悖论吧 关注:55,590贴子:309,103

回复:色盲悖论究极引申:绿蓝-蓝绿悖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不知道我这样的在主楼既提出悖论又对悖论讨论的帖子能否申精?@超坏超坏


IP属地:北京16楼2014-03-29 12:11
收起回复
    一半这样的情况会出现新的名词。就好比巧克力。本来天朝没有这东西 可能就会音译。或者他们创造一个新的词汇 来区分不同。 谢谢如果有其他观点请@我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14-04-03 22:35
    回复
      语言的出现就是为了交流 怎么交流呢 就是区分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8楼2014-04-03 22:35
      回复
        不是色盲的人讨论色盲 就像耶稣讨论上帝是否存在
        没有意义


        20楼2014-04-05 15:32
        收起回复
          语言设定有问题吧,第三种语言只设定了会变化的颜色而未设定始终绿色始终是蓝色的叫法,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不过总的来说没怎么看懂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4-04-05 18:54
          收起回复
            价值观定义不同。
            这个故事里,语言的设定对矛盾的产生确实起了主要作用。
            比如一个颜色在变化,由绿变蓝,每一个点都在变,谁能定义什么程度变成蓝呢,排除眼睛所见颜色不同的情况,假设大家眼中看到的颜色一样,能定义颜色质变的点,只有自己的价值观。
            对于颜色没有变化的情况。这个故事里,如果宝石没有因时间变化而在物理上有变色,排除地点、能量的影响,那么绿蓝-蓝绿语人的价值观就是优先服从他这种语言的属性而下判断所作的结论,从而区别于其它以实际颜色变化去判断的人。就算是相同物,以不同的依据所下的结论(预言),没有比较性。
            对于颜色有变化的情况,人类还是一定程度上受语言思想的限制。如果颜色由绿向蓝转变,在某个时刻,由A国代表和蓝绿绿蓝国代表去判断是否变色,也许A代表认为就算变色,但依然是绿色,所以结论是:没变蓝,还是绿色;而蓝绿绿蓝代表虽然没有绿、蓝的文字概念,但肉眼确实看到由绿向蓝转变,符合了绿蓝语言,所以结论是:是绿蓝蓝绿色,没变色。
            他们的结论是相似又不同的字面含义,因为判断方法不同,之所以不同,就是语言思想不同。


            IP属地:广东22楼2014-04-11 16:54
            收起回复
              好♂长。。。。


              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4-04-12 19:56
              回复
                所以说超越语言范畴的心灵感应才是王道


                24楼2014-04-12 20:06
                回复
                  我喜欢上帝的那个 intent:#Intent;S.K_1


                  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14-05-10 13:18
                  回复
                    这题跟色盲没什么关系啊,我觉得不是很有意思,还是原本的色盲悖论有趣


                    IP属地:马来西亚26楼2014-07-21 13:57
                    回复
                      主要是认知的问题╮( ̄▽ ̄")╭


                      来自手机贴吧27楼2014-07-31 19:23
                      回复
                        顺便说说我竟然看完了


                        来自手机贴吧28楼2014-07-31 19:24
                        回复
                          我都晕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14-08-01 15:51
                          回复
                            有点乱


                            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14-08-01 16: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