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派的代表叶天士,在【三时伏气外感篇】和幼科要略(疟门)均提及“柴胡劫肝阴”之论点,对后世影响很大,许多人盲从,其实【神农本草经】云“柴胡”明目,益精“早有定论。张仲景在小柴胡汤中用到50克,亦不畏”劫肝阴“之弊,近代名医冯金称:我对柴胡证每用1-2两,实践证明,取效及速,且无遗患【四川中医】1990、10、:13(泉州老中医留章杰经验:凡以柴胡为主药者,每用15~25k,日本学者也报道柴胡用于发汗,可以用15-30克【福州中医药】,1984·4·32-33)若真为劫阴品,断不可重用至今。又有外感邪入里化热,阴津本易耗损,更不得劫阴之品,然柴葛解肌汤以之为主药,临床效果颇佳。临床有柴胡适应证可以放胆用之,无需胃柴胡如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