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ter吧 关注:10,155贴子:497,277
  • 10回复贴,共1

【科普组】几种苏联装甲运兵车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江苏1楼2014-06-21 17:36回复
    先声明下,最近本人刚搬到新家,网络极其不稳定,尤其是由于猫的位置不对只能勉强用笔记本电脑上网,带来很多不便。
    本文可以养肥再看。


    IP属地:江苏2楼2014-06-21 17:37
    回复

        B-3半履带装甲人员输送车
        步坦协同问题在苏联刚成立的时候“不是问题”--因为除了天才图哈切夫斯基之外,没有人注意到这个问题。而即使是图哈切夫斯基本人,也未能拿出一套合理的解决办法。
        苏军在战前广泛装备GAZ-AA卡车用于搭载步兵,其越野性能与坦克根本就没有可比性;而坦克搭载步兵进行冲击的作法,往往使没有装甲保护的坦克骑兵成了活靶子,更何况苏军步兵也缺乏攀附坦克冲击的相关训练,类似我国在对越战争中步兵搭乘坦克导致的伤亡极大造成了坦克与配属步兵的严重脱结。
      坦克兵总试图利用速度来规避敌方炮火,并希望步兵协助发现隐蔽的反坦克炮。但步兵即使发现了反坦克炮,也没有可靠的手段将信息传递给坦克兵。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由于苏联坦克兵对西班牙步兵评价很差,这种带着怨气的观点使他们忽视了苏军中同样存在着类似问题,反而认为苏军坦克和步兵的配合会好得多。
       在西班牙,人民军步兵士气低落,缺少实战训练,拒绝伴随坦克作战,甚至训练较好的国际纵队旅也觉得难以和坦克协同。苏联顾问团很少、甚至没有对人民军进行这样的协同训练或指导,以致坦克和步兵之间既没有现成的步坦联络程序,也没有有效的战术电台。步兵步速较慢,而坦克的越野速度快得多。而当时的主力坦克T-26实际上也并不适合搭载步兵,车体较小而且防护力非常薄弱,对反坦克炮毫无防护力。


      IP属地:江苏4楼2014-06-21 17:45
      回复
        B-3有下列几个独特之处:
        能够在车内进行一定的维护保养。
        行动系统大量采用成熟的配件,如美国的发动机和T-40轻型坦克的悬挂。
        有灵活的转向机构,可以仅使用轮胎转向或低速履带辅助转向。
        火力出色,装备的12.7mmDshk机枪和7.62mmDT机枪远胜251系列装甲车。
        观察能力较为出色,有5个观察窗,闭窗驾驶问题不大。
        拥有出色的电台,装备71-TK-3型无线电,通信距离达16千米。


        IP属地:江苏6楼2014-06-21 17:55
        回复

            BA-30半履带装甲侦察车
            为了提高BA系列装甲车的越野机动能力,早在1937年年初,试验机械设计局(GABTU)就指示高尔基汽车厂(NATI)利用成熟技术发展一种半履带型号的BA装甲车。
          NATI利用NATI-3半履带卡车与BA-20轮式装甲车的部件,很快组装出了一种被称为BA-30的新型半履带装甲车。该车行动部分基本取自NATI-3,其前轮为填有海绵橡胶的GK防弹轮胎,履带式行动部分采用防滑挂胶履带、平衡式螺旋弹簧式悬挂。车体大梁为H型结构,前部为发动机舱,后为变速箱,再通过半轴将动力传递至后桥一差速器一主动轮,推动车辆前进。传动装置比轮式车辆复杂一些,包括机械式4速齿轮变速箱、2速传动箱、万向轴、全浮式半轴及前后车桥。工程师用10个支架将BA-20的装甲厚度4~6毫米的钢壳装到了NATI-3底盘上。就这样,一辆非常实用的半履带轻型装甲车出现了。

            1937年11月,一辆未配备武器的BA-30来到库宾卡实验场测试。除了在行驶过程中发动机过热外,没有出现别的大问题。这辆5.82吨的半履带轻型装甲车甚至在半泥泞的简易道路上跑出了55千米/小时的速度。这可能有点令人难以置信,但测试报告中就是这么写的。 随后,NATI的工程师仅对仪表盘布局做了一些小改进,加强了悬挂系统,BA-30便顺利通过了国家测试。BA-30得到了如此评价:“这是一种在战场上很有价值的战斗车辆,它应该在苏军中服役”。
          1938年2月BA-30投入小批量试生产。然而尽管苏军基层部队对BA-30本身的战技性能表示认可,但作为一辆轻型装甲侦察车,BA-30相对于BA-20装甲汽车的进步并不大。苏军当时更倾向于对BA-6这种级别的重型装甲车进行半履带化改造。虽然BA-30只生产了20辆,但其中一些参加了1940年的苏芬战争,目的是尽可能多地积累对半履带装甲车辆的使用经验。


          IP属地:江苏7楼2014-06-21 17:59
          回复

            BA-64装甲车,1942年开始由高尔基汽车工厂生产,共生产了3500多辆,战斗全重为2.4吨,乘员2人,主要武器是1挺7.62毫米机枪,安装在机枪塔上。动力装置为”嘎斯”汽油机,最大功率54马力,装甲车的最大速度为80千米/小时。它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是在冬季行驶时可以装上滑雪橇。这种装甲车主要作为部队的轻型侦察车用。
            烂大街了吧。

              BA-64Z
              BA-64是一种以GAZ-64吉普车为基础的轻型轮式装甲侦察车。不过BA-64也有一款半履带型号,这恐怕就更鲜为人知了。1942年冬天,为了解决BA-64雪地行驶的问题,同时也考虑到其车轮之间的轴距太窄,容易在转弯时倾覆,对BA-64的半履带化改造已势在必行。但为了稳妥起见,工程师先是利用GAZ-64底盘改装出了一种被称为GAZ-64Z(Z的意思是雪地)的半履带版吉普车。最初的成果令人振奋,除了前部的滑雪板容易卡在沟中损坏外,整体表现不错。1942年12月30日~1943年2月10日,GAZ-64Z成功通过了全部测试,在雪地上的平均速度达45千米/小时。

              GAZ-64Z获得初步成功后。GAZ厂开始尝试改造BA-64。从1943年7月起,半履带版BA-64研制工作正式启动,但由于不是优先研制的型号,第一辆原型车直到1944年1月才完成。这辆被称为BA-64Z的半履带轻型侦察装甲车基本上照搬了GAZ-64Z的技术成果。
            它取消了标准型BA-64的制动装置、减震器、驱动轴、分配箱和后备轮胎;用履带代替后轮;前部的车轮则换成了一对滑雪板;轴距延长;在底盘前方的悬挂增加两个减震器。在经历了如此一番折腾后,BA-64Z的车体尺寸稍有增大,高2020毫米,宽2280毫米,长4560毫米。战斗全重升至2980千克。
              然而BA-64Z在测试场上走了麦城,整个项目从头到尾一败涂地。在1944年1月9日的首次测试中,BA-64Z样车的履带部分便被卡住,由于现场无论如何无法排障,最后只得被一辆GAZ-62卡车拖回了事。1月13日修复后的BA-64Z重新测试。但它很难在非雪地路面行驶,也不能通过没有雪覆盖的斜坡,履带还常常在行驶途中脱落。
            工程师们希望BA-64Z能达到28千米/小时的最高雪地速度,还希望该车在必要情况下可以牵引火炮,但脆弱的发动机与沉重的装甲车体却使它完成不了这些任务。这些令人失望的缺陷再加上每千米高达1.2~1.5升的惊人油耗,使苏联人对这类车辆彻底绝望。直到二战结束,苏军也没有对任何半履带装甲车方案再动过什么念头。


            IP属地:江苏8楼2014-06-21 18:03
            回复

              图为BT-64的铁道型,并没有和一般的车辆一样拆除橡胶轮换上钢轮,只是在前后加装了火车轮而已。


              IP属地:江苏9楼2014-06-21 18:05
              回复
                MTLB有2名成员(驾驶/车长兼机枪手)载员11人。由隔板分开成员室和载员室。驾驶员有3个潜望镜,车长在机枪塔里有2个,观察能力不错。
                该车中置一台YaMZ238B型V8柴油机,最大功率176KW。最大速度可达61KM
                车体借用了PT-76坦克的技术,每侧6负重轮,无托带轮。
                战斗全重11.9吨,装甲厚度在7-14mm,即使是最厚的部分也可以被重机枪轻易击穿,这一点在德涅内战中得到了验证。


                IP属地:江苏11楼2014-06-21 18:18
                回复
                  MTLB机枪塔上有一门7.62mm机枪,火力较弱,夜视距离40米,探照灯距离400米,野战能力还算不错(没记错的IS-8夜视距离只有10米!)
                  该车有MT-LBU炮兵指挥车,MT-LB雷达车,地空导弹车(搭载SA13)和工程车等变型车。


                  IP属地:江苏12楼2014-06-21 18:21
                  回复
                    有事离开,待续。


                    IP属地:江苏13楼2014-06-21 18:21
                    回复
                      今天没空,不会太监


                      IP属地:江苏14楼2014-06-23 19:4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