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客商行】砥砺创骏业 禅城筑“围龙”
2017-08-15 09:25 来源: 梅州日报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cfcd5e1d7c094b36db921be593cd7c00/27d44b166d224f4adec4d3d103f790529922d147.jpg)
佛山世纪莲体育中心是佛山东平新城的地标建筑。
佛山客商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浓缩了客家人精神的创业史和奋斗史。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省内外的客家人陆续来此艰苦打拼、创业奋斗。时至今日,客商已广泛分布于陶瓷、建材、教育、电梯、商贸、化工、电器等诸多领域。日前,本报“全球客商行”采风团来到这座工商业名城,深入企业车间,漫步繁华街区,探寻客商的发展轨迹,聆听客商创业的生动故事,感受现代客商的发展活力。
商兴思聚 客商抱团发展
佛山是省内乃至华南地区工商业、制造业名城。在佛山期间,采风团走访多家客籍商会了解到,在佛山市有众多的客籍企业家,他们秉持知识为本、诚信为道、坚韧不拔、锐意开拓的客商精神,成为佛山商圈中领军人物。何新明、张俊宝、刘少文、刘新源等客籍商人都是各自行业的佼佼者,他们在商业贸易、教育、金融投资、家具制造、电梯、电器、不锈钢建材等领域创立的龙头企业,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商兴则思聚。众多客籍企业家在不断砥砺开拓、奋力前行,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客商群体也逐渐从“三两相聚”到成立同乡会再到成立商会,一步步聚而兴盛、抱团发展。记者从工商部门了解到,佛山市的客籍商会,它们之中有直接由客属地区的地级市命名,如佛山市河源、清远、梅州商会等;有的则涵盖在了省级商会内,如佛山市福建商会、佛山市江西商会等。据了解,2011年成立的佛山市河源商会为广东省内首家地级市异地商会,目前已有200多家会员企业。成立于2013年、目前有200多家会员企业的佛山市梅州商会秘书长陈利珊介绍,据初步统计,有近10万名梅州籍乡亲在佛山打拼,成立了近千家客商企业。
随着商会的成立和力量的集聚,客商群体在当地的集聚效应逐渐显现。佛山市河源商会执行会长、广东博联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少文深有感触,作为在佛山打拼了20多年的企业家,商会不仅成了他与众多同乡一起共叙乡情的纽带,更成了他在异乡的精神家园,并且在与众多同乡企业家的交流中,让他对新时代的客商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客商精神就是客家人走出围龙,勤勉拼搏的精神。在新时代的呼唤下,在异地打拼的历程中,客商要更加重视团队建设,抱团发展,在异地他乡重塑客家人的围龙精神。”
“下一步,我们将针对商会内企业从事较多的领域,如陶瓷、教育、建材等成立专委会,促进相关领域企业抱团发展,做大做强。同时,我们还将竭尽全力,通过慈善公益回馈家乡。”陈利珊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348fe3fb4136acaf59e096f44cd88d03/d63965224f4a20a4b9439c059a529822730ed047.jpg)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7668dec4a6af2eddd4f149e1bd110102/f80d474a20a44623099605a09222720e0df3d747.jpg)
锐意开拓 创造业界佳绩
在佛山这座商兴业强的城市,为数众多的客籍商人随着城市的发展繁荣,成为了诸多领域的佼佼者、领头羊。这些客商成功的背后,有哪些踔厉风发的创业故事,又有哪些独辟蹊径的成功秘诀?
由河源籍客商刘少文创立的广东博联投资控股集团就是当地商业投资领域的领军企业。刘少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在1995年中专毕业后被分配到佛山一家国有企业担任销售员。2004年,在销售中积累了一定客户资源后,他决定“下海”。凭借敏锐的嗅觉,他成立的进出口贸易公司发展迅猛,短短两年销售额就突破了亿元大关。然而,随着国内市场形势的突变,很多同行纷纷倒闭或转型,但刘少文却依旧在商贸领域坚守。2010年,刘少文成立广东博联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向“大商贸”方向不断前行,取得了长足进步。现在,博联集团拥有7家子公司,业务遍及科技、农产品、红酒、电子商务等,成为佛山市商贸企业中的“航空母舰”。
说起佛山的建筑陶瓷企业,不得不说在全国建陶行业名声响亮的东鹏陶瓷。采风团慕名来到位于东鹏陶瓷总部大楼的董事长办公室,一幅大气洒脱的“精于此道 以此为生”书法作品十分显眼,东鹏陶瓷董事长何新明告诉记者,这句话不仅是他的座右铭,也是他创业过程中一直践行的理念。“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就要用热爱、激情和以此为生的态度去对待。”
1994年6月,大学毕业分配进入国营东平陶瓷厂工作已近十年的何新明刚刚升任厂长不到3个月,一场洪水将厂里的关键设备全部毁坏,但是大水却没有冲毁何新明的意志,他组织全体员工积极复产,以顽强的信念重新创业。1995年,东平陶瓷收购了华泰陶瓷,引进先进设备开始生产高档抛光砖。何新明尤为注重质量把控和科技创新,一次偶然的机会,何新明看到一块地砖上的花纹十分美观,便叫来工作人员坐在地板上研究了两个多小时。半年后,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更名为东鹏陶瓷,并用这次研究成果在业内首家推出“金花米黄”抛光砖,引领了行业发展潮流,抛光砖领域出现了“全国市场一片黄”的景象,也奠定了东鹏在全国建筑陶瓷领域的地位……去年,东鹏整体业绩实现了两位数的高额增长,增长率和业绩都独占行业鳌头。
由客商廖玄戈创办的佛山市红波建材有限公司的前身同样是一家国企。1994年,廖玄戈所在的佛山实用建材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由于经营不善濒临倒闭,在单位领导都选择退岗安置的情况下,身为总工程师的廖玄戈选择了“坚守”,他亲自跟着销售人员跑市场,了解客户的反馈,通过深化企业内部管理改革,实施技术设备改造,不断开拓市场,生产成本明显下降,不到3年就偿还了厂里400多万元的债务。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各行各业产能严重过剩,但红波建材并没有“走捷径”。廖玄戈说,质量是他的底线,绝对不能用偷工减料来降成本,面对价格战更是毫不让步。如今的红波建材已经成为国内塑料屋面建材行业里的领军企业,产品线覆盖PVC、PC和FRP……
热心公益 勇担社会责任
今年6月30日,佛山市梅州商会组织会员企业回到我市兴宁市,开展“感恩家乡、成就梦想”爱心助学活动,企业家采取“认领”的方式,每人资助数位贫困学子完成学业,圆大学梦。佛山市河源商会自成立以来,每年都举办“公益之旅”大型公益活动,组织会员企业募集善款和学习用品,关心帮助家乡留守儿童,至今已举办了七届,已捐出善款和物资共计300余万元,河源12所小学共5000名留守儿童得到帮助。
2001年底,石湾计划建设中国陶瓷城项目并以此作为出口基地,不料却接连遭遇企业资本婉拒、原大股东临时撤资等,何新明临时决定加大投资,成为中陶城大股东。他注资后挽救了中陶城项目,使其“起死回生”并成为广东乃至华南地区重要的陶瓷产业基地。他还投入1000万元发起设立广东省绿盟基金,带动更多企业家关心绿色环保和美丽乡村建设,目前在全国已有15个项目落地。
佛山市颖林教育集团是一家由客商张俊宝创立的民营教育集团,经过12年的发展不断壮大,现已成为佛山市规模最大的民办教育机构。颖林教育集团积极投身公益事业,积极推动佛山市创文、创卫等各项事业发展。集团董事长张俊宝在佛山创业的十五年间,坚持在丰顺助教助学,推动家乡教育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