们茅塞顿开,放下清空又或者豁然开朗了。
      呵呵,七情六欲若是没有了也就不是人了。
      直面人生顺其自然的好。
      云雨过后总有骄阳。


      IP属地:天津5楼2014-08-13 23:05
      收起回复
        理智和情感原就是双生
        有人说
        理智与情感就像曼陀沙华的花与叶
        本是同根却花叶永不相见——不败不休
        朋友笑说,若说不相见,哪株花果能得见 !
        原就是双生何必纠结。
        人生就是边走边看的吧
        看世界看世人看自己
        观景观物观人观心
        品尝百味——苦辣酸甜独自咽
        纠结情爱——上穷碧落下黄泉
        生离死别——嬉笑怒骂泪雨潸然
        寂然无语——对道珍重各自安好
        既然选了炼心
        火炙冰淬终也是会过去的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兮雨雪霏霏
        四季有四季的美
        暮然回首终会找到那颗痴守灯火阑珊处的心
        只是莫让心里的那盏灯暗了
        莫让情冷了泉枯了
        枉顾了这一世美好和绚烂
        咳咳,综上所诉,我们好好活着吧!哈哈哈快乐每一天!


        IP属地:天津7楼2014-08-16 22:01
        回复


          释文:
          此事楞严尝露布,
          梅花雪月交光处,
          一笑寥寥空万古。
          风瓯语,
          迥然银汉横天宇。
          蝶梦南华方栩栩,
          珽珽谁跨丰干虎?
          而今忘却来时路,
          江山暮,
          天涯目送飞鸿去。
          注释:
          据网友考,“珽珽谁跨丰干虎?”应为“斑斑谁跨丰干虎?”,疑形误。此词收录于全宋词见1962页《五灯会元》卷十八。
          《楞严一笑》是文相传为宋代法常法师于入寂前的清晨,依《渔父词》(即《渔家傲》)声律写下的,写完即就榻收足而逝。
          明奘法师解释:法常在入寂前的清晨,书《渔父词》于室门,就榻收足而逝。
          《楞严经》卷2载,波斯匿王自觉时光飞逝,生命短暂,身体逐年、逐月、逐日衰变,“刹那刹那,念念之间,不得停住”,深感生命虚幻,迁变无常。佛启发他,在变化的身体之中,有不生不灭的自性:“彼不变者,元无生灭。”波斯匿王受此开示,当下大悟。梅花 雪月,都是纯白之色,三者交光互映,是澄明的极境。参透生死之理的诗人,对肉身的寂灭付诸一笑,因为他感悟到,在风铃铁马声中,不正是有“这个”在!璀璨银河,横亘天宇,个体生命与宇宙法性合而为一。生命如同蝶梦,蝶化人,人化蝶,本无区别,贵在有栩栩自得的心境。那跨在丰干虎上的,不正是支配“六和合”的“一精明”?诗人借用寒山“十年归不得,忘却来时道”成句,说自己多年没有回家,如今连以前来这里的路,都忘得一干二净。这是因为自己沉潜于不断的修行之中,连生命的足迹都已忘却,达到了毫无粘著的境界。结二句透露出“手挥五弦,目送归鸿”的高情远韵,鸿飞冥冥,象喻自性冲破器世间的牢网,而翱翔于自由自在的禅悟境域。禅师对生命的审视,宁谧、从容、安详、明净,生命的逝去,犹如寒潭雁影,雁去而潭不留影,“留”下的只是亘古的澄明。


          IP属地:天津10楼2014-08-17 14:42
          收起回复

            “珽珽(斑斑)谁跨丰干虎”的典故
            闾丘胤本是唐朝的朝议大夫,受到唐太宗的诏命,派他持节去作台州刺使,将要起程的那一天,忽然头痛如绞,苦不可耐。乃命医诊治,而竟越诊越痛。
            就在这疼痛不堪的时候,忽然来了一位僧人,自称为丰干禅师,说是从天台山国清寺而来,过此相访。闾刺使以头痛甚剧,医治无效,便咨询其有无良方, 以诊治头疾。
            丰干禅师却从从容容,不慌不忙的笑着说到:
            “身居四大(地、火、水、风),病从幻生,若欲除之,应须净水。”
            清净之水,竟可以治病。于是,便以净水一杯,给与丰干,丰干持在手里,诵咒一时,吸了一大口,就对准闾丘胤头上,一口喷去,使得闾刺使满脸满头,以至全身,尽成淋漓,不到一刻功夫,头部剧痛,豁然而愈。
            这就使得闾丘胤不得不惊奇而敬佩了。正待申谢的当儿,而丰干禅师却说: “台州地属海岛,山岚毒风慎重,到日必须擅自摄护。”
            于是,闾丘胤便问:“不知当地有无贤士?确是值得敬仰的人物。”
            丰干禅师却很巧妙而含蓄地回答说:“见之不识,识之不见,若欲见之,不得取相,乃可得见。”闾丘胤一听丰干讲到这里,立刻接着说到:“那是当然的,绝对不可以貌取人,所谓‘以貌取人,失之交臂’。你说啦!那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物?”
            “啊!这人的来头可大,有一位名叫寒山子,是文殊菩萨降世,而遁迹在国清寺里。另一位拾得,却是普贤菩萨的化身,他们变成一副贫苦穷相。而且,还有一点疯狂情态,或去或来,都在国清寺的库房里,或者就在厨房内掌火呢。”
            丰干禅师说了这段话以后,他便告辞走了。
            于是,闾丘胤也就到台州(浙江临海县境)上任而去。
            他却没有忘记丰干禅师所说的话,上任仅仅三天,便亲自微服到了国清寺,找到一位老和尚问着说:“在你们宝刹中,过去有一位丰干禅师在这里住过吗?”“有的,有的。只是现在已到外面游方去了。”那位老和尚很郑重的答复说。闾丘胤又问:“还有两位贫士模样,又好像有些疯狂情态的行者,现在何处?”那位老和尚略事思索了一会就说:“啊!那是住在唐兴县(浙江省天台县境)寒岩里寒山子以及住在本寺库院中的拾得了。”
            闾丘胤对于丰干禅师所说的人和地,都获得了证实,他表示非常的高兴,回到台州刺使衙门里,便下了一道命令,给唐兴县的县令,要他查明具报。
            不久,就接到了唐兴县县令的申报说:“当县界西70里内,有一寒岩,岩中古老即见有贫士,频往国清寺,止宿库中,有一行者名曰拾得。”
            闾丘胤又多了一层证实,乃用台州刺使的全部仪仗,朝衣朝冠前往礼拜。 当他一抵国清寺,当然就惊动了全体寺众,大家都恭敬的迎接这位当地最高的行政首长。于是,他便问寺众们说:“你们这国清寺里,以前有一位丰干禅师,他的住院在哪儿?还有拾得和寒山子两人,现在何处?” 当时便有一位名叫道翘的寺僧,出来回答说:“啊!只是要问他们吗?丰干禅师的住院,就在经藏的背后,现在并没有人居住,只是有一只老虎,常时来此吼叫一阵而去。”
            “是真的吗?还有寒山子和拾得呢?”闾丘胤便追问说。
            “当然是真的。决不敢欺骗太守!“道翘和尚这样的回答了,便又说道: “寒山和拾得两人,正在厨房里面,立刻就可以见到他们。”
            于是,闾丘胤就请他先行引导去察看丰干禅师所住过的禅院,把院门打开,只见院内虎迹斑斑,非常清晰。
            闾丘胤察看过后,又问宝德和道翘两位和尚说:
            “丰干禅师住在本院的时候,所作何事?”
            宝德和道翘两位和尚竟同声回答说:
            “他们日间只是舂米,以供养寺众,一到夜里,就唱歌自乐。”
            他们这一行人,将丰干禅院察看过了,便又到厨房去察看寒山和拾得两人的实际情况。
            当他们一踏进厨屋,便听到里面有两个人在那儿对笑着。
            他们就驻足而听。宝德和道翘也就轻轻地说道:“正是寒山和拾得两人在狂笑啊!”只听得里面还是在:
            “哈、哈哈、哈哈!……。”大笑的声浪,历久不停。
            正当那两个人大笑未已的时候,闾丘胤却跑了进去,早已跪在他俩的面前,向他俩顶礼膜拜着。
            于是,寒山和拾得两人都叫喊着说:
            “丰干饶舌!丰干饶舌!……!”叫了几声,而且寒山还拉着闾丘胤的手,摇了几摇,便又说道:
            “你自己遇弥陀而不识,向我们顶礼做什么!?”
            从他们两人的口中,闾丘胤才知道所谓丰干禅师,原来也是阿弥陀佛的化身。
            这个时候,已经惊动了许多寺众,大家都很惊奇地说:
            “为什么这样大的朝廷命官,却向两个贫士顶礼膜拜!?”
            正是大家惊奇混乱的时候,寒山和拾得两人,向闾丘胤握了握手之后,两人便手拉着手冲了出去。
            于是,大众也就追呀追的赶上去,但是,他们两人一直向寒岩跑去,其行若飞,哪里还赶得上。
            闾丘胤便又问着和尚们说:
            “这两个人还肯不肯到寺里来居住?”
            寺众回答说:“谁也不知道。”
            闾丘胤还是嘱咐了寺主,要他觅定房屋,将他二入唤回寺来,予以安置。
            国清寺的寺主答应了。闾丘胤太守才回向台州刺史衙门而去。
            自从寒山拾得二人,手拉着手,连声带笑,向国清寺外狂奔而去,闾丘胤派人追之不及,回到台州刺史衙门之后,日夜筹谋,希望结交这两位世外高人。于是,他便缝制了两套僧服、僧帽,以及其它一些供佛、供僧的其它物品,派人送至国清寺里,就便觇视两人反寺没有。
            当闾丘胤的使者们,一到国清寺里,寺众们便说:
            “他们两人一经那日走了以后,就没有回寺来过了。”
            送衣物的使者们,听到这话,正在彷徨踟蹰的时候,有一位寺众便说:
            “你们把衣物送到寒岩去好了。去的路径,我们寺里有人知道,可作向导。”
            于是,他们便找到那位作向导的僧人,引导这些送衣物的使者们,浩浩荡荡,向寒岩进发。
            他们一行,刚刚抵达寒岩前面,只见寒山子坐在岩洞洞口。一眼看到他们这一群人来了,便反身进入岩洞之内,而且大声的喊这说:
            “贼,贼贼!贼来了!”
            几声贼贼喊过之后,他已经入得更深了,但却传出话声来。那是说:
            “报你诸人,各自努力!”
            这话声初停,只见寒岩岩穴的石块,自然合上,不可复入。送衣物的使者们,伫立洞口,嗟叹怅惘,莫可如何,只好回到台州刺史衙门复命了。
            闾丘胤刺史,听取了这番报告,也曾怅惘若失,而久久不能自释。
            于是,他便以台州刺史的名义,下命国清寺的寺僧道翘等一班人们,搜集寒山、拾得昔日的行状,申报存案。
            于是,他们便在寒岩附近,以及从寒岩通往国清寺的山路上;沿途石壁竹木上,以及沿途村落人家墙壁间,凡是被寒山寺疯僧寒山子所写下的诗句,全部抄录下来,一共抄得300多首。
            宝德和道翘把抄来的寒山和拾得的诗稿,注明了抄录人和地点,整理好后。两位禅师就亲自送到台州刺史衙内,去晋谒闾丘胤太守。
            闾丘胤刺史看到两位禅师来了,寒暄了一阵之后,闾刺史说:“两位禅师,既然来到敝衙,就烦宽住数日,让鄙人供养供养,以增福德。”
            本来,佛门中人,就是能随顺世缘的,只好暂住数日了。
            为了要了解寒山、丰干、拾得三位圣人的全盘史实。闾丘胤还派人再赴国清寺,将灵熠禅师也接了来。
            正是闾刺史政简刑清的时候,他们几个人便坐在书斋的客厅里,看阅诗稿,使得这位慈悲刺史,发生了许多问题,也得到许多回答。
            宝德的年龄是相当大的了,大概在80岁以上,算得上是国清寺里的长老。他回忆说:
            当他住进国清寺的丰干禅院的附近时,丰干早已那了。不知那一天,丰干就带进了一个十岁的小孩,住了一段时期,这小孩便管起食堂的香灯来了。
            大家才知道这小孩名叫拾得,因为这个小孩,宝德才开始注意这位丰干禅师。
            宝德说:“丰干总是独来独往的,他来了我们固然不知;他去了,我们也会不晓。不过,这次的离去,却有一些奇特了。”
            “什么奇特?”闾丘胤迫不急待的追问着。
            “这次离去后,便时常有只猛虎,于深更半夜时,跑到禅院的四周,吼叫一阵始去。”宝德这样的述说着。
            “实在说来,丰干去了后,有猛虎前来吼叫,也并非奇事。”道翘忽然又这样说道。
            于是,大家视线,又复集中于道翘身上。
            道翘就说:“我们国清寺的老禅师们,就曾传下一种说法,说丰干初来国清寺的时候,是骑在一只老虎背上来的。”
            “啊!有这等怪事吗?”闾丘胤惊奇地问道。
            “啊,太守!这是本寺上代祖师流传下来的,真假是很难说的。”道翘申明说。 “当年的情形是怎么样呢?”闾丘胤追问说。
            于是,道翘禅师便说:“当年丰干初来国清寺的时候,是骑在一只老虎背上慢吞吞的从远处山路而来,全寺的四众弟子都看到了,以为他会往别处去。所以大家并不骇怕。”
            “等他骑着进入到了‘松门’(疑即山门),大家便慌张起来了。可他并不进入大殿,只是骑着老虎直向后来所谓的‘丰干禅院’的禅房而去。到了前苑里,他才跳下虎背,把那只老虎安置在另外的房间里。”
            “然后,他才盥洗清净,到大殿礼过佛后,回到院里,他便对原来住在里面的同道们说:
            ‘不要紧,不要紧的!大家都要以相安无事。’
            “那些原来住在里面的寺众,早已骇得迁徙一空了。“
            “啊!难怪一座偌大的禅院,总是他一个人居住啊!”宝德禅师听到这里说道。 大家都沉默了,而结束了这次谈话。


            IP属地:天津11楼2014-08-17 16:38
            收起回复
              有人说岁月就像石磨
              青春就在磨盘里
              被时间一点点碾碎


              IP属地:天津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4-09-01 16:21
              收起回复
                古城
                有土墙有块房草坯
                有石板路有雕花的屋脊
                有细雨蒙蒙有阳光和狗狗
                也有呼啸的汽车和如织人群
                天南地北各种语言
                众生百态儒释道融
                喧嚣与繁华
                寂静与沉默
                昼与夜


                IP属地:天津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4-10-17 11:35
                收起回复
                  秋的喜悦
                  古城墙上的枸杞,
                  一丛丛高低错落摇曳在古老的黄土城墙上,
                  结满或青或橙和艳艳惹的丹朱果实,
                  缀缀枝条碧叶微颤,
                  透着质朴的喜悦。


                  IP属地:天津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4-10-18 07:20
                  收起回复



                    IP属地:天津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14-10-19 13:29
                    收起回复
                      境随心幻雨绵帘,
                      荣枯菡萏烟柳应。
                      百代心词镌山水,
                      留得常念新老晴。


                      IP属地:天津来自iPhone客户端18楼2014-10-31 08: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