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颜华歌吧 关注:1,169贴子:52,615

【红颜华歌 歌曲】盘点那些由诗词改编的歌曲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今天走在路上,忽然听到了《梦里花落知多少》,引起无限遐思……于是决定再挖一大坑,盘点一下那些由诗词改编的歌曲。

此帖天马行空,想起一出是一出……
大家要是想到了我还没贴出来的歌曲,欢迎回帖
如需转载,请通知本人且注明出处,谢谢。


IP属地:山东1楼2014-04-23 11:16回复
    继续余光中。。。。
    《乡愁》
    作词:余光中 作曲:杨弦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
    《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了,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白玉苦瓜[1]》序)这样,诗人的《乡愁》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
    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私人评论:诗确实不错,曲确实不喜欢。。。。


    IP属地:山东4楼2014-04-23 12:01
    回复
      《在水一方》
      这个属于改编版了。
      原文:《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歌曲:
      在水一方
      作词:琼 瑶 作曲: 林家庆
      演唱:邓丽君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绿草萋萋,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
      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
      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方向。却见依稀仿佛,她在水的中央。
      我愿逆流而上,与她轻言细语。无奈前有险滩,道路曲折无已。
      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足迹。却见仿佛依稀,她在水中伫立。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歌曲《在水一方》由琼瑶作词,林家庆谱曲。这首歌是琼瑶1975年时为她的电影《在水一方》所作的同名主题歌,由江蕾原唱,与此同时,歌手高凌风也演唱了此歌。1980年时,邓丽君翻唱了这首歌并发行了同名专辑,从此,《在水一方》红透了大江南北,也因此被大量听众误认为是邓丽君的原唱作品。1988年电视剧版《在水一方》播出,这首歌改由李碧华演唱,作为电视剧的插曲。在此之后,《在水一方》也被无数歌手翻唱至今。


      IP属地:山东6楼2014-04-23 15:25
      回复
        《但愿人长久》
        原作:《水调歌头》苏轼
        歌曲:
        但愿人长久
        词:苏轼(宋)曲:梁弘志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此词通篇咏月,却处处关合人事。上片借明月自喻孤高,下片用圆月衬托别情,它构思奇特,畦径独辟,极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是苏词的代表作之一。
        邓丽君演唱的《但愿人长久》,是由苏轼的《水调歌头》改写,收录于邓丽君1983年发行的诗词歌曲专辑《淡淡幽情》,一经发行便受到极大欢迎,后被多位歌手翻唱,成为邓丽君传世名曲之一。


        IP属地:山东7楼2014-04-23 15:35
        回复
          《独上西楼》
          原作:《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歌曲:
          独上西楼
          词:李煜曲:刘家昌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白)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词名《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此词写作时期难定。如系李煜早年之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属于他宫庭生活的一个插曲,如作于归宋以后,此词所表现的则应当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起句“无言独上西楼”,摄尽凄惋之神。“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月如钩”,是作者西楼凭栏之所见。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而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萧飒秋色所笼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过片后“剪不断”三句,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更见作者独诣的还是结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词家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离愁时,或写愁之深,如李白《远离别》:“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愁古”; 或写愁之长, 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或写恋之重,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或写愁之多,如秦观《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李煜此句则写出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但却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历久弥鲜;舌品不得,心感方知。因此也就不用诉诸人们的视觉,而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这种写法无疑有其深至之处。


          IP属地:山东8楼2014-04-23 15:41
          回复
            《教我如何不想她》
            原作:
            教我如何不想她
            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燕子你说些话?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西天还有些儿残霞。教我如何不想她?
            ---------刘半农 1920.9.4
            《教我如何不想她》是刘半农先生于1920年在伦敦时写的一首白话诗,1926年赵元任先生将此诗谱曲,在30年代中国青年知识分子中广泛流行。 这首诗歌还首创了“她”字。


            IP属地:山东9楼2014-04-23 15:51
            回复
              《采莲曲》
              原作:《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这首诗为《相和歌辞。相和曲》之一,原见《宋书。乐志》,算得上是采莲诗的鼻祖。主旨在写良辰美景,行乐得时。清人沈德潜评此诗为“奇格”(《古诗源》卷三)。张玉榖则认为此诗不写花而只写叶,意为叶尚且可爱,花更不待言。
              后有职业写手南华帝子,以此为据,写了如下一首诗:
              采莲诗赠友看朱成碧
              南华帝子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中有双鲤鱼,相戏碧波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南。莲叶深处谁家女,隔水笑抛一枝莲。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东家莫愁女,其貌淑且妍。十四能诵书,十五能缝衫。十六采莲去,菱歌意闲闲。日下戴莲叶,笑倚南塘边。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水覆空翠色,花开冷红颜。路人一何幸,相逢在此间。蒙君赠莲藕,藕心千丝繁。蒙君赠莲实,其心苦如煎。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采莲一何易,驻马一何难,远山雁声啼不断,远浦行云白如帆。远钟一声催客行,远路漫漫俟客还。牵我青骢马,扬我柳丝鞭。踏我来时道,寻我旧时欢。回首望君已隔岸,挥手别君已泪潸。看君悲掩涕,看君笑移船,惘然有所思,堵塞不能言。
              江南可采莲,莲叶空田田,莫言共采莲,莫言独采莲,莲塘西风吹香散,一宵客梦如水寒。
              《甄嬛传》以南华帝子的诗为基础,作了一首《采莲曲》
              采莲曲
              作曲:刘 欢 演唱:姚贝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中有双鲤鱼, 相戏碧波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南。
              莲叶深处谁家女, 隔水笑抛一枝莲。
              采莲 - 姚贝娜


              IP属地:山东17楼2014-04-24 15:04
              收起回复
                《渡口》
                原作:《渡口》席慕容
                让我与你握别
                再轻轻抽出我的手
                知道思念从此生根
                浮云白日 山川庄严温柔
                让我与你握别
                再轻轻抽出我的手
                年华从此停顿
                热泪在心中汇成河流
                是那样万般无奈的凝视
                渡口旁找不到一朵可以相送的花
                就把祝福别在襟上吧
                而明日
                明日又隔天涯
                歌曲:
                渡口
                作词:席慕容 作曲:杨弦
                演唱:蔡琴
                让我与你握别
                再轻轻抽出我的手
                知道思念从此生根
                华年从此停顿
                热泪在心中汇成河流
                热泪在心中汇成河流
                让我与你握别
                再轻轻抽出我的手
                是那样万般无奈的凝视
                渡口旁找不到
                一朵相送的花
                就把祝福别在襟上吧
                而明日明日又隔天涯
                让我与你握别
                再轻轻抽出我的手
                是那样万般无奈的凝视
                渡口旁找不到
                一朵相送的花
                就把祝福别在襟上吧
                而明日明日又隔天涯
                渡口 - 蔡琴


                IP属地:山东19楼2014-04-25 16:28
                回复
                  《花非花》
                  原作:《花非花》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花非花采入词中,白居易因情而生文,自度此曲。因首句为“花非花”取以为调名。此调为单调六旬26字。
                  白居易的诗向来以浅近直白著称,但这首《花非花》却句式奇特,且通篇取譬,十分含蓄,甚至迷离,堪称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朦胧诗的代表。所以关于此词,自古以来争议就很多,关于词中到底说的什么,也莫衷一是。所以,大家意会就好。。。。
                  歌曲:
                  花非花
                  作词:白居易 作曲:黄自
                  花非花 雾非雾 夜半来 天明去
                  来如春梦不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黄自是我国30年代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
                  花非花 - 李晟


                  IP属地:山东21楼2014-04-25 16:45
                  回复
                    《天净沙·秋思》
                    原作: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小令,是一首著名的散曲作品。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这支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意丰。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歌曲:
                    《天净沙》沙宝亮
                    作词:马致远 梁 芒
                    作曲:马上又
                    演唱:沙宝亮
                    寂寞枯藤 耳听老树 梦话昏鸦
                    窗外小桥 叶落流水 萧瑟人家
                    憔悴古道 作别西风 老衲瘦马
                    杯酒当茶 几声自问自答
                    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 - 沙宝亮


                    IP属地:山东25楼2014-04-25 19:18
                    回复
                      同样一首天净沙,还可以改出另外一种味道:
                      《天净沙 秋思》董贞
                      离乡路 脚步染尘土
                      青衣顾 留一抹楚楚
                      山河暮 眼模糊
                      可曾依稀记来路
                      老树枯 只剩鸦声话如故
                      马蹄孤 追逐不停驻
                      千山渡 仍义无反顾
                      游子苦 向谁诉
                      西风路过去何处
                      天涯路 可有乡音伴归途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 - 董贞


                      IP属地:山东26楼2014-04-25 19:19
                      回复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原作: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徐志摩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她的温存,我的迷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甜美是梦里的光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她的负心,我的伤悲。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在梦的悲哀里心碎!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注:这首诗写于1928年,初载同年3月10日《新月》月刊第一卷第1号,署名志摩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这首诗,可以说是徐志摩的“标签”之作。


                        IP属地:山东28楼2014-04-28 14:23
                        回复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在梦的轻波里依洄。”全诗的意境在一开始便已经写尽,而诗人却铺衍了六个小节,却依然闹得读者一头雾水。诗人到底想说些什么,有一千个评论家,便有一千个徐志摩。但也许该说的已说,不明白却仍旧不明白。徐志摩的一段话,倒颇可作为这首诗的脚注:“要从恶浊的底里解放圣洁的泉源,要从时代的破烂里规复人生的尊严——这是我们的志愿。成见不是我们的,我们先不问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功利也不是我们的,我们不计较稻穗的饱满是在那一天。……生命从它的核心里供给我们信仰,供给我们忍耐与勇敢。为此我们方能在黑暗中不害怕,在失败中不颓丧,在痛苦中不绝望。生命是一切理想的根源,它那无限而有规律的创造性给我们在心灵的活动上一个强大的灵感。它不仅暗示我们,逼迫我们,永远望创造的、生命的方向上走,它并且启示我们的想象。……我们最高的努力目标是与生命本体相绵延的,是超越死线的,是与天外的群星相感召的。……”


                          IP属地:山东29楼2014-04-28 14:24
                          回复
                            歌曲:
                            《我不知道风往哪一个方向吹》
                            演唱:黄磊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清波里迷悔
                            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温存 我的迷醉
                            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甜美 是梦里的光辉
                            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负心 我的伤悲
                            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温存 我的迷醉
                            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甜美 是梦里的光辉
                            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负心 我的伤悲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 黄磊


                            IP属地:山东30楼2014-04-28 14:26
                            回复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歌名: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作词:席慕容 作曲:乌兰托噶
                              父亲曾经形容草原的清香
                              让他在天涯海角也从不能相忘
                              母亲总爱描摹那大河浩荡
                              奔流在蒙古高原我遥远的家乡
                              如今终于见到了辽阔大地
                              站在芬芳的草原上我泪落如雨
                              河水在传唱着祖先的祝福
                              保佑漂泊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
                              诶~~父亲的草原
                              诶~~母亲的河
                              虽然己经不能用不能用母语来诉说
                              请接纳我的悲伤我的欢乐
                              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
                              心里有一首歌
                              歌中有我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诶~~父亲的草原
                              诶~~母亲的河
                              虽然己经不能用不能用母语来诉说
                              请接纳我的悲伤我的欢乐
                              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
                              心里有一首歌
                              歌中有我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
                              心里有一首歌
                              歌中有我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的词作者是台湾女诗人席慕容,而这首歌的创意却出自内蒙古著名歌唱家德德玛。她不仅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草原的故事,而且还见证了这两位杰出女性之间深厚的友谊。这首歌,是席慕容应德德玛之邀,所写的歌词,写好之后,席慕容跟德德玛通了几次电话,做了一些修改,后来由著名的蒙古族艺术家乌兰托噶谱的曲。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 德德玛


                              IP属地:山东31楼2014-04-28 14: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