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宾吧 关注:15,682贴子:602,779

『ZR』【原创】逆向思维(慎入)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严重敌托邦及心理变态向,慎入。
已阅文规。


IP属地:加拿大1楼2014-02-14 14:53回复
    这文的来头甚是好笑。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楼主是在炒菜的时候突然想到了引子里的第一句话,继而脑子里冒出了‘逆向思维’四个字,然后放下锅铲,这文就诞生了。阿,菜没炒糊。
    题目我认真琢磨虑过,因为之前觉得我或许更应该叫它《禁区》。但是如题所示,我最终保留了《逆向思维》这个最初启发我的词。
    通过‘逆向思维’这四个字,我想表达的是超出词汇本身定义的东西。
    每个人都有思维禁区,而我希望在这篇文里表达的,是把思维反转过来,解放禁区并且将其全面释放。换言之,逆向思维在这篇文里,就是颠倒善恶、对错、好坏以及全部这些相对性的概念。主角索隆身上最原始、最近乎本能的东西,不再是经过考量并且遵循所谓常规的表达方式,而是一种不加修饰的兽性。他所处的位置,就是别人不敢触碰的禁区。那麼拿掉社会的框架和人人都要遵守的行为准则,我希望探究他究竟还剩什麽、要拿什麽生活。
    这种人格分裂系的东西我考虑很久了,病态的美感也确实让我欲罢不能。真正开篇写这麼一个东西,大概也是受了@檀欢《他年事》一文以及和@铃儿菜很久之前的一次私聊的启发吧。而作为一个本身就精神失常居然还在读psychologyspecialist的渣货,我也想看看自己到底能在淡漠之中把三观这东西砸得多碎。呃对,文中有一小段涉及到人格心理学临床治疗的理论,会很枯燥,并且那些名家理论也只是本人凭著自己极其肤浅的理解大致概况出来的。因为我的专业知识是用英语和德语学来的,所以用中文组织出来的东西很拙劣,也绝对只能说是仅供参考,考试时照著我说的答估计不会拿什麽好分所以呃,慎食。
    再强调一遍,这文会涉及很多‘不好’的东西。比如心理变态,注意是精神疾病层次上的心理变态,不是小孩互骂时口中说的‘你变态!’‘你才变态!’‘你全家都变态!’;比如冒犯宗教的语句——尽管它也违背了我本人的早期教育;比如毒品;比如很安静但是赤裸裸的血腥等等。所以小清新们注意了,这篇狗码的文真有可能雷瞎了你们的眼,因为我不会有任何一点点节制或者收敛。
    我写的不是什麽玛丽苏的韩剧,我要给的是真实,尽管它看起来可能很虚伪、很不现实。
    阿对,这东西不是虐文,只是纯粹的敌托邦。我要表达的不是失望,不是绝望,而是自始至终不曾被太阳怜悯、不曾被光亮照到的无望。如果你被哪一点虐到了,那麼谢谢你读懂了我提笔时的尖酸刻薄。多说一句,文中一些抨击爱情、感情的字句未必反映我个人的真实观点。
    如果你还不了解我渣到死的风格,那我就提醒一句别抱太大希望——现在就可以确定人物完全OOC。
    但是如果你决定读下去,那麼,enjoy.
    谨献给曾经的导师,曾经的兄长,以及曾经的挚友。
    感谢你们带给我的敌托邦如此温柔。
    ——序於2013年10月27日。


    IP属地:加拿大2楼2014-02-14 14:53
    收起回复
      眼色 - 林宥嘉


      IP属地:加拿大3楼2014-02-14 14:54
      回复
        逆向思维
        【引】
        “如果你在担心自己喜欢一个人无法自拔,没有必要,因为所有太过激烈的感情都不会长久。
        ——感情如此,人亦然。
        “是,你还在喘气,但你在我心里死得一乾二净。”
        “如果你一定要知道,那麼我不在乎你的死活。我不会恨你。我也不会诅咒你,因为我就是那个诅咒。逆了我的意你就注定活不好但死不了。”
        “我不知道大多数人是不是都有这样一种情结,很想要但是得不到的东西就会有种毁灭它的冲动。我不是。因为我太喜欢它了,我太爱它了,我没法伤害它本身。但是我会摧毁那个得到它却留不住它的人,让他尸骨不存。”
        ——刨出他血淋淋的心脏之后别急著扔掉,一定叫我过去让我狠狠地咬一口。
        【框架】
        罗罗诺亚·索隆一直觉得,那个坐在云端的狗屁上帝一定没听说过‘人艰不拆’这词。那麼是不是用逆向思维就能换得顺利?这曾是他半生的课题,而结果,是不出所料的不尽人意。


        IP属地:加拿大4楼2014-02-14 14:55
        回复
          >>>
          [一个人不过是在用他所做过的每个决定,一步步沉沦,直到作茧自缚]
          她第二次亲眼见到他本人时,他已毫无生机地睡在夸张到死的水晶棺里。
          对於商业巨贾的死讯,媒体的反应像饿极了的疯狗撞见大块散发著血腥味的鲜肉。大量的报导充斥著每一家报社首页的头版头条,各种花里胡哨的解释、分析以及小道消息铺遍了这个繁华都市的液晶大屏幕。
          而事实是,不论是那些貌似那麼关心时事动态的记者们还是好奇心作祟跟著‘悲缅’的人们都不曾目睹他所谓隆重的葬礼。
          因为,根本就没有什麽葬礼。
          媒体一向都是很扯淡的东西,因为从引线开始他们就全部找错了重点。
          罗氏家族对外宣称索隆身体情况太糟糕、“为了坚持工作不幸用药过度而死”的做法不过是为了掩护他唯一留给这世界的名誉。真正认识索隆的人都知道,那位爷嗑的是什麽药。
          嗯,那位名副其实的高富帅哪儿都好,除了寻欢作乐的时候不加节制。最终他也是那样,把差一天二十四岁的自己玩死的。


          IP属地:加拿大5楼2014-02-14 14:56
          回复
            >>>
            [切莫妄评我的尖酸刻薄、冷嘲热讽,你不知每秒我胸口都隐隐作痛]
            她跟他大概不能说是相识。
            她是个医生,心理医生。他是个商人,只手就能遮天的大商人。她早就知道他,从新闻、报纸、电视、广播到网络,那个以虎狼之势几乎瞬间就抵达了成功的巅峰的商界新秀足够扎眼。他没理由知道她,他们的生活完全不搭边,甚至可以说是两个世界的人。
            他有他的花天酒地、他的事业、他天马行空的交际圈。她有她安安静静的生活、她平凡的花草、她不起眼的小诊所。他们本来没理由认识,可是总有可是。
            太完美的人总有缺憾,而无论能力还是容貌都无可挑剔的索隆唯一一点不足就是他扭曲的心理。在倾力于慈善事业的同时他有种毫不隐瞒的邪气,在有著足以点亮天际的微笑的同时他也有足够大的心理阴影,所以他这个人就是矛盾的。他在不少人眼里美好到可以象徵完美,但他对於美好的东西有种近乎本能的恐惧。不是因为他不喜欢或者不想要,而是因为即便手里攥著再多的钞票,美好他也依旧得不到也把握不住,所以他憎恶,所以他排斥。
            这样的扭曲来自他庞大的过去。徒有躯壳的家庭、虚伪复杂勾心斗角的关系网、危机四伏并且充斥著暴力的生活、在拐角处静候他失足并且已经吞噬太多他所珍视的人的死亡,这些都是他孩提时最忠诚最熟悉的伴侣。
            不错,物质上他要什麽有什麽,可精神上他是彻头彻尾的空虚。有些东西是再大的成功都没法洗去的;反之,事业有成之际他所承受的压力并著这些陪了他太多年的老友把他压得喘不动气。就是在那种情况下,他的私人管家替他雇用了她。
            妮可·罗宾不是什麽知名医生,但是专业知识足够多,人很低调,性格稳重,长得也漂亮。这些都是她被选中的原因。她的这个神秘又特殊的客户给她开出的薪水远远超出她的期望,只是提了一个有些不合理的要求,那就是,不面诊。
            对於心理疾病的治疗面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客户反覆强调需要对他的身份保密。在罗宾抗议多次之后,双方也只是各退一步,客户同意在双方建立信任以及舒适度之后再见面。
            不得不说,在罗宾的鼓励下索隆一字一句地淡然敲出来他的经历并且通过网络发过来的时候,罗宾有些庆幸自己不需要亲身面对这些故事背后那个活生生被撕裂的人。


            IP属地:加拿大6楼2014-02-14 14:56
            回复
              >>>
              [教会我腐败堕落的,还不是这个恶俗且不怀好意的世界]
              作为一个心理医生,妮可·罗宾用最基本的方法开始治疗并且建议索隆倾诉。索隆的不以为然让她更加执著,也让她更加怀疑他有著什麽不可逾越的心理障碍。然而,再多的经验也没能让她为这段隔著网络的倾诉做好心理准备。
              没错,颤抖的当然不是对过去嗤之以鼻的索隆,而是罗宾。
              或许你好奇他的过去。
              罗罗诺亚·索隆是个不曾被爱过的名门之后。在他出生之后一直照顾他的人在他三四岁的时候就去世了,而他关於她他唯一所剩的记忆就是,她的骨灰盒很漂亮,外层是透明的水晶,里面裹著一个蓝色的小方盒。他记得有一块没有被完全碾碎的她的骨骼漏到了蓝盒子外面能被看到的地方,於是年幼的他打开盒子,伸手将那颗遗漏的骨头拾进了小盒子,并且用两只手仔细拍乾净了遗留在指尖的粉末。
              他的父母并不关心他的生活。父亲是高官,事务繁忙,在他十三岁只身前往异国他乡求学之前基本没有机会与他交流甚至相处。当然,在离家之后也就不存在交流或者相处的可能性了。父亲唯一对他的教诲,就是在几个礼拜甚至几个月不见人影之后,回家时以他的沉默或者他任意什麽行为为由结结实实地给他一脚。相比之下母亲温和一点。她在他还不满两岁的时候就去了另外一个城市,在杳无音信两年之后偶尔回家。与他一起长大的是罗氏家族中唯一另一个与他同辈的孩子,大他七岁的堂哥。由於堂哥自由散漫、不思进取的性格和确实比索隆逊色的智力与能力,整个家族的希望都化成了大到让一个孩子没法承受的“动力”压在了他的肩头。
              家族对他的另一层恩赐就是幼年时时刻伴随他的阴谋、威胁和危机感。还未长成少年之际,罗罗诺亚·索隆就已经多次死里逃生,遭遇过多次车祸、流弹、食物中毒和其它诡异事件的拜访。倒真是受老天的眷顾,他只是需要一次次亲眼看著别的曾经对他好过的人一个一个变成流著血并且依旧温热的尸体代替他倒在他脚下或者双臂中,自己却从不曾被真正纳入死亡沉稳的怀抱。於是在他十三岁的那年,当他身边最重要的导师以及朋友去世的时候,他只是面无表情地拍拍安慰他的人的肩膀,坦然地说:“没关系,我想我今生只是不会被爱了。”
              与童年相比,罗罗诺亚·索隆更习惯成年人的生活。这个世界从他身边抽走什麽的同时也给他留下了不少经验。不曾允许他有依靠的生活教会他自立自强,多年独自面对的明争暗斗也让他在这个现实到残忍的世界中挣扎得游刃有余。在通往成功的路上被对手刁难、陷害、威胁、诽谤,被同盟利用、欺骗、抛弃、背叛,这些对於索隆来说真是太容易应付了,比家常便饭还必不可少,因为他早就得上了厌食症。
              罗罗诺亚·索隆崇尚的是烟花般的生命。在最短的时间登上人生的最顶峰,张开双臂拥抱世界的敬仰与妒忌,然后,纵身跳下去。
              这是最美好的事情,可以死在自己最灿烂的时候,可以不走半步下坡路。


              IP属地:加拿大7楼2014-02-14 14:57
              回复
                >>>
                [别把我的坦然看得那麼单纯。一个人我留与不留都取决他对於我的价值,如果他对我一点用处都没有我没理由给他任何一点我的精力,敷衍也罢在乎也罢,他都不会从我这里得到,更别提什麽关心。只要我活著我就是在受罪,这是拜我的过去所赐,但是同时已经与它、与曾经的那些人的死活无关。因为只要我还有呼吸,只要我的心脏还在跳,我就不舒服。很不舒服。]
                深红色的法式门缓缓打开,压在厚重的地毯上没有发出一丝声响。妮可·罗宾随著管家进了这个按照规模来看更像会议室的奢华办公室。
                房间尽头的那面墙完完全全是落地窗,百叶窗帘半闭著。离落地窗不远处是一张枣色的实木办公桌,前端雕刻著的龙纹镀了金。办公桌后面是一把背对著房门的黑色老板椅,椅背极高极大,所以她根本看不到坐在里面的人。靠近她的位置摆著六张白色单人沙发,分列在办公桌前方的两侧。有两张沙发上分别坐了人。
                “少爷。”
                罗罗诺亚·索隆坐在皮制老板椅里,缓缓转过来。抬眼看见的,是自己的管家,还有那个女人。
                “谁放进来的?”
                明明很慵懒的声音却让妮可·罗宾莫名其妙地感觉后背发麻。她看不见在她右前方的管家此刻是什麽表情,但是很明显他咬紧了牙关,腰板也挺了挺。
                坐在沙发上的一个人起身,走到索隆身旁,端起原本坐在桌子上的茶杯递给索隆:“少爷…”
                另一个坐著的人没动,可罗宾看到,他嘴角略微上翘。
                罗罗诺亚·索隆接过递给他的杯子,低头看了看里面还冒著热气的液体。
                毫无预兆的,那个茶杯带著里面的热水一起飞到了管家脚下,杯子没有碎。妮可·罗宾正愣著,却见索隆唐突地立了起来,从身边站的人腰间抽出来个什麼东西,拿起来指著管家。她在子弹上膛的声音的提示下勉勉强强分辨出那是一把枪,还没来得及反应,竟已听见一声枪响。
                出人意料的,随著枪声传来的,是骨质瓷迸裂的清脆的‘咔嚓’。
                妮可·罗宾不知道索隆是怎麼在这麼短的时间里把原本对准管家额头的枪口压下、瞄准那个不足两秒前还完好无损地躺在他脚下的杯子并且扣动扳机的。
                罗罗诺亚·索隆随手把枪扔到了桌子上,自己又一次陷在椅子和沉思里。
                妮可罗宾倒抽了一口冷气。这尴尬的气氛让金碧辉煌的房间显得格外不近人情,也让她对那个依旧带著一脸淡漠窝在老板椅里的男人产生了更深一层的恐惧。
                开口的是那个一直带著近似讥讽的笑看著他们的男人。
                “老三,你带了不该带的东西进来,它打碎了少爷的茶杯。这可是对少爷的不尊敬。你说是吧,管家?”
                惶恐不安的附和声没有打动那个冷面君王,倒是让妮可·罗宾想起了‘伴君如伴虎’这词。
                “妮可·罗宾留下。其余的人,出去。”
                罗罗诺亚·索隆脸上类似沉思的表情让几个男人全都毕恭毕敬地退了出去。法式门再一次打开,合上。留下的是有些茫然的医生,和她顽固不化的病人。
                “如果还想让我讲故事,可以。但你别想治好我。”


                IP属地:加拿大8楼2014-02-14 14:58
                回复
                  >>>
                  [听到时钟秒针跳动的声音了麽?那就是你的丧钟。每一秒的流逝就代表你离死亡又近了一步。随著我说的每一个字,你都在死去。]
                  命硬不知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但倘若你问索隆,他一定会说活著不是什麽好事。
                  罗罗诺亚·索隆最早对於死亡的切身体验以及后来陪伴他终生的头痛病来源於一场被人预谋的车祸。
                  罗氏官邸坐落於一处不高的山顶。那日索隆被父亲安排去拜访长辈,很巧下山唯一一条路的路面被人浇了汽油。罗罗诺亚·索隆大概疑惑了许久,明明罗氏官邸是那山上仅有的民宅,那麼汽油究竟是谁漏的。
                  下山时刹不住车并且易燃这些都不必说,倒是有意思,同行的两人均只受了皮外伤,而年幼的罗罗诺亚·索隆勉强从只困住他一人的大火中逃出去之后却被一辆不知从哪飞来并且无人驾驶的摩托车砸中,一路头朝下被压著滑下山。
                  当然,命定要活著经历更多摧残的他那时没死,只是被找到的时候稚嫩的脸半边已经被毁得血肉模糊。舔著嘴角的血,那腥咸中带著的一丝甜每每想起来都让索隆觉得记忆犹新。还有,父亲在看到他溃烂的左脸后喃喃一声‘奇迹’之余,眼里闪烁的异样的光芒和扬起的半边嘴角也让索隆毕生难忘。
                  父亲没有差人送他去医院,是好心的下人拿酒精简单给他在伤口上消了消毒。酒精火辣辣的触感却让罗罗诺亚·索隆觉得格外清凉。
                  奇迹还是有的,罗罗诺亚·索隆的脸自己长好了。不仔细看,机会发现不了他左耳旁边几道随著月岁一同长如他轮廓的划痕。
                  命运这东西就是那麼好笑。或许有些人终其一生所追求的东西,另一些人从出生就全都得到了。坐在天上弹竖琴的那老头大概也知道什麽是公平。也或许这些与生俱来的特权,老天会再从得到的人手中一一抽走。
                  可望而不可及和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究竟哪种更可悲?
                  罗罗诺亚·索隆从未怀疑过,一定是后者。所以他才不要等到荣华散尽的时刻郁郁而死,所以他早就给自己策划好了最华丽、最绚烂的谢幕。


                  IP属地:加拿大9楼2014-02-14 14:58
                  回复
                    >>>
                    [“我不是看不见自己的沉浮,只是我不会开口寻求救赎。”
                    ——我们是彼此治不好的病人,在故事的最后各自沉沦]
                    妮可·罗宾和罗罗诺亚·索隆两人从一开始就都猜到了结果。
                    罗罗诺亚·索隆见过太多想要打动他、‘唤醒’他的人。
                    逞强是种习惯,对索罗来说那是种好习惯。本性中的特质使得索隆在不管遇到什麽问题的时候都能镇定自若地丢出类似“没事”、“我很好”的答复。当然所有长了眼睛并且会动脑子的人——事实证明这样的人不多——都应该能理解在众叛亲离之际一个孩子给出这样的话语一定是违心的,所以总有人迫不及待地追著他说什麽他一定很难过很痛苦之类的话,然后一个劲可怜兮兮地让索隆对他们说实话、倾诉给他们听之类的。可能在最初的时候,时间久了索隆也会稍微松一点口,可是当他只是略微显现出一点犹豫或者低迷的时候,这些追著他安抚的爱心大使又会很负责地马上拿出当时索隆丢出去的违心话来堵他,给些“你一定知道应该怎麼做”、“一定没问题”、“这可是你说过的”之类的安慰。所以索隆早就理解了,你不强这个世界都会来替你拔你的软肋,而你承认自己有难过就是告诉了这些好心人你的软肋长在哪。
                    妮可·罗宾再清楚不过,一个拒绝接受治疗的病人是无论如何都治不好、救不回来的。
                    根据弗洛伊德开创的精神分析法【注①】,精神疾病的源头来自於患者下意识【注②】里积累过多的未实现的愿望。原我【注③】与超自我【注④】之间的分歧需要由自我【注⑤】来判决,而原我不能实现的欲望就会被压制回人的下意识里。时间长了,这些被压抑了太久的欲望就会想方设法用其他方式爆发,而爆发的强度可能会严重到超出意识【注⑥】本身的操控能力。这种时候,天真的原我会对现实产生排斥,下意识会企图用幻想重建一个能满足原我的一切愿望的主观世界。这种时候,病人会产生幻觉或者得上妄想症。如果采取精神分析法的治疗方法,医生需要帮助病人找出那些未满足的愿望并且找出确切的问题,从那里著手治疗。而像罗罗诺亚·索隆这种经历过太多失望甚至绝望并且已经没有任何愿望的人,妮可·罗宾虽然曾经尝试过自由联想的治疗方法,她也根本不确定自己能推敲出单独某个问题根源的所在,更没把握真的能够解开他心里的死结。
                    根据卡尔·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注⑦】,心理疾病的治疗方法在於病人需要把自己的感情分析清楚。心理疾病的严重程度取决於自身经历与自我概念的契合度【注⑧】,如果自身经历【注⑨】不能被自我概念【注⑩】所包容,一个人的真实存在以及他存在的意义就会模糊不清,而在罗杰斯看来人生的意义所在就是保持【注⑪】自我,增进【注⑫】自我,实现【注⑬】自我。一旦丢失了真实的自己,一个人就不可避免地坠入了混沌之中。正常的治疗大致可以划分为七个部份,第一部份由医生协助患者分析出过往经历的不变性【注⑭】与远隔性【注⑮】,第二与第三部份的目的是让患者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有感触的活著的人,第四是要让患者放松并且客观地看待自己的前景,第五是释放重要的感受到意识当中来,第六是将半掩的感受逐个击破以此得到意识里的顿悟,到第七部份的时候患者就应该已经康复并且成为一个能够全面发挥自己作用的人【注⑯】了。不消说,以罗罗诺亚·索隆的情况来看,第三部份估计都过不了。
                    根据存在主义的理论,一个人精神上健康与否取决於他是否忠於自己【注⑰】、忠於主观上的现实。区分真与假是件繁琐却又不繁琐的事,因为想分辨出究竟什麽是真的、正确的实在太难了,毕竟这些词汇本身就过於抽象,但是只要采用逆向思维,只要找出什麽是违心的、什麽是错误的,再将它们逐一剔除,剩下的就会是一个忠於自己、终於主观现实的健康的人。嗯,妮可·罗宾好像又碰壁了,因为罗罗诺亚·索隆戴的面具早就坚固到长到肉里面,把它硬生生扯下来只会留下一滩血管与肌肤全部暴露的模糊肉团。妮可·罗宾在幻想那张俊俏的脸变得血肉模糊时都忍不住皱了皱眉。毕竟笑面人的嘴角是被刀割成上扬的【注⑱】,哪怕再怎麼用针扎透皮肉用线缝补也无济於事。罗罗诺亚·索隆已经把违心的扭曲成了真心的、把实的活成了虚的、把谎言说成了现实,你再怎麼强迫他反转过来他的逆向思维也没用,就算你把他的心脏掏出来、割开、整个翻过来再放回他胸膛里去也没用。
                    罗罗诺亚·索隆是个死死抓住过去不放的人,因为他一直死死地卡在过去里。他没救了。
                    在最华美奢豪的办公室,他事业的顶峰,商界的最高点,他的帝国的最高层,七窍流血。
                    他,灿烂如血。
                    妮可·罗宾在不知不觉中犯了一个对心理医生来说是最致命的错误,那就是爱上自己的客户。她还不知道,自己原来也没救了。
                    注:
                    ①Freud, psychoanalysis
                    ②Unconsciousness
                    ③Id
                    ④Superego
                    ⑤Ego
                    ⑥Consciousness
                    ⑦Carl Rogers, client-centred psychology
                    ⑧Congruence
                    ⑨Self-experience
                    ⑩Self-concept
                    ⑪maintain
                    ⑫further
                    ⑬actualize
                    ⑭fixity
                    ⑮remoteness
                    ⑯fully functioning person
                    ⑰authentic
                    ⑱参见维克多·雨果《笑面人》一书,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著作之一,楼主强力推荐。


                    IP属地:加拿大10楼2014-02-14 15:00
                    回复
                      >>>
                      [当我终於学会伸出手的时候,却没有人抓住。当我知道驻足回望的时候,周围的黑色已是满目苍凉]
                      很灿烂的阳光,很美的沙滩,很优雅的大海。
                      我看著那个人的笑脸,也对著那个人笑。
                      好美阿,这种安逸的时光。不知怎的让我想起小时候。
                      炫目的光芒就好像那时围绕著我的熊熊大火,阳光洒下来的温柔就像灼焰烧到我身旁的温暖。
                      呵呵。
                      我把手伸向那人,却怎麼都抓不住。
                      阿拉,别跑。再退就是海了。
                      怎麼,一定要让我沾水阿?
                      你说什麽?爱我?呵呵,别再跟我提什麽谁爱上谁。不是我不信你说的话,而是我不再相信爱情这种东西。
                      好吧,好吧,我来了。
                      感谢你,带给我这麼美妙的时光。我想我恨你,但是大概我还爱你。
                      而现在,我即将消逝。即将,沉溺於待我如此温柔的水中。
                      水溶,溶於水。


                      IP属地:加拿大11楼2014-02-14 15:01
                      回复
                        >>>
                        [我之爱与被爱,终究皆已入土]
                        冰封水晶棺的并非绝代佳人,尸沉汹涌大海的不是壮志英雄。
                        -finis-


                        IP属地:加拿大14楼2014-02-14 15:21
                        回复
                          甚好,没人ww
                          以下的东西,烦请读完原文再看。否则,原文完全没意义了。
                          【后记】
                          阿如果你坚持读到这里了恭喜那个无味的噩梦结束了。
                          嗯估计这乱七八糟的东西正常人看不太懂的,但是在解释之前先让我说明一件事。
                          引子当中的话在文中一点也没提到吧?嗯,那些话都是妮可·罗宾说的。是在索隆死后说的。
                          那个以第一人称写出的逻辑完全崩坏的小段并不是出自索隆之口,而是妮可·罗宾的自白。嗯,可以理解为索隆死后幻觉所致,她以为索隆把她带到了海边。阳光的温暖让她想起了自己的过去,包括一场火灾。呃,这里故意搞得那麼含蓄,让人想到前文中提到的索隆经历过的那场车祸里的火灾,其实大概是我想到了燃烧著的奥哈拉了吧。所以,这里说的是罗宾经历过的那场火。
                          所以应该怎麼理解呢。文章是倒叙,其中还有插叙,整体围绕著一个看起来好像是疯了的索隆展开。插叙的部份就是索隆的过去,以及妮可·罗宾和他的交集。看起来是由索隆的死开始,亦是由索隆的死结束。其实不然。
                          记得麼,‘逆向思维’?
                          疯了的不是索隆,而是这个混沌不堪的世界。索隆没有疯,他只是看透了,看淡了,然后决意放弃了。都是很正常的,尽管看起来是最不平常也最肮脏的。
                          世界上总有些乾净的人,会身不由己地被沾上肮脏的事。好坏,善恶,真假,虚实,爱恨?不,推翻它,推翻全部,逆向思维。
                          疯了的,是妮可·罗宾。是在索隆死后沉浸在幻觉之中的妮可·罗宾,是分不清虚实的妮可·罗宾,是爱到恨的妮可·罗宾,是模糊了生死的妮可·罗宾,是最终溺水并且葬身大海的妮可·罗宾。
                          没错,都死了。
                          至於那句[我之爱与被爱,终究皆已入土]。很明显阿,妮可·罗宾没有入土。入土了的是爱的能力,与被爱的可能性。在文中可以理解为被索隆一人带走了。
                          阿,解释的差不多了。该我再吐一次槽了。
                          这文开篇好久了,如序所示,去年十月末提笔的。很阴暗的日子,那一段一直都是。一直没有完结,因为种种私事。本打算拖到四月的,不知怎的今天居然就这麼扯完了。
                          好日子阿。多伦多也刚刚转钟,今天二月十四。
                          我之爱与被爱,终究皆已入土。
                          情人节快乐。
                          以上。


                          IP属地:加拿大15楼2014-02-14 15:21
                          回复
                            真是冷清阿...
                            这个帖子就这麼沉了我舍不得 破例自挽一次


                            IP属地:加拿大20楼2014-02-16 01:55
                            回复
                              阿阿阿这首歌好合适
                              坠落 - 蔡健雅

                              总认为这个世界 没有我无所谓
                              这样的感觉或许从以前就在
                              努力独自面对 倔强的以为
                              没人能体会我这孤独的伤悲
                              就别抱紧我 别安慰我
                              就放弃我 让我继续坠落
                              爱是什么颜色
                              模糊了 忘记了
                              似乎爱曾与我擦肩而过
                              却不曾逗留也从不属于我
                              心已破碎的我 该要如何振作
                              一身的防备只想躲进个角落
                              把真心话说穿了 我真的累了
                              经历过曲折最后又得到什么
                              就别抱紧我 别安慰我
                              就放弃我 让我继续坠落
                              爱是什么颜色
                              模糊了 忘记了
                              似乎爱曾与我擦肩而过
                              却不曾逗留也从不属于我
                              羡慕那些有完美生活的你们
                              童年记忆的快乐多过伤痕
                              生命开的玩笑有没有分寸
                              带走了我的天真
                              就别抱紧我 别安慰我
                              就放弃我 让我继续坠落
                              别说为我心疼 舍不得 我疯了
                              别说阳光在远方等着我
                              它不曾来过 它从不属于我


                              IP属地:加拿大31楼2014-02-18 03: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