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文刊吧 关注:8贴子:59
  • 0回复贴,共1
《历史古村》-----烟村
烟村地处歙西渐江北岸,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历史悠久,现全村有513户,15个村民组,1867人。
烟村的村名起源于宋代。清末民初,烟村的秀才方仁山与民国时上海复旦大学文学系肆业的汪文秉考研认为,古村位于渐江畔,北边有荔山,古山两座天然屏障,早晨东方太阳初升,而渐江上的雾气、村舍中的凫凫炊烟弥漫于村落之上,迟迟不散。整个村落如在烟雾之中,由此得名。
烟村村貌呈东西走向,西边称朱家堡,向东过小溪至店前街,横街,逐入中街、后街。构成“四街一堡”的村落版图。
公元220年前的东汉时期,烟村的先人朱姓、洪姓、俞姓等就在现在的高段小平畈处筑房居住,因地势低洼,屡遭洪水侵袭,才迁居朱家堡。洪姓在朱家堡建有“洪家厅”。公元960年的北宋至1279年的南宋时期,绩溪华阳汪姓、徽州区环山村方姓、歙县大阜村潘姓先后迁居烟村,并建有宗祠。潘氏宗祠于太平天国期间被火焚。汪氏宗祠文革间被毁。方氏宗祠现已改建成村委会办公楼。公元1368年至1911年的明、清期间,又有绩溪胡姓、屯溪区篁墩程姓、河南彭城刘姓先后迁居烟村。
公元1912至建国前,烟村先人在环村小溪上兴建了六座石桥,分别是坑头舍桥、板凳桥、三阳桥、大桥、小桥,便农桥。其中坑头舍桥、板凳桥、大桥等三桥的两头做了“天灯”座,用于夜间点灯示向。鉴于渐江是徽州的交通动脉,曾在渐江边砌有埠头五座,至今依然流传着烟村有“五渡六桥”的说法。
烟村的先人先后在本区域内建有七座供路人防晒躲雨,供水乘凉的亭阁,分别是青坑亭、高级亭、坑头舍亭、石舌亭、红庙亭、深亭、下村亭。但都早已毁坏无存。
现村仅存的明代住宅建筑叁座,清代建筑二十余座,保护较好的明代建筑有汪氏住宅,清末民初的汪氏住宅其木雕等保护较好,现慕名采风者不断。
民国时期,烟村属礼义乡,烟村称烟村保。1937年烟村成为乡公所所在地。所址设在汪氏宗祠内。解放后,1956年组建了新安高级农业合作社,辖渐江两岸的烟村、霞烟(下烟)、潘村、杏村、烟村渡(烟西)五村。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4-06-10 10:2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