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羽吧 关注:15,157贴子:568,119

【历史】普及一下关于羽殿时期的历史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鄙人夜楚,此贴是说明战国末年至楚汉之争的历史普及贴
可供写历史向文的楼主参考
也可发言提问,我会尽我所能之力回答


IP属地:江西1楼2014-01-25 13:29回复
    战国末年篇:

    战国时期七雄分布图


    IP属地:江西2楼2014-01-25 13:41
    收起回复
      离开一下,待我回来再更


      IP属地:江西6楼2014-01-25 14:07
      回复
        然后是关于楚国的所尊奉的神兽,我看到了太多乱扯的,什么青龙白虎啊,朱雀玄武啊,在此我要申明,楚国尊奉的神兽与以上四样——屁点关系都木有!
        楚国尊奉凤,在如今的一些楚国出土文物上也会有凤的身影,自古凤为神鸟(凤为雄,凰为雌在此区分一下),凤也为楚人的图腾,这点是由崇拜祖先祝融而演化下来的。
        ps:传说祝融为楚人的先祖,号为赤帝,后世尊为火神,是三皇五帝之一,


        IP属地:江西12楼2014-01-25 16:58
        收起回复
          战国七雄之秦国:
          秦国,战国后期七雄之中第一大国,因为要更随少主时代的缘故,我们就从秦始皇嬴政开始介绍:
          嬴政,公元前246年登基(登基时这货十三岁),公元前238年掌权(二十一岁),随后秦始皇开始了他扫并六国的道路,以下为消灭六国的时间和领军的主要人物:
          前230年秦灭韩;主要将领:内史腾(PS:内史为其人官职,名腾,姓氏不详)
          前229年——前228年 秦攻占赵都邯郸;主要将领:王翦;次战争因为碰上赵国名将李牧而僵持了有一年多,后来运用反间计,除掉了李牧,攻占赵国都城,俘虏了赵王迁,赵嘉逃往代国称王,可实际上赵国的土地板块以划入秦国,赵国名存实亡。
          前225年秦灭魏;主要将领:王贲
          前226年——前223年(222年)秦灭楚;主要将领:李信、蒙恬和王翦;公元前226年,秦用20万大军攻打楚,楚派项燕抵挡,项燕大败秦军,李信败逃;后秦又派王翦率领60万大军再次伐楚,公元前223年,攻占楚都寿春,俘虏楚王负刍,楚国灭亡,而项燕败退至长江以南,立昌平君为楚王。在此之后,王翦率兵南下,在公元前222年,消灭项燕与昌平君等残党。
          前226年——前222年秦灭燕;主要将领:王翦;(PS:公元前227年,燕太子丹派荆轲刺秦,因荆轲刺秦失败,秦王嬴政以此接口攻打燕国。)
          前221年 秦灭齐;主要将领:王贲(PS:齐王无反抗,秦不战而胜)


          IP属地:江西13楼2014-01-25 19:10
          回复
            七雄之中,我就介绍这两个国家了,其他国家之后会简单的说一下,如果有要求说明的请回贴,注明国家名称,我会相应回答


            IP属地:江西17楼2014-01-25 19:22
            回复
              关于出生在富贵家族而非是贵族的人是否有“氏”问题,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
              在战国末年,因战争原因失去地位的人很多,在这样的背景下,不是贵族可依旧富贵的可供一个家族的,那无非是两种情况,一是:贵族的后代,贵族的底蕴是不用说的,在失去了贵族的身份和地位后,他的后代还是会保留“氏”;二是:经商,虽然在当时的时代,商人是一个很受人鄙视的职业,但在吕不韦由商人越为秦国相国后,商人的地位还是有所改善的,而且吕不韦也是有“氏”之人。所以由此观之,出生在富贵家族而非贵族的人,应该部分人还是拥有“氏”的。
              @繁槿汐


              IP属地:江西20楼2014-01-26 13:28
              收起回复
                战国七雄之赵国:
                赵国,是第二个被秦国所攻破的国家,赵国列代国君为嬴姓赵氏,在少主时期,赵国都城为邯郸,少主所生时期,赵国共有四代君主:
                赵幽缪王(即赵王迁):前235年—前228年;战国时期赵国最后一代君王,在位期间,他命大将李牧抗击秦军,但在之后又听信谗言,杀了李牧(有毛病),最终致使赵国被攻破,其也成为秦国俘虏。
                代王嘉:前227年—前222年;赵悼襄王的嫡子,因不受宠而被废除,在赵国被灭之后,被拥立为赵王,六年之后,被王贲所俘虏。
                武臣:前209年8月—前208年;陈王陈胜部将,后自立为赵王,后被李良所杀。
                赵王歇:前208年—前204年;战国时期赵国贵族,被被张耳和陈馀所用立为赵王,定都城信都,之后秦将章邯攻打赵国,出以重兵围攻巨鹿(于是就有少主的‘巨鹿之战’),楚汉之争中,陈馀为汉将韩信所败,被杀,赵歇逃回信都,也被追杀。


                IP属地:江西21楼2014-01-30 13:29
                回复
                  战国七雄之魏国:
                  魏国(亦可称之为梁国),第三个被秦国攻破的国家,魏国国君列代以姬姓魏氏,少主时期,魏国都城为大梁;先后共有两位君王:
                  魏景闵王:前242年—前228年。
                  魏王假:前227年—前225年;魏景闵王之子,最后一位战国时期魏国君王。


                  IP属地:江西23楼2014-01-30 14:11
                  回复
                    战国七雄之韩国:
                    韩国,七雄之中第一个被秦国所灭的国家(惨啊),少主时期,都城为新郑,历代国君的为姬姓韩氏;少主所生活时期,韩国只有一位国家:
                    韩安(韩废王):前238年—前230年;韩桓惠王之子,在位九年,公元前230年,秦攻破韩国,韩安被俘,公元前226年,韩安被处死。
                    PS:韩安这个哥们运气太背了,在登基时,韩国就已经处于灭亡边缘了,之后……就没有之后了……一个词:悲剧。


                    IP属地:江西24楼2014-02-01 13:49
                    回复
                      战国七雄之齐国:
                      齐国,最后一个被秦国攻破的国家,少主时期,都城为临淄,齐国历代君王为妫姓田氏;少主生活时期,齐国前后共有八位君王:
                      齐王建:前264年—前221年;战国时期的齐国末代君王,公元前221年,齐王建饿死于流放之地“共”
                      (PS:一下为秦末至楚汉时期的齐王)
                      田儋:前209年九月—前208年六月;是齐王田氏宗族,公元前208年,自立为齐王,同年六月,被章邯所率秦军打败,于临济下杀田儋。
                      田假:前208年七月—前208年八月,前205年二月—前205年三月;齐王建之弟,田儋死后,被齐人拥立为齐王,后又被田荣赶走,之后很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公元前205年,少主灭田荣,复立田假为齐王,同年三月,田荣之弟田横,趁少主回救彭城之际,击田假,田假亡走楚,楚国杀死了田假。(又是一个悲剧
                      田市(这个字念fú):前208年六月—前206年六月;田儋之子,少主分封十八诸侯之时,封田巿为齐王(胶东王),因没有封田荣,田荣不服,不让田巿离开临淄去胶东而田巿害怕少主怪罪,悄悄到了胶东,公园前206年六月,田荣率兵击杀田巿。
                      田都:前206年二月—前206年五月;公元前207年,少主分封十八诸侯之时,封田都为齐王(临淄王),因分封之列没有田荣,所以田荣很不服。公元前前206年五月,田荣率兵攻打田都,田都逃亡至西楚。
                      田安:时间应该和以上两人差不多;(以下段来自百度百科)项羽破釜沉舟渡河救赵时,田安攻下济北数城,并率所部投奔西楚霸王项羽。被项羽封为济北王,都博阳。后因田荣造反而被杀。
                      田荣:前206年六月—前205年正月;公元前206年七月,田荣自立为齐王,起兵反抗少主,少主率兵讨伐齐国,公园前205年正月,兵败(活该),被平原县民所杀。
                      田广:前205年三月—前204年十一月;田荣之子,公元前前205年正月,(以下段来自百度百科)田荣兵败,逃至平原县,被平原人杀死。项羽再立田假为齐王,三月,田假被田荣的弟弟田横击败,再投楚国,被项羽所杀。田横收复失地,立田广为王。公园前203年十一月,汉王刘邦派使者郦食其赴齐讲和,田广与田横同意和汉王共同对付项羽。汉将韩信趁齐国懈备,引兵东进,攻入齐国。田横、田广大怒,立即烹杀了郦食其。韩信袭破历下军(今山东济南),攻陷齐都临淄。田广逃亡中被杀(活该)。
                      田横:前204年十一月—前202年六月;刘邦在统一天下后,田横不肯称臣,刘邦派人招抚,后田横自杀。
                      PS:看到了以上那几个齐王的时间段,大家可能会疑惑,为什么同一时间会有那么多的齐王,其实田市、田都和田安都为齐王,但是少主将齐国分成三分,分封给三人,这也是田荣造反之原因,分封者中没有他,当然这也是有原因的,公元前208年,田荣要求楚国交出逃亡楚国的田假,楚国懒得搭理他,所以田荣并未随少主入关,自然就没有封王这一说。


                      IP属地:江西26楼2014-02-03 13:09
                      回复
                        接下来是介绍秦末时期的官位,以防各楼主在写战争时期时,搞混爵位:
                        秦国之三公:
                        1.丞相:最高行政长官,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同时负责对文武百官的管理。
                        2.太尉:最高军政长官,负责管理全国军事事务,但他平时没有军权,战时也要听从皇帝的命令,而且要有皇帝的符节才能调动军队,军权实际上也是掌握在皇帝手里。
                        3.御史大夫:主要管理记事,其地位相当于副丞相,主要职责是管理图籍、奏章,监察文武百官。御史大夫下设御史中丞,掌管图书秘籍,同时监察文武官吏;侍御史,掌管文书;监御史,中央派到地方各郡负责监督郡守的御史。
                        秦国之九卿:(PS:各个朝代的九卿的含义不同)
                        1.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地位很高,属九卿之首;
                        2.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
                        3.卫尉,掌管宫门警卫;
                        4.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
                        5.廷尉,掌管司法审判;
                        6.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
                        7.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
                        8.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
                        9.少府,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


                        IP属地:江西27楼2014-02-03 13:28
                        回复
                          秦国时期的军队军衔之二十等爵:
                          1.公士:二十等爵中最低一级,可享受每年岁五十石俸禄,同时另有田一顷。宅子一处和仆人一个。
                          2.上造:第二级,可以得到两处宅地,配三头牛,仆人两人。
                          3.簪袅:第三级,(此段来自百度百科)颜说认为有此爵者,可在马上加丝带为标志。
                          4.不更:第四级,可免充更卒(轮流服役的兵卒)之意,其他之役,仍须照服。
                          5.大夫:第五级。
                          6.官大夫:第六级。
                          (从第七级开始为高等爵位)
                          7.公大夫:第七级。
                          8.公乘:第八级。
                          9.五大夫:第九级,大夫之尊。
                          (庶长类似于早期的宰相)
                          10.左庶长:第十级,非王族大臣领政,在商鞅变法之后几乎没有实权。【白起曾任过此支职】
                          11.右庶长:第十一级,王族大臣领政,在商鞅变法之后几乎没有实权。
                          12.左更:第十二级。
                          13.中更:第三级。
                          14.右更:第十四级。
                          15.少上造:第十五级。
                          16.大上造:第十六级。
                          17.驷车庶长:第十七级,专门执掌王族事务,在商鞅变法之后几乎没有实权。
                          18.大庶长:第十八级,赞襄国君,在商鞅变法之后几乎没有实权。
                          19.关内侯:第十九级,有其号,无国邑。一般系对立有军功之将的奖励,封有食邑多少户,有按规定户数征收租税之权,可世袭。
                          20.列侯:第二十级,最高级,多授予有功的异姓大臣,受爵者还能以县立国。


                          IP属地:江西28楼2014-02-03 13:54
                          回复
                            秦国之武将官位:
                            (此段来自百度知道网友回答,相对详细)
                            1、 国尉
                              国尉为最高武职,统领诸军,负责各级军官的任免与考核。国尉在战国时期的晋、赵等国也有设置,职掌相类。秦朝的国尉职务与汉朝的太尉相当,但不列于三公,地位较低,与卿相若。
                              2、护军都尉
                              护军都尉,执掌军政,统领诸将。属官有中护军,领军史,掌禁军,参预武将的选补事务,遇将军率军出征时,则驻该军监督军政。
                              3、将军
                              秦朝仿周朝制度,设置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位上卿,率军镇守边郡。
                              另置上将军、将军,为临时职务,有大征伐时选武将出任,军还即撤任。
                              4、裨将
                              相当于副将
                              5、都尉
                              统领五千左右的士兵,一个秦军阵的主将就是都尉。
                              6、军候
                              统领一千左右的士兵。
                              7、五百主
                              统领五百人
                              8、百将
                              统领百人
                              9、屯长
                              统领五十人
                              10、什长
                              统领十人
                              11、伍长
                              统领五人


                            IP属地:江西31楼2014-02-03 19:00
                            回复
                              2.钟离眛
                              少主帐下的五大将之一,智勇双全之将才,死于公元前200年,史书上对其记载不多,但从《史记·高祖本纪》中可知钟离眛对少主的忠心,陈平曾向刘邦献计,离间西楚众将,观其之后,却有英布等重要的将领背叛少主,但钟离眛一干人却没有任何举动。
                              再是对钟离眛之死,在史记《淮阴侯列传》曾记述,“信持其首,谒高祖于陈”,这里的“信”便是指韩信,相传钟离眛与韩信交好,在少主死后,投奔于韩信帐下,因楚汉之争时,钟离眛曾多次阻碍刘邦,因此刘邦记恨于钟离眛,少主死后更是下重金悬赏钟离眛,在此之后,刘邦假称到云泽狩猎,召集各诸侯,于是在这时有人劝说韩信,杀钟离眛,献其头颅,韩信便可无事,于是,钟离眛便死于韩信刀下。


                              IP属地:江西35楼2014-02-07 20: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