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FER6:中国中纺集团 财务部管理培训生
工资:月薪3000+补贴、福利(不详)
这是楼主收到的OFFER中级别最高的企业了,国资委的直管央企。和上一家单位一样,我同样是通过校园双选会得到了这个企业的OFFER,这个一个过程也同样是纷繁复杂。
投递简历后没两天,就通知去企业笔试,笔试的内容大概是注会的内容,侧重于税法方面,再加一篇中译英(介绍这个企业的中文报道)。提醒各位,很多企业在笔试的时候都喜欢考与税法相关的内容(比如我还参加过的笔试:中铁建房地产、居然之家等都是如此),特别是做了收入成本费用分录后让你做一个利润表,再算一下税,这个最爱考了。
大约一个星期后,那边通知我考试通过,参加第一轮面试。这也是我求职以来经历的最耗时、最费力的面试。
坐在我面前的面试官有七个人,除了两个记录员,有五个人向我发问。因为楼主的成绩不错,学校的活动参加的也不少,所以想把他们往这方面引导,但是引导了多次都以失败告终。
他们的问题主要纠结于两点:一、我学的是国际会计,是否熟悉中国的会计环境;二、我因为考研没有实习过,我如何能更快的适应工作。我给了他们很多方面的回答,包括在学校老师注意将国际会计与中国会计相结合、强调自己的学习能力强、可以提前实习等等方面,最后大约过了一个小时他们才满意。
这次面试过程中,我有一个特别满意的地方就是当对方纠结于我没有实习过时,我成功的引导他们对我的社会实践感了兴趣,并成功让一位阿姨级的领导温馨的回忆起了她在农村的成长经历,面试以一个和谐的结局收尾。

过了N天后,楼主终于收到了终面的通知,到了之后楼主发现是要和一个东北大学的硕士竞争一个职位。这次是和财务总监直接面对面的对话,和财务总监的对话一般都很和蔼,毕竟他很可能就是你以后的上司。和前一轮面试不一样,他对我的学生活动很感兴趣,侧重询问了我从这些活动中的收获,并回忆起了他的学生时代。

我觉得这次面试,我的表现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不过最终我还是将那位黑龙江的大哥PK掉了。
面试建议:
1.多思考、多总结,比如能从一个活动中得到什么收获、有什么经验和教训,如果再让你举办一次这样的活动,你有什么改进的办法。这些都是考官爱问的东西。
2.对于自己简历上的活动,一定要把过程背熟,把细节搞清。如果你这些活动是编的,请编的天衣无缝、没有漏洞,最好能自圆其说。
3.根据考官的性别与年龄,力求用自己的经历引起他们的共鸣,比如和年纪大的谈农村,和30左右的谈校园。
最后拒掉这个OFFER的原因是:
1.待遇太低且不保证北京户口
2.因为是管培生,前三年可能去全国各子公司轮岗,很不稳定
3.大家可以百度一下中国的纺织业,最近棉花市场很不景气,而且我预计这样的不景气不是暂时的,而是永久的
这是要我的企业中级别最高的,管培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我还是没有选择它。说不定我错过了一个好机会呢?谁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