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端崖吧 关注:218贴子:14,452
  • 14回复贴,共1

【古代】诗歌体裁简介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之前搜集的。慢慢了解。
@嬖青栀 @嬖鹤之 @嬖瑾木 @嬖暖萸 @嬖弋珩


IP属地:安徽1楼2014-06-10 12:36回复
    @嬖空桑 @嬖芊眠 @嬖酒筝 @烈情i @邑生


    IP属地:安徽2楼2014-06-10 12:40
    回复
      中国古代的诗歌,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梳理:
      1. 从历史发展顺序的角度来看,中国古代诗歌主要分为诗经、楚辞、汉乐府诗、魏晋南北朝无言诗、唐代格律诗、宋词、元曲等等。
      2. 从诗歌体裁的角度来看,中国古代诗歌又分为二言古歌谣、四言古诗、骚体诗歌、杂言古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格律诗、排律诗、杂言古风诗、词、曲等体裁。
      我觉得历史角度没什么好说的,接受了义务教育的多少会了解一些的。我从体裁的角度大概给你们介绍。


      IP属地:安徽4楼2014-06-10 12:42
      回复
        【二言古歌谣】
        二言古歌谣,又叫原始歌谣、远古歌谣、太古歌谣、上古歌谣等。它主要是指《诗经》出现以前的简单诗歌形式,没有明显的上限。这些歌谣以二言为主,故统称为二言。不要问我二言是什么!意思就是两字一句。这么蠢的问题问出来会拉低大家的档次。这些歌谣散见于一些上古著作中。如《吴越春秋》中记载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相传这是黄帝所作,记载了当时人们制作工具捕捉禽兽的场景。当然,二言古歌谣不单单只有二言,也有三言四言的。如《周易•归妹•上六》中的“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介绍的是一对夫妇,女的拿筐装羊毛,男的剪羊毛但不伤害羊的身体。再比如《礼记》中的《腊辞》:“士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早,草木归其泽”这首歌,据说是神农时期的祭歌。歌中原始居民责令土、水、昆虫、草木各归其位。
        这些歌谣在形式上、内容上都较为简单,主要记载了当时一些简单的生产以及生活场景,大部分都是原始人类的口头创作。它们有节奏、有押韵,可以说已经具备了中国诗歌的雏形。


        IP属地:安徽5楼2014-06-10 12:46
        回复
          【四言古诗】
          四言古诗主要是指以《诗经》为代表的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古代诗歌。它是在二言古歌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主要以四言为主,杂言为辅。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
          四言古诗,从形式上,它将上古诗谣从简单的二言发展到以四言为主,杂以五、六、七、八言的形式;在内容上,它将上古歌谣从简单的记事发展为一种以赋、比、兴修辞手法为特点,融叙事、抒情为一体。在艺术上以趋于完美,达到了当时的最高境界。


          IP属地:安徽6楼2014-06-10 12:55
          回复
            【骚体诗歌】
            骚体诗歌主要是指楚辞。也是我国第二部诗歌集的名称。楚辞本指楚地的歌词,后来专指以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诗歌体裁。我很喜欢楚辞。我试图把它全部背下来但是OTZ 啊多么痛的领悟!
            楚辞的作家主要有屈原、宋玉以及唐勒等,其中又因屈原的《离骚》为楚辞代表,因此楚辞又称骚体诗歌。
            楚辞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创作达到了另一个高峰。因为他与《诗经》的风格截然不同。
            〈1〉它大量地使用语气词“兮” 。几乎每一句都有。
            〈2〉它改变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诗歌形式,大量使用了六至九字句。
            〈3〉大量的用比兴的手法,往往通篇以花草树木比喻人,充满了奇异的想象,开了后来浪漫主义的先河。


            IP属地:安徽7楼2014-06-10 13:00
            回复
              【赋】
              赋是继楚辞之后,在骚体诗歌的影响下产生出来的一种兼有韵文和散文性质,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新的文学体裁。和骚体诗歌有着密切的联系。
              什么是赋?各书各典都各有各的说法,不过,一般认为,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通常用来写景叙事,也有些较短的,用来抒情说理。
              赋在战国产生,流行于汉,并在汉朝里达到高潮,因此有汉赋之说。代表作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渔猎赋》,班固的《两都赋》之类。
              因为赋在骚体诗歌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具有散文以及韵文的特征,是属于半诗半文学的两种性质。
              〈2〉结构宏大,辞藻华丽,讲究文采以及韵律。是一种可押韵也可不押韵的文体。
              〈3〉通常使用夸张铺陈的手法,是一种铺排宏丽,不歌而诵的文学体裁。
              〈4〉铺陈中有韵律,描写中有感情,是叙述与抒情相结合的文学体裁。
              由于赋的影响一般体现在诗词散文诗上,所以称作“诗词曲赋”。


              IP属地:安徽8楼2014-06-10 13:17
              回复
                【杂言古诗】
                这里讲的杂言古诗主要要指汉代的乐府诗。
                汉乐府诗,大家都明白,就不详细介绍了。青青河畔草啊。所思在远道啊什么的。
                乐府诗有以下特征:
                〈1〉从内容上说,有叙事的,有抒情的,有说理的。
                〈2〉手法多以独白对话的形式,写出来。通俗易懂。
                〈3〉善于运用生动、贴切的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来抒情。
                〈4〉在句子上参差不齐。有一言,二言,三言甚至八言。


                IP属地:安徽9楼2014-06-10 13:24
                回复
                  【五言古诗】
                  这里说的五言古诗是指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创作的五字一句,而且这种是不讲格律也不限于四句一首或八句一首的诗歌。
                  这种五言古诗最为典型的是《古诗十九首》。如果你没有听过古诗十九首,那么就请百度一下吧真心不要拉低自己智商。


                  IP属地:安徽10楼2014-06-10 13:30
                  回复
                    【七言古诗】
                    七言古诗主要是指汉末至唐朝文人创作的七字一句,不限句数,不限格律的诗歌。到了唐朝之后,七言古诗以分化两支,一支格律化,称为格律诗的主要形式。一支仍走古风路线,称为了不讲格律的古风诗和不限于八句的“歌行体”。如白居易的《长恨歌》。想当初没把老夫背死,结果快高考了告诉我这不是高考必背古诗文OTZ
                    现在讲一般五言一句,七言一句,不讲格律,一共八句的诗统称为古体诗或古风诗,简称“古风”。


                    IP属地:安徽11楼2014-06-10 13:36
                    收起回复
                      【杂言古风诗】
                      这里说的古风诗主要是指唐代及以后文人创作的每句字数不一、句式长短不一,也不限字数的诗歌。这种诗的代表有《蜀道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杂言古风诗的特点是:
                      〈1〉每句长短不一,以七言为主。
                      〈2〉不限句数,视内容表达需要而定
                      〈3〉一般篇幅较长,多用于表达比较复杂的内容和感情。
                      这样看来,我也是个诗人。


                      IP属地:安徽12楼2014-06-10 13:43
                      回复
                        【排律诗】
                        排律诗是指唐代以后文人创作的一种按照格律加以铺排延长而成的诗歌体裁,又叫长律。
                        这一类的特点是:
                        〈1〉与一般律诗一样,要严格遵守平仄、对仗、押韵等格律规定。
                        〈2〉一般十句或十句以上,多的长达五十韵。(一般两句一韵)
                        〈3〉各句之间必须遵守律诗平仄的粘对格式。
                        〈4〉除首尾两联,中间各联必须对仗。
                        〈5〉一般是五言,七言极少。
                        排律诗是由汉魏六朝的五言古诗演化而来,至唐代杜甫才趋于成熟,篇幅逐渐变长,声律趋于工整。代表作是杜甫的《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你可以百度一下这个高大上的秋日。


                        IP属地:安徽13楼2014-06-10 13:49
                        回复
                          【词】
                          词萌芽于隋朝,兴于唐朝,兴盛于宋代的一种诗歌体裁,又叫曲词、曲子词,长短句等。
                          词比较复杂,而且也较为普及,所以就不多说。我慢慢研究吧。其实我真的想学古代文学啊汉语言文学啊什么的。总之让我和古籍打交道就好了。


                          IP属地:安徽14楼2014-06-10 13:51
                          回复
                            【曲】
                            曲是元曲的简称,包括元代的杂剧和散曲,是元杂剧和散曲的总称。
                            它的特征是:
                            〈1〉有一定的宫调。宫调是指中国古代音乐的调式。曲的每一个宫调都有各自风格。
                            〈2〉有一定的曲牌。曲牌又称“曲子”。与词牌一样,曲牌各有专名,如《点绛唇》而且大多曲牌来自民间,一部分由词发展而来,因此有的词牌和曲牌相同,但内容完全不同。此外,还有专门供演奏的曲牌,那样的曲牌一般只有曲调没有曲词(就是有调但是无词,类似与现在的纯音乐)。同词牌一样,曲牌名也为数众多,每个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调、唱法。同时也规定了字数、句法,平仄等。
                            〈3〉有严格的曲韵。押韵方面严格遵循《中原音韵》十九部的要求。你真心想学可以去看看那本书。
                            〈4〉在押韵上有特点。具体不说了,毕竟我也不是太懂,不误人子弟。


                            IP属地:安徽15楼2014-06-10 13:52
                            回复
                              好像就是这样。不懂的问。我要是也不清楚那你们就等等。等我想明白了告诉你。
                              好像没有圈两个人。
                              @嬖宛陶 @嬖绘瓷


                              IP属地:安徽16楼2014-06-10 14:0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