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吧 关注:154,284贴子:379,903

《皇汉医学》—针灸学纲要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风-----
经曰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是以古人之名医,皆以外中风邪立方,然河间主火,东垣主气,丹溪主湿,三先生之论。使后学狐疑不绝,故王安道有论三子,主气主火主湿之不同,而与昔人主风之不合。而立真中类中为二途。
针 中脘,鸠尾,三里
灸 百会,大椎,风市,三里
出血 委中,合谷


1楼2014-04-07 00:08回复
    预防中风----
    凡手十指麻痹者,中风渐也,速宜疗治。薛立斋曰,预防之理,当养气血,节饮食,戒七情,***可也。
    针 风池,百会,翳风,合谷,鸠尾,幽门,
    灸 肩井,曲池(此二穴,自百壮至三百壮,屡试屡效。)


    3楼2014-04-07 00:17
    收起回复
      阴证伤寒------
      灸 关元,神阙


      4楼2014-04-07 00:19
      收起回复
        内伤------
        内伤者,内伤其脾胃也。
        灸 胃俞,脾俞,肾俞。


        5楼2014-04-07 00:21
        回复
          中寒————
          寒为天地杀历之气也,寒气之伤人也,因阳气虚也。凡伤寒,循六经,渐入中寒,不问冬夏,或坐地受冷,自皮肤卒入脏腑,而似中风。
          灸 —— 中脘,神阙,气海(此三穴,灸而手足温*则生,如极冷,唇青,厥逆无脉者即死。)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04-07 07:33
          回复
            中暑————
            有夏月四证,伤寒,伤风,中暑,热病,疑似难明,当详细诊断,以分辨之。
            针——中脘,鸠尾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04-07 08:44
            回复
              霍乱———
              霍乱已死,腹中尚暖而不绝气者,乃用盬纳脐中令满,大艾炷灸三五七壮甤。
              霍乱有湿霍乱,干霍乱,二种心腹卒痛。先吐先泻,心腹俱痛,吐泻俱作者,湿霍乱也。凡吐泻时不可与食,干霍乱。忽然心腹绞痛,手厥冷,欲吐有声无物,欲泻不得泻,升降不通,而急死。
              针——鸠尾,中脘,关元,三里
              灸——神阙
              出血——委中


              10楼2014-04-07 10:00
              收起回复
                转筋————
                丹溪云,转筋多属血热。
                寻常转筋四时皆有,不因霍乱而发者,其发多于睡中,或伸欠而作。
                出血——隐白
                一方——每遇转筋时,即以盐揩擦痛处,三五十匝。即虽皮破亦不可妨,可以断根。


                11楼2014-04-07 10:11
                回复
                  湿症————
                  湿症,虽有内外之不同,从外感得之者少,从内伤得之多。
                  湿有自外入者,长夏郁热,山泽蒸气,冒雨行湿,动作辛苦人,汗透沾衣,多腰脚肿痛,有自内得者,生冷酒面滞脾,生湿郁热,多肚腹肿胀。
                  针——关元,石门
                  灸——肾俞


                  13楼2014-04-07 10:59
                  回复
                    痰饮————
                    痰之病症百*,随症可治疗。
                    内经曰,诸气贲郁,皆属肺金。盖肺气郁则成热,热盛则生痰。
                    针——幽门,中脘,上脘,阿是
                    灸——膈俞,膏肓


                    14楼2014-04-07 11:09
                    收起回复
                      疟————
                      疟之病,内经说之祥且尽矣。然后世之名医,或为瘴疟,或为鬼疟,为痰疟,为食疟,其因痰食瘴鬼而为疟者,固有之,而千百十一耳,然宫廷贤,以疟期时发为信。
                      针——大椎,章门,京门,胃俞
                      灸——章门(屡试屡效)


                      15楼2014-04-07 11:18
                      回复
                        泄泻————
                        泄泻之症,中脘阴都之两穴不可刺,卒**刺,成*虚必矣。
                        泄泻之症,指引脾胃饥寒,饮食过度,或为风寒暑湿所伤,皆令泄泻。
                        针——关元,石门,三里
                        灸——天枢


                        16楼2014-04-07 11:31
                        回复
                          咳嗽————
                          咳者无痰而有声,嗽者无声而有痰。
                          内经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 也,五脏之咳嗽,久乃移于六腑。
                          针——幽门,上脘,巨阙
                          灸——肺俞,肩井
                          出血——曲泽


                          17楼2014-04-07 11:41
                          回复
                            痢疾————
                            白痢针合谷,赤痢针小膈俞,赤白痢针三里,如此之说,毫无根据,吾门所不取也。
                            原病式曰,痢为湿热,甚于肠胃,弗郁而成其病,皆热症也,赤白相兼,脓血杂痢,皆因脾胃失调,饮食停滞,积于肠胃之间,多是暑湿伤脾,故作痢疾。
                            针——章门,天枢,关元,肾俞
                            灸——京门,腰眼


                            18楼2014-04-07 11:53
                            回复
                              呕吐————
                              呕吐者,有声有物,胃气有所伤也。
                              针——章门,京门,水分,三阴交
                              灸——三里(自百壮至两百壮得效。)


                              19楼2014-04-07 11: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