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公十三年:北杏之盟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被誉为“中兴之主、五霸之首的齐桓公第一次召集诸侯盟会,也是春秋历史上第一次。唐朝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说:”此平宋乱者,宋万已诛,宋立新君,其位未定,齐桓公欲修霸业,为会以安定之。“指出国力渐强的齐桓公在利用召集诸侯平定宋国内乱的时机建立霸业。随后的柯之盟,对于齐桓公的霸业来说是一次很重要的盟会。《公羊传》、《谷梁传》、《史记》等比《左传》记录详细,此次会盟中,鲁人曹沫以兵刃胁迫齐桓公退换被齐国夺去的鲁国的土地,桓公受逼只好同意,事后想反悔,而且想杀曹沫,但在管仲的劝说下履行了承诺,把所掠夺的土地归还于鲁、卫、燕邓国。这件事表明管仲、齐桓公称霸政策上的根本改变。齐桓公在称霸之初也是走武力兼并扩张的老路,但并未获得诸侯的衷心拥护,这次守约退地成为他树立信义并借此称霸诸侯的关键,它的影响十分深远。《公羊传》云:”要盟可犯,而桓公不欺;曹子可雠,而桓公不怨。桓公之信,着乎天下,自柯之盟始焉。“《史记》评价说:”诸侯闻之,皆信齐而欲附焉。”柯之盟后,齐桓公得到四邻诸侯的亲近,得以“择天下之甚淫乱者而先征之”,逐步建立起一种为诸侯认可的国际新秩序,巩固了其霸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