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世界杯期间的网友吐槽
没有任何一个人的解说可以让所有人满意,这是毫无疑问的。吐槽也是很正常的,欢迎大家吐槽!你必须承认你是一个公众人物,你首先要保持这样一种心态。如果你连接受别人吐槽的能力都没有的话,那你就不要干这件事了。就如同弗格森要求自己队员的时候说“你们必须要接受媒体对你们的评价,球迷对你们苛刻的要求。如果你们做不到这一点就做不了职业球员。” 对于我们来说其实也是一样,欢迎大家吐槽。吐槽可能分成很多种,有的很专业,我们一定要接受,虚心地去改正。有的吐槽很幽默,我自己也会一笑而过。也有些吐槽不太文明,这种东西把它过滤掉就可以了,这是他个人修养的体现,跟我无关。我不能因为他的问题影响到我自己。我还是那句话,我来世界杯给自己定了非常明确的目标:我是来享受世界杯的。
至于说这届世界杯我有什么样的改变,刚才我没有谈,正好我可以接着来谈一下。出征之前我和咱们新浪的朋友聊天,跟台里的一些朋友聊天,包括我自己的一些朋友,我都跟大家说现在是一个移动互联时代。我一定要把移动互联时代的特点体现出来。怎么样体现出来呢,这一场球不是老刘一个人在那说,我要拿出一定的时间给大家,给我们的网友,给我们的新浪微博用户。你对这场球,对其中的一个瞬间,一个细节有什么观点、分析、判断?如果好的话,我会通过我的渠道把它筛选出来,然后我把它发出去变成大家的共享。你比如说送别西班牙,大家都记得老刘读叶芝的诗,老实说我以前没读过叶芝的诗,只是知道这个人。那为什么会有这首诗呢?其实就是用移动互联这种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王梁在北京的演播室里她说我们应该送西班牙一首诗,我当时就回了三个字:什么诗。另外一个朋友,著名的出版人杨奎马上说叶芝的《当我老了》最合适。我就回了两个字:内容。然后一会就来了。一边解说比赛我就瞬间看了一眼,然后把它选择了一段读出去。大家也都看到了,效果非常好。最后王梁还要在钢琴的伴奏中在我们的演播室再读一遍。如果不是移动互联时代,是不具备这样一种解说方式的。这一瞬间有若干人参与到了我的解说当中。一位著名的出版人,一位著名的主持人都在成为我解说的支撑,我觉得这样非常好。而且这次有很多知名的记者、专家、朋友都把他们的一些观点、一些精髓的东西贡献到我的解说当中。我并不是要把这些据为己有,但是我把这些东西一起送到大家面前,这样大家听到的内容会更加丰富。解说会更加立体,不是我一个人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