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颜华歌吧 关注:1,169贴子:52,616

回复:【红颜华歌 歌曲】盘点那些由诗词改编的歌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原作: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徐志摩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她的温存,我的迷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甜美是梦里的光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她的负心,我的伤悲。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在梦的悲哀里心碎!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注:这首诗写于1928年,初载同年3月10日《新月》月刊第一卷第1号,署名志摩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这首诗,可以说是徐志摩的“标签”之作。


IP属地:山东28楼2014-04-28 14:23
回复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在梦的轻波里依洄。”全诗的意境在一开始便已经写尽,而诗人却铺衍了六个小节,却依然闹得读者一头雾水。诗人到底想说些什么,有一千个评论家,便有一千个徐志摩。但也许该说的已说,不明白却仍旧不明白。徐志摩的一段话,倒颇可作为这首诗的脚注:“要从恶浊的底里解放圣洁的泉源,要从时代的破烂里规复人生的尊严——这是我们的志愿。成见不是我们的,我们先不问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功利也不是我们的,我们不计较稻穗的饱满是在那一天。……生命从它的核心里供给我们信仰,供给我们忍耐与勇敢。为此我们方能在黑暗中不害怕,在失败中不颓丧,在痛苦中不绝望。生命是一切理想的根源,它那无限而有规律的创造性给我们在心灵的活动上一个强大的灵感。它不仅暗示我们,逼迫我们,永远望创造的、生命的方向上走,它并且启示我们的想象。……我们最高的努力目标是与生命本体相绵延的,是超越死线的,是与天外的群星相感召的。……”


    IP属地:山东29楼2014-04-28 14:24
    回复
      歌曲:
      《我不知道风往哪一个方向吹》
      演唱:黄磊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清波里迷悔
      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温存 我的迷醉
      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甜美 是梦里的光辉
      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负心 我的伤悲
      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温存 我的迷醉
      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甜美 是梦里的光辉
      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负心 我的伤悲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 黄磊


      IP属地:山东30楼2014-04-28 14:26
      回复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歌名: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作词:席慕容 作曲:乌兰托噶
        父亲曾经形容草原的清香
        让他在天涯海角也从不能相忘
        母亲总爱描摹那大河浩荡
        奔流在蒙古高原我遥远的家乡
        如今终于见到了辽阔大地
        站在芬芳的草原上我泪落如雨
        河水在传唱着祖先的祝福
        保佑漂泊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
        诶~~父亲的草原
        诶~~母亲的河
        虽然己经不能用不能用母语来诉说
        请接纳我的悲伤我的欢乐
        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
        心里有一首歌
        歌中有我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诶~~父亲的草原
        诶~~母亲的河
        虽然己经不能用不能用母语来诉说
        请接纳我的悲伤我的欢乐
        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
        心里有一首歌
        歌中有我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
        心里有一首歌
        歌中有我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的词作者是台湾女诗人席慕容,而这首歌的创意却出自内蒙古著名歌唱家德德玛。她不仅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草原的故事,而且还见证了这两位杰出女性之间深厚的友谊。这首歌,是席慕容应德德玛之邀,所写的歌词,写好之后,席慕容跟德德玛通了几次电话,做了一些修改,后来由著名的蒙古族艺术家乌兰托噶谱的曲。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 德德玛


        IP属地:山东31楼2014-04-28 14:36
        回复
          《送别》
          《送别》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觚浊酒(或:一壶煮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这是弘一法师出家前所作送别歌,曲调极为优美、非常好听。
          弘一(1880—1942),近代佛学大师。俗姓李,名叔同,天津人,曾留学日本。《送别》曲调取自约翰·P·奥德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李叔同留日期间,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采用《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填写了一首名为《旅愁》的歌词。而李叔同作于1914年的《送别》,则取调于犬童球溪的《旅愁》。如今《旅愁》在日本传唱不衰,而《送别》在中国则已成骊歌中的不二经典。沈心工也曾根据《梦见家和母亲》写过一首《昨夜梦》,但最终没有抵得过李叔同《送别》的光芒。
          送别 - 黑鸭子



          IP属地:山东32楼2014-04-28 14:42
          回复
            《月满西楼》
            原作:
            《一剪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本词作于词人与丈夫赵明诚离别之后,寄寓着作者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于情海之中的缠绵惆怅心情。作品以其清新的格调,女性特有的沉挚细腻情感,丝毫“不落俗套”的表现方式,给人以美的享受,是一首工致精巧的离别情词作。
            歌曲:
            《月满西楼》
            作词:李清照 作曲:苏越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月满西楼 - 童丽


            IP属地:山东34楼2014-04-28 15:00
            回复
              《枉凝眉》
              原作:曹雪芹
              《红楼梦曲·枉凝眉》【案:“戚序本”作“枉凝眸”】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红楼梦》中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中,警幻仙子让人给贾宝玉演唱了十二首曲子,预示了金陵十二钗的命运。其中第三首即是《枉凝眉》。曲子写宝玉与黛玉的爱情理想因变故而破灭,林黛玉历劫还泪的泪尽而逝。曲名《枉凝眉》,意思是悲愁有何用,也即曲中所说的“枉自嗟呀”。凝眉,皱眉,悲愁的样子。第五回乃是书中预言之笔,对于整部书起到很大的驾驭作用。因此,历代红学家对第五回格外重视。
              在87版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枉凝眉》由王立平谱成曲子,作为电视剧的主题曲,由陈力演唱。
              枉凝眉 - 陈力


              IP属地:山东35楼2014-04-28 15:10
              回复
                葬花吟
                歌曲:
                87版《红楼梦》插曲
                《葬花吟》
                作词:曹雪芹 作曲:王立平
                (合)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⑴,落絮轻沾扑绣帘。
                (独)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合)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独)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合)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独)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合)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独)花落人亡两不知!
                葬花吟 - 陈力

                至于新版红楼梦的版本,俺表示不予置评。。。。


                IP属地:山东37楼2014-04-28 15:20
                回复
                  《红豆曲》
                  原作:曹雪芹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
                  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照不尽菱花镜里形容瘦。
                  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
                  呀,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红豆曲》出自《红楼梦》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冯紫英请客,贾宝玉赴宴,席中宝玉说道:“如今要说悲、愁、喜、乐四字,却要说出女儿来,还要注明这四字原故。说完了,饮门杯。酒面要唱一个新鲜时样曲子,酒底要席上生风一样东西,或古诗、旧对、《四书》、《五经》、成语……”宝玉又说道:“女儿悲,青春已大守空闺。女儿愁,悔教夫婿觅封侯。女儿喜,对镜晨妆颜色美。女儿乐,秋千架上春衫薄。”于是拿琵琶听宝玉唱道:“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展不开的眉头,挨不明的更漏。呀!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书中这一段情节,写宝玉“富贵闲人”放荡生活的另一个侧面。通过他的结交,作者揭示了当时与上层阶级生活联系着的都市中淫靡逸乐的社会习俗风气。其中所有的曲令都各自切合不同人物的身分、地位、性格和教养。可见作者所熟悉的生活面是很广的,描摹的本领也很大。
                  红豆曲 - 王立平


                  IP属地:山东38楼2014-04-28 15:26
                  回复
                    其实87版的《红楼梦》中,还有很多由曹雪芹原著中的诗词所谱的歌曲,只不过传唱度和影响都不如上面三首大,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有兴趣的亲可以自己去百度。。。


                    IP属地:山东39楼2014-04-28 15:28
                    回复
                      《如梦令》
                      原作: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作者李清照,这是一首忆昔词。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 这首《 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
                      名家评论
                      唐圭璋:李清照《如梦令》第一句云“常记溪亭日暮”,“常”字显然为“尝”字之误。四部丛刊本《乐府雅词》原为抄本。并非善本,其误抄“尝”为“常”、自是意中事,幸宋陈景沂《全芳备祖》卷十一荷花门内引此词正作“尝记”,可以纠正《乐府雅词》之误,由此亦可知《全芳备祖》之可贵。纵观当代选本,凡选清照此词者无不作“常记”,试思常为经常,尝为曾经,作“常”必误无疑,不知何以竟无人深思词意,沿误作“常”。以讹传讹,贻误来学,影响甚大。希望以后选清照此词者,务必以《全芳备祖》为据,改“常”作“尝”。
                      吴小如《诗词札丛》:我以为“争”应作另一种解释,即“怎”的同义字。这在宋词中是屡见不鲜的。“争渡”即“怎渡”,这一叠句乃形容泛舟人心情焦灼,千方百计想着怎样才能把船从荷花丛中划出来,正如我们平时遇到棘手的事情辄呼“怎么办”、“怎么办”的口吻。不料左右盘旋,船却总是走不脱。这样一折腾,那些己经眠宿滩边的水鸟自然会受到惊扰,扑拉拉地群起而飞了。检近人王延梯《漱玉集注》,“争”正作“怎”解,可谓先得我心。
                      歌曲:
                      如梦令
                      歌手:蔡琴
                      第十一届全运会,于山东济南首次播放。2010年1月1日,首发EP单曲《如梦令》。
                      歌词: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 蔡琴


                      IP属地:山东40楼2014-08-14 00:34
                      回复
                        董贞最近发的花想容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1楼2014-08-28 09:49
                        收起回复
                          hita的白头吟,古风歌很多都是酱紫填词的啦。。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2楼2014-08-28 22:53
                          收起回复
                            致情人I
                            作词:知错
                            作曲:浪客秦昊
                            演唱:李玉刚
                            花落后 春无踪
                            只剩下欢愉在梦中
                            有情人儿 又分别
                            总是那人生长恨水长东(1)
                            徘徊着 思量中
                            这人生匆匆如秋风
                            有情人儿几时回
                            依旧那 伤心枕上雨三更(2)
                            路漫漫夜朦朦
                            耳畔还是你的叮咛
                            有情人儿几时回
                            又教我欲寄相思梦不成(3)
                            (1)相见欢 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2)添字丑奴儿 李清照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3)舟行见月
                            唐 权德舆
                            月入孤舟夜半晴,寥寥霜雁两三声。
                            洞房烛影在何处,欲寄相思梦不成。
                            致情人I - 李玉刚


                            IP属地:山东43楼2014-12-31 13:42
                            回复
                              好容妆
                              作词:知错
                              作曲:浪客秦昊
                              演唱:李玉刚
                              蜂蝶最恋好容妆凭谁似我当年狂
                              酒醉只在花底卧酒醒花前犹徜徉
                              半醉半醒应不悔花开花落岂无妨
                              非是东风吹不老沾衣春风亦可伤
                              啊便作零乱纷纷下
                              啊留与青魂袖底香
                              啊自今意思谁能说
                              啊一片春心付海棠
                              半醉半醒应不悔花开花落岂无妨
                              非是东风吹不老沾衣春风亦可伤
                              啊便作零乱纷纷下
                              啊留与青魂袖底香
                              啊自今意思谁能说
                              啊一片春心付海棠
                              一片春心付海棠
                              题海唐美人图 明 唐寅
                              褪尽东风满面妆,可怜蝶粉与蜂狂。
                              自今意思和谁说,一片春心付海棠。
                              桃花庵诗 明 唐寅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好容妆 - 李玉刚


                              IP属地:山东44楼2015-01-02 22: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