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成名:
汉军主力被拖在宛城,此时王莽军杀来,打到宛城附近的昆阳,这是刘秀正好在昆阳,知道王莽军杀来的消息,刘秀开始做站前准备。此时的形势是汉军兵力不足一万,主力尽在宛城。王莽军兵力四十万,主帅是王莽的亲戚。由于这只军队是王莽的最后家底,所以王莽很重视,军中抽调了很多精通兵法的将领。兵力差距悬殊不说,刘秀在汉军中的地位还挺尴尬。之前汉军跟绿林军合兵,绿林军的人数比较多,所以有一定话语权。他们选了一个跟他们一起当过绿林好汉的刘姓皇室后裔--刘玄做汉军的皇帝。而刘秀的大哥刘演此时名义上已经不是汉军的最高统帅。刘秀自然地位也不高,在昆阳,有个绿林军的头领叫王凤,职位比刘秀高。此时刘秀没有绝对话语权。但刘秀却不会坐以待毙,他先做站前分析。给汉军江陵分析形势,告诉将士,此时汉军主力被拖在宛城,如果昆阳被攻陷,汉军主力将受到围攻,将迅速崩盘。必须要守,但其他将领不买账。现在老大是王凤,你瞎出什么主意,这么点人怎么守。刘秀见没人听他的,就想回去再想办法。刚要走,汉军得到消息,王莽军先头的十万部队已经到昆阳了。这下汉军都傻眼了,没想到这么快就到了。一下都慌了。谁也想不出个应对方案。此时王凤想到了刘秀。刚才只有他有主意,那就让他说说吧。于是刘秀说出了他的计划。昆阳必须死守,拖住王莽军.而目前兵力不足,要有人去求援,宛城以外有些汉军的散兵,可掉兵力差不多一万。先去把这部分兵调过来汇合。王凤采纳了刘秀的建议。于是刘秀自告奋勇,带领另外12位勇士突出重围,去搬救兵。由于刘秀对地形很熟悉,加上王莽军立足未稳。刘秀突围成功。然后联系上了周边的汉军,费劲口舌说动了汉军将士,领一万汉军回昆阳,跟王凤汇合。此时昆阳已被王莽军包围。刘秀在昆阳城外安营扎寨。安稳下来之后,刘秀决定试探下王莽军的实力,于是带领一千士兵前去攻击王莽军。王莽军主帅王邑。听说汉军来了一千援军,毫不在意。他手里几十万兵力,完全没把刘秀这点兵力放在眼里。随便派了几千人去迎战。刘秀看到王莽军,身先士卒,疯狂的冲进敌阵,连砍敌方数十人。汉军一下被主帅的英勇气势说感染,人人奋勇冲杀,王莽军大败。汉军缴获大量辎重。刘秀手下将领十分高兴。他们对刘秀也有了新的认识。之前刘秀一直比较低调,大家可能觉得他是他大哥跟班的,就是个老实的种地的。没想到刘秀也是个狠角色,平时不漏声色,该出手时才出手。跟着这样的领导有前途啊。于是士气大振。然后刘秀散步假消息,说汉军已经破宛城,主力正在回援昆阳。这下在昆阳城内的汉军又有了希望。而王莽军军心开始不稳。打昆阳一段时间也没打下来,还被刘秀带领的一只小股部队给打败过。如果汉军主力回援,王莽军形势可能就没那么好了。这在王莽军人心浮动之际,刘秀带领三千敢死队从一条水道绕道了王莽军内部,王莽军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而刘秀带领的部队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的王莽军一片狼藉,一时间王莽军不知所措。而此时昆阳城内的汉军看到了机会,以为是汉军主力来救他们了。憋了这么久在希望到来的一瞬间,他们爆发了。昆阳打开城门,倾巢出动。两面夹击王莽军。此时王莽军的一个主帅王寻已经被刘秀带领的敢死队杀掉,另一给主帅王邑一直比较轻视刘秀以为他人多就能横扫汉军。但突然出现的汉军让他跟他的小伙伴惊呆了。完全不知如何应对。王莽军就是去了指挥,而汉军则是看到了稍纵即逝的生存希望。于是人人拚死一战。这时又赶上天气大变,突然打了几个响雷。王莽军中本来有一些猛兽是打算让这些猛兽对付汉军的,但这雷一响把野兽惊吓到了,加上王莽军没了指挥,乱成了一窝粥。野兽,战马失控,王莽军被踩踏至死者无数。王莽军大溃败。
这就是著名的昆阳之战,刘秀作为总指挥,2万汉军完胜王莽军40万。王莽军只有主帅王邑领数百人跑回了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