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白兰度在电影《恺撒大帝》(1953)中出演马克·安东尼,令评论界为之哗然。一些影评人虽然对白兰度的才华不无肯定,但认为他的“咕哝”等特点暴露了他在表演功底上的缺陷,所以当选定他出演安东尼的消息传出,不少人对他能否胜任心存疑惑。最终,在这部由约瑟夫·曼凯维奇(Joseph L. Mankiewicz)导演、英国莎剧大腕约翰·吉尔古德(John Gielgud)共同出演的影片中,白兰度留下了精彩绝伦的表演,尤其是在安东尼发表“朋友们,罗马市民们,老乡们……”这段演说的部分。Stefan Kanfer在他撰写的白兰度传记中写道:“马龙在自传中,对自己在那部影片中的表演只有一行字:在一大群英国专业演员之中,‘我走入片场去扮演马克·安东尼,简直是头蠢驴。’——这是他固执自贬的又一例证,并且完全不符合事实。”Kanfer补充道:影片试映后导演约翰·休斯顿这样评论:“耶稣啊!这简直像是炉门被打开,热流从银幕上奔涌而出。我真不知道还有哪位演员能做到这一切。”约翰·吉尔古德对白兰度的表演拍案叫绝,竟邀请他在伦敦的哈默史密斯剧院表演一整个演出季,不过白兰度拒绝了。在《恺撒大帝》拍摄期间,白兰度听说伊利亚·卡赞与国会调查人员合作,向众议院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提供了一系列从事“非美活动”的“颠覆分子”名单。据说白兰度对导师的这一做法十分不满,但仍然在电影版《码头风云》中再度与其合作。“我们中没有谁十全十美。”后来他写道,“我想,卡赞曾经伤害了其他人,但他对自己的伤害是最重的。”
1953年,白兰度还出演了《飞车党》,在片中骑着自己的“凯旋雷鸟6T”型摩托车。“凯旋”摩托车的进口商们对这一产品的出镜感到很矛盾,因为影片主题是粗暴的摩托车团伙掌控一个小镇。影片被指渲染无端暴力,在当时受到批评,《时代》周刊认为它“并非暴露公共问题,而是在电影观众的静脉中注射了肾上腺激素。”据说,白兰度与匈牙利导演拉茨洛·拜奈戴克(Lazlo Benedek)的意见不合,与共同出演的影星李·马文相处得也不好。该片可能是白兰度主演的第一部失败作品,但他与凯旋牌摩托车一起摆拍的形象却被奉为经典,日后杜莎夫人蜡像馆正是以这一造型为蓝本,为他制作了蜡像。片中还有一句对白,成了那个时代最著名的对话:当一名女子问白兰度扮演的强尼,你反抗的是什么?”强尼反问道:你有啥主意吗?”令白兰度本人都倍感困惑的是,此片激发了青少年的叛逆,令他成为新生的摇滚一代以及詹姆斯·迪恩、“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等未来明星的偶像。影片上映后,摩托车手皮夹克和蓝牛仔裤的销量激增。白兰度在自传中反思这部影片时,认为它并不称得上是经久之作,但他说:“我和强尼之间的共鸣,多过我在电影或舞台上塑造过的大部分角色,而正因为如此,我相信,我把他演得比剧本设定的更敏感、更令人同情。影片中有一句他咆哮时的台词,‘Nobody tells me what to do(没有人告诉我该做什么)’,这正是我一生的不变感受。”
1953年,白兰度还在波士顿主演了李·弗尔克(Lee Falk)制作的萧伯纳剧作《武器与人类》(Arms and the Man)。弗尔克自豪地宣称,白兰度是推掉周薪一万美元的百老汇合同,来波士顿出演这出戏的,虽然他所支付的周薪不到五百美元。这是白兰度最后一次在舞台上演出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