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拍论点:说卫青“和柔媚上”是司马迁黑卫青,是委屈司马迁了,他本是不是卫黑。
“和柔”和“媚”的意思古语和现在是有差别的。
和柔的意思具体应该怎么表达我说不清,但是可以举一个古例,《晏子春秋》(书成于春秋时期)里有语“和柔足以怀众”,可见“和柔”所指的不是今天意思的温柔啊那种姑娘气质什么的,而是一种能够“怀众”的品质。
“媚”这个字的原意是“喜爱”,这样和下一句“然天下未有称也”的转折关系也更通顺了。所以“以和柔自媚于上”的意思可以解释成“因为自己(有能够怀众的品质)让皇帝喜欢,但是天下人没有称赞的”。
加上司马迁在淮南衡山,汲郑篇里对卫青的引述,我的感觉是,司马迁不像粉李广一样粉卫青,但是对卫青的评价也是很高的。但是因为这两千年语义的变化,让我们现在看,觉得司马迁是卫黑。
另外,为什么会“天下未有称”?
如果我现在看到一把手的小舅子飞速爬上二把手,第一反应也是裙带。
“材干绝人”,“遇士大夫有礼,於士卒有恩”,这些都是有过接触的人才有能有的评价。
“天下人”能看到的还是裙带,是“霸天下”。
外加舅舅也没有花五毛雇三千水军,“天下未有称”也是应该的。
我读的古书不是很多,等抽出空来还会再在汉朝之前的书里找这个“媚”字,看看那个时候“媚”有没有类似现代谄媚的意思,这只是初步的一点小百度小想法。求引证求拍砖。
结论:是两千年语义变化黑了卫青,史记原文里对卫青的评价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