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梦宛然吧 关注:19贴子:1,384
  • 12回复贴,共1

【转】还原姜承byOo倾城一笑oO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首先声明:
本文并非楼主独立完成,而是综合了楼主以及其他吧友观点后,由楼主加工整理而成。本文尽量用详细的叙述、深刻的道理来还原一个真实的姜承。
感谢贡献者:落尘汐,天守阁_魂姬,一点尘沙,xp1993名月,墨若休,天外云海,乌衣巷口夕阳斜,楚曌岚,剑折心折,okUDIAB,松井代,袜子宾尼,华夏英灵,阿米巴查英格,晨岚暮汐,茄豆_


IP属地:河北1楼2014-04-09 08:16回复
    正文:
    先列出内容提纲:
    第一部分:解惑
    误区1.“姜承的悲剧责任全在魔翳,没有他,姜承一生便不会这般坎坷甚至走向毁灭。”
    误区2. “姜承一直没头脑没智商——前期面对枯木的诱惑无动于衷,未意识到暮菖兰的可疑;后期对枯木一直‘轻信’外加‘言必听,计必从’。”
    误区3.“姜承前期对朋友们隐瞒神秘黑衣人的事实,不信任朋友,软弱不厚道。”
    误区4.“姜承后期执意要率领半魔回魔界,攻打锁妖塔,破除封印,思虑不周,目光短浅。”
    误区5.“姜承后期佯攻四大世家时冲动残忍,净天教造成人界很多百姓伤亡。名为救人,实为害人。”
    误区6.“姜承后期间接导致谢沧行的死,瑾轩家破人亡之时,还下令‘格杀勿论’,无情无义。”
    误区7.“姜承在后期特别是仙5里彻底变了一个人,完全‘中二’了”。
    第二部分:补充
    1.姜承的人设、姓名来源
    2. 姜承的身世猜想
    3. 姜承的心路历程分析
    以下便是正文详细内容。


    IP属地:河北3楼2014-04-09 08:21
    回复
      第一部分:解惑
      误区1——“姜承的悲剧责任全在魔翳,没有他,姜承一生便不会这般坎坷甚至走向毁灭。”
      这一点,说白了就是:很多人至今仍不明白,姜承的悲剧根源到底是什么。不错,在游戏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看到,魔翳总是以一个神秘黑衣人的身份,在姜承面临每一个困境时及时出现,并给予劝谏和引导。但,请你告诉我——
      厉岩为什么在初遇姜承时便叮嘱“若你将来有一日无处容身,可以来找我”?
      魔翳为什么仅仅稍作手脚,便使姜承无法在人界立足?
      蜀山为什么明知姜承冤枉,却仍然熟视无睹任由其一步步走向末路?
      皇甫一鸣为什么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还依然能理直气壮地咬定——姜承就是杀人凶手?
      …………
      因为,姜承是妖魔。
      是人类无比痛恨唯除之方能后快的妖魔!
      所以,姜承所有悲剧的根源就是:身为魔,却偏偏来到了人魔种族纷争激烈的人界。
      魔翳,他充其量是一根导火线,点燃了人魔两立、非我族类必诛的索,其成功的基础就是人类的狭隘种族观。魔翳在其中扮演的终归是一个煽风点火的角色,其根本原因还是人魔矛盾。不错,我们的确不能忽视魔翳的作用,但也决不能夸大,认为一切麻烦都根源于他。魔翳不是神,两大种族间的矛盾,怎是他一个人可以挑起的?
      表面上看,历史之所以好玩,是因为它的创造者是一位把偶然运用到极致的戏剧大师。不过,历史的深奥或者悲哀实际在于:每一个偶然的背后都隐藏着巨大而沉重的必然。
      而放到仙5前传里,这个沉重的必然就是:人与魔之间深刻的矛盾。
      我们不妨假设:如果没有魔翳,自然地,他不会被各种阴谋缠身。但,他的魔族身份,却不会永远埋藏下去,终有一天将随着魔气的爆发而暴露(退一万步,即便不如此,他的身份也会因魔族长年不老、容颜不衰而引起人们的怀疑)。这好比一颗定时炸弹,时间是促成它爆炸的主要因素。所以接下来,他只剩下两种结局:其一,被无数反对妖魔的武林人士,和以皇甫一鸣为首的觊觎武林盟主之位的不轨之徒借口“铲除妖魔”而捕杀;其二,在前一种情况的基础上侥幸逃脱,去寻找旧识厉岩等同族共同生活,但终将无法长居而亡命天涯(打家劫舍绝非长久之计),亦或是——寻一处无人迹的穷山恶水,苟延残喘了此残生。——但,结合当时环境及各种因素看来,第二种结局的可能性几乎可忽略不计,原因如下:从游戏里可看出,姜承两次被世家追杀,两次侥幸逃脱,完全是依靠外界帮助特别是瑾轩谢叔二人。而这些珍贵外援很大程度是他的机遇、运气作用的结果。真若等到身份自然暴露那一天,他如何确保能获得类似瑾谢之人的帮助?没有这些外援,他在高手林立的武林世家根本插翅难逃。
      所以,即使没有魔翳,姜承的悲剧命运也不会有太大改变。
      那么既然如此,魔翳对于姜承的作用是什么呢?他在姜承的一生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来看魔翳。他前期的所为,一直围绕着两个中心转:其一,伪造姜承打死大师兄的事实,用各种言行逼迫姜承尽快认清自己真实身份,确定魔族立场;其二,制造千峰岭惨案,让姜承亲身体验到人类对妖魔穷凶极恶之态度,使他彻底认识到自己为人类不容,提醒他去蚩尤冢唤醒血脉、担起责任,为未来推动他打开封印做好准备。
      如此便不难发现:魔翳的行为,首先是暂时解救了姜承(这儿仅指客观效果,而不是枯木本意),使他重新建立世界观,早点认清了自己的身份立场,离开人类地盘去了相对安全的蚩尤冢当上魔君,避免了有朝一日为人类武林迫害捕杀而又孤立无援的可能(不提前告知他去蚩尤冢,他如何得知去哪儿最安全?)。但接下来,蓄意鼓励姜承打开封印后将他除掉,则是对他的又一次苦害。
      所以,魔翳对于姜承的意义就是:把他从被人类武林迫害捕杀的既定悲剧中暂时解救出来,又将他引向了另一个悲剧。


      IP属地:河北4楼2014-04-09 08:22
      回复
        4.关于姜爹智商与用人问题的补充
        其实,关于姜承后期的智商问题,核心就是:
        对于枯木这么一个像及时雨一样有用,却又满身疑点的超级人才,你用还是不用?回答。
        用了,就是没智商;不用,就是有智商,对吗?
        抱歉,智商兄,你好像跑错片场了。
        不错,枯木的确长了一张是人都会怀疑的脸(戴面具神马的)。
        但明显半魔们都不怎么怀疑他,因为他方针也根本没什么错!
        唐风毕竟是人类,单是这一点,他就有可能少了很多支持。
        以及,对于一个国的摄政王+一个武林顶级世家的经营者而言,对手唐风不过是和自己便宜侄子瑾轩一个岁数的毛头小子,便宜侄子瑾轩那智商舅舅都不放在眼里,折腾唐风还不是小事?
        拼实力,唐风根本和枯木不是一个级别,就算姜世离择贤而纳之,他也该听从枯木!
        枯木除了外表可疑点,他在姜爹面前有什么疑点?太全知全能吗?
        尤其是只在姜爹面前藏,太容易了。舅舅都能在人家至亲面前演二弟演二十年不露马脚,更何况扮演一个独立的角色?
        关于枯木来历不明这一点,我想问:厉岩什么来头?各个投奔姜世离的魔和半魔又是什么来头?谁都能说清吗?
        姜爹本人对枯木的了解,是这个人总在提醒他作为蚩尤血脉的责任,基本上相当于导师的存在。而且没有负面的形象。
        绝行天途上,瑾轩能马上问出枯木究竟是谁真实目的究竟为何,不只是因为他聪明(他心理素质真强),更主要的是他知道的情报比姜爹多太多!尤其是关键情报——兰姐雇主。
        而在姜厉二人的眼里,枯木则完全是一个指导魔君解救魔族的智囊。在那种情况下,想要发展净天教,枯木是唯一一根救命稻草。
        还有一个方面,姜爹自己愿意不愿意怀疑他人?
        姜爹自己就是被人类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而冤枉的,他对他的手下,对投奔他的人,还会因为莫须有的“可疑”“奇特”就彻底排斥?
        姜爹本来就是个萧峰式的人物,即——不是绝顶聪明的类型,也并非心思细腻的人,再加上他的责任感,他所遭受的经历,只要你摆出一副为魔族生存而战的样子,不搞内讧,想要博得他的信任,并不难。
        更何况对方也太强悍了。
        其实说来说去,枯木只有三大疑点:身份成迷、行踪不定、目的未知。然而,这三个疑点一直切切实实存在着,而且枯木也从不企图抹掉。
        而现在问题就摆在这里:面对这样一个拥有三个无头查起的疑点的人,你用,还是不用?
        用,他无论能力还是见解,都是不世出的奇才。
        不用,那么空有蚩尤血脉却无统领之计的姜世离就必须带着一干魔族性命在人类武林集体围剿之下摸爬滚打,没有方向。
        二选一,选哪个都要坚持下去,否则一无所有。
        而且,还要提醒一句,剧情里很明确,枯木在姜世离觉醒后,给他的提议是建立净天教,否则不堪一击。而他之前所做的,完全可以用逼着姜世离认清自己血脉承担自己责任来解释。枯木净天教的建议,对于姜世离等同于隆中对,一旦姜世离接受,那么他几乎是必须选择枯木了。
        所以说,如果你怀疑枯木,他完全不可信,但你却找不出证据,也不说不出目的,换句话说:一切无头谜。对这种人,不用,彻底不用,用就是利用,不论目的,只求所需。你是前者姜是后者,两者根本没有智商之分,只是选择不同而已。
        最后,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并不是“我只用绝对清白的人,一旦用了就不怀疑”。
        而是“如果我仍对这个人有所怀疑我就干脆不用,一旦我启用这个人我就不再怀疑。”
        因为世界上没有绝对清白的人,而且你永远也不能知道一个人的真正目的,唯有你先放出信任,才能谈是否可信,是否不疑。
        枯木,疑点就是明摆着,信是不信,疑是不疑,用是不用?这就是作为领袖的决断。
        其实,当姜世离必须采取枯木建议建立净天教开始,他就彻底陷入枯木的控制之中了。以及不得不说,就算不直接用枯木本人,枯木照样能掌控净天教。这不是姜世离的智商决定的,而是由姜世离这个逼上梁山的魔君的现状决定的。
        其实一切都很简单——你以为姜爹对枯木的来历没猜疑过?
        他唯一不知道的就是:他的魔气是因为枯木的引导而爆发的。
        但,他是魔族的这个事实,并不是因为枯木而造成的!
        估计他也知道枯木的来历,甚至说他也知道就是枯木让他一步步成为魔君的。5年的时间,他更能猜到枯木来自魔界。只是二人心照不宣而已。
        但是,对姜爹而言,枯木的目的是什么,对他并没有任何影响。
        五年的时间姜爹逐渐重用枯木没有错,
        只要枯木的策略对实现覆天顶群体的目标有用、能达成自己的目的,就行;
        至于结果如何,那是无人能事先料知的;
        从与欧阳倩的对话中可以知道,需要付出的代价,姜爹自己心里清楚得很。
        而很多人,简直就是事后诸葛亮。枯木对于姜世离的意义在于他有能力帮助姜世离达成心愿。天平两端,一端是实实在在的作用,另一端是不可考证的疑点。在那么紧张的局势下,选哪个都不是智商堪忧!姜世离,怪在枯木太可怕,而不是他太笨被一个普通人耍了。试想,魔翳当了几百年大长老,连堂堂夜叉王龙溟都不能完全驾驭他,你以此否定姜世离的智商,也太残忍了吧?很多人的意思是:当不了明君就是智商有问题?好高的标准啊!无论选择冒险用,还是选择宁可不用,所需要的智商都是一样的。只有中途反悔、半吊子推翻重来,才叫自毁长城没智商!中了计就叫没智商,而且还是中了枯木的计……这种智商要求标准下,估计没人能合格吧?
        总喜欢别把人当无脑,分析不过是把核心掰开来解释。
        如果说,多疑和善玩阴谋诡计就是智商高的表现,那简直就对智商这个词的侮辱!
        总有人诸葛亮得很,你达不到历史上那些传奇明君的水平就是智商不够,谁叫你妄想当魔君了对不对?
        至于人魔局势,你姜世离急个啥呀,苦了这么久,再多苦个几十年,指不定皇甫卓夏侯瑾轩当门主了之后,就真是武林不歧视魔族了,对吧?(虽然他俩连一个姜承都保不住)
        说一千道一万,很多人就是觉得:信了枯木就是傻X!!不服来辩!!
        呵呵,剧情可以无视,也不用设身处地想人物处境和思考方式,就一个最简单的事情:
        一个专门围绕一个特定人策划的阴谋,策划者智商绝对足够,策划者就不会量体裁衣,专门打这个人软肋,从而专门让他中招?
        而枯木蛊惑的,恰恰是一把手。
        其实,很多人说姜爹智商不够,一方面污蔑了姜爹,另一方面,也贬低了枯木的智商和能力。
        至于很多人强调的什么用人要知根知底,只能说,你为人处世,愿意只用知根知底的人,那是你的自由。
        你觉得枯木可疑、不应该用,随意;但是,用枯木一定是没智商的表现?未必!
        如果以你的智商,连覆天顶所处的局势都分析不出来,连半魔们的情况都推演不出来,连戴罪立功中“罪”的范围都分析不出来,那么,就别说姜世离没智商了,真的。


        IP属地:河北9楼2014-04-09 08:46
        回复
          6.话外题——关于“上帝视角”一词的思考
          说一下上帝视角。这个词,在历史学专业里有个专业名词,叫做倒放电影。也就是说:研究历史很容易犯一个毛病,通俗地讲,就是像看第二遍电影一样——已经知道了谁是忠臣,谁要坏事,然后开始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你要是这样做就好了呀balabala……哎呀你居然不知道这样这样balabala……”所以,我们有句话叫做:临古必恕。
          而套到仙五前传游戏里面,这种倒放电影的行为,大致表现在:1、瑾轩明明很早就怀疑暮菖兰,却为什么不做提防?智商掉线啊!2、姜承你信枯木干嘛啊,你去打通神魔之井没有好下场啊,智商捉急呀!
          不知道很正常,但知道了又如何呢?
          下面我一个个来分析:
          先说瑾轩。瑾轩虽然怀疑,但又要考虑到瑕与暮菖兰的关系,由此可见——即使什么都知道,也有可能身不由己做出一些无可奈何的决定。这其实也是五前许多角色共同面临的悲剧——很多人的命运几乎早已注定。更可悲在于:即使知道很多事情,也只能视若无睹一步步继续走下去。
          那么姜承呢?我当然不敢肯定他每一个决策都正确,但是,以下这三点是完全没得改的:1、成立净天教;2、打破两界封印,进军魔界;3、任用枯木。你说枯木和姜承的关系不是君臣,其实只要能达到姜承的目的,谁为上谁为下真的不重要,玻利瓦尔和圣马丁谁更优秀谁说的清呢?
          然而,很多人所说的聪明的表现,就是去选择大概率的选项,但是很抱歉——这种答案仅仅适用于考试答题!因为实际的事物里面,概率什么都不是!很多事情,拼的就是小概率!赢了,后世的评价会说你是眼光独到;而输了,就会出现很多人这样的言论,说这是犯傻啦,智商拙计啦。
          所以,很多人的评价标准,归根结底还是那四个字:成王败寇。
          不错,关于历史已经发生的问题,每个人都有发言权,都可以有“如果重来一次,能不能改变结局”的想法。可是,老是去设想一种更好的方法,不是没事找事么?这种自我意淫没有任何意义!这也正是为什么那么多人黑姜爹智商的原因。但,就是因为有这样想法的人太多了,所以我才看不下去了——人人都以为自己是大神,人人都觉得自己可以改变历史,人人都站在上帝视角上去想问题,这样做究竟有什么意义?全民意淫的时代实在太可怕,大家都是穿越小说看多了吗?历史可是很严肃的事情啊。
          只要去讨论过去事件的最佳解决方法,就不可避免地代入了上帝视角。知不知道结果对你的分析影响是非常大的,可能你觉得自己已经摒弃掉那些更完善的情报了,可是这种分析就是建立在“事后”之上的,这种影响抹不去。找最佳解法本身就是一件上帝视角的事!不管你坚持你是站在姜承的立场去分析,还是只采用了姜承能看到的情报,这种分析本身就很可笑——因为你不是他,你有什么资格去说你就是正确?总之,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你又知道了?”
          一种事,有无数的可能性,无数的选择,每一种选择你都没资格去非议,真实的过往中发生了什么你敢担保你全知道?过去就是过去,它不需要你去找最佳方案,因为没任何意义。你所做的只能是接受,然后去了解它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你不是那个事件里的人,所以你根本没资格去自以为是地寻找一个最佳解法!
          不过呢,话说回来:坚持自己观点的人还是继续坚持,有些人如果偏执起来,会选择性无视掉重点的。只要他灵活运用语言来表达,只要他嘴硬、脸皮厚,你拿他又有什么办法?反正说什么也对他们产生不了影响,就别继续执着了,他们要怎么想,要怎么愿意继续执迷不悟,都是他们自己的事。只要他们不继续蹦出来,咱就别管了。


          IP属地:河北10楼2014-04-09 08:49
          回复
            误区3——“姜承前期对朋友隐瞒黑衣人的事实,不信任朋友,软弱不厚道。”
            我想说:请把视角从瑾轩身上移开,换到姜爹的角度上来思考问题,可以乎?
            1.当时复杂的现状,以及姜爹的性格不可能允许他告诉瑾轩
            要知道,舅舅前几次出现是激发姜爹的魔力从而告诉其为魔的事实。但是:
            其一,姜爹一开始不能接受自己为魔的事实,这也是人之常情。而且自己的失控重伤大师兄也留下了很大的心理阴影,所以,姜爹也说会在合适的时间告诉瑾轩。这个时间就是——姜爹在彻底搞清自己身份的时候。然而,当蚩尤冢姜爹搞清所有后,一切都晚了。
            其二,姜爹并不是不敢对朋友说实话。他对夏侯承认过自己大概不是人,担心自己真的重伤大师兄不治,也坦白过自己在折剑山庄和千峰岭之间的犹疑。但有关魔的事,瑾轩图样图森破——口头上一直称姜承不是魔,皇甫卓害他一路膝盖中箭,无人能理解他此时的心境,所以他有话也只能选择与同是魔族的龙溟商量。
            其三,黑衣人来无影去无踪,这个人实在是神秘得很,也危险得很,出现的时机也是恰好。对于这个所知甚少的危险人物,姜爹为了避免朋友的风险,决定暂时隐瞒,先自己去面对他,这也是姜爹重情重义的表现——他并不是不相信伙伴,而是害怕连累了他们。他也说到合适的时间会向瑾轩坦言。姜爹是最重情重义的人,什么事都要自己扛,朋友的事就是自己的事,而自己的事要自己解决,不麻烦他人。这也是自小欧阳英将他培养成了一个重责任的人。他处处为朋友着想,才是真正的重情重义。姜爹就是一个什么事情都自己扛的傻瓜。
            再次出现就是争议颇多的千峰岭事件了。舅舅不仅告诉姜爹千峰岭出事,而且还暗示是姜爹的软弱所导致的。这里我多说一句:就是舅舅你不这么暗示,以姜爹的个性他也会将其归咎于自己的!此时十万火急,姜爹一心想要回千峰岭,所以瑾轩一再追问,姜爹心急如焚也没时间解释。
            大家疑惑的是就算当时不说,以后也应该说啊。但是要看,千峰岭后就直接奔赴折剑山庄,在那里姜爹又遭受了一次更大的打击,随后就是去蚩尤冢,确认自己为蚩尤后人并担负了魔君的责任。这一切发生的如此之快,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瑾轩说黑衣人的事。成为了魔君后与瑾轩越行越远,就更没可能告诉他了。
            2.就算姜承告诉了瑾轩黑衣人的事实,所有的结果照样不可逆转
            其一,告诉瑾轩黑衣人的存在,只能使他们知道一个穿黑衣戴黑帽的是坏人、阴谋家,这点后来兰姐不是也坦白交代了?可结果呢?口口声声说要揪出这个幕后黑手来,依旧是没有实质性进展。主角群试图挽回整个杯具,但是,他们不像我们玩家一样,拥有上帝视角,很多重要的线索和信息都得不到,也看不到(至少不知道其中的联系),瑾轩虽然也分析过不少问题,但是都没有实质性的结果。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敌在暗处,我在明处。对于这位来无影,去无踪的人,即使瑾轩他们智商再高,没有调查的可行办法,没有证据,想将其揪出来完全是天方夜谭。况且,即使姜爹选择和瑾轩他们商讨对付黑衣人的办法,暮菖兰作为间谍,也必会第一时间向枯木报告此事。从她一入队起,整个队伍就时时刻刻处在枯木的监控之下。在这种早已迈入圈套而敌人还身在暗处操纵全局、自己又尚不知情的情况下,想要翻盘,连幻想可能都算不上。
            其二,舅舅告诉姜爹的全部都是事实,没有一丝一毫的捏造。所以,他们即使知道舅舅有阴谋,也只能这样走。这就是舅舅的高明之处——合理利用人与魔的矛盾以及人对名利的追求,让你最终走投无路,让你明白:即使是被人利用,牵着鼻子走,可你还是得按照他的指示乖乖走下去。因为,他所言及皆是正确;因为,你别无选择。
            其三,瑾轩虽然很聪明,但也绝对无法想到舅舅的真实身份与最终目的(二叔的身份以及夜叉族的计划),也根本不可能想得到。就以二叔这个身份,对瑾轩来说就是一个盲点。要不是最后舅舅自己自曝,瑾轩想破脑袋也想不到,不是吗?而且我们看到——瑾轩后来在知道黑衣人的存在后,不是请他父亲夏侯彰帮忙调查,相反,是请他二叔来帮忙。让二叔查,查个几十年几百年都别想有结果,有结果也是替死鬼。所以告诉与否,并不会对后来的事情有多大的影响。
            其四,就是我前面说了很多遍的那个问题:姜承的悲剧根源,是人魔不相共存的社会环境。厉岩为什么在见了姜爹一面后,就及时提醒他“将来无处容身了可以来找我”?就是因为从小受尽了人类折磨的他比谁都清楚——人魔无法共存。武林大会审判姜爹的时候,也根本没需要什么证据,只需要他是魔族血统这个事实就足够了。哪怕四大世家的少主合起来做人证,也会被归为受妖魔蛊惑。主角们就算抓到了枯木,并且押着枯木去折剑山庄参加公审,武林也会按照惯例,把姜承和妖魔归为同党,下令诛杀。因为,除去消灭妖魔外,借助“妖魔”的把柄扳倒欧阳家,才是很多“武林正派”的终极目的。除了蜀山这种修仙的高一级存在,才能起到帮姜爹洗冤的决定性作用,其他都是浮云。姜爹,就算有证据洗白,也会一概被归为妖魔妖力;姜爹,就算没有打伤大师兄,他的魔族身份也迟早暴露,皇甫一鸣之流还是会抓住他的妖魔身份这个把柄,往死里整欧阳家。到头来姜爹还是会成为人类武林世家争权斗争的牺牲品。他的命运,是谁也挽救不了的。一个人的力量,对抗不过种族的偏见。整个武林也就这样了:小人当道,人魔不容。


            IP属地:河北11楼2014-04-09 08:49
            回复
              3.回魔界是覆天顶半魔共同的心声与终极理想
              去魔界是全体半魔的共同愿望(尽管姜世离最初目的仅仅是在覆天顶生存下去)。敢问这条赤裸裸的事实,许多人都选择性无视了?还是游戏白玩了?
              半魔在人界的生活怎样?在千峰岭,他们只以打劫为生,生活在鸟不拉屎的大山深处;在覆天顶,他们见到人类都是惊慌不已,吃个馒头都觉得香甜;盘晓和姜承的经历也足够说明一切了吧?这些半魔从小就受到人类的排挤迫害,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你觉得这是人过的生活?不要说他们,就连我,对游戏里的人类也是充满怨恨的!如此凄惨的生活难道错在他们?无怪乎半魔们如此憎恨人类!所以他们就期望魔君带他们回到魔界,因为在人界过的就是这样朝不保夕、猪狗不如的生活。在人界还是在魔界,我想就是三岁小孩也能做对这个选择题吧?
              4.身为蚩尤后人,“魔君”的本职责任,便是率领魔族们返回魔界
              早在很久前的覆天顶,半魔们就有关于魔君的传说——期盼魔君重现,带领他们重回魔界,过上本应该属于他们的幸福生活。
              魔君的传说就是带领他们重回魔界。这才是作为蚩尤后人的魔君的责任所在。
              按照上古血脉宿命论,姜云凡之后已经存在,那么姜爹的宿命差不多就是为魔族利益而牺牲了。女娲血脉的传说是:当人类遇上无法解决的灾祸时,女娲后人就会来解救他们;而蚩尤后人的传说就是:当人界的魔族们遇到困境时,蚩尤后人就会来拯救保护他们,带他们回魔界……女娲后人,蚩尤后人,说白了,本质都一样——好比是砖头,哪里需要哪里搬,用完以后碎成渣。
              另外,再提几句关于姜爹,净天教与蚩尤,魔界八国关系的看法:
              众所周知,净天教有八位尊者,而魔界有八个国家,八种各不相同的王族血统。
              这会是巧合吗?绝对不是!
              八位尊者设定于姜承抵达覆天顶后,覆天顶人民把他视为传说中的魔君时,应该也会告诉他一些当年古籍中关于蚩尤的传说。而八位尊者,可能正是基于这些传说定下的数字,对应的就是当年蚩尤手下的八位重要大将,也就是后来在蚩尤死去之后统领其他魔民的八国王室先祖。
              也就是说,姜爹与净天教,其实是对当年蚩尤军队的一种异化的复刻。然而,在重现传说的同时,他们最终也获得了和传说中近乎相同的命运!
              古有兽族和人类冲突,终于蚩尤揭竿而起;今有半魔和人类冲突,最后覆天顶成就净天教。
              古有蚩尤为护残部舍身打开魔界通道,最终力竭而死;今有姜爹舍身保护众半魔打开封印,重返魔界,最终为护子杀敌而殒命身亡。
              其实姜爹,就是一个今日的蚩尤。
              5.关于玩家一些其他质疑的解答
              有人指出:姜世离对魔界了解程度远远不够,为什么还一股脑儿坚持回魔界?回去之后发现水脉干旱、八国纷争又该怎么办?
              没错,姜爹对魔界情况了解不多(根据剧情来看,他所知道的仅仅是魔界各国分裂,人与魔为生存而纷争不休)。
              所以,他就应该眼睁睁坐等着半魔们被人类残害殆尽的那一天?
              你因为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考上大学,所以就不去参加高考?
              龙溟因为不知道能不能在人界找到解决水源的办法,所以就不应冒险去人界?
              历史上那些饱受生存威胁的人因为不知道会不会遇到危险,所以就不应去开辟新大陆、寻找新家园,干等着饿死折磨死?
              回归主题:打开封印的确有引起动乱的风险(不开上帝视角,只能叫风险),所以,姜爹就该告诉半魔们:“我知道你们很想回魔界,但打开封印会不会发生什么我不知道,所以我不敢开,你们继续在人界担惊受怕吧!我能力有限,管不了你们了!”是不是?
              还他妈能有点思维逻辑吗??脑子进水了??
              一个不敢承担任何风险的统治者,如何能做成大事??
              不管是什么异想天开的“隐居”,还是一厢情愿的“让步”,不一样是留在人界苟延残喘??
              退一万步:我宁可看着半魔们在魔界渴死,或者因战事而死,也不愿让他们在人界稀里糊涂地被人类杀死。
              魔族想自保只有壮大力量,势力变大必然摩擦升级,摩擦升级必然引来人类围剿。魔族出路只有回家乡,而人类又不给打开神魔之井。再说除了枯木,谁知道魔界什么样子?想回家有错吗?单纯因为魔界未知,就放弃最后的求生,这合理吗?人界魔族要改变自身悲惨处境,注定流血牺牲。与其世世代代受迫害,不如奋起一搏,否则永远休想有出头之日。
              玩家基本就是这样——能看到整个事情来龙去脉:暮菖兰在放信,枯木在杀人、谋划,能看到魔界水源干涸、八国纷争。但是用这个标准去要求游戏里的人,就太过分了。其实就像很多人站在魔界民众的立场上觉得姜爹想带教众去即将沦为炼狱的魔界很疯狂一样——蜀山之所以担心封印被破是因为他们觉得人界是块宝地会招人觊觎。在人界过得水深火热的半魔们又怎会想到——魔界的远亲们竟会对这片充满敌意的土地如此感兴趣??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就不要开上帝视角了。作为屏幕前俯瞰着二次元世界的玩家你知道一切,但,游戏里的他们却永远不会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而更有甚者,把仙5、5前里许多主角的悲剧,统统推给姜爹。
              我就想问:没有姜爹的一味坚持,一切悲剧就可以避免了吗?
              魔翳是何许人物?夜叉大长老,活了500岁的魔头,心机城府世所罕见。夜叉面临水源枯竭、七国虎视眈眈的存亡关头,他用尽心计,兵行险着了二十多年潜伏人界收集情报,布下了那么大的一场棋局,早就抱定了利用人界,不顾一切拯救夜叉的决心。试问:如此野心勃勃处心积虑,岂是瑾轩姜承等这些身在明处不知情的人能反抗成功的?即使没有姜爹,也会有其他棋子成为魔翳进攻人界的武器,所有悲剧终不可避免。套用青石的话:“天道承负,自有其因果。”不是姜承,亦会有他人步入此局。魔翳,就是人界的一个劫数,他的到来,注定要掀起一场空前的腥风血雨,为一众主角带来灾难。别的不说,以瑾轩为例:二叔十余年前便被附体,瑕妹也是备用身体——缚魂玉选中了这两人,就早早注定了他最终失去亲人、爱人甚至家族的结局……所有这些,有没有姜爹,有区别吗?


              IP属地:河北14楼2014-04-09 08:53
              回复
                误区7——“姜承在后期特别是仙5里彻底变了一个人,完全‘中二’了”。
                1.中二的含义,你是否真正懂
                且看百科的解释:
                “中二病是一种病态的,以过于自以为是等为主要特征的特别言行、自我意识。最突出的表现是: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在心中构建自我认同的世界。但他们的判断基准往往很暧昧。”
                中二不是“二”,许多玩家人云亦云,搞不懂意思就乱喊。敢问:他究竟哪“中二”了?他哪里以自我为中心了?别乱扣“中二”的帽子。
                一个说,就都跟着起哄,估计连“中二”这个舶来词是啥意思都不懂吧。
                中二的特点是:“我什么错也没有,都是这个世界的错!”
                而姜爹的特点是:“都是我的错,一切都让我来承担吧。”
                姜爹性格和中二是完全背道而驰,明明就是觉得什么都是自己的错,什么都自己担着,超级负责任、老实的类型,不是只要是boss就一定会中二的。
                他的本性品质一直没变。若非要说变,就在于他对于成事与否的心境。
                曾经的姜承,敢于承认自己的能力可能不足,万一事情没办成他还可以指望师父等解决。“我们不清楚山贼的真正实力,不可冒险追击。等到了折剑山庄之后,我会禀告家师,他定会派人来此地清剿。”“师父一向光明磊落,这次皇甫家的行动,他应该并不知情。我想请师父放过众兄弟一命。”
                然而,从祭魂陵出来到覆天顶后,他突然意识到再也不能指望他人了。他是覆天顶上半魔们唯一的希望,出于责任感不管他能否做到他都必须做到。所以他只有选择把一切属于或是不属于他的“罪名”全都揽下,由自己一力承担。


                IP属地:河北20楼2014-04-09 09:07
                回复
                  2.后期所谓的“中二”(其实是高傲急躁和狂妄),由两点原因造成
                  2.1从折剑山庄时代就开始过分压抑个性,导致被逼上梁山后的各种爆发
                  在分析姜爹时,大家好像都忽略了前期枯木对他说的一句话:
                  “拳中充满郁积之气,你是在怨恨谁?”
                  此时他正在青木居躲避着四大世家的追杀,等待瑾轩他们从蜀山回来,为自己带来好消息。
                  姜爹的内心情感远远比我们想的要丰富得多,但他即使有委屈怨恨也无非是夜深人静时练几套拳,面对旁人时仍是一人揽下所有过错。而且,他极有可能是在怨恨自己。以他的性格,凡事都真不会怨恨别人。他郁积也是在自怨自艾,觉得自己惹下祸让师门蒙羞、师父为难、倩儿担心,而自己现在却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等瑾轩的消息。姜爹是只会反思自己、把错全往自己身上揽的超级大傻瓜。
                  照理说,被折剑山庄这样欺负,谁都会有怨气,与其说他的性格使他习惯性隐忍,倒不如说,是他的地位决定了他只能隐忍,不良情绪一向是堵不如疏,当这些情绪堆积达致临界点再加上枯木恶意诱导,是很危险的。
                  游戏里可以看到:姜承从出场到落幕始终没有轻松过。游山玩水舞风弄月,都是别人的事,他却需要殚精竭虑的充当护卫的职责。谢大叔纵然身担苍生大义,过的却潇洒。又诸如夏侯、皇甫,虽然身负家族使命,却又能有闲情逸致发展一些爱好,更甚者如夏侯,寻求自由无拘无束。
                  而姜承,活得太累,活得太拘谨。处处知晓自己的本分,又无异于是拒他人于千里之外。他无意给自己灌输等级之别,但是折剑山庄对他的限制,还是超乎了他的想象。若不是缘分使然,他不会与夏侯,皇甫有太多深交。若不是瑾轩不屑世俗束缚一再的示好,这份友情也只能随时间渐渐淡化,又若非皇甫卓为人正直,交友贵在交义,那么他们也相交不深。
                  紫红白三人早期,可以说,只有夏侯没有毁于世家的虚伪,豪门的堕落。
                  姜承的自卑是明显的,他在竭力营造自己与别人的区别,在称呼上的不曾逾越就是表现。少主,二小姐之类的称呼,总是令我无比心寒。可见折剑山庄的等级是如此森严,回山庄复命之时管家对于姜承直呼其名的生硬叫法,足矣得知这样的武林世家纵然养育了姜承,但在情感上,姜承可以依赖的人怕是只有师父和二小姐了。折剑山庄的所有人都似家族机器般的运作着,毫无生机。
                  姜承初到夏侯家,夏侯的热情和姜承的冷漠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姜承若是不在乎这份情谊,那么瑾轩的一再接近也是徒劳的,而姜承刚正不阿的性子,也并非碍于夏侯的身份,才不得已接受夏侯的主动。姜承由于身份而被灌输的谨慎,使得他本身只能被动。其实姜承的“自卑”不是源于身份地位,而是对于亏欠欧阳家恩情的自卑。
                  而卸下折剑山庄强加给他的束缚,他便可以和瑾轩说些冷笑话,像是真正的朋友一样,互损拆台。诸如“你还是和以前一样,一开口就不饶人”,“这哪里是什么称赞”,“我怎么知道”,“晚上出来的是蛾子”等等和瑾轩温馨的互动,面不红心不跳就摘得了5前冷笑话帝的桂冠。和唐风、厉岩等不属于折剑山庄管辖之人相交,也是那么自然。
                  而折剑山庄对于姜承,更多的是压抑,而姜承就是用这种压抑,来还清折剑山庄对他的恩德。
                  所谓的世家荣誉,难道不正是自由的枷锁吗?
                  对比皇甫卓和姜承,不难发现,这两人一生的性格发展,简直倒逆:
                  皇甫卓,少年时比较冲动,中年时沉稳冷静。有人说感觉皇甫的性格就是被人打了几顿后老实了。这也是一般人的正常趋势,年少气盛,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说白了就是走上社会后,外面的人不像家人那样纵容自己,吃几次亏之后自然懂得收敛锋芒。
                  而姜承呢?恰好相反:少年时内敛沉稳,中年时张扬外露。由于幼时自身的地位,他即使事事顺着别人也不会有好结果,但在净天教,所有人都要顺着他。从姜承事事都要求自己做到最好可以看出,他不是一个不求上进安于现状的人,但是,由于自身愿望和外在环境相差过大,他总有一天会爆发的。
                  关于折剑山庄,很多人一直疑惑:如果欧阳英一直对姜承“视如亲子”,为什么庄里人都欺负他,为什么姜承一直没有自信,为什么他一开始只是个擦剑的。推测起来应是这样:姜承被欧阳英捡回来时,欧阳英应该能看出来这孩子资质很好(一般不都说武学奇才可以从骨骼看么),但欧阳英此时有儿子,他无需去培养一个捡来的孩子,所以就随便一丢,听之任之。直到长子去世,欧阳倩作为长女的地位开始重要起来,他开始留意庄里的弟子,想起姜承,而此时姜承的相貌人品武功能力都很合他心意,所以他开始栽培姜承,把他从一个擦剑的直接提升为与萧长风同地位的入室弟子,等到再发觉欧阳倩心意后,更是有意提拔姜承,而姜承从一个无人问津的弟子突然得到庄主厚爱,自然认为庄主是自己的大恩人。而由于他升的太快,庄里的弟子普遍开始嫉妒,萧长风和庄里其他人又不是傻子,若姜承一直是欧阳英最心疼的弟子,他巴结都来不及,更何况欺负。欧阳英乔装去覆天顶救欧阳倩,并且默许她留住了腹中的孩子,因为他们一个是女儿一个是外孙,都是他的孩子,姜承不是,为了折剑山庄利益,他还是可以毫不犹豫地牺牲掉。
                  雪见的爷爷唐坤没有孩子,但欧阳英有儿子有女儿,所以,如果他也没孩子的话,说不定就把姜承当儿子养了,欧阳英开始大概只把姜承当作了一个受了他恩惠的下人,就像常念那样。说不定萧长风之辈在姜爹默默无闻时还欺负过他,后来看到姜承备受重用之后,再转变阵营,已经来不及了,所以,只能一路死磕到底了。


                  IP属地:河北21楼2014-04-09 09:08
                  回复
                    第二部分:补充
                    1.姜承的人设、姓名来源
                    关于姜承姓名等设定来源,应该参考了以下资料。可以看出北软在人设上花了相当的心血:


                    IP属地:河北24楼2014-04-09 09:11
                    回复
                      2.姜承的身世猜想
                      关于姜承的出身与种族血统,历来玩家争议不断,大致是以下疑点:蚩尤身为兽族首领,其后人也应是兽族血统,而游戏设定的姜承却是不折不扣的纯种魔族,前后似有矛盾。因此玩家对姜承的真实身份进行了各种猜测:半魔,半人半兽,兽族……
                      这里说一下个人看法:首先,既定的事实是:蚩尤身为兽族,并且留有后代。而魔族又是由蚩尤在兵败后耗尽生命力传送到异界的兽族演化而成。因此,最大的可能是——蚩尤在传送兽族入魔界的同时,将自己的后人也一同送了进去(他当然不可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后裔留在人界受苦),于是他的后代与其他兽族一样,在魔界逐渐演化成魔。而仙5和5前中明确提到:六界封印会时而动荡不稳。所以姜承极可能是因为由某些原因导致的人魔两界封印松动而偶然从魔界来到人间的。
                      或许有人会问:龙幽不是说"蚩尤血族虽然地位高贵,终究不过是个传说"?可见魔界基本也没谁见过蚩尤族。应该也不太能隐藏,他都这么强了,他先辈不会比他弱吧,那么在"力强者胜"的魔界不可能不成为话题啊。其实不难解释:他的先辈没摸过人界的蚩尤冢石板,力量一直未觉醒,所以并不强大,自然在魔界也就不会引人注目了。
                      但有一点必须强调:他之前肯定是在魔界无误的——人界的兽类沾了魔气只会变成魔兽,只有魔界才具备让兽类演化为“魔人”的环境条件。神族在神界诞生,故而该界被命名为“神界”,同理“魔”界的得名,不也正是由于“魔”在此处产生并长期居住吗?


                      IP属地:河北25楼2014-04-09 09:15
                      回复
                        严密的逻辑,合理的分析,还有那些引人发笑令人深思的句子,再次感谢倾梦的创作。


                        IP属地:河北28楼2014-04-09 09:24
                        收起回复
                          补误区2的第5点总结
                          5.总结
                          所以综上,我实在无法理解那些喷智商的人。
                          首先,你的“智商”标准是什么??其次,实际事物中的决断与选择,能单纯地用“智商”来衡量??然后,决断最终的成败与否就是检验“智商”的唯一标准??
                          在实际事物中,简单地用智商去做判断选择是不可能的,成大事要天时地利人和,做决断也要受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有人单纯地认为:枯木来历不明然后又做派诡异,所以姜承不应该去任用他……呵呵,真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对于一个政治军事性质的机构来说,人才有多重要?那么,三国里贾诩鼓动张绣叛乱,然后弄死了曹操的儿子曹昂,这种直接的叛乱在你们眼中绝对不能忍吧?那么继续任用贾诩的曹操是不是也是智商拙计?
                          成大事者,要忍受的事情多了去了,如果都一些人那样吹毛求疵,在一些小事情上斤斤计较,对每个人都列个表格分析一下他的前世今生疑点黑点,如何笼络众人成为君王?
                          那么枯木有没有受重用的资本呢?
                          这是废话。枯木之谋略决策和管理能力,在整个仙剑世界里无出其二,姜承要想兴盛魔族,建立一个国度,任用枯木是必然的。你看他手下的人:血手毒影是忠心耿耿的打手,唐风作为一个财政大臣就顶了天了,那么谁在规划和谋发展上能提出让姜承满意的方案?只有枯木。姜承并非不知道枯木的可疑之处,只是:知道了又如何,知道了难道就不做了?就不保护半魔了?瑾轩把疑点看得那么清楚,不也只能说上一句“来不及了”?当姜承选择了要成为魔君时,事情就已经走上了不可挽回的道路。
                          那么在大事上主要有以下三点争议:
                          1、姜承该不该建立净天教这种收容魔、半魔的组织?
                          这是由姜承的能力与意志所决定的。这也是龙溟和魔翳下得最好的一手棋。龙溟和魔翳对于姜承的心理把握和“君王之心”的推动配合得天衣无缝,使得姜承对自身能力和责任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而他做出了这样的抉择是他自己有担当的表现,此外,半魔的生存环境确实不容乐观,改善魔族生存环境的动力驱使,净天教便产生。
                          2、姜承该不该攻打封印回魔界?
                          3、姜承该不该信任枯木?
                          2和3我前文和后文里都解释得很清楚,毋须多言。
                          这三点一解决完,其他的基本就没有讨论的必要了。因为只要大方针不变,其他事情比如任用枯木等就不可能改变。这也可以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欧阳倩来到了姜承身边后,好像除了生儿子之外没有任何作用一样呢?就因为她无法动摇姜承的大方针,自然也就没什么作用彰显出来了。
                          很多人,苦口婆心地说了那么多,如果拿下象棋作比喻。
                          下象棋,不会因为你走步闲棋、抽个边卒,就认为你棋力强,还是得看大环节大关节的应对是否得当。
                          很多人说的什么怀疑枯木,什么疑点,甚至蜀山进攻之后唐风枯木怎么处理之类的,相比起净天教大的发展规划和整个阴谋,就是没事抽个边卒的水平——既不体现智商,也不能改变最终的走向,只不过是一些自以为高明的小聪明而已!
                          下象棋,和一个棋力比自己高太多的对手对弈,很难不落入对方进攻的节奏中,难以取得先机。应对乏术,和下了一步臭棋是两个概念。
                          枯木设计步步为营陷害姜承最终把他推到魔君位置上,为何瑾轩说了一句“来不及了……”?到了这一步,姜世离用枯木也罢,不用枯木也罢,都注定是一样的结局!
                          甚至于,他不用枯木,只是给自己多加绊脚石,多牺牲一些魔族兄弟,少一些达到目标的希望而已!
                          千峰岭山贼,日子过得十分清苦,也不伤人性命,到头来照样被人类剿灭,死在屠刀之下还背负骂名!
                          你覆天顶又能如何?
                          况且,即使没有枯木暗棋牵制四大世家,皇甫一鸣纠结四大世家武林各派平了覆天顶,那可是完全可以登上武林盟主的大功绩!对于当时的覆天顶,这个行为困难吗?而且当时也完全可以邀请蜀山联手。
                          你因为上帝视角,知道枯木千万不可信,以此出发,来寻找各种似乎显而易见的线索,证明自己的观点,从而表明姜世离智商堪忧。
                          可是你有没有大局观念?你了解当时局势吗?你明白枯木将自己放在一个什么地位上吗?
                          不错,寻找一个人疑点并不难,尤其是当还拥有上帝视角的时候,可以反复重放,这就是我后面将要说的“倒放电影”!
                          而难的,恰恰是局势所迫下,要如何抉择。
                          最后的最后,提一句:姜世离不是智商堪忧,但也不是瑾轩甚至龙溟这样智商顶级拔尖的人。这点还是说明一下吧。
                          姜承世离,或许只是一个重情义、肯担负、为他人着想拼命的豪杰。
                          所以综上,所谓的“姜爹没智商论”,不过是匆忙通关游戏后,对剧情人物理解不深刻情况下的极不负责任的言论,都是真正没智商的体现。持此观点者,根本不知智商为何物,根本不懂得“智商”二字怎么写。


                          IP属地:河北30楼2014-04-09 17: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