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吧 关注:1,097,189贴子:7,785,309

《犯罪分类手册》中文——氵墨岚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简介
暴力犯罪在我们的社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杀人,放火,性侵犯代表的是人际之间三种最严重的暴力行为。执法人员感受到了公众希望尽快逮捕犯罪分子所带来的压力。
问题现状
谋杀
2003年,美国谋杀案件的总数估计为16,503起,占所报道的暴力犯罪的1.2%。当年七月被杀害的人数最多,占全年的9.3%,二月最少,占全年的6.9%。
地理上,南部作为人口最多的地区,发生的谋杀案占全国43.6%。西部占22.9%,中西部地区占19.5%,东北部,占14%。
2003年全国谋杀案件数量比2002年增加了1.7%。除了两个城市以外,全国其他城市都呈上升趋势,同比增长2.7%。在这些城市中,25万以上人口的地方涨幅最高为13.2%。郊区的城镇在每10万居民中就有四起谋杀,而乡镇则是3.4起。
除了中西部地区,美国其他地区2003年比2002年都发生了更多的谋杀案件。谋杀案件的数量,南部增加了3%,东北部增加4.6%和西部增加1.4%。


IP属地:福建1楼2014-07-11 22:39回复
    刷经验的路过!!!!!!!!!!!!


    来自WindowsPhone客户端3楼2014-07-11 22:58
    回复
      在武器选择方面,枪械是谋杀案中使用比例最大的武器,占所报告的凶杀案的70.9%。利器占13.4%,7%涉及私人工具,4.8%用的钝器,其他武器(包括纵火和毒药)占4%。
      谋杀案的最大受害群体,77.6%的男性,而90.6%的年龄在十八岁以上。遇难者中,有45.7%是20到34岁之间。受害者的种族方面,48.7%是白人,48.5%是黑人,2.8%为其他种族的人。
      在那些已知的谋杀案件中,凶手,90.1%为男性,92.0%为十八岁以上。凶手的种族,51.3%是黑人,41.9%是白人,2.8%为其他种族。
      在77.6%的案件中,罪犯与受害人有在一定程度上关联。其中,70.9%凶手是认识被害人的,而29.1%凶手和被害人生活上有一定的交叉。以女性为对象的谋杀案件中,32.3%是丈夫和男朋友所为。
      谋杀案件的破案率比其他任何犯罪要高一些。执法机构在全国范围,尤其在城市,成功地破获其管辖范围2003年所发生的62.4%的谋杀案件。18至24岁年龄段犯罪占总数的27.2%。被逮捕的罪犯中,有89.7%为男性,10.3%为女性。黑人占48.5%,白人占49.1%,其余为其他种族。


      IP属地:福建4楼2014-07-11 23:11
      回复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07-12 09:01
        回复
          怎么一直被系统回收。。。


          IP属地:福建9楼2014-07-12 09:20
          回复
            历史回顾
            理解行为和行为模式对于文明社会来说是一个挑战。“危险分子”(dangerous classes)这个词一直都被用来描述那些对法律和秩序构成威胁的个体。最初,这个词是用来描述一个经常发生凶案的居住生活的环境。这样的例子是在英法百年战争结束的时候。 成千上万的士兵复员,再加上不断动荡的经济,使得这个国家无家可归的人口不断增长与农民不断失去土地。在亨利八世的统治下,七万两千多个窃贼被绞死。到了他的女儿,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甚至一次能把三四百个流浪汉成排绞死。
            对这些个体进行分类始于1838年,一篇题目是《大城市人口中的危险分子,以及改善他们的措施》的文章作为获奖作品进入法国科学学院Morales et Politiques那个竞争激烈的学术团体。“危险分子”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那些是罪犯或有这样的潜力的人。最初,这些人都是大城市里的穷人,无家可归者和失业者。


            IP属地:福建13楼2014-07-12 10:03
            回复
              罪犯分类往往来源于数据统计。这种早期的工作比较犯罪的发生率,通过以下因素,如种族,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和地域。 切萨雷·龙勃罗梭,著名的意大利医生,因推动犯罪学进入科学时代而成为权威。 1872年,他根据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把罪犯分为五种,天生犯罪人,精神病犯罪人,情感型犯罪人,习惯型犯罪人,偶发型犯罪人(Lindesmith与邓纳姆1941年)。这五种分类的定义,让后续的研究者可以通过实证分析来研究龙勃罗梭的理论。他大部分的假设和理论被证明是无效的,但这些理论假设的可测试性却是科学的进步(梅加吉&博恩,1979)。
              英国人查尔斯·格林反驳龙勃罗梭在1913年提出的“犯罪人进化”理论,声称:犯罪在病理上的至关重要的精神因素是智力缺陷。这个概念后来持续了几十年。亨利·戈达德,在1914年完成了他早期的关于智力缺陷的成果,报告称,50%的罪犯是有智力缺陷的(戈达德,1914)。1919年,维·维·安德森则提出报告称28%~50%的罪犯有智力缺陷。


              IP属地:福建14楼2014-07-12 18:04
              回复
                随着心理测试的方法不断改善,智力缺陷的诊断也随之改变。默奇森在1928年得出结论,那些在“罪犯群体的智商都高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候的人均水平”(布隆伯格,1965)。研究发现,显然,相比智力缺陷而言,紊乱的人格系统(包括精神病,神经症,人格问题)是犯罪的一个更重要的因素。
                从20世纪30年代末到二战再到现在,人们对分析犯罪成因的兴趣也更多的从精神错乱和智力缺陷方面转向人格障碍。在伯纳多·格吕克从纽约的Sing Sing监狱得出报告(1918)的之前几十年里,犯罪研究的重点是不正常的精神状态。
                1932年,纽约的基层法院的精神鉴定机构开始根据人格测定对罪犯进行分类,人格测定包括对心理的分析,精神的描述,行为表现的观察。每一个要被定罪的罪犯会附卷有这四类的分析:(1)是否存在精神病,(2)智力水平,(3)是否存在心理异常或神经质特征和人格诊断,(4)身体状况。


                IP属地:福建16楼2014-07-12 22:15
                回复
                  传统的犯罪类型学已经被用来解决刑事犯罪。用来理解犯罪的精神病学透视采用了两种途径:对犯罪分子的内心世界(精神和道德)的审视以及对其所生活的外部(社会)的世界的观察。
                  纽约市的贝尔维尤精神病医院,一个跨越1932年至1965年(布隆伯格,1965)的项目,发现罪犯的人格特征在分析犯罪行为,协助审判,判断罪犯所潜在的危险等方面的重要性,远远超出了其精神病和智力缺陷的诊断。这个项目进行了十五例的人格诊断。
                  通过对犯罪背后的心理动机和社会压力的调查,已经证明犯罪过程中行为规律是源自的罪犯的日常行为。研究表明,犯罪行为,正如所有行为一样,受到内部和外部压力的影响。精神的外在表现,包括社会压力,文化差异,生理需要,亚文化模式,都会促成犯罪行为。行为的内在表现,包括神经质的反应,冲动,潜意识动机,前意识挣扎,原始侵略本能的爆发,是犯罪行为的前提。建议从三个方面的行为推导犯罪行为:1、侵略性的倾向(包括破坏性和贪婪),2、消极,或者颠覆,侵略,3、心理需求。(布隆伯格,1965)


                  IP属地:福建17楼2014-07-12 22:37
                  回复
                    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几种区分罪犯的分类方法。 朱利安·罗巴克在1967年提出了一种规则来区分罪犯,基于罪犯在作案过程中作案的频率和间隔。根据这个规则,罪犯被当成单一犯罪模式。 他的这一分类方法的作用主要是在于理论解释的方面,而不是体现在用于治疗的诊断系统。 犯罪记录可能遵循某种模式。一个最基本假设是,犯罪记录会反应一个人犯罪的规律。 犯罪记录中一项或某项指控最多的犯罪也是分类的依据(罗巴克,1967)。但是一个明显的缺陷是,并不是所有的罪犯都有准确的犯罪记录。


                    IP属地:福建18楼2014-07-12 23:20
                    回复
                      犯罪分类学已经成为全美惩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973年,美国议会号召在刑事审判系统中实行犯罪分类(梅加吉&博恩,1979)。这不是一项容易的任务。惩教系统是一个复杂的,不断扩展的,昂贵的系统,并且要承担来自社会,社区,惩教人员和囚犯本身的问责。囚犯数量的增长与设施缓慢改善是现在惩教系统内的一个重要矛盾。由于系统内的人面临着经济和现实的医疗问题,分类则成为一种具有成本效益和提高效率的管理工具。这也为各种专业团队提供了交流的共同语言。
                      在研究项目的过程中梅加吉&博恩 (1979)发现一个全面的分类系统,必须考虑到罪犯群体中的不同构成。他们强调,在任何这样系统中罪犯个体之间的个性和行为方式都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20世纪80年代,布里奇沃特州马萨诸塞州的治疗中心,开始了一项以性犯罪者为对象的分类研究的计划。一项针对类型学的可解释性和验证的方案的应用,已经为儿童性侵犯和强奸犯罪提供了一个分类系统。项目针对儿童性侵的分类已经证明与发育阶段具有可靠和稳定的合理关联。此外,一项经过对儿童性侵累犯的历时25年的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这个模型各方面都具有重要的预防意义(奈特,普伦凯,1990)


                      IP属地:福建19楼2014-07-12 23:42
                      回复
                        周一再更了,太累了,在英文的语言逻辑和中文的语言逻辑间,换来换去。


                        IP属地:福建20楼2014-07-13 07:45
                        收起回复
                          你这是在练语法吗?现在谁还看不懂英语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4-07-13 09:46
                          收起回复
                            午安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4-07-13 10:25
                            回复
                              定义特征
                              每项罪行的定义特征必须是尽可能全面和完整的。受害情况分析是了解动机的必要步骤。一个不能获得完整的受害者信息的调查者可能忽略可以迅速锁定动机和嫌疑人的信息。
                              在人们浏览这本书中的分类章节是,很容易发现激发许多暴力犯罪需要复杂的动机。尤其是当涉及多种犯罪时。 每个罪犯都有各自不一样的原因去犯罪。
                              在CCM中对于复杂动机采用了根据主要动机进行分类的方法。 当面对这样一种案例,丈夫为了保险金杀死妻子。 然后,他企图用放火来掩盖谋杀。此外,他有了外遇,他的妻子却不愿意和他离婚。这宗凶杀案有犯罪利益(财产收益)及个人原因(家庭)动机。它也可能被掩盖成纵火罪。财产收益的考虑应该是这个犯罪的主要分类标准。然后通过其他分类标准进行细化。 所以分类之后,这起谋杀将显示如下:例如,数字107指的是“保险死亡”类;107.01的子类别是指“个人利润的动机” 。数字122是指“家庭谋杀”,而122.02是指“有预谋的家庭谋杀” 。数字231指的是“掩饰隐瞒犯罪,谋杀。”类
                              107.01 Individual profit motive
                              122.02 Staged domestic homicide
                              231.00 Crime concealment, murder
                              现在调查者可以根据每个类别的指导咨询调查事项和提出搜查建议。检察官也将受益于对犯罪的各个方面详细叙述。其他调查人员在调查这个罪的具体细节的时候,可以使用这个案例的分类来作出合适的参考方向。
                              对这些案件(谋杀和性侵犯、性攻击和纵火)的分类顺序,主要的规则是依据犯罪的最大人身危害性。 谋杀在最前面。接下来可能是纵火/轰炸,然后性侵犯。
                              接下来的章节将描述分类一个犯罪的每个关键因素:被害情况分析,犯罪现场特征,现场布局,普通鉴定结果,调查事项。


                              IP属地:福建24楼2014-07-14 11: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