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花邪幼时相遇时间
#为方便区分时间,花爷的称谓幼年用解语花表述,成年用解雨臣表述。
4. “事实上我从出生到现在,回老家的次数没有超过一只手,特别是大学之后就更不愿意回来,这里十里八乡的什么都没有,电视台也只有这么几个,我自然是不愿意呆。”——《贺岁篇 起源》吴邪叙述
“他不是我做过生意的客户,也不是什么日常的朋友或者酒肉之交,而是六七岁时候的小朋友啊……当时的年纪我连脸也记不住,不要说记住一年只见一两次面的小鬼的名字。”——《盗七第三十一章 夹喇嘛》吴邪叙述
“我妈妈努力维持着解家在外面的面子,我只有出来当我的少东家,那时候我才八岁。”——《盗七第五十六章 成功者》解雨臣叙述“
(四合院的衣帽间)是原来堆粮食的库房和爷爷住的地方,空了很久。”——短篇《解语花的一天》
首先,吴邪回老家不超过5次,成年后或者说懂事之后由于没有娱(小)乐(伙)休(伴)闲而很可能没有回来,那么他回长沙的绝大多数时间应该都是在小学时期。
其次,解语花此时在长沙二爷处学戏,而九爷和这时候的解家的根据地已经转到北京,九爷过世后不久解语花就不得不去当解家少当家了,也就是说解语花8岁时从长沙搬回了北京,之后不太可能在长沙的春节期间见到吴邪(这点并不能完全排除,因为花爷此后很可能还是要定期到二爷那里学艺/宣告接受庇护。但忙于本家或受身份影响的话,春节去二爷那里遇上吴邪或许比较困难)。撇去一两次吴邪中学时期回长沙的可能性,两人相见的次数大致为2-4次,重合部分为春节期间,幼年花在长沙跟着二爷学戏学功夫,吴邪作为五爷之孙从杭州来拜年。吴邪5-9岁,解语花4-8岁。
根据解语花在8岁时不得不回北京担当起解家家主来看,就算幼年花邪约定过第二年再见,次年两人却见不到的原因更可能出在九爷离世解语花被带回解家的意外事件上,而并非吴邪爽约不来,这样的结果对于重义气的吴邪和#商誉很好的解雨臣(形容词来源于原著人物表现总结和三苏访谈)来说实属无可奈何。更何况原著里并未提及相约的设定。
#关于商誉很好这点,可以参照:
a. “所有人的目的,是解家的那个印章,有了这个唯一的印章,就可以从世界各地的银行中,提出解家储备的古董,解雨臣的经营理念和经营翡翠的理念很像,现金是不重要的,在古玩拍卖日益火爆的今天,控制源头的数量和控制拍卖行,囤积精品才是经营的核心。
和那些土豹子不一样,解雨臣是阻止中国国宝外流最大的功臣,大量未现世的国宝,都在解字底下的恒温恒湿,空气隔绝的真空保险柜里。解雨臣也是藏宝于民这个概念的开创者,他不信任现有体制的文物保护制度,宁愿把这些国宝散布于民间。北京第一个藏宝俱乐部使用基金形式管理,也是解雨臣创立。
一个小孩子,如果撬动巨大的商业帝国,控制这些穷凶极恶的人,是因为他用信仰几乎垄断所有的巨型交易。” ——移动版《沙海2 第五十章 藏人》(沙海完结前暂时不打算看,章节标题源自网络,实体书里好像不一致)
b. 盗墓笔记吧三叔微访谈
Q:黑眼镜为什么那么相信解语花?
A:解语花说到的都做到了。
关于这点,没有年龄问题那么铁证如山,根据现有材料大约可以确定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