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香港的边缘化
1842年以前,香港是一个小渔村。如果没有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香港现在最可能的情况仍然还是一个小渔村。为什麼?因为香港没有成为一个商业大港的地理条件。
(1)商业大港的必要条件
一个商业大港的形成有很多条件,从定义上它自然必须是一个优良的海港,所谓优良的海港就是港阔水深,这是一个非常肤浅、谁都知道的道理。但是仅是港阔水深是不够的,夏威夷也是港阔水深,能成为商业大港吗?当然不能。一个优良的海港要成为商业大港,它必须具备一个条件,那就是拥有广大的腹地。什麼叫做腹地?腹地就是一片广袤的土地,上面有大量的优质人口与庞大的生产。其实重点就在「庞大的生产」这五个字上,「广袤的土地」与「大量的优质人口」不过是「庞大生产」的保证罢了。想想看,商业大港唯一的功能就是物流。如果一个海港没有庞大的生产作为腹地,就无物可流,那麼要这个港口做甚麼?我们举几个例子来说明。福州与厦门不可能成为商业大港。为什麼?因为这两个港口都没有广大的腹地。福建多山,人口不够多,生产力也不够大,闽江流域太小又贫瘠,闽江口的福州没有什麼物可流。厦门是个孤岛,条件就更差了。这是为什麼福建人多往海外发展,因为家乡的自然条件不好但是出海方便。福州与厦门即使港口再好也不可能成为商业大港。相反的,上海的天然条件并不是一个优良的海港,因为水太浅,1950年以前赴上海的大轮船都是停在江心,由小驳轮把客货运到岸上。但是上海有广大的腹地(整个长江流域的肥沃平原)、大量的优质人口(交大与复旦等一流学府)与庞大的生产(农产品、农产加工品、与各种轻、重工业产品),构成物流的充分条件。重要的是,现代的工程技术发达,人工港口不是问题。於是中共在东海的大、小洋山岛用人工开出一个深水港,然后修建一条32公里的跨海大桥,东海大桥,把洋山深水港与上海连接起来。即使没有洋山港,经过疏通开挖后的上海港(水深 8-9米)在2004年的吞吐量达到三亿八千两百万吨,首度超过多年来雄居世界第一的荷兰鹿特丹港,成为世界第一大港。但是兴建洋山港是有必要的,因为上海港已呈饱和而上海的物流量以每年20%速率在增加。洋山深水港的工程建设分五期,工程建设从2002年06月开始。第一期在2005年02月完工开港,第五期工程将在2020年完成。洋山深水港毫无疑问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港,洋山港的启用改写了世界航运的版图,直接影响整个东亚,譬如韩国釜山港的物流估计将减少30%。第一期工程完成后的洋山深水港:港口水深15米以上;码头岸线长度1600米;设计年吞吐量 220万标准箱;实际能力年吞吐量 350万-400万标准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