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吧 关注:14,609贴子:323,616

回复:《牡丹芳》中的“卫公宅”指的是哪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上之下显庆五年(庚申,公元六六零年)
甲子,上发东都;二月,辛巳,至并州。三月,丙午,皇后宴亲戚故旧邻里于朝堂,妇人于内殿,班赐有差。诏:“并州妇人年八十以上,绵版授郡君。”
夏,四月,戊寅,上发并州;癸巳,至东都。五月,作合璧宫。壬戌,上幸合璧宫。
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登进土第的唐代著名文学家舒元舆曾在《牡丹赋》“序”中称:“天后之乡,西河也,有众香精舍,下有牡丹,其花特异。天后叹上苑之有阙,因命移植焉。由此,京国牡丹日月寝盛。今则自禁闼泊官署,外延士庶之家,弥漫如四渎之流,不知其止息地。每暮春之月,遨游之士如狂 。亦上国繁华之一事也”。
660年是武则天封为皇后以后唯一一次回乡,而这次回乡发于东都,又于四月回到东都,恰是牡丹花期刚过,结合牡丹赋,可知武后因命移植牡丹于洛阳的上苑,由此,京国牡丹日月寝盛。说明洛阳是唐朝牡丹文化的发源地,这就足矣,至于牡丹芳这首诗写于哪里无关紧要,长安人非要认为这首讽喻诗仅仅讽喻当时的长安人,那洛阳人自然也没意见,至于那两句诗,以洛阳作为唐朝牡丹文化发源地的地位,引用过来也并无不妥,唐朝父子皇帝共用媳妇也不是没有先例,这也是唐朝文化一部分


24楼2014-03-31 10:52
收起回复
    勾魂兄见解甚是啊,愚以为,此诗所言之牡丹,意指洛阳无疑。


    26楼2014-03-31 22:17
    收起回复
      遗憾的是,西安方面已经霸占百科,将百科牡丹芳词条完全篡改为长安,以此来混淆视听


      27楼2014-03-31 22:20
      收起回复
        时下cctv纪录片频道正在播出纪录片 白居易在龙门,全面叙述了大诗人白居易一生钟情于洛阳山水之间。此纪录片与前日播出的牡丹纪录片,遥相呼应,相得益彰啊


        28楼2014-03-31 22:36
        回复
          卫公宅静闭东院, 西明寺深开北廊。
          译文:王公卿相倾家出动,都去赏花了,宅院关闭显得异常寂静。平时异常寂静的西明寺,到了牡丹盛开的季节,也开放北廊,霎时热闹起来。
          西明寺在长安,卫公宅在洛阳,请问作者如何在同一时间看到两个城市的情景的?
          A:作者有千里眼。
          B:作者通过电视看到的。


          IP属地:陕西31楼2014-04-01 19:42
          收起回复
            《牡丹芳》
            白居易---唐代陕西关中下邽人
            牡丹芳,牡丹芳,
            黄金蕊绽红玉房。
            千片赤英霞烂烂,
            百枝绛点灯煌煌。
            照地初开锦绣段,
            当风不结兰麝囊。
            仙人琪树白无色,
            王母桃花小不香。
            宿露轻盈泛紫艳,
            朝阳照耀生红光。
            红紫二色间深浅,
            向背万态随低昂。
            映叶多情隐羞面,
            卧丛无力含醉妆。
            低娇笑容疑掩口,
            凝思怨人如断肠。
            浓姿贵彩信奇绝,
            杂卉乱花无比方。
            石竹金钱何细碎,
            芙蓉芍药苦寻常。
            遂使王公与卿士,
            游花冠盖日相望。
            庳车软舆贵公主,
            香衫细马豪家郎。
            卫公宅静闭东院,-------(卫公宅:唐代大将李靖在长安城平康坊的府邸)
            西明寺深开北廊。-------(西明寺:唐代长安名寺,位于唐长安城延康坊西南隅)
            戏蝶双舞看人久,
            残莺一声春日长。
            共愁日照芳难驻,
            仍张帷幕垂阴凉。
            花开花落二十日,
            一城之人皆若狂。
            三代以还文胜质,
            人心重华不重实。
            重华直至牡丹芳,
            其来有渐非今日。
            元和天子忧农桑,
            恤下动天天降祥。
            去岁嘉禾生九穗,
            田中寂寞无人至。
            今年瑞麦分两岐,
            君心独喜无人知。
            无人知,可叹息。
            我愿暂求造化力,
            减却牡丹妖艳色。
            少回卿士爱花心,
            同似吾君忧稼穑。
            --------------------------------------------------------------------------------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代表作品:《白氏长庆集》、《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等。


            IP属地:上海36楼2014-04-01 22:16
            收起回复
              饺子删我回复,我就贴楼主这里吧


              37楼2014-04-01 22:43
              回复
                我细细的重读一遍这首诗,发现这首诗的创作年代应该是元和年之后;
                第一,正如楼主所言,直接夸赞当朝天子,不是白居易的性格;
                第二,这首诗词中饱含的是诗人对如今满城观赏牡丹而荒废农事的担忧,诗人用了两句诗:无人知, 可叹息。我愿暂求造化力, 减却牡丹妖艳色。可见诗人想要让人们的浮华心态归于正常,重农事,勤劳作。由此可知诗人之前引用的元和天子忧农桑,以及结合历史上,元和天子当权之时,农事兴盛,人心朴实可知,诗人是对现在这种浮华之风不满,而希望能够回归到元和天子当权时的朴实状态中去,同时也是给写诗时的当权者一个提醒,让他们对比一下自己和元和天子。据此,唯一的解释就是这首诗创作于元和之后,如果是元和之时,那就自相矛盾了,诗人一边感叹元和天子的政策好,农事兴,一边又感叹人心浮华,不思农事,还想要借用造化之力,来为牡丹减色,敦促人心归于朴实。这自然是矛盾的 第三,这首诗是元和之后所创,那么卫公宅自然就是指在洛阳的李德裕的卫公宅。


                41楼2014-04-02 12:30
                收起回复
                  刚从大明宫吧,回来,根本不让说话,我还没怎么说话,就被封了10天,唉,,那里全是吹长安的,........
                  还是古都吧比较开放包容


                  44楼2014-04-12 10:38
                  收起回复

                    楼主,你研究多日了,结果该展示出来了吧?


                    45楼2014-04-21 14:40
                    收起回复

                      请问楼主及楼上各位河南高手,这卫公宅到底指的哪里?


                      46楼2014-04-21 16:04
                      收起回复

                        卫公宅是哪?诗写成后35年才封卫公李德裕置的伊川山居??
                        白居易玩穿越了


                        47楼2014-04-25 13:21
                        回复

                          《牡丹芳》:“元和天子忧农桑”,创作时间清晰,不管诗中‘卫公宅’是不是李靖家,都不可能玩穿越去指向35年后封卫公的长安安邑坊李德裕宅,更何况那个15年后才开始始建的洛阳远郊外几十里的伊川山居。


                          48楼2014-04-25 13:55
                          回复
                            既然自己不知道《牡丹芳》创作时间,开贴yy什么劲 ------------《论语·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49楼2014-04-25 14:15
                            收起回复

                              白居易自序--《牡丹芳》作于元和四年(809),那年李德裕二十三岁,随李吉甫在淮南,尚未入仕;本年距李德裕37岁以后始建伊川山居至少相隔14年以上,距李德裕封卫公的844年还有35年。---------挽救小白,人人有责!


                              50楼2014-04-25 14:1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