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吧 关注:34,017,612贴子:993,659,274

《直播》西游记大揭秘,还原真实小说(转)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此乃神人神解,有人看就不太监


IP属地:河北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4-05-29 11:58回复
    【第一回】 吴承恩,你到底在写什么? 《西游记》,看过电视剧的人一定比书的要多,多得多。这不仅仅在于这部“剧本”内容上神话色彩以及浪漫主义情怀的出色,还在于电视剧里演员形象的成功塑造刻画,最主要的是各大电视台如某某金广告一样,一遍一遍又一遍,重复重复再重复地播放。就像黄宏里小品说得,不管演得好不好,先混个脸熟。拼命地播放就是让观众不记得也记得,不熟悉也熟悉...... 说实话,六小龄童演得好,也混得脸都烂了(相信不管六小龄童再演什么,都忘不了那双“火眼金睛”)但是演得不真实,不像原著里所描述的孙猴子。如果说演员也是艺术家的话,那么可以肯定这是对《西游记》的再创作。从吴承恩写完《西游记》,到现在传之至今,戏曲,连环画,动漫,电视剧无一不在对《西游记》进行“再创作”。这样的“再创作”有些是可以被认可的,比如原著里并没有描写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玉皇大帝被逼在桌子底下向西天如来求救的情景,但是电视剧里却是这样演了,虽然这种细节杜撰的有些过火了(以后会告诉大家,玉皇大帝并不是像电视剧里那样脓包),但也足以侧面地反映齐天大圣反抗的精神,是可以被认可的。但是不被认可的(至少我不认可)就多了去了,我也不一一列举。 而且更可笑的是,四大名著中也就西游记最常被恶搞,从最开始的剧情,到最后整个人物形象的颠覆。我个人认为被恶搞的原因有两方面,一、《西游记》是以神话为主题的小说,也就是说在历史上除了玄奘取经外,其它根本无从考证,也无需考证,整部书就是个杜撰出来的东西,作者都是天马行空地写,那么后世之人为何不能肆意妄为地改呢?!二、《西游记》在四大名著中可能是结局比较完美的,至少在某些人看来是这样的,所


    IP属地:河北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4-05-29 11:59
    回复
      以他们以为《西游记》是个喜剧,喜剧嘛就应该闹腾,就应该大话,就应该恶搞。 恶搞就恶搞吧,怎样不是精神食粮呢?一部《大话西游》感动无数人,或许真的比原著更具魅力了。 但是,我想说的是一个真正的西游记故事,你可以说吴承恩老先生天马行空地写,但他老人家绝不是乱写!就四大名著文学评价来说,《西游记》可能是最低的,它没有《三国演义》里的用兵之道,谋略之计,也比不上《水浒传》里的为人处世,勾心斗角,更不要说红到现在还很红的红学。那么,有人想问,《西游记》到底告诉了我们什么? 网络上曾有人用《西游记》来调侃现实,有背景的妖怪都被收走,没背景的妖怪都被一棒子打死。对!《西游记》告诉我们的就是这些。以前说到《西游记》第一时间总会想到的是孙悟空,孙行者的确是这本书最大的主角,但是如果从故事情节上来看,孙猴子只不过是被玩弄来玩弄去的小角色(以后我会慢慢道来),这就是为什么吴老先生偏偏取《西游记》为名的原因,因为“西游记”听上去是件事,而不是某个人,确实吴承恩写得也是事,而不是人。中学的时候学中国历史文化的时候,教科书对《西游记》的主旨评价是赞扬孙悟空的不畏强权,反抗到底的精神,如果有,还真有那么一点。这样的反抗精神,吴承恩先生只写了五回,也就是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类尽除名”到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这五回俗称“大闹天宫”。但是这五回里真正反抗打斗的字数可能还凑不够一回,如果整本书的主旨是所谓的反抗,斗争,不畏强权的话,那么吴先生何苦要写到一百回?仅仅开头的百分之五就能说明一切了,那么此书也不必叫《西游记》了,直接取名《大闹天宫》完事。所以主旨不可能是教科书所述的那样。 那么


      IP属地:河北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4-05-29 12:01
      回复
        有人问,孙悟空算什么?就算不是写他的什么精神,也至少是在写他吧!我认为,如果真的是为孙悟空而写西游记,那么全书有两处可以算是多余,具体地说是两件事是多余。第一件事,自第七回后,也就是孙悟空被压五行山下,基本上不提孙悟空什么事了,好像孙悟空的故事告一段落,而是着手介绍如来的取经大计和唐僧的凄惨身世以及唐皇李世民魂游地府等等。这一写就是六回!好家伙,比大闹天宫的事还多一回。对于一个主角来说,不给他台词,不给他任何行为(那时候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就是想动也动不了),甚至连出场的机会都没有(一连六回),那叫什么主角?真的是为他而写西游记?第二件事,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这一段就是很经典的三打白骨精!过程我不多说,我只说结果。结果就是唐僧把孙悟空赶走了!孙悟空被逼得没办法,一咬牙一跺脚,一个筋斗云回了花果山。按理说,真是要为孙悟空写西游记的话,那么应该开始介绍孙悟空回到花果山怎样怎样...那么吴承恩写了吗?写了。写了多少,半回不到。最后就是明小说的惯例,不想继续追究的东西,“不题”二字一带而过。然后继续洋洋洒洒地写着剩下师徒三人取经的过程,依然不提孙悟空什么事,好像从未有过这么一个人一样。如果不是第三十回唐僧有难,八戒沙僧龙马自身都难保了,这才请回了孙悟空。如果取经一路顺风毫无阻碍的话,估计等唐僧到了西天也没孙悟空什么事了。所以可以看出。孙悟空只不过是整件事的参与者,见证人,或是引子,他虽是主角,但不是为了写他而写。 那么,可以看出吴承恩先生的的确确是写事,而不是写人。既然是写是事,就必定有三步走,即:起因,经过,结果。起因可以看做是前七回的大闹天宫,经过就是这


        IP属地:河北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4-05-29 12:02
        收起回复
          幼聪明,博极群书(说明书看得多,不仅仅是四书五经),诗文下笔立成(也就是写诗写文不带打草稿的),这么聪明好学的人我想七步成章的曹植也不过如此。在西游记中随处可以见到吴承恩为小说剧情题的诗,可见这功夫不是吹的。但即使是这样一个多才多艺,集绘画,书法与一身的才子,却科考不利?!至到中年才补上个岁贡生,大家是不是感觉很奇怪? 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因为在那样的时代。什么时代,嘉靖的时代!嘉靖是什么时代我不多说了,这位天子是做皇帝做成了“仙”,不信大家可以去看看明史。如果还有人不明白嘉靖的时代是什么样的时代,我只要说一个人,大家都明白了,那就是明朝第一大奸臣——严嵩。 那么是才子的吴承恩为何科考不利,我想我也不必多说。因为吴承恩的出身本身就低下,加上家里贫困,不要说当时科考那种复杂门生关系,相互间后门黑礼,仅仅是去乡试会试的那点盘缠,我估计吴承恩都负担不起。如果在像现在这样再缴个什么报名费,试卷费,培养费...那吴承恩可以直接不要考虑去考试了!暗箱操作早在明朝就已经很普遍了,即使吴承恩的试卷写的再好,达到录取分数线,谁会去理这个没背景没黄金的乡巴佬?!千万不要以为明朝那些忠臣贤将都是平民老百姓的出身,那就错了,至少是中产阶级,那样的时代,没钱是读不起书,考不起试的。 但是即使考不起试,吴承恩还是有一个做官的机会。晚年的吴承恩曾出任长兴县丞,但由于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久愤而辞官,贫老以终。 关键就在这两件事上,中年的时候才补了岁贡生的吴承恩开始着手写《西游记》,仅仅写了前几十回。我估计,这时候西游记里的寓意还没那么大,可能吴承恩真的只是想写好一篇故事,毕竟他和蒲松林一样一直喜欢鬼神志怪类的东


          IP属地:河北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4-05-29 12:04
          回复
            西嘛。但是真正写完是在吴承恩晚年辞官不做回家的时候。吴承恩在最后决定写完这部书的时候有没有可能回忆他一生间的种种不平的遭遇?有可能!他有没有可能对西游记前几十回做点文辞改动,改变当初只是为写一个故事而写的初衷?有可能!他有没有可能将平生经历的官场,社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含蓄地反映到书中,有可能! 那么,吴承恩到底在写什么?对!西游记!再加些定语就是:一部揭露官场腐化社会黑暗的具有浪漫色彩的现实主义神话小说。注意是浪漫色彩而不是浪漫主义!一个东西表面可能是白的,这叫色彩,但本质是黑的,这叫主义。我这多说几句是怕有人一目十行看完然后来挑我的毛病,所以我还是严谨严谨,慎之慎之! 好了,说了这么半天总算是说完了。那么就让我们翻开《西游记》泛黄的书页,看看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奥秘吧!预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拜师?学艺?全是阴谋!!》


            IP属地:河北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4-05-29 12:05
            回复
              该死的验证!


              IP属地:河北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4-05-29 12:06
              回复
                【第二回】 拜师?学艺?全是阴谋!! 孙悟空的拜师学艺是不是场阴谋,或是什么样的阴谋,暂且先不说。我们还是先来看看孙悟空是个什么出身。有人会说,这有必要吗?很明显他是石头里蹦出来的。可是就是这么一个石头里蹦出来的人物,在历史上还是有很多人去考证其原型出处的。有人说,他的原型是印度神话里的猴王哈鲁曼,也有人说是大禹治水时的水神无支祁,更有荒唐者竟拿石头作文章,说孙悟空出生的那块石头是女娲娘娘补天炼石剩下的顽石所化。这样考证来研究去,除了自娱自乐,没有一点意义。孙悟空的出身很简单,就是石头里蹦出来的!那么从一个侧面看孙悟空的出身状况是无父无母,无亲无朋,也无任何背景裙带势力范围的。 吴承恩是随意这样写的吗?不是!虽然很多考证都可以说孙悟空的原型是哈鲁曼和无支祁,从宋元的关于玄奘西行的戏曲中也可以需找到一点点的蛛丝马迹,但是我们不管这些,因为吴承恩压根就没想把孙悟空的事迹往哈鲁曼或者无支祁身上写。他是故意的。为什么?大家看过电视剧的,还记得那个通天河吃童男童女的灵感大王金鱼精吗?就这样一个妖怪,只不过是在观音莲花池里养大的金鱼,最多是被猪八戒打掉了两片鱼鳞,就被观音轻轻松松地带走了(详见《西游记》第四十九回)。可见有背景,神佛菩萨的走狗宠物都可以无法无天。反过来,孙悟空有什么?什么都没有!正是因为什么都没有,以至于后来孙悟空即便有打败了巨灵神、哪吒等天兵天将的能力,也只能被天庭招上天做个无品的御马监,当然这个我在后面会详细讲。现在我们先抛弃什么背景势力不说,大胆地试想一下这样的人,什么都没有,好像孤儿的这么一个人能做什么?或者能被培养成什么? 我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这样的人做一种职业


                IP属地:河北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4-05-29 12:07
                回复
                  还是要说道说道。第一,吴承恩在写这一段的时候,作了一首诗:“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这首诗写得是孙悟空一心游历访神仙,但是世人都是为名为利之徒。我想,吴承恩感叹间便随手作了这样的诗。谈不上讽刺,也谈不上志向。可以说,吴承恩是个追寻自由,知足常乐的人。第二、孙悟空从东胜神洲到南瞻部洲,再到西牛贺洲寻访神仙神圣之道,用了多长时间呢?将近十年。期间访到了没有?书中只说了四个字:“无缘得遇”。无缘得遇一种意思就是一直都没碰到神仙这类的人物,第二种意思就是有机会能遇到神仙,但是神仙未必愿意见他,很可能见其来访就隐于阎浮世界中了,所以叫“无缘”。我更倾向于后种意思。孙悟空一路游历了三大洲(东胜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贺洲),除了北俱芦洲没去外,全世界孙悟空已经跑了四分之三了,都可以算半个麦哲伦了。这三个洲难道东胜神洲和南瞻部洲都不出神仙吗?肯定不是!如果说有神仙的话,为何孙悟空一个都没访到呢?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封神榜》,里面哪吒的师傅父太乙真人在哪吒出世的第二天就登门道喜并收为弟子,为什么哪吒的师父这么好得,都不用拜的,而孙悟空却要花十年的时间游遍三大洲才能辛苦寻到一个“师父”呢?原因很简单,哪吒比孙悟空有背景,背景就是他爸是李刚,哦,不是不是,是李靖——陈塘关总兵。不要小看这个总兵,权力大着呢,至少能管一方百姓。至于什么权力,各位有兴趣可以翻翻《封神榜》,我就不细说了。 言归正传,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孙悟空有可能访到神仙的情况下却访不到。我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想象这样一个情景,孙悟空好容易找到一个仙洞,里面正好有位神仙,拜师可以,但做师父的神仙肯定要弄个基本调查,比如你是那方人氏,姓甚名谁的...调查的结果就是,这厮是石头里蹦出来的!一没背景,二没彩礼,加上神仙是稀少的,物以稀为贵嘛!无利可图又怎么能随随便便将仙术传个一个没任何背景的人呢?长得又是猴子,连做童子的资格都没有!最后就剩下一句话:“去去去!我不是什么神仙,你去别处寻访,休来打扰我的清净。” 可是就是这样的情况,孙悟空最终还是求到了。可能有人包括孙悟空自己都要感到欣喜,但是越是不寻常事越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看《西游记》千万不要对神、佛、仙这类的角色抱有幻想,如果他们真的那么慈悲,你们可以想想后来唐僧西天取经路上的一幕幕吧。所以正常来说,孙悟空这类乡下来的土包子是不可能寻得神仙找到一个长生之术的。但是他确找到了!而且还是个厉害的角色——菩提祖师。 这里我要插一句,菩提祖师是谁?这个所谓孙悟空的师父就好像特地为孙悟空而出现一样,孙悟空来的时候他是早就知道的,教会孙悟空本领后也是他赶走孙悟空的,而自孙悟空离开师门后就再也无影无踪不知去向也!那么他究竟是谁? 这样,我们把问题换个问法,这个菩提祖师像谁?大家有想到吗?像不像一个神级别的人物——如来佛? 首先,菩提祖师和如来佛同住西牛贺洲,地域上很近;其次,菩提祖师在给孙悟空取名字的时候说,本门中有十二个字,分派起名。哪十二个字呢?它们是: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这是什么?这明明就是佛教中取法号的十二个字嘛!也就是说菩提祖师是佛门中人!!再次,我们可以看看菩提祖师的名字,菩提?祖师?菩提是什么?是一棵树,是如来坐其下悟出佛法的树,古人很多


                  IP属地:河北来自手机贴吧20楼2014-05-29 12:18
                  回复
                    第三回】 七十二变,筋斗云,哪样能长生? 在《西游记》里,长生不老是一个贯穿整个故事的热点话题。从孙悟空想长生不老拜师学艺最先开始一直到西天取经路上各路妖怪为了长生不老抢着抓唐僧来吃,就连神仙自己都觉得长生不老是件不容易的事。第二十六回,“孙悟空三岛求方,观世音甘泉活树”。这一回说的是孙悟空将镇元大仙的人参果树打倒而去海岛求方,正好碰到福禄寿三星。福禄寿三星听说孙悟空打倒了人参果树直骂孙猴子不知好歹!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他们觉得太可惜了!为什么可惜?你听他们原话是怎么说的:“你这猴子,不知好歹。那果子闻一闻,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活四万七千年......他(指镇元子)得之甚易,就可与天齐寿,我们还要养精、练气、存神、调和龙虎、捉坎填离,不知费多少功夫......” 也就是说想长生,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吃。吃什么?蟠桃,金丹,人参果,唐僧肉...只要这些东西能让人长生,大家都会抢着去吃!另一种是自己修炼。这个修炼就不是吃那么简单了,上一段我也阐述了,自我修炼是多么费神费力的一件事。而且修炼是为了能活下去,而活下去必须继续修炼,这样循环往复,又是多么枯燥的事情。所以大部分的神仙能有第一种选择就选第一种。这也就是为什么,开蟠桃会的时候,所有的普天众神都来参加;这也就是为什么玉皇大帝看上去没什么本事,但是能控制着天庭至高无上的权力(虽然蟠桃是王母的,毕竟是夫妻,都是自家东西)。 那么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孙悟空去拜师学艺,他要学什么?长生不老之术!从他和菩提老祖的对话就可以看出,他脑子里无时不刻在想着能否长生。菩提老祖想要教孙悟空一些本事,但是孙悟空第一句话就是问:“可得长生吗?”当得到否


                    IP属地:河北来自手机贴吧23楼2014-05-29 12:32
                    回复
                      定答案的时候,孙悟空的回答就两个字——不学!然后,菩提老祖拿戒尺打了他三下,关了中门而去。可喜的是孙悟空还真聪明,知道菩提老祖想要他在半夜三更时分,从后门进入祖师的卧室求学。于是剧情顺理成章地下去了,那么菩提老祖教了些什么呢?第一、一份长生之道的口诀;第二,地煞数七十二般变化;第三、筋斗云。 这三件本事看上去,都是很顺利的,开始先是长生的口诀,然后菩提老祖说,长生是夺天地之造化,需要躲“三灾利害”,于是教了孙悟空七十二般变化,最后看到孙悟空爬云的样子,又教了他筋斗云。首先我们可以一眼看出,筋斗云是不可能会长生的。其次,七十二般变化是为了躲“三灾利害”,也不能长生的。关键就在那份长生口诀上! 自菩提老祖传授了这口诀,孙悟空就开始在练,练了多久,三年。三年后一天,菩提老祖开坛讲法,突然问:“孙悟空在吗?”孙悟空说:“弟子在!这呢!这呢!”菩提老祖继续问:“你一向修些什么道来?”这句话问得莫名其妙,不是你给的长生口诀教孙悟空练的吗,还问他练什么?但是孙悟空聪明,他回答道:“弟子近来法性颇通,根源一渐坚固矣。”因为孙悟空知道,这口诀是菩提老祖秘密传给孙悟空的,所以菩提老祖不会直接问,当然,孙悟空也不会直接答,这叫心照不宣。然后菩提老祖说:“你既通法性,会得根源,已注神体......”好了,孙悟空要的就是这句话,我要的也是这句话。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如果把神仙比作**员的话,那么意思就是,你现在已经是**预备党员了,不要骄傲,要继续坚持艰苦朴素的作风,时时刻刻接受党和人民对你的考验巴拉巴拉...... 现在有一个问题,这口诀起作用了吗?没有!为什么没有?因为这本身就是份假口诀!我们先不管孙悟空是不是“预备党员”,我们先来看看猪八戒和沙和尚当初是怎么成为“党员”的。第十九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经”的开头,猪八戒就用诗(当然是吴承恩写得)对自己身世说了一遍。我们先不管别的,先看看他是怎么“入党”的。诗中有这么一句“得九转大还丹,工夫昼夜无时辍”。这里可以看出八戒是靠金丹升仙的。那沙和尚呢?第二十二回:“八戒大战流沙河,木吒奉法收悟净”中也有一首诗是说明沙和尚身世的。诗中这样描写:“先将婴儿姹女收,后把木母金公放。明堂肾水入华池,重楼肝火投心脏。”这也就是说,沙和尚是自己修炼升仙的。这里大家注意一下,就是八戒和沙僧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升仙,然后受到玉帝的封赐,一个是天蓬帅,一个是卷帘将。那么接下来可以想象,八戒也不需要搞什么金丹了,沙僧也不需要弄什么修炼了,只要王母的蟠桃会每届都在办。 那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正常修炼成仙,都会飞天受到玉帝的封赐,然后加入神仙的编制。但是孙悟空升仙了吗?没有!孙悟空用菩提老祖传授所谓的长生口诀,却没有升仙的迹象。那么现在可以对这份口诀持怀疑的态度了。接下来,我要把这份怀疑变成肯定。 第三回,也就是孙悟空学成后回到花果山的那一回,孙悟空和他结拜的六个魔王喝酒,喝完了孙悟空睡着了。然后来了两个阴间的阴司将其魂勾走了。我们先不管孙悟空怎样闹地府的,因为后面地府的生死簿上写着:“孙悟空,乃天产石猴,该寿三百四十二岁,善终。”那么这里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孙悟空是注定要死的,这和先前那个什么口诀不是很矛盾吗?不矛盾,因为这里就很明显看出,菩提老祖给的长生口诀,一定是假的。 好,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孙悟空学的三样本事:长生口诀,七十二变,筋斗云。 首先,长生的口诀。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这口诀是假的,那么菩提老祖既然不想传长生之术给孙悟空,何必要大费周折半夜三更在自己的卧室传个假口诀呢?原因就是这口诀虽然不能长生,但是是有用的。我们在后面可以看到孙悟空除了七十二般变化和筋斗云之外几乎不会什么别的技能了。但是却他能舞的动重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定海神针!这力气哪来的?奥秘就在这份假口诀上,而这份假口诀的真正用处就是极大的提升孙悟空的战斗力和持续力。在后面我们可以看到孙悟空和很多神仙,妖怪对打的场面,要知道高手对决往往在一招之内,可是孙悟空一打是多久呢?少则几十个多则几百个回合!很多神仙妖怪可能并不是打不过孙悟空,真的是完完全全被孙悟空那种打了鸡血似的劲头给耗死了!那么这里我们可以知道,孙悟空是能打也是耐打的。 其次,七十二般变化。这个七十二般变化可能是孙悟空最擅长用的了,除了能自己变,还能别的物体和人都变了。可是整本《西游记》看下来,这七十二变最常用在的地方只有两个。一个是侦察。当唐僧被妖怪抓取关入洞中的时候,孙悟空都会变成小飞虫前去看个究竟,然后在想对策;另一个说出来就有点恐怖了,那就是暗杀。当然孙悟空从没用过这样的手段去暗杀过谁,但是有相似的例子,比如变作茶叶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里闹。可以这么说,如果孙悟空心存不良的话,西天取经杀妖怪简直是小儿科,只要妖怪去睡觉,变个苍蝇蚊子飞进妖洞潜伏着,趁妖怪不备,一棍子打死!但是我们先不讨论孙悟空为什么不这么做,我们先分析这七十二变的技能,我怎看怎么都觉得可以用“偷偷摸摸”这个词来形容,只要我愿意,我想变成什么就变成什么,让敌人防不胜防,而且进可攻,退可守。 最后,筋斗云。这个技能很


                      IP属地:河北来自手机贴吧25楼2014-05-29 12:45
                      回复
                        多人觉得不用介绍太多了,但是我觉得可说的地方还是很多。筋斗云这个技能说白了就是速度快,兵法上说,兵贵神速!武侠书上也说,当世武功,唯快不破!反正就是越快越好。而孙悟空也真是够快的,一个筋斗就是十万八千里。这里我们可以明白为什么十万天兵奈何不了他。注意是“奈何”!什么是奈何,就是没办法!为什么没办法?因为他太快了!就拿身边的例子来说,一个成年人的力气应该比苍蝇要大很多很多倍吧,但是,你叫一个成年人去徒手抓一只苍蝇,他未必能抓到,原因就是苍蝇比人快!大家再想想,孙悟空本来就能打耐打,加上还不停像苍蝇一样飞来飞去,别说抓他,头都晕了。这里可以看出速度快不但能提升进攻力度,还能迂回游击,最后还可以逃之夭夭!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孙悟空的战斗力,很能打、很耐打、善变化、速度快。这像什么?这像一个杀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里面的杀手里昂的能力就很像孙悟空,枪法好——能打,一个人挑那么多**——耐打,出手速度快,而且最后快结束了里昂穿成**的衣服差点蒙混过关——善变化。 既然这样一分析,就可以发现菩提老祖用心良苦地是想把孙悟空培养成一个得力的杀手!!如果一个人想培养杀手了,那么他很可能有阴谋! 我们现在再回顾菩提老祖传授孙悟空本领的时候,可以发现,可圈可点的地方还是有很多的。 第一、菩提祖师传授孙悟空长生口诀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三更时分,菩提老祖的卧室里。这上来给人什么感觉?有没有点像走后门!?但是孙悟空以为自己是走了后门,其实不是。现在我们知道那份口诀是假的,也就是说菩提老祖秘密地给孙悟空传授了一份假口诀,这不是很奇怪吗?现在有个问题,古往今来寻仙求道位的人为的是什么?长生不老。那么孙悟空拜师学艺的目的即使不用孙悟空自己说,大家也都知道是为了长生不老。既然都是这么公诸于众的事情,菩提老祖干嘛还要半夜三更偷偷摸摸地传授呢?那么也就是说菩提老祖是另有目的,而且这个目的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第二、孙悟空和别的师兄弟打赌变松树,孙悟空成功了,也获得了大家的喝彩和赞扬,这时候却惊动了休息的菩提老祖。菩提老祖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这个后果就是赶走了孙悟空。我一直觉得奇怪,孙悟空究竟犯了什么大错要这样被逐出师门?也不就是和师兄弟之间玩耍了一下,而且还是在复习自己学的东西罢了。而且菩提祖师的态度突然十分坚决,一点师生情面都不讲了。他说:“你快回去,全你性命,若在此间,断然不可!”这意思好像你要是不走我就弄死你!话语十分无情。而孙悟空却仍是不走,说要报答师父的恩义。这时候菩提祖师又说了一句:“哪里什么恩义?你只是不惹祸不牵带我就罢了!”第一句话可能确实法子内心,菩提祖师本就是别有用心,一个一直别有用心的人才会在无意间说出了本意:“哪里有什么恩义?我只是再利用你!” 第三、孙悟空无奈下只好拜辞,准备走了。这时候菩提祖师又出来说话,这话说得相当狠:“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这话那还是什么师徒身份,简直就是奴隶主在训斥奴隶,和一个幕后主谋在吩咐自己的杀手不准说出主谋是谁情景一样。 那么通过这样的可圈可点,再加上先前对孙悟空本领的分析,可以看出,菩提老祖是别有用心,图谋不轨的,在他的内心里,一定有一个巨大的阴谋要实现。可是现在就有一连串的问题出现了:一、菩提老祖并没有吩咐孙悟空去杀什么人或做什么事啊!那怎么能肯定他就一定图谋不轨呢? 二、菩提老祖怎么就那么肯定的知道孙悟空此去,定生不良呢? 三、菩提老祖,或者说如来佛,到底想干嘛?


                        IP属地:河北来自手机贴吧26楼2014-05-29 12:59
                        回复
                          【第四回】 释迦摩尼的A计划 上回说到,菩提老祖,即如来佛是有阴谋的。既然是阴谋当然是有目的的,而且利己不利人。利己,从如来的角度来看,肯定是佛教势力。那么不利谁呢?在整部西游记中,基本上有四股势力,天庭道教势力,西天佛教势力,下界人类势力,群妖势力。人类势力可以说是最弱小的,而群妖势力一盘散沙,各自为政,这两股势力都可以排除掉。那么就剩下天庭道教势力和西天佛教势力了。也就是说,如来的目的就是扩大佛教势力,削弱甚至消灭天庭道教势力。这就是上一回我说的第三个问题:如来到底想干嘛? 有人会问,这两股势力怎么会解下梁子呢?在第一回的时候,我就说了,《西游记》是揭露社会黑暗的一部小说,那么社会黑暗在什么地方?就是各种势力争权夺利,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原因只有一个:为至高无上的地位,权力。那么在《西游记》里,至高无上的是天庭道教势力,而一开始,西方佛教只不过是一个下属。为什么?原因就出在蟠桃园上。 前面我曾分析过,神仙想长生不老,是需要不断修炼的,这样的方法是最慢最累的,如果做神仙还要不断修炼来维持下去,做神仙也没什么意思。但是,偏偏它有速成的方法。那速成的方法是什么呢?吃蟠桃,丹药,人参果之类。这些东西哪里有?蟠桃是王母的,丹药是太上老君的,人参果是镇元大仙的。这三个人没一个是佛教势力里的。也就是说,佛教为了能生存下去,必须要附属于道教势力。 而在这三种东西中,蟠桃是最多的。王母蟠桃园的的桃树有三千六百株,一株桃树哪怕最少结十个蟠桃,那么一共有三万六千颗蟠桃,够普天的神仙吃的了。而王母和玉帝的夫妻关系,这样的财产是共有的。这也就是为什么玉帝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这里我要插一段话,自从我开


                          IP属地:河北来自手机贴吧27楼2014-05-29 13:01
                          收起回复
                            捣乱了,而孙悟空又被如来降服了,那么王母是应该要站出来表示感谢;二、赤脚大仙,这个也好理解,因为孙悟空曾骗赤脚大仙去玉帝那听旨,然后自己变成赤脚大仙的模样在蟠桃会上大吃大喝。所以赤脚大仙感谢如来降服孙悟空也是顺理成章的。三、寿星,这个就奇怪了,孙悟空闹蟠桃园又没碍你寿星什么事,就算孙悟空把所有的蟠桃都吃了,使天庭呈现“粮食饥荒”的现象,这也不**寿星什么事啊!你寿星不是没有蟠桃也能长寿的吗?而且说不定你寿星没事偷着乐呢! 那么很可能有一种情况,如来曾动员过寿星。寿星没有明确答复。但是看到如来展示他的实力后,寿星觉得跟着如来混确实比在天庭上有前途的。所以寿星前来道谢,一可以说是暗示如来,我答应你了;二也可以说确实是感谢如来给了自己一个提升地位的契机。 虽然我上面说,如来的计划是先自己独立自主,再对道教势力搞分裂主义,最后来个统一战线。但实际上,如来并没有是逐一去做,而是三管齐下,相互影响,良性循环!而训练孙悟空,把他培养成优秀的杀手去执行破坏分裂的事情也很可能是如来计划之内的事。 但是这就引出了上一回第一和第二个问题:“如来佛并没有吩咐孙悟空去杀什么人或做什么事,那怎么能肯定他就一定图谋不轨呢?”“如来怎么就那么肯定的知道孙悟空此去,定生不良呢?” 其实这两个问题是一个问题,就是说如来在没有给孙悟空任何指示下,怎么那么肯定孙悟空就能按照如来的计划行事呢? 原因还是在那份长生口诀上。因为上回分析这份长生口诀是假的,这点如来是知道的,但是孙悟空不知道。也就是说,如来知道孙悟空一定会死!一定会死就一定会到阴曹地府!而他已经教了孙悟空本领,使其战斗力达到二郎神水准,阴曹地府怎么可能是会是孙悟空的对手?孙悟空这个二百五以为自己长生不老了,又怎么不会大闹地府呢?!矛盾就这么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还有一个小细节可以发现,地府的最高领导并不是十殿阎罗,而是地藏王菩萨!地藏王菩萨是如来手下四大菩萨之一,和观音,文殊,普贤齐名,那么按理说地藏王菩萨的本事应该不会差到观音哪里去。而我们可以知道,观音的法力是在孙悟空之上的。哪里可以证明呢?第四十二回:“大圣殷勤拜南海,观音慈善缚红孩”。这一回孙悟空被红孩儿弄得快死了,才去南海求助观音,而观音听闻将宝瓶丢入海中装了一海之水,然后还叫孙悟空来搬,但是孙悟空搬不动!这时候观音走上前,轻轻地用右手提起宝瓶!孙悟空拿不动,但是观音却能轻轻地拿起!!足见观音的法力比孙悟空大得多,那么地藏王菩萨和观音同级别的,就算比观音差点,那么一个地府的鬼兵加上十殿阎罗加上地藏王菩萨,会打不过孙悟空?我不太相信。而且地藏王是连打都没想打,就商量启表,奏闻上天。这一点真的是相当的奇怪,奇怪就在地藏王就好像是故意的一样。 事实是,他就是故意的。我们可以想象当孙悟空走了以后,如来肯定找了地藏王菩萨,并吩咐该如何如何。然后天庭自会来处理孙悟空。处理的方式莫非两种,一、镇压;二、招安。首先,如果是镇压,那么孙悟空的作用就相当于一次火力侦察,如来可以暗中用慧眼观察,初步了解天庭的实力有多少,而且如来应该是很有自信知道一般人是奈何不了孙悟空的,如果镇压力度过强,逼着孙悟空狗急跳墙,能暗杀掉玉帝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其二,如果被招安,那么也在如来的意料之内。我曾说过,孙悟空出生后就体现出两点能力,一个是人际关系搞得好,一个是领导能力十分强。而孙悟空拜师学艺在菩提老祖手底下干了七年的苦力,也就是说,菩提老祖,或者说如来在这七年里对孙悟空应该是了解的很深入,知道他的能力。那么一旦被招安,孙悟空发挥自己的人际关系,能组织一个小团体,加上孙悟空的领导能力和向往自由的天性肯定与玉帝与严格的天条格格不入,矛盾产生只是时间问题! 这就是为什么,如来能这么肯定在没有告知孙悟空的情况下,知道孙悟空能完成任务并实现他的计划。那么孙悟空实现了如来的计划了吗?具体又是个什么过程?请看下回分解——《超额完成的任务》


                            IP属地:河北来自手机贴吧29楼2014-05-29 18:20
                            回复
                              痛绝的,不但能影响自己的权力,还能让图谋不轨者有机可趁。我想,玉帝也是这样想的,他必须要采取措施,不但要阻止孙悟空这种“结党”行为继续下去,还要查出幕后不为人知的秘密。于是,玉帝开始下血本了——让孙悟空看管蟠桃园。 我以前看了很多评论,关于玉帝任命孙悟空去看管蟠桃园的。很多人说玉帝不会知人善用,三岁小孩都知道猴子喜欢吃桃,但是玉帝不知道!我想反问,既然三岁小孩都知道,玉帝又怎会不知道?玉帝就是因为知道,桃子——对于一个猴子来说是极大的诱惑,他可以阻止孙悟空结党行为的继续,事实证明,孙悟空自管理了蟠桃园就不在出游交友了。就算孙悟空不是猴子,玉帝也会派他管理蟠桃园的。为什么?因为蟠桃园是玉帝权力的根本,没有蟠桃园就不能对普天的神仙加以控制(这个我前面有分析)。如果孙悟空目的不是为官的实际大小,那么更大的阴谋很可能是想动摇玉帝权力的根本,于其坐以待毙,不如将计就计。那么玉帝使得这招叫欲擒故纵,就让孙悟空去看管蟠桃园,看他做什么! 按照玉帝自己的思维,应该是用蟠桃园——权力的根本来试探孙悟空。这时候有人会质疑这样的说法,这样成本太大了,玉帝难道就不会想到孙悟空把蟠桃吃个光吗?我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不可能的!我们反过来分析一下,蟠桃园一共多少株蟠桃树呢?三千六百株。每株按最少十颗蟠桃的生产量计算,整个蟠桃园至少也生产三万六千颗蟠桃!就算孙悟空只吃大桃,那也有一万两千颗!可是孙悟空能吃得了这么多吗?有人说,孙悟空可以分批吃啊,吃很多年,终于吃完了。我认为,这是无稽之谈!孙悟空刚到蟠桃园的时候,蟠桃就已经开始熟了,也就是说蟠桃会马上要如期举行了。那孙悟空一顿能吃几个蟠桃呢?书里没说,但是原文有这么一句:“大圣耍了一回,吃了几个桃子,变做二寸长的个人儿,在那大树梢头浓叶之下睡着了。”也就是说孙悟空一顿也只能吃五个左右的桃子,就按他天天都去吃(实际不是,孙悟空只是隔三差五的去一次),要吃完一万两千颗的蟠桃也要两千四百天!别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算还没到两千四百天,很多蟠桃都要烂掉了!所以孙悟空就是再怎么吃也不会吃完所有的桃子。而且,吴老先生最后在他的书中也隐隐地告诉我们,孙悟空没有吃完所有的蟠桃。原文:“大圣笑道:‘我记得才半年光景,怎么就说百十年话?’健将道:‘在天方一日,在下即一年也。’”这段对话是孙悟空乱了蟠桃会后私自逃下界和他花果山的猴健将的一段话,那么从中也可以看出,孙悟空在天宫最多住了百十天,而这之中还要除去刚开始他四方会友的时间,我们就算个整数一百天,如果要在这一百天内吃完所有的蟠桃,那么每天至少要吃一百二十个蟠桃,天天如此才行。可是原文上也说了,孙悟空一顿就吃几个桃子,一百天的时间最多只有五百个桃子被孙悟空吃了,一万两千颗蟠桃孙悟空连零头都没吃完,但是结果是,大桃一个都没了,那么这些桃子都到哪里去了呢?我认为,很可能是玉帝私自藏起来了!为什么这样说,因为王母在告之玉帝蟠桃没了的时候玉帝是没有反应的,后来又被太上老君告之金丹被偷,玉帝有点慌了(这个真是意料之外的),最后赤脚大仙上奏自己被孙悟空骗了,原因是孙悟空假传旨意。这时候玉帝才真正地生气了,派十万天兵前去捉拿孙悟空。可以看出,听到蟠桃被偷的事,玉帝是没有表情反应的,可能心里还在发笑,欲擒故纵也是要考虑成本,损失的五百个蟠桃不过九牛一毛。 但是,玉帝没有想到的是,孙悟空不但偷吃了金丹还假传圣旨,这迹象明显是要造反了(其实是孙悟空的无知),干脆蟠桃会也不开了,直接派兵镇压!可能玉帝压根就没想开这一届的蟠桃会,其目的不但是为了打击孙悟空这个内奸(在玉帝看来是的),很可能还要通过蟠桃园的事件警告各位神仙,尤其是那个幕后主谋,没有蟠桃我看你怎么办!不但能巩固下权力,还能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 其实,这个时刻,如来估计已经笑的很开心了。他所派出的孙悟空不但弄乱了天庭正常召开的蟠桃会,还以孙悟空一己的力量试探这玉帝十万天兵的势力。因为他已经不用担心什么蟠桃不蟠桃的了,他已经暗地和寿星联络感情了,他现在只要通过孙悟空单薄的力量就能将天庭庞大的势力弄个鸡犬不宁四分五裂,顺便还能动员一些重量级的神仙加入到佛教来。可是玉帝也不是傻子,玉帝最后还是或多或少的猜到了一点事,整部书到此是全书的第一个高潮——大闹天宫!可是大闹天宫就真的那么简单吗?表面上孙悟空败得很惨,但实际上真是这样吗?还有玉帝和如来的明争暗斗在大闹天宫的这一回里又是如何表现的呢?预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大闹天宫,玉帝和如来的较量》


                              IP属地:河北来自手机贴吧32楼2014-05-29 18: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