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记援助志愿者吧 关注:3,184贴子:2,798
  • 2回复贴,共1

原创歌曲作词:《李芬――来自天簌的笑容》 求能作曲者!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声明:《李芬――来自天簌的笑容》的作词版权及收益属于七彩阳光志愿团及李芬本人所有,由七彩阳光志愿团全权负责使用。对于其他没有得到歌词的小同学(李芬的同学或同乡等等)深表遗憾,如若歌词给予李芬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上带来的不便或麻烦也深表谦意。本人无能力避免人性的羡慕嫉妒恨,也无水平做到面面俱到人人有份。特此!
《李芬――来自天簌的笑容》
你的笑容这么甜蜜,
我感到是那么的熟悉。
好像桃花开在春风里,
梦里山间巧遇你,
醒来也是清清晰晰。
你的笑容这么甜蜜,
我感到是那么的熟悉。
好似粉荷开在夏天里,
淡淡清香河中浮起,
结连了往事的回忆。
你的笑容这么甜蜜,
我感到是那么的熟悉。
好如海棠开在秋日里,
引得我去寻寻觅觅,
仅找到轻柔的足迹。
你的笑容这么甜蜜,
我感到是那么的熟悉。
好比红梅开在冬季里,
手中触到你的发髻,
恰如丝般千缕细腻。
你的笑容飘逸山里,
宛如嫩叶上的小水滴。
你的笑容依旧靓丽,
竹篓压着那瘦弱纤体。
你的笑容仍旧旖旎,
无邪天真覆盖了尘泥。
你天簌般的笑容在风里在雨里,
在父爱里在母爱里,
在志愿者的关爱里。


1楼2014-04-25 03:07回复
      一人之作,定有不完善之处,望大家指教。
      “天簌”之词,一般情况下泛指声音,什么“天簌之声”等等。
      “天簌”出处:《庄子·齐物论》:“‘敢问天籁。’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
      详注:“籁”,本指古代的管乐器箫,这里泛指由空虚的地方而发出的各种自然音响,因其声音所出的不同,有天籁、地籁、人籁之分。
      天籁的发声全凭自己,完全摆脱了任何外力的约束,是天然自发而生,因而这种不依赖任何外力的自然音响最美,胜于地籁及人籁。又天籁构成的乐曲就是“天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庄子·天乐》)。反映出庄子标举自然之美,贬抑人造艺术的主张。
      本词题目故意用“来自天簌的笑容”,好像觉得不搭配,实际上另有新意。“笑容”是个偏正词组,偏词是笑,正词是容。笑可有声,容是没声音,但作为偏词的笑已经在感觉上覆盖了容的涵义。“天簌”又作为“笑容”的定语,更增加了有声的感觉。让孩子的面部表情--“笑容”来传达一种纯净自然的优美之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最终的感觉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意境。


    11楼2014-04-25 19:29
    收起回复
      以下对于作曲人能有所参考:
        歌词采用十三道大折中的“一七”折,全词全部用单韵节结尾,一韵到底。适合于柔美、欢快、轻松的旋律。
        全词共五段:建议前四段可采用单人唱歌的形式,最后一段采用合唱形式(合唱人数最好在4人以内)。
        唱法:建议采用通俗唱法为主,民歌唱法略作加入。
        歌唱人:建议以女声为主(可以选取童声)。


      12楼2014-04-25 20: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