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章
冬月晦日,扶苏访小圣贤庄。
荀子携伏念、颜路、张良及一众弟子立于门庭迎候。六佾之礼,堂皇盛景,一时传为佳话。而四围山路皆被卫兵封死,实则传颂者并无人亲眼目睹此般光景,亲眼目睹的,也只有扶苏一行人自己,更不知是否有所感。
“小圣贤庄不愧天下儒宗,果然气象万千。”
云中鹤唳,众人目光被引向藏书楼。
“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乃招贤之声。若我没猜错,此楼定是贤士汇聚之所在。”
伏念作了一揖:“公子高见,那里正是小圣贤庄的藏书楼。”
扶苏负手:“北有高楼,与云齐兮,正合此楼写照。”
此时荀子突然上前:“公子,荀况年老体虚不耐久立,还请公子允我先行告退。”
“劳动荀老先生迎送,扶苏本就于心不安,先生请便罢。”
及至藏书楼门前,扶苏执意屏退胜七刘剑奴等人,不欲使杀戮之器扰了清雅之地。
步入藏书阁,巍巍高楼,浩浩卷帙,天光自每一层的窗格洒落,举目便觉看尽天地,恍如世上千年。
扶苏有一丝心醉神驰,另众人先自行观览,却无意瞥见天光中一名女子立于一架较偏远的书简旁,清疏飘举。欲询问时,便见颜路上前与那女子说话。
颜路见卿筠在此出现,快步到她跟前:“你怎么一人在此?”
“你别担心……无繇,”她抓住他的手臂:“我无意中见不知何人,似是鬼鬼祟祟进了藏书楼,便一路跟过来,却未发现踪迹,方才略翻了翻书简,发现此处书简的摆放已与先前不同,你看这些被换至上方的书籍,扶苏等人看了只怕……不知其他架上……”
颜路见此皱了眉:“好,我会留意,立即知会师兄,若是所有架上皆是如此,便只能言语上进行斡旋。扶苏此番对小圣贤庄印象较佳,师叔与子明又曾相救于他,应也不致引祸。你快些回去,赵高六剑奴等人皆在庄内,刀剑杀戮之气甚重,一定要小心,自后门走,途中叫几名弟子陪伴,千万小心。”
“知道啦,你也安心。”卿筠朝他笑。
“今日晚膳前我应是脱不开身了,你一人按时吃药,仍是吐的话……自己忍耐些。”他叹了一声,理了理她额前碎发。
卿筠笑道:“你呀,我如今是母亲了……你在时我也只是……想与你亲昵,”她有有些不好意思:“这些皆是寻常之事,我自己一人无碍的,不要担心不要自责了。好啦,不宜多言,你快去罢。”
扶苏见二人举止亲昵,心下已了然,只那女子的笑容令他心弦一颤,见他二人如此竟有一丝怅然,转瞬他迫使自己回神,不再作他想。
“子曰郁郁乎文哉,诚不我欺。”
“此处是我儒家历代先贤经典……此处是道家典籍……此处皆是农桑之书。”伏念向扶苏道。
扶苏拿起架上一卷书简,翻阅后却微微皱了眉。他合上书卷,又至二楼一书案前翻阅。阅毕,他合上书简,双指轻叩了两下:“始皇帝陛下平定六国之后,推行书同文,命即刻废除原本的六国文字,皆用秦篆。此事,伏念先生想必知晓罢。”
“是。”
“那为何这些新抄录的书籍,所用仍为原六国文字?”
扶苏此言一出,众人神色各异。伏念一揖:“儒家建藏书楼之宗旨,是希望成为我华夏一族文化之渊薮,列代经典皆能完整传承,方可追慕先贤之功,福泽子孙后人。”
“伏念先生可知始皇帝陛下推行书同文之用意所在?”
“始皇帝陛下深谋远虑,伏念不敢妄加测度。”
扶苏负手踱步:“文乃心声,文不一,便是心不一。于帝国而言,这是最大的危险。楚庄王问鼎以来,战乱绵延数百年,根源即是人心纷乱。始皇帝陛下深见于此,因此定此国策以期四海一心。此乃彻底解决天下纷争,福泽苍生唯一之道。除此之外,皆为小事。”
“承蒙公子教诲,伏念即刻令人以小篆重新抄录楼中所有书简。但也恳请保留这些原籍,以不负此楼宗旨。”
“这我可以应允,不过,我也想请伏念先生帮我一忙。小圣贤庄素来为天下人所景仰,因此我希望往后你们无论课业或是日常,皆用小篆,成为帝国子民的表率。儒家本是入世之学,君可不行儒道,儒道欲行却须通过君王。伏念先生,这其实是一个机会。”
冬月晦日,扶苏访小圣贤庄。
荀子携伏念、颜路、张良及一众弟子立于门庭迎候。六佾之礼,堂皇盛景,一时传为佳话。而四围山路皆被卫兵封死,实则传颂者并无人亲眼目睹此般光景,亲眼目睹的,也只有扶苏一行人自己,更不知是否有所感。
“小圣贤庄不愧天下儒宗,果然气象万千。”
云中鹤唳,众人目光被引向藏书楼。
“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乃招贤之声。若我没猜错,此楼定是贤士汇聚之所在。”
伏念作了一揖:“公子高见,那里正是小圣贤庄的藏书楼。”
扶苏负手:“北有高楼,与云齐兮,正合此楼写照。”
此时荀子突然上前:“公子,荀况年老体虚不耐久立,还请公子允我先行告退。”
“劳动荀老先生迎送,扶苏本就于心不安,先生请便罢。”
及至藏书楼门前,扶苏执意屏退胜七刘剑奴等人,不欲使杀戮之器扰了清雅之地。
步入藏书阁,巍巍高楼,浩浩卷帙,天光自每一层的窗格洒落,举目便觉看尽天地,恍如世上千年。
扶苏有一丝心醉神驰,另众人先自行观览,却无意瞥见天光中一名女子立于一架较偏远的书简旁,清疏飘举。欲询问时,便见颜路上前与那女子说话。
颜路见卿筠在此出现,快步到她跟前:“你怎么一人在此?”
“你别担心……无繇,”她抓住他的手臂:“我无意中见不知何人,似是鬼鬼祟祟进了藏书楼,便一路跟过来,却未发现踪迹,方才略翻了翻书简,发现此处书简的摆放已与先前不同,你看这些被换至上方的书籍,扶苏等人看了只怕……不知其他架上……”
颜路见此皱了眉:“好,我会留意,立即知会师兄,若是所有架上皆是如此,便只能言语上进行斡旋。扶苏此番对小圣贤庄印象较佳,师叔与子明又曾相救于他,应也不致引祸。你快些回去,赵高六剑奴等人皆在庄内,刀剑杀戮之气甚重,一定要小心,自后门走,途中叫几名弟子陪伴,千万小心。”
“知道啦,你也安心。”卿筠朝他笑。
“今日晚膳前我应是脱不开身了,你一人按时吃药,仍是吐的话……自己忍耐些。”他叹了一声,理了理她额前碎发。
卿筠笑道:“你呀,我如今是母亲了……你在时我也只是……想与你亲昵,”她有有些不好意思:“这些皆是寻常之事,我自己一人无碍的,不要担心不要自责了。好啦,不宜多言,你快去罢。”
扶苏见二人举止亲昵,心下已了然,只那女子的笑容令他心弦一颤,见他二人如此竟有一丝怅然,转瞬他迫使自己回神,不再作他想。
“子曰郁郁乎文哉,诚不我欺。”
“此处是我儒家历代先贤经典……此处是道家典籍……此处皆是农桑之书。”伏念向扶苏道。
扶苏拿起架上一卷书简,翻阅后却微微皱了眉。他合上书卷,又至二楼一书案前翻阅。阅毕,他合上书简,双指轻叩了两下:“始皇帝陛下平定六国之后,推行书同文,命即刻废除原本的六国文字,皆用秦篆。此事,伏念先生想必知晓罢。”
“是。”
“那为何这些新抄录的书籍,所用仍为原六国文字?”
扶苏此言一出,众人神色各异。伏念一揖:“儒家建藏书楼之宗旨,是希望成为我华夏一族文化之渊薮,列代经典皆能完整传承,方可追慕先贤之功,福泽子孙后人。”
“伏念先生可知始皇帝陛下推行书同文之用意所在?”
“始皇帝陛下深谋远虑,伏念不敢妄加测度。”
扶苏负手踱步:“文乃心声,文不一,便是心不一。于帝国而言,这是最大的危险。楚庄王问鼎以来,战乱绵延数百年,根源即是人心纷乱。始皇帝陛下深见于此,因此定此国策以期四海一心。此乃彻底解决天下纷争,福泽苍生唯一之道。除此之外,皆为小事。”
“承蒙公子教诲,伏念即刻令人以小篆重新抄录楼中所有书简。但也恳请保留这些原籍,以不负此楼宗旨。”
“这我可以应允,不过,我也想请伏念先生帮我一忙。小圣贤庄素来为天下人所景仰,因此我希望往后你们无论课业或是日常,皆用小篆,成为帝国子民的表率。儒家本是入世之学,君可不行儒道,儒道欲行却须通过君王。伏念先生,这其实是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