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悦文学吧 关注:2,132贴子:53,731
  • 6回复贴,共1

【故事收集】每个故事都是一场美好的梦,各位一起来收集吧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额,我听过的故事不多,因此估计也收集不多,各位吧友们也来帮忙吧。


1楼2014-01-28 12:46回复
    【如果花知道 】
    初相识时,他是这所重点高中的王牌老师,而她是从外校转回的漂亮女生。近乎自杀性地迷恋,她沉醉不知归处。
    老师冷若冰霜地拒绝,女孩痴迷不悟地放任,眼看她日益消沉,朋友一语道破天机,他是重才学的人,要想让自己有足够的吸引力,必得成就自己最完美的形象,不只外貌,更要学识。于是,在那株老木棉下,她约来了他,并且下了战书:总有一天,会用自己的真才实学证明自己有能力得到他的爱。而他,一定要等她长大。
    没想到,他会答应,也没去想,他为什么会同意这个近乎可笑的约定。
    当她大学毕业成为一名记者,爱慕的男子走马灯般穿梭时,那个身影虽执著于心却也渐淡如烟。只是她还记得那个约定。
    可为什么老木棉下等来的是爸爸?
    原来,当年是父母与他共同商议,让他假意承诺以不使一个少女伤怀。于是,为了她,他自毁前程背上与学生相恋的骂名。蒙在鼓里的她却有机会进入大学校园感受青春,感受生命旅程的一路风景。清风缥缈,似曾相识的淡淡花香袭来。可是他早已不在这座城市。
    只有那花香依然温暖着她,或许一生。


    2楼2014-01-28 12:51
    回复
      【爱之望 】
      七岁那年,我们全家卷入了一场宗教冲突,科罗拉多州北部伊斯兰与基督教众大打出手,我的母亲成了冲突的牺牲品。
      父亲带我远离家乡,来到阿拉斯加,但我万万没想到,不到一年,父亲便和另外一个女人结了婚,更可恶的是,她是白人,还信奉害死母亲的伊斯兰教。
      他们向来歧视我们黑人,但黑人也有自己的尊严,虽然生活在一起,但我从来不和这个所谓的后妈多说一句话,即便父亲再三劝告,我决不会背叛死去的母亲。
      在新的家庭,除了我,其实还有个跟我同龄的妹妹,她叫安妮,是个天真的女孩,但我讨厌她,白人小孩从小就娇生惯养,凭着学校对他们的偏爱,在黑人同学面前总表现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
      当然,这种心态不能被后妈发现,她对自己女儿简直爱得要命,吃喝自不必说了,更恶心的是每当安妮出去,她都会站在窗口痴痴地遥望,不就过一段马路嘛,这溺爱也太夸张了吧! 我的青春可以用度日如年来形容,但我终究还是在压抑中走完了十年。十年里,为了不输给安妮,为了黑人的尊严,更为了死去的母亲,我从不敢放弃自己的努力,苦尽甘来,十八岁的那个夏天,我和安妮同时拿到大学毕业证。
      但我我和她不一样,她打算去斯坦福深造,而我,我想回科索拉多工作,因为那里有我的母亲。
      安妮悄悄跟我说,斯坦福那边的导师希望我也过去,这样的机会难得,可我瞥了她一眼,冷冷地说,你妈每天都在那窗口看着你离开,直到你的身影消失,你去看看,那窗下都磨出两个脚印了,但我妈在科索拉多,上帝告诉我,她需要我回去。
      安妮一脸惊愕,一下子流下两行泪水,我不知道她是被我的风凉话说哭了,还是被她母亲的爱之望感动哭了,明天就要离开这个可恶的家,我没心思再想这些。
      尽管全家人都热情地帮我准备行李,但在我眼里,一切都是假的,尤其是后妈,分明是一脸窃笑,她一定在庆幸瘟神终于要走了,这个家以后完全属于她了。我只能默默祈祷,愿主耶稣惩戒这些异教徒吧!
      但是,我不得不承认,十年时间,我对这个新家还是有感情的,在跨出家门口那刻,我突然想起父亲,还有天真的安妮,无论如何,他们对我并不差,或许,我真的有点残忍,然而,一切都已结束。
      我是在马路口忍不住回头的,那个熟悉的窗口,站着熟悉的身影,白人后妈竟然会遥望着我,我心里翻江倒海,怎么会这样?包里的手机在这时也滴滴响起来,是安妮发来的短信,她说:“一直不敢跟你说,每天母亲都会在窗口望着你离开,她爱你,那两个脚印,其实有一个属于你。”
      十年了,我和安妮都以为母亲是在望对方,却不知道,母亲对我们的爱就像那两个脚印,没有丝毫偏颇。我不敢再回头,越过马路,直奔科索拉多,任凭泪水被风吹落。
      当我看见母亲的坟头摆满无数凋落的鲜花,当我把这一切告诉父亲,我才完完全全明白过去的所有,那个信奉伊斯兰教的后妈,她每年都会陪着父亲来祭奠母亲,可在学校的我,却一点也不知道。
      在母亲坟前,我对上帝起誓,我要回到阿拉斯加,用一生的时光来弥补一份没有种族、没有宗教、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


      3楼2014-01-28 12:51
      回复
        【从来未曾遗忘过】
        父亲抱着一个弃婴回家,他给她取了名字叫毛小妹,他叫毛小军。他觉得有这样的名字,才能证明是一家人。她是个未断奶的娃娃,需要母乳。母亲说:“从哪捡回来的就送哪去。”老实的父亲看了看他,他抱起她,用力搂在怀里。
        北方的冬天异常的冷,他抱着她走了很远的路,喝遍了村里村外所有刚刚生完孩子的女人的奶,以致于渐渐地人家开始躲他,任他怎么叫喊都不再开门。
        他决定去山后偷牛奶,结果被人家发现,他拼命的跑,拧开了装牛奶的酱油瓶子,把牛奶倒在自己的棉衣上,他被打的鼻子出了血,脱下棉衣抱在怀里,棉衣上的牛奶已结了冰,想着到家把棉衣放在炕上烤,冰融化了,挤出奶来。他回到家,一头栽在地上,把棉衣递给父亲,说了句“把奶烤出来”,就昏了过去。
        他醒来,父亲说棉衣上的冰被烤化了,可牛奶已经渗进棉花里,挤不出来啊!
        几年过去了,哥的鼻子总会流出红色的东西。以后,他每次流鼻血,都把她叫到一边看,他拍着巴掌笑,和邻居家的孩子炫耀,我哥会变戏法。
        小妹身体不好,磕磕绊绊长到5岁。这5年里,他忘记爬山下河的乐趣,唯一记得的是带她玩,教她写自己的名字,教她在纸上画出太阳和月亮。与别的孩子吵架时,她被骂做野种,她就挺起胸,骄傲的说,我有哥,我哥会变戏法,会当大马。那些孩子笑她,你哥也不是你亲哥。
        她哭了,她不明白,哥怎能不是亲哥呢。他知道后,把与她吵架的孩子教训一顿,认真地对她说,记住,你哥是你亲哥,要不你能和哥长得这么像吗,你看你和哥的下巴,都有个小黑痣,这叫兄妹痣。
        她一天天长大了,可他的背有点驼,不似同龄孩子那般挺直。母亲埋怨她,就是你总让你哥背。她撅着嘴走开,她习惯了母亲对她的冷漠,父亲的呆板,只有哥对她好。
        她没有考上高中,父母说,去县上的工厂挣钱吧。他态度坚决的对父母说,小妹10岁了,必须去上学。母亲冷冷的说没钱,他急了,小妹聪明,一定能学好,我挣钱供小妹读书。
        他在县里的水泥厂上班,每个月领到工钱的那天,她就去给她买诸如笔记本和蝴蝶发卡之类的礼物。其余的钱交给母亲,一些家用,一些留下给她读书,而他自己,终日的工装,回家也不曾换下,鼻子依旧经常出血,在工厂吃大锅饭干馒头,瘦了一整圈,背更加驼了。
        每次他回来,她就缠着他讲县城里的新鲜事,但他已不再让她看自己流鼻血的样子了,上一次,她见了后就哭了,问哥怎么总流鼻血。她长大了,不再相信那是变戏法。她懂得心疼哥了。
        有一天,家里来了两个城里人,是她的亲生父母,她才不肯跟他们回去,挣扎哭喊中叫着哥,哥,快来救我啊,他回家时,她已经被带回城里了。她的父母留下3万元钱,说以后还会分期再付给他这些年的抚养费。他第一次在父母面前发火,摔了家里的碗。
        那段时间里,他瘦得不成样子,哭得眼圈红红的。就在这时,因为工作时分心,他的右手被绞进运转机,被齐刷刷的绞断了。拿了厂里的抚恤金后,被送回了家。
        他终于得到了她的地址,是她父母寄来的汇款单上写的,她给他开门,见到他那刹接上)那,她哇哇的哭了,扑进他怀里,用拳头捶着他,哥哥你怎么才来找我,兄妹抱头痛哭后,她才发现他不见了一只手,他却笑,没关系,哥还有左手呢,一样有力气背你,不信你试试。
        她的父亲说齐琪只有在城里才能把落下的课程补上,才能进重点大学。他妥协了,还有什么比小妹的前途更让他看重呢。他狠着心走了,留下她的哭喊声,哥,你可要来看我,哥,你可别把我忘了。
        一年后,她生日那天,他包了她最喜欢吃的韭菜馅饺子,他在操场上找到了她,兴奋地喊着小妹,小妹,所有学生的目光都望过来,她却迟迟没过来。他以为太远了,她不清他,他跑过去。有人问齐琪,这个农村人是谁?他清楚的看到她的脸顷刻间红到脖子,他多么希望她能像小时候一样骄傲的说,这是我哥,可她没有,她微微垂下眼皮去,说,这是我爸工厂里的工人。
        他当然不知道,1年时间,足以把一个女孩变得虚荣,被城市同化。他已为,自己没变的那份感情,她也不会变,一年前,他还哭着喊着,不要忘了她啊,他把饭盒给她,声音抖得厉害,这是你爸给你送的饺子,趁热吃,韭菜是自家地里种的,新鲜着呢!
        毕业后,他在市里的医院做医生,成了家,有了孩子,几乎忘记了童年和少年的记忆,她只记得自己叫齐琪,是个幸福而优裕的城里人。
        那天她到取药室为一位需要强痛定止痛的患者取药。在取药处,药剂师说只剩下两盒了,全被这位患者拿走了,齐医生,你等一下吧。她顺着药剂师的目光望去,那位站在玻璃窗外的男人如此熟悉。驼下的背,尽管皮肤黝黑而干裂,但她依然看得到他下巴上那小小的痣。她的下巴上也曾有过,不过,20岁那年用美容方法除掉了。
        她看到他,与城里男人而言,近40岁的年龄是最好的时段,可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捞上10岁。他慢慢走到大厅的椅子边坐下,左手取了药,没有喝水,仰着脖子,吞下去了。
        她查了药方,打电话给开处方的医生,那位医生麻木的说,哦,你说的是那位农村患者,,患者是食道癌。她的心猛地被抽紧,作为医生的她太清楚,食道癌这种病,发现就是晚期,无药可救治。
        他起身打算离开医院,那驼下的背承载过她年少的快乐时光,她的泪水终于涌出来了。她追过去,从身后拉住他的衣角, 喊了一声哥。他站在原地,没有动,也没有转身,只身子一怔,她再次喊了一声,坚定而不容置疑的呼唤。
        他缓缓回过头来,已是满脸泪水,他知道这个世上,除了小妹,不会再有人这样拉他的衣角,坚定而骄傲地叫他哥,而这一声哥,他足足等了15年。


        4楼2014-01-28 12:52
        回复
          那天我吻了她
          一天,正走在路上,手机响了,话筒里是个稚嫩的小女孩的声音:“爸爸,你快回来吧,我好想你啊!”凭直觉,我知道又是个打错的电话,因为我女儿的声音我太熟悉了.。这年头发生此类事情也实在是不足为奇。我没好气的说了声:“打错了!”便挂断了电话。
          接下来几天里,这个电话竟时不时地打过来,搅得我心烦,有时态度粗暴的回绝,有时干脆不接。
          那天,这个电话又一次次打来,与往常不同的是,在我始终未接的情况下,那边一直在坚持不懈的拨打着。我终于耐住性子开始接听,还是那个女孩有气无力的声音:“爸爸,你快回来吧,我好想你啊!妈妈说这个电话没打错,是你的手机号码,爸爸我好疼啊!妈妈说你工作忙,天天都是她一个人在照顾我,都累坏了,爸爸我知道你很辛苦,如果来不了,你就在电话里再亲妞妞一次好吗?”孩子天真的要求不容我拒绝,我对着话筒响响地吻了几下,就听到孩子那边断断续续的声音:“谢谢……爸爸,我好……高兴,好……幸福……”
          就在我逐渐对这个打错的电话发生兴趣时,接电话的不是女孩而是一个低沉的女声:“对不起,先生,这段日子一定给您添了不少麻烦,实在对不起!我本想处理完事情就给您打电话道歉的。这孩子的命很苦,生下来就得了骨癌,她爸爸不久前又……被一场车祸夺去了生命,我实在不敢把这个消息告诉她,每天的化疗,时时的疼痛,已经把孩子折磨得够可怜的了。当疼痛最让她难以忍受的时候,她嘴里总是呼喊着以前经常鼓励她要坚强的爸爸,我实在不忍心看孩子这样,那天就随便编了个手机号码……”
          “那孩子现在怎么样了?”我迫不及待地追问。
          “妞妞已经走了,您当时一定是在电话里吻了她,因为她是微笑着走的,临走时小手里还紧紧攥着那个能听到‘爸爸’声音的手机……”


          5楼2014-01-28 12:53
          回复
            【向日葵没有哭】
                          一
              城北的那家电器店,是她和父母在这座城市的栖身之地。她9岁时,父母便时常争吵,并不当着她的面,但她总能知道。
              她10岁那年,一个秋天的傍晚,她放学回来,刚到店门口,就听见父母在店内激烈地争吵着,母亲的哭声飘进她耳中。她走进店里时,父母同时停止了争吵,母亲还冲她笑了笑,转身进小厨房忙开了。那一天晚上,家里的气氛非常沉闷。
              大火烧起来时,是在凌晨3点多。她突然惊醒,大火已在她周围蔓延,火势非常迅猛,一瞬间的工夫,便肆虐开来。疲劳了一天的父亲和母亲仍在离她不远的角落呼呼酣睡。她冲他们尖叫,并本能地向外跑。
              父亲和母亲这时也惊醒了,母亲率先朝她冲去,但有什么绊住了母亲的脚,她跌倒了,一个摆电器的货架压在她的身上。她对父亲喊:爸,你快拉妈妈起来!但他只看了妻子一眼,便继续朝她跑来,一把抱住她朝店门冲去。当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邻居们的身影扑入她眼帘时,她晕了过去。
              大火是因为电路老化引起的。这次大火,不仅毁了电器店,也令她从此失去了母亲,而且她全身65%被烧伤,其中3度烧伤占了11%,包括脸部和身体上的皮肤。父亲的左胳膊和前胸也被烧伤了。
               二
            从她病房的窗口望出去,可以看见医院的一个小花坛,里面种着不少向日葵。大而浓绿的叶子,已如她的手臂一般粗的茎干,圆圆的花盘里一朵朵的细小花蕊,在阳光下闪着漂亮的碎光。它们快乐地冲着太阳扬着脸,散发出单纯、热烈、美好的气息。每次做植皮手术前,她总会望着它们,心里会热烈起来。这时候,父亲也会站在一旁,和她一起看着那些向日葵,并说:“妞妞,别害怕,爸爸一直陪着你呢!”
              但她很少搭理父亲,有时甚至不愿意看他一眼。
              是的,如果父亲能拉母亲一把,母亲一定会和他们一样逃出来,也就不会离开她。但是那天父亲和母亲吵架了,他是故意不救母亲的。她心里便对父亲有了说不出的怨恨。但父亲仿佛全然不知,在她病床前忙碌地转。
              有很多人来看她,街坊邻居、老师同学,以及她不认识的人。他们走时,都会塞一个红包给父亲,他不停地说谢谢。她默默地看着,对父亲的厌恶又多了一分。
              两年后,她出院了。或许是为了忘却曾经的火灾伤痛,父亲没有回到原来的地方,而是在城南租了一间平房,房子的前半部分白天是电器店的店面,晚上是父亲的卧室,后小半部分是她的小卧室和小厨房,还有一扇小窗。
              生活仿佛又回到了从前,但少了母亲,是永远地少了母亲。每次小厨房那边传来父亲炒菜的声音,她总会想起母亲。她变得沉默寡言。
               三
            尽管她做了26次植皮和整容手术,但她身体上仍然留下烧伤的痕迹。她被烧掉的头发已经渐渐长出,可是右脸坑坑洼洼、毫无表情,双臂和双腿上有蜿蜒绵长的疤痕。她不肯照镜子,其实家里也没有镜子。对父亲要送她上学的询问,她拼命摇头。
              但父亲仍然送她去了学校,他和班主任在办公室里谈了很久,然后丢下她走了。傍晚,她从学校回来后躲在小卧室里不停地流眼泪,外面不时传来父亲捣鼓电器的声音。她越发怨恨父亲,怨恨父亲为什么那么狠心丢下她一个人在学校里,被同学们围观,尽管班主任一直都在安慰她。
            (未完)


            6楼2014-01-28 12:54
            回复
              【微故事精选】
              1、多年后,她出席暗恋多年的他的婚宴,他变得风度翩翩,侃侃而谈,坐他身旁的是位美丽动人的新娘,虽然看着不是滋味,但也得走去祝贺他一番:“多年不见了,你变健谈了呢,以前你和喜欢的人说话,舌头总打岔,现在能把这么漂亮的新娘娶回来,厉害!”他听后脸红耳赤起来:“真、真、真的吗?”
              2、一个王子爱上一个公主,公主告诉他,如果他愿意连续100个晚上守在她的阳台下,她就接受他。于是王子照做了,他等了一天,两天,三天……直到第九十九天,王子离开了。为什么王子不再坚持最后一天?答案很感人——爱情不能只是一个人的付出。王子用99天证明爱,用第100天证明尊严。
              3、爸爸:儿子你觉得爸爸壮吗?儿子:嗯。爸爸:你觉得少林功夫厉害吗?儿子:厉害。爸爸:如果我剃成光头,练少林功夫好吗?儿子拍手:太好了。第二天,儿子 看到光头的爸爸,高兴地说:爸爸加油,一定要练成高手。那天,是爸爸化疗的前一天。那天,爸爸用特有的方式教会了儿子乐观和勇敢。
              4、拙劣的琴声伴着哭声从窗内飘出,邻居叹:琪妈又逼琪练琴了。这情景多年未变,直到医生告诉琪妈,琪伤了左手神经,酸涩的琴声才终于停止。十年后,琪作为最 有才华的画家开画展,一富商愿高价购一幅《梦与谎》,琪摇头:这是要送一位医生的礼物,是他用谎言打碎了妈妈的梦,成就了我的梦!

              5、周围都拆迁了,就剩下她那幢孤零零的小屋,断路、断水、断电,双倍的拆迁补偿,各种招数都用遍了,她都不说话。只是有一次掐断了她的电话线,她去电信闹了 一场……他们说她是个疯婆婆。领导出马,昏暗的角落,落寞的她,守护着电话,半晌说上了拆迁以来的第一句话:要拆了,失踪三年的女儿就真的回不来了。
              6、黑人司机载了一对白人母子,儿孩问:“为什么司机伯伯的肤色和我们不同?”母亲答:“上帝为了让世界缤纷,创造了不同颜色的人。”到目的地黑人司机坚持不收钱,他说:“小时曾问过母亲同样问题,母亲说我们是黑人,注定低人一等,如果她换成你的回答,今天我定会有不同的成就
              7、外婆离开人世的那个黄昏,外公在病房里陪伴着她走完了她生命的最后一段旅程。外婆临去前对外公说‘放学了’。一直假装平静的外公听完这句话后像个孩子似的 大哭起来。葬礼结束后我问起外公这三个字的含义,外公告诉我说这是从前他和外婆还在上小学时外婆常说的一句话:放学了,我们一起回家吧。
              8、生日那天,漂亮女儿愿望居然是剪掉长发。看着她充满期待的眼睛,我点点头。可当女儿出现在我面前时我傻了,她头上光溜溜的。送女儿走进幼儿园时我心里别有 一番滋味。一位家长握住我的手,他说您女儿真了不起,我没想到她为了让我儿子不觉得跟别人不同而剪掉头发。我儿子化疗后发全掉光了
              9、他很爱她,她也一样。只是她品学兼优,是清华的保送生,而他从不学习。高二结束,她向他要一件礼物,做为毕业分手时的纪念。他愣了好一会,最后说要给她写 一封情书,不过要用一年的时间。一年后,离别的车站,她拿到了他递她的信封,但信封里面并没有情书,而是他的清华录取通知书。


              8楼2014-01-28 13: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