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叔吧 关注:120贴子:8,405

回复:推理小说简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索命时钟
  约翰·狄克森·卡尔
  一名陌生人死于阴暗的走廊内——脖子上插着一只时钟的分针。一个年轻人站在旁边,手上握着一把手枪,然而手枪却是没发射过的。
  1935年,菲尔博士系列长篇。
  总体很闷,法庭辩论部分反而精彩。复杂而让人迷糊的布局,这个缺点跟《白修道院》完全一样,还没有后者的密室诡计。
3星
下一本:革命者


IP属地:浙江809楼2017-04-24 22:40
回复
    死亡的風景(txt)
      鲇川哲也
      石山真佐子就要结婚了,应当处于幸福之中的她,却突然失踪。经过大约三周后,妹妹美知子接到一通来自遙远九州阿苏的电话,要求协助确认跳火山自杀的女性身分。半信半疑的美知子急忙赶到当地,最后从遗物确认那个人就是姐姐。另外,在北陆金泽的内滩海岸,一名护士在与未婚夫旅行的途中遭到杀害,尸体虽被发现,然而作为凶器的小型手枪却在东京上野车站被找到。
      1965年1月长篇,鬼贯警部系列。
      平庸的一作,平稳的叙述,情节推理诡计都很一般,波澜不惊。作为核心的不在场证明诡计最为典型。鬼贯的存在感在此作也特别低。
    3星


    IP属地:浙江810楼2017-04-27 01:06
    回复
      革命者
        松本清张
        《松本清张杰作选》最后一本。
        第七章 ,作品的标题之妙。其中《付出太多的婚事》,短小精悍,结局有意外性。《存活的帕斯卡》篇幅不短,写的画家出轨,其夫人精神逐渐异常,画家就从帕斯卡的故事中获取灵感,去追求自己的自由。前半部分内容丰富,后半部分比较普通吧。《骨灰坛的风景》是文学作品吧,比较喜欢,回忆往事。第八章是摘自《日本的黑雾》——帝银事件之谜,真实的著名案件,调查为主,并无小说化创作。而《鸦》一篇无感。
        第九章--请教“松本清张赏”得奖作家。先请作家谈了自己喜欢的作品,再把放出那一篇,那几篇都感觉一般吧,其中有清张处女作《西乡纸币》。最特殊的是横山秀夫,横山先说了最喜欢《订地方报纸的女人》,再在文中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创作,对于这种邀稿,真是十足的用心。
      4星
      下一本:独角兽谋杀案


      IP属地:浙江811楼2017-04-27 21:10
      回复
        一首小夜曲(txt)
          伊坂幸太郎
          短篇集,6个关于“邂逅”的短篇故事。
          都是温馨感觉的恋爱故事,算不算连作呢,其实感觉都比较独立,但伊坂留了伏笔,作了微妙的连接。比较喜欢《Eine kleine 一首小小的》。不喜欢的是感觉伊坂的选择炫技,而没更重视内容。大概也是写太多了,透支的厉害吧。
        3星


        IP属地:浙江812楼2017-04-27 22:22
        回复
          夜之訪問者(txt)
            鲇川哲也
            又是不在场证明短篇集。
            《戴着金币项链的女人》,情节中元素特殊性,并没有改变鲇川作品的气质。《夜之访问者》老套的诡计。《痛风》这个破解的点,感觉读者完全无法公平参与,还不出色。《杀意的诱饵》,毒杀,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还是《不完全犯罪》中的那种凶手低级失误。《MF计划》一般。《斑点狗》还可以,布局有点意思。《城与塔》本书最佳,几个小诡计堆砌出来的结果,连接比较自然。
          3星半


          IP属地:浙江813楼2017-04-29 00:42
          回复
            独角兽谋杀案
              约翰·狄克森·卡尔
              耸立河畔的法国古堡,迎来了一批奇奇怪怪的客人,这里面既有弗莱明德这样的凶犯,又有盖斯奎特这样的探长。两人蓄势待发,全都隐瞒了真实的身份,时刻准备着扼杀对方。
              1935年,HM系列长篇。
              最大亮点无疑是谋杀手法,如独角兽用角撞击后,又抽走的奇怪伤痕,手枪无法到达的效果。这点谜底不错,卡尔准备的东西,放到今天是更没多少人知道的了。布局上为点题而附和了一些情节,不褒不贬,中规中矩。这一本还恢复了HM最原本的谍报机关的身份,偶尔执行一项神秘任务,加入了间谍小说的东西。结果复杂还是复杂,可条理还算清晰,围绕本格去写以后,已经入味。
            4星
            下一本:雾之旗


            IP属地:浙江814楼2017-04-30 21:30
            回复
              不然你搬去火星啊(txt)
                伊坂幸太郎
                为加强社会治安、防患于未然,日本警方特设立“安全地区”,并派“和平警察”驻守。同时在多处安置摄像头,监管地区内居民的衣食住行,一旦发现可疑人物,便立刻实施逮捕,甚至处刑。此法令一出,普通百姓顿觉安心。
              然而,当有一天,和平警察深夜来访,抓走了你信赖的邻居、朋友或亲人,你心中会不会产生怀疑?
              正义的天平从来没有平衡过;助人为乐终害己;流言总比实话传得快。这样的世界是不会变好的,如果你不爽,那不然……你搬去火星住啊。
                2015年长篇。
                前半本的多线抱怨模式看得还行,到正篇终于融入不进去。伊坂刻意追求随性的写法,过于自由,再好的点子没主情节的精彩是串不起来的。据伊坂自己所说,他写书是想到哪写到哪,没有所谓大纲,看来这一点是限制其进步的成因吧。
              2星半


              IP属地:浙江815楼2017-05-01 23:47
              回复
                黄色房间的秘密(txt)
                  勒鲁
                  科学家桑杰及其女儿往在法国巴黎附近的葛龙迪椰城堡内,某一天,教授的女儿独自在房间里,发现惊人的喊救声,赶来救助的教授与助手不得其门而入(别忘了这是上锁的房间),只听到房内传来枪响,另一边赶来救助的仆人则发现窗户也是从内锁上的,等到他们合力破门而入,教授的女儿已倒在血泊之中,房间里却没有任何凶手的身影……
                  1907年出版经典密室推理。
                  看过《弓区大谜案》的话,也知道本不必抱着太高的期待去读早古密室经典。黄屋案非常之短,基本没有情节,是纯粹的密室本格。那个年代能写出合格的密室案件,有理性的解答就很厉害了。对后世影响极大,读过以后确实能感觉很多密室都与黄屋的密室大致一样。
                4星


                IP属地:浙江816楼2017-05-02 00:42
                回复
                  雾之旗
                    松本清张
                    少女柳田桐子只身来到东京,她没有多少钱,却想请日本首屈一指的知名律师大冢谦三为其涉嫌杀人的哥哥辩护。然而,大冢因桐子付不起律师费而拒绝。之后,大冢与桐子因另一件事而相遇了。
                    1959年7月至1960年3月在《妇人公论》上连载,1961年出版单行本。令我惊讶的是这书不止被影视化过,还数度翻拍,次数之多,都超过国内的那些武侠经典了。就内容,我也很喜欢,冷峻的气氛是从头到尾的,冷峻正是我对清张最大的印象。一本正经的案件,没钱而让律师不愿接案子,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虽说事后的大冢逃不过一番自我审视。平稳的过渡之后,场景切换,进入了下一件案子发生。读推理人自然知道看似不关联的案件,会在一个长篇里肯定有某种推理创作的企图。就是知道如此,还喜欢此书的布局。
                  4星
                  下一本:孔雀羽谋杀案


                  IP属地:浙江817楼2017-05-03 19:32
                  回复
                    750.孔雀羽谋杀案
                      “十杯茶”聚会邀请涵送到了苏格兰场,之后又邀请了HM。聚会除了有精美的茶杯,还有诡秘的密室。
                      1937年HM系列长篇。
                      当年评选的十大密室榜单中的一本。风格很像日系,布局的方式--带有游戏性和神秘感的聚会,还有有点雷的密室。内容乏味,完全读不出节奏感。此密室不能说没有可行性,想象起来又总觉得不靠谱,就是如此还没有令我惊讶的效果。也可能情节羸弱对密室效果也有拖累,谜面与解答的连接,也是需要层次感的。
                    3星
                    下一本:苍白的轨迹


                    IP属地:浙江818楼2017-05-05 21:24
                    回复
                      理由(txt)
                        宫部美雪
                        地产泡沫破灭。雨夜,警局接到报案:美好新城2025号,小系一家四口惨遭灭门……,在宫部美雪不动声色的细密叙述中,这起灭门血案有如一块巨大的磁石,将人与人的疏离与冷漠、人与内心的矛盾与纠结、人与社会的失调与错位,织成一幅泡沫经济破灭后的浮世绘,如白描、如特写、如慢镜头一样苍凉地从天垂挂。
                        1998年作品,获第120届直木奖。
                        除了反映社会问题外,没看到亮点。全书基本都是日常化的描写,围绕房产问题。案件只是作为背景。我是不喜欢这种风格,内容上也看不出层次,一路平下去。
                      2星半


                      IP属地:浙江819楼2017-05-09 22:47
                      回复
                        苍白的轨迹
                          松本清张
                          当红女作家突然发疯、其丈夫与仆人相继失踪、新闻记者坠崖惨死……离奇的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就像一张绵密巨大的蜘蛛网,将无处可逃的猎物不紧不慢地锁定、消灭。
                          1959年,本格长篇。
                          这一本是相当本格啊,旅游圣地箱根温泉发生的案件。杂志编辑两人组作为侦探,一路调查推理,最终结束整个事件,耗费数月。虽说本格纯度很高,推理方面算不上漂亮。清张设置了不在场证明与相当复杂的人物关系,以书的较长篇幅,也是人物关系复杂,导致的各种交错。较好的是其中设置的误导,对于谜底的保护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另一大看点是作为侦探的二人,既受制了社会派侦探的平凡,有又其互动的情趣。感受不佳的是因为稍显复杂的布局,并没有分阶段解答,而更多的是最后一口气的说出真相。解答过于密集,让人无从适应。
                        3星
                        下一本:唤醒死者


                        IP属地:浙江820楼2017-05-10 00:36
                        回复
                          第五元素(txt)
                            杜撰
                            2009年3月短篇集。
                            《阁楼奇谈》莫名其妙。《蠋女奇谈》,猎奇部分可以一看,推理方面就太轻了,且猎奇部分更多资料向,创作痕迹不多。《红色巨人》能感觉到应该是从岛田那里获得的灵感,总之太短了,很限制发挥。《好奇害死猫》,还算可以的一篇,只是后半段都猜到了,或者说根本不用猜,提示的太明显了。《杀人游戏》,一点不喜欢,虽说是逻辑流,逻辑推演过于简单,也没味道。其他的也不喜欢。
                          2星


                          IP属地:浙江821楼2017-05-11 19:37
                          回复
                            唤醒死者
                              约翰·狄克森·卡尔
                              肯特与朋友打赌而前往英国旅行,不带钱和支票,不用亮出名号。他入驻旅馆,身陷谋杀案而不得不中止赌约,请来了菲尔博士。
                              1938年长篇。
                              很少见的卡尔以逻辑推理为卖点的作品。最后还像模像样的提出了12个疑点,想起了三津田的首无,这一招是否也是《唤醒死者》中学的呢。简单说就是开头引人,中段普通,解答水准很一般,某个点应该是如今的读者根本无法想到的吧。犯规与否根本不重要,作家本身会权衡其中利弊,可这本卡尔没做出效果。
                            3星
                            下一本:十万分之一的偶然


                            IP属地:浙江822楼2017-05-12 19:49
                            回复
                              十万分之一的偶然
                                松本清张
                                这个世界本身就是因为极小的偶然性而存在着的,更何况一个人的命运。一九八○年十月,一张在报上登出的车祸照片,引起了当时整个日本的关注。这张摄人心魄的照片,抓拍到了高速公路上车祸发生一刹那的所有可怖景象,被媒体称为“只有十万分之一的偶然才能抓拍到的鬼神之作”。其真实到逼仄的画面,仿佛将每个观者吸入灾难的现场,令人唏嘘。而怀疑者沼井主动接近拍摄者,调查十万分之一的偶然是真是假。
                                1980-81连载于《周刊文春》,81年7月出版。
                                长篇,属性上应该说是社会派,但同时也是本格,大半本都在追寻事件发生的手法。说此书社会派,一方面是对于摄影家与摄影评论两者的讽刺,另一部分是清张对于动机部分的强调。也用动机一块,串联起全书。
                                要说此书看点,一是本格层面的,导致“十万分之一的偶然”的手法,二是其过程中侦探与嫌疑人的接触,暗战。看似平常的对话,发现破绽,一步步把对方逼入绝境,使其无可辩驳。
                              4星
                              下一本:怪奇案件受理处


                              IP属地:浙江823楼2017-05-14 20: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