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7月16日漏签0天
意而斋教学吧 关注:154贴子:4,937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游戏

  • 5回复贴,共1页
<<返回意而斋教学吧
>0< 加载中...

【毕业设计】心理准备

  • 取消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yestreet
  •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很多年前写的东西,原题《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的区别及对策》,发在百度空间。现做少量修改,贴在这儿吧。


  • yestreet
  •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是多数工科大学生最后学期唯一的规定学习任务。所以,除了训练“动手能力”(做实验、绘图、查资料、设计计算都是)之外,你理所当然地要做好自学多种“新知识”的心理准备,其中不少是所谓“外专业”的应知应会。这种为在规定时间完成一件陌生事情而掌握新知识的能力,其实更是一种动手能力(不加引号的);且有助于你确认自己的职业取向,并找到满意的工作。
另外,你应该尽早了解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有一些重要区别,以便积极调整心态,妥善安排工作时间,顺利拿到毕业设计(论文)学分。否则,无论前面三年半的成绩多么好,你都可能无法按时毕业。
下面谈及的“毕业设计”主要涉及本科材料专业工程类设计,“毕业论文”主要指本科材料专业实验研究类论文,其他学科专业或不同类别的设计(论文)各有特点和相应对策,请无意中看到这个文件的同学,切勿简单比附类推,以免耽误自己的事情。


2025-07-16 08:14:16
广告
  • yestreet
  •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一般来说,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的基本差别或各自特征大致有三:
(一)从总体感觉上看,“毕业设计”目标明确,难以下手;“毕业论文”按部就班,不知所终。凭现有的专业知识,一般学生不难想象设计结果是什么样子,你甚至可以马上从网上找到许多类似的图片,但稍一深究就会发现,要设计这样一个家伙,多少有点大海捞针的意思。做实验的感觉恰恰相反,开始阶段,实验室的瓶瓶罐罐、配方工艺、仪器设备都是现成的,但实验过程会出现哪些情况,实验结果是什么,结果好与不好或有什么意义,不少学生到答辩时依然稀里糊涂。
(二)从工作程序上看,“毕业设计”是将构思转变成实体,把整体落实为细节,由资料描绘出图纸,简称“从天到地,从大到小,从文到图”;而“毕业论文”大致相反。比如实验研究的最后,一般要根据试验曲线(结果)和各种测试图表繁衍出论文的主要内容(即分析讨论并得出结论),便是典型的“从图到文”,同时也是“从细节中发现整体”(从小到大),或者“把现象上升成规律”(从地到天)。实验初期的种种懵懂与琐屑,最终有可能获得某种程度的恍然大悟。
(三)从时间安排上说,“毕业设计”包含广泛学科的专业常识,一开始就需要大量文献检索、阅读和笔记,不能慢吞吞的起步,否则无以产生构思,无法形成整体,无从下手画图(后者是毕业设计考核的主要内容);如果是“毕业论文”,则开了头最好悠着来,不然来不及消化前人工作,顾不上认识物性与仪器,容易忽略重要实验现象(这些现象往往是分析讨论的主要依据,也很可能被答辩评委问到)。这叫“设计前紧后松,论文前松后紧”。


  • yestreet
  •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以窑炉设计为例,我们来看看进入毕业设计课题以后,应该如何开始工作。
通过老师发来的“设计任务书”,你大概能知道要做一个什么类型的窑炉、一般有什么用途(即这家伙能干什么);借助已有的专业知识,你会发现许多貌似熟悉实则非常陌生的事实,例如此窑炉到底长什么模样?怎么加热的?怎么驱动的?怎么进出料?冒烟冒灰怎么办?等等;其中包含诸多何以如此的道理,也一时难以明白。至于窑炉正常运行所必须的生产条件、工艺计算、设备选型、设备布置、场地要求、水电供给、环境影响、经济评估等项,则都隐含在相关行业规范、专业教科书及设计资料中了。
因此,为了确切明白自己如何上手,除了比较熟悉的教材,你一定要查阅和搜集与设计题目有关的大量设计资料(参见本指南第二节),甚至需要实地考察,外带道听途说,手、脚、眼、脑不停地忙活。只有这样“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胡适语),才能获得对这个窑炉(或其特定部件)的整体把握,在脑海中形成其具象而不是抽象的外形。在这个“整体构思”过程中,必然会涉及不少“外专业”的常识与经验、图表和数据、理论或公式,需要经常严肃地审视和认真地训练自己的学习能力(这是大学期间需要每天做的事情)。
接着你才能渐渐明确这个窑炉(或其主要部件)的总体设计思路,才能知道如何确定这家伙每个零部件的形状、尺寸和材质,以及描画它们的一点一线应该如何摆放(根据设计条件、基础理论和设计手册进行尺寸计算、设备选型、材料校验和功率校核等)。
显然,这个环节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专注,也需要不少的创造性劳动,包括如何尽快确定设计方案,以及如何有效获得参考资料和细节构思(前面说过,查资料也是一种动手能力)。此刻,做论文的同学大多在不慌不忙地完成教师指定的实验室工作,甚至可以在炉子保温的时候听听音乐逛逛淘宝,研磨样品的间隙聊聊八卦谈谈理想。
不过,到了绘图阶段,你的日子就好过起来,每划一根线都离毕业证书近一步的感觉。那时候,你只要记得“处处有来历”即可(本科工程类毕业设计无需原理创新,组合创新即可)。而这些来历正是你在前段时间积极、主动、辛苦地打探、查找、搜集、计算获得的,而且在那个你随时带在身边的《原始记录本》上留有记录!那时候,做实验的兄弟姐妹们,多半开始为一条条实验曲线、一张张检测图表、一幅幅显微照片的含义抓耳挠腮呢。


  • yestreet
  •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第四,每天做好自己的事情,淡忘“比较文化”的陋习。做设计的同学不要和做论文的同学比时间花费、比题目难易、比辛苦多少、比乐趣有无,或是比工作条件差异、题目意义大小、研究水平高低、老师同学短长,甚至和同组不同题的同学也没有任何比较的必要。因为那些比较除了影响情绪、耽误进程,没有其他意义。
第五,及时报告,积极讨论,随时求教。报告是与指导教师交流,讨论是和小组同学沟通,求教则面向所有可能向你提供帮助的人。报告可以获得老师的及时提醒与帮助,讨论可以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事半功倍,而求教则可以发现行家迅速助你达到目标。这同样应该成为一种工作习惯。
第六,我在课堂上大概谈过这样的话题:大学四年是一个人一生中可以轻松获得许多无偿援助的最后阶段。而愿意提供这种帮助的人,除了本校师生外,也包括你主动求教的大部分社会人士。不知道你有没有认真想过:仅就本校而言,上千的教师和万余的同学,数十万的图书资料和海量可随时调用的免费网络资源,你曾经利用多少?你还能利用多久?
最后,愿大家努力工作,不仅仅为毕业设计(论文)。


  • yestreet
  •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又一轮废话即将开始了。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5回复贴,共1页
<<返回意而斋教学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