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收到了
@冰蓝de月光 的回复,想到可能这些问题也是大家所疑惑的吧,于是总体地回复一下。
关于rk的眼睛,是黑色的,之前一直有提到,不清楚的朋友们可以倒回去看看。上一章的“夜蓝色的眼睛”可以说是个失误,因为我的脑子里印出的画面是窗外夜蓝色的天幕,望着窗子的少年眼眸中倒印出和他相称的夜空的深蓝色——然而大家都知道,那天其实是在下大雾!就算考虑到人的眼睛在不同光线下的颜色会变化,也没有这个条件——而且我也并没有这样的习惯,举小神父的例子来说,绿色的眼睛在光线下的变化是最多样的,可以是金黄色、蓝色,甚至有时候会印出两种颜色,但是我的描述一直是”玉绿色“,所以这很算一个失误,我以后会注意的。
关于RK的眼睛为什么不是大多数人所设定的红色——第一,这不科学,现实里没有什么人有红色的眼睛——具体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把兔子的红眼睛安到人脸上的样子,与其是说独特,还不如说是恐怖。教堂里的人物外貌设定都是保持科学设定的——头发有红、金、棕、黑、白、灰【这两个是老年人】六种,RK的夜蓝色已经算是例外了,因为毕竟是童年记忆很深刻的设定,偶尔破一次例也没有什么。眼睛的颜色也是分为金、蓝、棕、黑、灰五种。
第二,红色眼睛夜蓝色头发的人真的会显得很显眼而且特别奇怪——在后面艾尔会问瑞琪:“蓝得发黑的颜色倒是有看见过,但是小军师的那个头发,黑得发蓝啊,搞不懂。”
所以就算他自己不介意,别的人也会一直问问问,很烦的,所以——
关于rk和瑞琪的关系,确实有宿敌设定,这点和大家都是一样的,也有提过。
但让我们来想想,一个人,他的宿敌舍生取义救了他——这本身已经是很打击世界观的事情了,他的观念本身就会发生很大的动荡。可以这样说,如果有契机和转折出现的话,你之前越讨厌他,之后就会越喜欢他,虽然这种喜欢和讨厌一样盲目,但绝对是这样的。
瑞琪的高尚本来就令人敬佩,就算这件事是发生在别人身上,也不能不让人心生敬畏,更不用说,主角就是自己,他怎么能还能对瑞琪产生反感。RK的自尊心不允许他缺欠别人,但这个缺欠,没办法回报,对方也足够强大,此时他可以说已经是产生了敬畏之心。
但你怎么能够和一个你敬畏不已的人亲近呢?......于是就有了童年篇。
对于瑞琪来说,RK只是一个工作上的敌人,现在他有了改过之心,很好,但也就是这样,如果只有这样,那之后根本不会发生什么,他只是会记得曾经的宿敌浪子回头而已。
童年篇里两人的关系本身也没什么出奇。大家可以回忆一下,童年的时候,你一定有过非常要好的朋友,但现在呢?......陪你长大的伙伴大多都会离开你,无论是出于误会,还是明面上的争吵,他们都会离开你。
如果他们单有这样的关系,也不会发生任何事情,只是童年的伙伴,解开了多年前的、如今已经对他们毫无意义的误会。
只是个遗憾。
但如果两种关系加起来,就很奇妙了。
浪子回头的宿敌——缓化了矛盾,于是大家都可以松一口气——纯粹是道德上、工作上、官方上的意义。
但这样明白、清澈、严肃的关系被加入了一丝私情。
我想他们知道这件事的时候,一定都懵了。
唯有敬畏,才可镇住曾经不可一世的孤独的独行侠,让他能够以平等乃至谦卑之心面对那个单纯、正义的男孩。
唯有遗憾,才可使那个像天生的完美模子的人的心裂开一条可通行的缝。
缺一不可,微妙而混沌,平和,然而又不能互相理解,他们之间已经没有足够的因素造成大的冲突,但也没有足够的坦率的感情开始连接。
这就是一切故事的开始。
关于RK的性格。大家可能看过某个问答。有人问:“是不是读过很多书的女孩都不好相处?”,答:“读过很多书的女孩都很好相处,只有读过一些书,却以为自己懂得全世界的女孩才难相处。”
苏格拉底也说:”我的智慧就在于我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按照RK的阅读量来说,他不可能会是什么狂傲之人——但众所周知的,有时候阅读也并没有什么卵用,特别是对于少年的轻狂——但他经历过异变,动荡,乃至灵魂的灾难。
可以说,RK从出生到现在没有哪一个阶段是缺少动荡的。
在目睹了死亡、分离、孤独、牺牲之后,一个少年,还可能会无知地、轻薄地狂妄自大、用特立独行证明自己的独特么?
他知道自己独一无二——这是作为人的尊严,但他绝不会用自己的任性去对待喜欢的人,因为他经历过,他知道在那样的情况下,对方是如何地痛苦。所以经历越多的人反而会越温柔,同时强大。
但是RK独居的现状使这种状态变得复杂了,加上少年本身动荡不安、渴求证明的天性,所以会显得格外地多变多疑。
但这也有我的错,我从小就比较软弱,并不知道桀骜不逊的人在想些什么——所以我只能从人的通性、灵魂的共通的痛苦和喜悦来判断。
“如果他不是那么真实的令人讨厌的话”,那个他指的是瑞琪,他太啰嗦了,所以并不是那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