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叔吧 关注:120贴子:8,405

回复:推理小说简介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湿濡的心(TXT)
  多岐川恭
  少女典子和寿利有着同性恋关系,但也伴随着惨剧。
  1958年,第四届江户川乱步奖获奖作。
  此书以日记体的方式书写。以柔和的文笔描绘少女的内心世界,文采不错,可我觉得日记体本身太打断连续性,使得文笔的魅力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换个角度说,此书多为心理悬疑。而本格方面,有一个枪杀案,可诡计本身不科学,完全无视弹道学等现代刑侦技术,也就成了一个大BUG。另一个游泳池案件又过太普通。
  看了作者简介,原来这位多岐川恭也是《宝石》杂志出道的。
2星半


IP属地:浙江382楼2015-11-26 19:23
回复
    她死去的那一晚
      西泽保彦
      小闺将要赴美旅行的前夜,一个陌生女子倒在其家中,接着伙伴们就忙碌了起来。
      匠千晓系列第二作(1996年),侦探4人组首次齐聚。
      话说回想匠千晓系列第一作《解体诸因》,完全没有这伙侦探团队的印象,本作众人齐聚,倒可以算是该系列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作,而这个组合模式,也从此沿用了下来。
      相比推理,我更喜欢这本书的日常剧情,这一本可以说除了小兔,其他人物的刻画都很具体了。众人齐聚以酒相伴,中断的脑洞推理比较出彩,全面的用了已有材料组合出了惊艳的解答。然而结尾的有些平庸,回归合理的真解,与之前的那些解答相比,差距显著。
      匠仔真爱啤酒。虽然目前除了《解体诸因》之外,该系列只读了此书和《啤酒之家的冒险》,但已经觉得“酒”这个元素是作者特意强调的,就如伊坂的书离不开音乐一般。西泽用青春之酒,让推理充满醉意。收的再漂亮些罢,结尾的平庸真如夜半酒醒。
    3星半
    下一本:红信


    IP属地:浙江384楼2015-11-29 00:13
    回复
      柏林1888(TXT)
        海渡英佑
        森欧外曾在德国留学,在他回国之前,来到白马堡作客,却遇到了案件。
        1967年,第十三届江户川乱步奖获奖作。
        历史推理。作者将日本著名文学家森欧外曾赴德留学的经历加以利用,虚构了这一段。除了森欧外,书中还有普鲁士首相俾斯麦的华丽登场。欧系氛围下的本格推理,让我想到了笠井洁。而相比之下,海渡英佑还是稍稍逊色。也许是此书太短,欧洲的感觉描绘的有些表面,城堡、贵族、芭蕾舞,能感觉到的元素不多,而其他部分,也有填充感 。简单的几句欧洲人看不起落后的日本,还有性格尔尔。作为开场,只有这些就可以了,看到半本处,我还对剧情比较满意,可之后就戛然而止,没有更深入去刻画异国文化差别。
        本格方面,是一个雪地密室,诡计有些平庸。
        可以称赞的是人物刻画。主角森欧外的心理作为主线,有细腻感。不过,其他人物我觉得一般了。
      3星半


      IP属地:浙江385楼2015-11-29 21:08
      回复
        红信
          埃勒里·奎因
          玛撒和劳伦斯是一对名流夫妇。劳伦斯怀疑玛撒有外遇,而玛撒向奎因求助,希望摆脱丈夫的无端猜疑和跟踪。接手此案后,奎因发现玛撒收到了一系列神秘的红信,于是也加入跟踪玛撒的行列。
          1953的奎因系列,第三时期末期。
          整个剧情其实比较简单,前半段相对沉闷,出了密码信以外基本就看不到推理相关的元素了。曾让我一读怀疑是代笔,查询之后发现是真迹。直到结尾的大段推理,才我让找到奎因的感觉,以这个结构,确实缩短篇幅效果会更好。以字母顺序的章名推进剧情,略有程序化的感觉。
          结尾出现了死亡留言的推理,虽是标志性的方面,质量还是一般。基于物证的沉稳原则,和沉稳大气的结案陈词,是让我相信这是非代表的理由。最让我不满意的是推理方面有很多滞后的信息,读者只能在侦探调查完发表结论后才能知道结尾。这时的奎因完全抛弃的第一时期的公平较量,实在令人唏嘘。
          总的说,是完全在水准之下的作品,非粉可弃。
        3星


        IP属地:浙江386楼2015-11-30 22:36
        回复
          苏格兰游戏
            西泽保彦
            1998年,匠千晓系列第5作。
            这本写的是高千高中毕业之际,在高中女生宿舍发生了女高中生接连被杀的案件。
            前半段以高千视角回忆案件,在这个系列里应该算是比较特殊的,异常的正经。对于高千这个角色作了最好的补充,心理刻画也是异常的细致出彩。后半段拉回大学时段,从案件中拿出醉汉在河边倒掉威士忌酒,并清洗酒瓶的谜团,开始往常的多人安乐椅推理。
            此书的结构复杂而精致,逻辑推理方面很突出,逻辑性和惊艳度都有很高水准。以我看来,逻辑推理的精彩有意外的推理和推理的意外这两类。意外的推理更强调观察和寻找推理切入点,而推理的意外要的是想象力,这正是西泽之所长。醉汉倒酒是推理的意外,而在凶手的推理上,是复杂案件寻找切入点的意外的推理。这是全书布局的结果。我完全没有觉得这本书的结局是没有想好的奇葩,凶手虽意外,也是前面有迹可循的。这种整体感也是我目前读过的西泽作品中最好的。
          5星
          下一本:白修道院谋杀案


          IP属地:浙江388楼2015-12-03 21:39
          回复
            白修道院谋杀案
              约翰·狄克森·卡尔
              玛莎•泰特,这位好莱坞炙手可热的影星,如今竟来到了英国,准备攀登她事业上的另一高峰。然而,有人敲碎了她的头。案发之前,玛莎曾收到一份毒巧克力,也曾在“白修道院”阴暗的楼梯上被人推下。但这几件事还不算奇怪。最让人惊愕的是,玛莎遇害的水榭周围,那半英亩被积雪覆盖的空地上,竟未留下凶手的脚印!
              1934年的HM系列作,卡尔早期的雪地密室案。HM的狂放性格在这一本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雪地密室的诡计确实不错,在看过的密室诡计之中,这个雪地密室算得上是转换思路的一种。但这本书问题在于逻辑构思太复杂了。
              阅读体验不佳,吉林的翻译真是确实影响太大了。不论卡尔原本文笔如何,至少我看到的译文很多句子都不通顺。
              不可能犯罪这一类别,自然破解诡计是中心。但对于推理小说,破解诡计之后还要处理凶手,证据的缺乏就在不可能犯罪之中比较常见。这次的陷阱捉凶处理的很一般。
            3星半
            下一本:依存


            IP属地:浙江390楼2015-12-06 00:09
            回复
              六桩不可能犯罪
                皮埃尔·布瓦洛
                谜斗篷31。
                六桩不可能犯罪无一例外都是密室,当然这个密室还包括视线密室。厉害是在一本书中,竟然有6个密室。案子越多,读者的机会也越多,凶手猜的几率也就越大,可我愣是倒了很晚才猜出凶手,作者对于如此难度的挑战,做的已经足够好了。
                因为不长的篇幅之中,塞满了不可能犯罪,此书几乎就无其他剧情。不过全书阅读感极好,流畅而富有节奏感,这要得意于庞大数量的案件和简练的语言。
                也许真相揭露时,那些诡计不一定能让所有人满意,但又如上述的优点,让悬念感持续了最后。《六桩不可能犯罪》真如鮎川哲也的短篇《五个钟表》,不是诡计的舞蹈,而是布局的激进。
              5星


              IP属地:浙江391楼2015-12-08 20:25
              回复
                岁月之潮(TXT)
                   藤本泉
                  1977年,第二十三届江户川乱步奖获奖作。
                  三陆海岸发现了双胞胎的尸体。调查之后,刑警高馆等人来到了白蟹村,此处有着神秘气氛的祭奠,和事故频发的过往。
                  这本书的写法是一般的社会派。作者藤本泉,本名藤本千子,被成为继承了横沟的风格。可文字在我看来很是普通,也没有女性的特征,看完之后我才意外发现作者是女性。所谓横沟风格,大约是从气氛和民俗这两点出发的,推理的内容比例不低,但这一本的本格方面相当乏味,结尾也没什么意外性。民俗这一点,内容也比较简单,虽然用了悬念牵引,谜底单一又好猜。民俗方面太过简易,所谓民俗趣味,我认为正是细节和文化根源。
                  最后这本书让我唯一体会到的,也就只有刑警高馆的艰辛罢了。
                2星


                IP属地:浙江396楼2015-12-15 18:55
                回复
                  终点站杀人案(TXT)
                  西村京太郎
                    青森F高中毕业的七个同窗在东京闯荡,曾有过一起回故乡青森去旅行的计划,每年存入活动费用。之后,宫本邀伙伴们重聚,将旅行计划付诸行动。但命案连续发生着。
                    1981年,第34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长篇部获奖作。
                    普普通通的旅情推理。有时刻表推理,虽然浅显易懂,是让人一目了然的内容,却是个真没什么技术含量诡计。另外真没什么好说的,最常规的社会派流程,全书缺乏亮点。
                  3星


                  IP属地:浙江401楼2015-12-21 23:12
                  回复
                    我们的无可救药(TXT)
                      栗本薰
                      在偶像派男歌手在某音乐节目的录制现场发生了杀人案,粉丝团中一名美丽少女被刀刺杀,人群之中却没有目击者。现场打零工的三名摇滚男生被警察怀疑而自发找起了凶手。
                      本格推理,过程上做的像模像样,却还是平淡了些。本书突出的是青春性,但说实话我没有感到什么强烈的力量,真应该再突出一些故事性,青春的味道。摇滚爱好者成了一个身份的名牌。推理上,有点意外的是最后有一个逆转,但本格性还是不强。不过时代转换的味道还是有的,青少年在别人眼中完全是异类,时代告诉发展下的一些摩擦。
                    3星


                    IP属地:浙江403楼2015-12-22 21:59
                    回复
                      出租车奇案
                        艾伦·托马斯
                        谜斗篷33。
                        圣潘克拉斯车站发生了一桩怪事。一辆出租车来到车站,当门打开的时候,出租车乘客被发现已经死亡,凶器是一把匕首。吉米为求爱慕的女子欢心,开始挑战这个案件。
                        当你已经习惯魔术师的把戏,就会期待魔术师会给你新的彩蛋,给你惊喜。然而这个奇异的移动密室案件,并没有太多意外。
                        阅读过程中,我也渐渐理解欧美党喜欢欧美推理的原因了。撇开欧美作家的写作风格和东西方语种差异,黄金时代的本格推理是最纯粹的本格。前半本的文字节奏相当不错,顺畅而愉快,我也少见的在读欧美推理时达到了高速。后半本在全书结构上太过明显,侧重挖掘动机。
                      3星半
                      下一本:上锁的房间


                      IP属地:浙江404楼2015-12-23 23:11
                      回复
                        宝马血痕(TXT)
                          岡嶋二人
                          1982年,第二十八届江户川乱步奖获奖作。
                          牧场主、赛马评论家和两匹赛马在牧场被枪杀,评论家之妻香苗开始调查案件。
                          之前读过岡嶋二人的《巧克力命案》就与赛马有关,而这一本直接以赛马为主题,我想岡嶋二人是真心喜欢赛马。《宝马血痕》说了许多日本的赛马比赛分类,都到了这份上确没有科普赛马赌马的基本常识,真会让不了解的人一头雾水。难道是因为赌马的普遍性,而缺乏科普的必要吗?
                          过程上又是普通的社会派调查,做的比较好的是一开始的案件,两人两马被杀,目标不明,也明显是掩盖动机。最后谜底无趣了些,多少让我觉得是作者二人乐在其中,而我不知。就诡计的构成上,也没什么惊喜。
                        2星半


                        IP属地:浙江406楼2015-12-28 22:23
                        回复
                          复仇女神
                            阿加莎·克里斯蒂
                            马普尔小姐突然收到一封信,一位老朋友愿赠予她一笔数额巨大的遗产,前提是她为他做一件事。然而信中并没说明具体是什么事,只把此次行动称为“复仇女神”。马普尔为此参加了一场旅行。
                            1971的马普尔作品。开始是来回的书信往来,不断增加着这次行动的神秘感。老头老太太们的踏青之旅,发生案件,然而破案。剧情展开相当之慢,案件又相当简单。结尾又是忽悠人的一次蒙中凶手,实在让人无语。整体给我的感觉是没什么想法下写的一本,弱化推理而把侦探塑造的比例加大。复仇女神作为第一卖点,却没有推理舍去。这种质量的推理,真不如换个类型写。
                          2星半
                          下一本:日本推理名作选·黑岩泪香、小酒井不木卷


                          IP属地:浙江407楼2015-12-30 20:24
                          回复
                            日本推理名作选·黑岩泪香、小酒井不木卷
                              黑岩泪香、小酒井不木
                              黑岩泪香可谓大名鼎鼎,1887年起将欧美推理翻译登载,之后自己创作推理小说,还把欧美推理改写。他也是对乱步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我也是读乱步作品时得知此人的。此书收录两篇黑岩泪香短篇。
                              《凄惨》是日本真正意义上最早的推理小说,真正意义这个前缀,大约是为了排除捕物帐这一类。我没读过捕物帐,也就只能如此阐述了,如有问题,还请斧正。《凄惨》一篇写的是由浮尸开始寻找凶手,最大看点在于对于浮尸本身的观察和推理,其他部分表现平平。《血书》一篇是从死亡留言开始推理,彩蛋是一个隐藏的推理切入点,比《凄惨》稍好。考虑年代,已经不错了,因为这是日系推理的起点而满怀期待的话,肯定会失望。
                              小酒井不木,是我之前完全不了解的一位,可以看看小猪的科普资料。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924b690100epal.html
                              而读了两篇,就会发现小酒井不木的风格很鲜明,案件多少与医学搭边,作品也明显比黑岩泪香更为纯熟,味道与乱步有些接近。
                              其他几遍不谈,最后一篇《尸体蜡烛》可谓惊艳。内容是寺庙之中老和尚与小和尚的对话,前半部分是乱步般的变态,最后的逆转画龙点睛。
                            3星半
                            下一本:玻璃村庄


                            IP属地:浙江408楼2016-01-01 22:31
                            回复
                              玻璃村庄
                                埃勒里·奎因
                                告别往昔的好时光,希恩镇陷入了战后的经济困境,但洋基人骨子里的骄傲并未因此消减半分。这时,一桩惨案激起了希恩镇居民的仇恨,他们抓住了外来的疑凶,并拒绝把他交给警方。一场非法的审判即将开始,陪审团成员心中却早有定论。在暴民拉起绞索之前,你能否找出真凶?
                                奎因第三时期,1954年非系列作。
                                拥有众多嫌疑人的案件,在法庭上对他们一个个质问不在场证明。人物多,非常难记,前半段基本就是以每人一句的方式在介绍村中人物。不在场证明这一构件,在推理小说中本身是最为平凡的,也最容易让人乏味,此书就这样缓慢行进。最后的推理也没有埃尔系列中的重要,失去了埃尔就如没有了灵魂,其中的侦探角色毫无形象塑造。
                                这一定是让我很快就会遗忘内容的一本。
                              2星半
                              下一本:日本推理名作选·梦野久作(卷一)


                              IP属地:浙江410楼2016-01-04 21: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