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明吧 关注:5,144贴子:331,571

回复:古代蓟门位置图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蓟县志》记载:“城垣位于县境中部,北倚府君山,南邻州河。墙体为夯土筑城,始建年代不详。明洪武四年(1371),土城墙进行砖石贴面。方圆9里13步,连女儿墙高3丈5尺,城垣北圆南方。城门3座,东门称‘威远’,西门称‘朝都’(后改为拱极),南门称‘平津’。门洞上均建有城楼。正门以外,各筑瓮城保护。东瓮城门口向南,城门上有石额,名‘迎旭’,为明嘉靖年立;南瓮城门上有石额,名‘阳谷’,为明崇祯年立;西瓮城门口向南;北城无门,城上建有北极楼。城墙上有敌楼两座,角楼4座。环城有护城河,自东门至南门深6尺、阔5丈,南门至西门深一丈、阔7丈,西门至东北角深3丈、阔8丈,东北角至东门大半为莲花池,深1丈、阔10丈。”
 “明代,州城区域以城墙为限,面积1500亩左右,以鼓楼为轴心布开十字街形,北部多为国家机关、儒学所在地,西部为古建筑集中区,东部和南部为商业集中区。以4条主街分为东北隅、东南隅、西北隅、西南隅4个村庄。”
---------------------------------
蓟州城“北倚府君山,南邻州河。”,至少这个特点是无法否认的


37楼2008-01-28 16:34
回复
    再考据下去,需要更全面仔细的资料了,比如“蓟州”当地的县志资料,包括历史水文,再加上于桥水库建设之间的历史、水文资料。

    我考虑春节后,亲自去一次蓟县,找当地图书馆和文史资料部门


    41楼2008-01-28 16:41
    回复
      41楼,不必在这推测来推测去的了,等事实说话


      42楼2008-01-28 16:42
      回复
        43楼,非常无聊,我会把第一手资料拍到你脑门上的


        44楼2008-01-28 17:04
        回复
          人肉搜索也是相当强大地,书评区网友找到一个蓟州的州关分离的证明。放在此次存档

          明代嘉靖年间熊相撰的<蓟州志>云:‘蓟门关,在州东南六十里,唐置蓟州,意取此.‘<日下旧闻考>云:‘开元十八年,析幽州之渔阳、三河、玉田三县置蓟州,取蓟门关以名州.<太平寰宇记>也说:‘古蓟门关在州东南六十里,一名蓟丘,今遗迹尚存


          46楼2008-01-28 17:51
          回复
            明代嘉靖年间熊相撰的<蓟州志>云:‘蓟门关,在州东南六十里,唐置蓟州,意取此.‘<日下旧闻考>云:‘开元十八年,析幽州之渔阳、三河、玉田三县置蓟州,取蓟门关以名州.<太平寰宇记>也说:‘古蓟门关在州东南六十里,一名蓟丘,今遗迹尚存 

            “析幽州之渔阳、三河、玉田三县置蓟州,取蓟门关以名州”,说得很清楚,蓟州是取了蓟门关的名字置的州,管渔阳、三河、玉田三县,而蓟门关并不等于蓟州,在“州东南六十里”


            54楼2008-01-28 22:22
            回复
              后金据记述,过蓟门的线路是:石门——马伸桥——蓟州——三河,那么黄崖关应该是不经过的了。如果说有什么地方会存在“一线天”这样险要的地方,估计会是在石门一带,这有待证实


              55楼2008-01-28 22:25
              回复
                十二日,辽卒哨至马伸桥,与奴遇,大败之,斩敌酋,军声大震。余极启曰:“奴既来马伸桥,离蓟城二十里耳。此必系前哨。大队定在后,我当速为之计。”公遂同诸镇将宿城东楼以待。 
                 
                 十三日,侵晨,报奴全军过石门驿,公令马步兵尽出城外列营。营甫定,有奴骑二百余,分四队扎我军之东南,相持两时,并不件贼大兵。公令我发炮,贼闻炮即四队排为一字,忽退去。竟日无一骑复至,使我欲战而无可战。 
                 
                 十四日,乃探奴大队潜越蓟西矣,公即督辽将士西追,镇将议从间道绕出贼前,余请必分兵为二,以一出其前,以蹑其后。镇将咸以兵寡不可分。 
                --------------------------------------
                按这段描写,马伸桥距“袁公”所在蓟城二十里,找到这个被淹没的马伸桥,这个蓟城就不远了。


                58楼2008-01-28 22:55
                回复
                  to 61楼,

                  这个不必再争了,看史料就好了:

                  《满文老档》:

                    十三日,大军至蓟州。......是夜,乃过蓟州五里外驻营(//十三日夜过蓟州五里外驻营)......十四日,大军至三河县......

                    程本直之《白冤疏》:

                    十一月初十日驰至蓟州......十二日即发前拨堵截于马升桥,十三日敌乃尽撤遵营,横扎于蓟之东南角。林木茂密,山谷崎岖,两兵对垒,相持半日(//奴骑二百余横扎于蓟之东南角,此时大队行军过南部低山的豁口,他和奴骑二百余相持半日)......不意宵遁而西(//其实十三日夜过蓟州五里外驻营)......

                    周文郁《辽师入卫纪事》:

                    十二日,辽卒哨至马伸桥,与奴遇......十三日,侵晨,报奴全军过石门驿,公令马步兵尽出城外列营。营甫定,有奴骑二百余,分四队扎我军之东南,相持两时,并不件贼大兵......十四日,乃探奴大队潜越蓟西矣..... 
                  -----------------

                  明白没?后金就是从蓟城边“绕”过去的,而且十三日夜,大队扎营在离蓟城五里的地方,就是距离2500米。袁督师冤啊!
                  袁崇焕:我冤啊,皇太极没有从我市中心列队走过去啊,他是从墙边走的啊,我守住了蓟州啊,冤枉啊


                  63楼2008-01-29 12:23
                  回复
                    转自218.1.184.* :

                    你的图会让人看不清楚山,以为绕路很简单,给你贴个卫星图,你再YY一下2天之内几万大军这么行军不是坐飞机!!! 

                    PS:石门镇到玉田理论直线距离27公里,根据卫星图,简单的说玉田到蓟州理论直线距离28,29公里。换算成古代的算法就是直线2天必须走100里左右山路,山路阿 
                    另外给你一个那边小山的参数 
                    翠屏山因形状似龟,又名龟山。位于蓟县翠屏山乡八里铺庄东约1.3公里处, 即于桥水库一翠屏湖南岸。属燕山山脉,丘陵地貌,山势低缓,山色郁 葱苍翠,连画如屏,故名。主峰海拔高度181.9米,坡度15。--20。 

                    就是下面卫星图上深褐色中最浅的那种,那些深褐色的山就不说了,真的就是穷山恶岭才可以形容。另外你要考虑到水库原来是没有的,水库位置原来是几条河流的交汇,地势低洼!!! 
                    不走官道的情况就是在全是树啊,草丛这样的地形中披荆斩棘,好不容易过了低洼地带,面前的又全是至少百米高的山。。。。 

                    不走官道,你还指望走小道2天内行军百里以上???


                    67楼2008-01-29 16: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