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7月13日漏签0天
容桂中学吧 关注:2,225贴子:171,177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 35回复贴,共3页
  • ,跳到 页  
<<返回容桂中学吧
>0< 加载中...

回复:发一些对学习有用的东西吧

  • 取消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品往事多少
  • 秋色落晖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与此同时,美国走了另一条路。美国方法是先做研究,找研究题目。觉得题目有意义、有趣,再看看需要什么的储备知识来完成研究,带着目的进行学习。
今天不难看出,美国的方式取得了成功。因为知识不断增加,终有一天没法全打完基础再开始研究。可惜的是,中国式的基础,既没有美国式方法的影子,也没有吸收到苏联方法的精髓,只是培养了奥赛冠军,却往往没能把他们继续锻造成物理学家。
有没有觉得似曾相识? 打基础和做题,就是学和用的关系。不去解题,不先去看看基础知识怎么用,就根本无法理解,此时的理解更像是背诵概念。
所以,当一个基础知识点,没法把它应用到题目上,而看答案却恍然大悟的时候,其本质并非对于这个基础知识点本身的不牢固,而是不会用它!只有多用,多尝试,多失败,多去想,才知道基础知识到底怎么用,才能真的掌握并且解题里真的用上这个基础知识。
还有个奥秘在里面,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有没有觉得基础知识和解题的关系,很像学与思的关系呢?如果一味强调基础知识不牢固,就是在做这么一件事:把所有的“学”都学完,然后去“思”。需要“思”的问题里,用到什么“学”就像从头脑的工具箱里搬出工具,直接套用,正是苏联培养精英的做法;然而为了真正战胜解题,需要先“思”,再同时去学,不断交替往复,才有真正的提高。
3.3 Q: 该选什么样的参考书或者习题册,哪一本比较好?
A: 都差不多。为什么这么说呢?在一个新知识诞生之后,很快人们就会掌握学习它的最好的方式。比如量子力学诞生于1925年,然而1930年诞生的讲义《量子力学原理》作为一本经典教材,到今天也不过时。这件事儿有两个要素:
一,教材作者是大师。《量子力学原理》的作者狄拉克,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也是上一段提到的朗道所最敬仰的几个人之一。
二,不是说一个人21世纪重写一本教材,就一定能超越他。新教材可能会有新东西,但是对于讲同样的知识,哪个教材作者理解深,表述好,哪个作者才可能写出更好的教材。
用这两个原理审视一下那些所有的参考书或者习题册。
比如高中数学的三角函数知识,其中和角公式,半角公式,是古希腊就有的。而比较新的复数棣莫弗公式,也早在是17世纪就被提出来。
这能说明什么? 既然量子力学5年里就能出一本经典教材,对于这些几百年的知识,难道聪明人类还没能摸索出一条路,让人能够更好的学习吗?
当然能!对这些知识,最难的一步,创造,都能造出来,还怕找不到一种方法能把它学会吗?
这其中,当然也诞生了很多经典的教材,很有效率的学习方法。
不少好教材的共同点,就是作者从不高高在上,而是假设自己是个初学者,按照初学者开始认知的方式,娓娓道来,并且对于理解的陷阱予以提醒,很有亲切感。如此由浅入深,直到领悟奥妙。
相比之下,那些选来选取的参考书,哪些符合这个标准呢? 明明是人类早已发明几百年的知识,早已摸索出完善学习的方法,一本书足以讲清楚,为什么会冒出这么多层出不穷的参考书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最后致意:我为什么说可以一个月学完高中数学和物理》里有讲。它与教育产业化有关,这里不再赘述。
这么看来,参考书是哪一本,不是很重要。只要别是盗版有很多印错的式子就好,反正差也不会很糟糕,毕竟每一本参考书都说自己最好、最状元,如果非要说哪一本好,其实翻开看内容也都大同小异。
有一个铁的事实可以证明参考书的选择不是第一位的:
北清的学生,每个人都固然有自己的学习心得,然而他们并不是靠着同一套《葵花宝典》考大学的!每一套《葵花宝典》的后面都有一批状元给打广告,说用了这个好。他们做过的习题,也不尽相同(相同的话大家就全买一种了),相同的部分只是近几年的模拟题高考题,而不是一套特有的参考书。实际上,他们做过的参考书,也基本上是他们的同学也做过的。
至此逻辑就已然很清楚:如果说一个人做了一些参考书,去了北清,是这个人的成就,还是这个参考书的?答案是,是这个人的因素。然而参考书经常把功劳抢去,给人以误导,好像做了这套参考书,就能如何如何的。别忘了还有多得多的人也做了同一套参考书,却没有取得同样的结果! 这种误导也是一种常见逻辑错误,可以参考《如何用逻辑武装自己的大脑》。
希望读者看到这里,可以彻底放心,不再担心具体该选哪个参考书: 对于几百年的老知识,这些参考书讲起来的方式都差不多,甚至已经看不到作者的特点。其关键不在于书本身,而在于人怎样利用这些书让自己进步。能去北清,就是在同样的参考书里,读出了不同的东西,产生了不同的理解。 这也正是你要做的。


  • 品往事多少
  • 秋色落晖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4. 时间安排
4.1Q: 我们这儿抓的很紧,大早上6.30就要爬起来准备上课,晚上自习上到10.30.大概11.12点才睡觉。每天作业都写不完。怎么有时间超前学习?
A: 这个问题也很困扰笔者。 因为在所有同学的时间被预先安排好,自己没有很多空间自由支配的时候,有一定的自由度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即使如此,还是可以在有限的空间里尽最大的努力的发挥。
首先,一定要让作业变成促进自己能力的过程,而不是完成任务了事。有些学生,写了那么多作业,但是到高三复习,好像重头来过都不记得,部分原因就是和写作业的状态有关。
作业通常是照顾班级平均水平留的,然而自学的时候,自己可以完全照顾自己,专补弱项,所以一定要留出时间自学。
其次,要试图缩短写作业的时间,搞明白要领,让写作业变得更加有效。 晚自习等时间,就可以兼顾写作业和自习。
第三,要充分利用好周末,假日,过年,尤其是小块的零碎时间。关于时间安排,可以参考《学习的6条经验(我的全部经验了)》。
剩下的就要靠你自己发挥了。记得,怎么做是一回事,做不做是另外一回事。为什么说这一点很重要? 证明如下。现在请你回忆,班上谁成绩比较好,谁成绩比较靠后,你可能都有数,这说明一个问题,大家的相对名次,是比较固定的,比较固定的名次才会形成xx成绩不错的印象。
如果一直跟着老师走不去自学,大家的进步速度都会差不多。这样,排在前面的同学会始终保持在前面。大家都很忙碌,要想超越那些很忙的同学,务必另辟蹊径,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
4.2Q: 怎样权衡调节个人爱好,恋爱和学习?
A: 试图让爱好对于学习有帮助。比如压力、很累的时候,作为换换脑子稍微放松的方式。如果有特别喜欢的爱好,要分清楚哪些爱好可以当作事业,哪些爱好只能当作个人娱乐。能当作事业的,要有吃苦的准备,并且培养出专业的水准,所需要的付出与个人爱好很不相同。因为将来的竞争在业内人士之间,而不是某一方面比同班同学强,就能用来当作事业。
谈恋爱也一样,两个人试着抱着负责任而不是急于生小孩的态度,互相鼓励,支持,关心彼此,所做的事情要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顾及他人的感受,并且保持在以及老师学校的容忍限度以内。


2025-07-13 22:15:42
广告
  • 品往事多少
  • 秋色落晖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6 如何学英语
6.1 Q:学习《新概念英语》是否有用,有必要?
A: 首先可以参考问题3.3,即参考书的选择。参考书本身是次要的,但是怎么用参考书更加重要。尽管如此,笔者认为《新概念英语》是很好的教材,文章的选取,语言,有趣程度都有很好的考虑。但是笔者认为去新概念补习班的必要不大,补习班把很多本来应该由自己完成的工作代替自己完成,从而失去了提高的机会。背诵是一种老式但是也有效率痛苦的方法,所以如果想好走这条路,就坚持背诵下去。
6.2Q: 该怎么样背英语单词?用哪本书来背?是否需要4级单词?背多少单词算够用?
A: 英语单词是否能背下来,不在于一次花的时间,而在于在大脑里重复的次数。所以需要一次性大量反复的背单词。背单词的时候,挡住上中文翻译,看到英文单词,能想起中文意思即可。 具体的方法,参考《中学生怎样完成英语质的飞跃》。
单词的话,不同书的差异并不大。一本差不多的就行。四级单词也不多,所以如果按照一次性大量反复背单词的原则,很快也会结束。 中学要求3500,多1500不是问题;即使要出国,10000单词也足够了。
要切记一点,单词不是学英语的主要任务。我们从来没背过汉语单词,但是都会讲汉语。如果把学英语比作盖大厦,那么单词只是一块块儿砖头——盖大厦比烧砖要重要得多。这个和理科学习也有相似之处。在理科学习中,基础知识好比砖头,解题好比大厦,它们之间就是学和用的关系,参考问题3.2。
同理,学英语的目的,恰是用英语,即用英语听说读写,吸收信息,表达思想。
6.3Q: 英语单词背了不会读怎么办?
A: 这是没有专门学音标的策略失误。专门背单词的时候,为了保证效率,可以不顾及读音。如果一定想知道读音,可以稍微学一下音标(不难,很多读音和它的音标长相都差不多),通过音标来掌握读音。如果实在不知道,所有的网络词典一查即可,都带有读音的。
6.4Q: 英语成绩总是提升不上去怎么办?
A: 要把英语当成语言来学,完全卸下考试的包袱。学英语是为了将来可以用英语读懂英文书,因为很多好书,好文章都是拿英文写的。学好英语,无论是商务谈判还是日常交流,都可以用英文进行沟通,至少可以看懂英文的节目和电影。总之,用英文来吸收一切有益的信息。
英语考试里,语法是比较机械性的。虽然语法题分值很低,但是由于它比较容易量化,所以喜欢定量的考试制度肯定会强调语法的考察。然而真正实用的英语,肯定是阅读,听力,写作更加重要,甚至少量的语法错误也不很影响。
为了提高英语,不但要像中学课堂那样强调语法,更要大幅的训练阅读、听力和写作能力。 毕竟这几块的分值要多得多。
有的同学可能觉得奇怪,这些也能提高吗?尽管阅读能力不像语法那样可以量化,但是要相信也是可以提高的。语法提高,就是说背了一个语法组合,就能答对题目;阅读的题目没这么明显,需要大量的阅读练习,形成是一个整体的语感。
6.5Q: 英语阅读总是有不懂的词汇怎么办?
A:就阅读来说,并非懂了所有单词,就懂了阅读。好比并非有了一大摞砖头,就自然能盖起大楼。几乎所有时候,即使存在不懂的单词,仍能读懂。这正是阅读题的意义所在。有的同学可能会觉得奇怪,不懂单词怎么可能读懂阅读呢? 实际上,阅读理解的题目,在于主旨和一些细节的考察,而不是纠结于一个单词。当单词对于全局没有影响的时候,是不重要的。阅读考察,也经常会故意把一些不重要的词,换成生词,设置障碍。
所以在做阅读的时候,可以先快速浏览文章,了解大意,找出那种让人眼睛发亮的关键词(细节定位题目),做多了就会知道哪些可能是关键词。 然后回到题目上,看看题目问什么,再回到文章,仔细阅读一小块,寻找答案。


  • 品往事多少
  • 秋色落晖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7 超前学习
7.1Q: 想要拿自己实验,借鉴 《如何在一个月内学完高中数学和物理》的方法,但是具体怎么实施,怎么开始?
A: 万事开头难,自学不在此列。开始的时候,找一本差不多的参考书即可(见问题3.3),带有定义,定理,例题,习题的那种。把定义来龙去脉和定理的证明看懂,如果有问题,可以请教老师或者同学。然后就试着做例题。例题比较有代表性,解答也比较详细。记得是做例题不是看例题。如果做例题有困难,就要警惕: 为什么定义都会了,却还是不会做题? 这就是之前
然后就做习题检验一下对于定义的理解。 平日里如果时间紧,每天1个小时即可,贵在坚持。如果是假期,就更可以拿出整块的时间来学习。
7.2 Q:一个月学完了又如何?且不说欲速则不达。
A: 基础知识是一个由生到熟的过程,假设一个知识点高三才接触到,那么只有半年用于消化;如果在一开始就接触到一个知识点,那么有两年的时间去更好的理解。 所以,超前学习完之后,第一个好处就是,赢得了更多用于巩固、复习,解题,加深理解的时间。
欲速则不达只是一个顺口溜,根本不是一个普适定律。如果路人甲想快速到达火车站赶车,如果有一次太急不幸被车撞到,大家就会评价说”欲速则不达“,然而概率上,有更多的可能是他到得确实更早,确实赶上了车。
同时,这个故事还有个道理,即速度快和心理急是两回事。可以高效率但是心情很平稳的完成任务。
另外,时间只是一方面。赢得时间,需要付出的就是更多的大脑思考。所以省时间的方法根本不是省力的方法,比如总功率=力×时间,那么想省时间,想达到同样的功效就得多费力。
7.3 Q:超前学习,不过是揠苗助长,像虎妈一样,给人带来痛苦。有意义吗?
A: 超前学习根本不是给少数对于理科很有兴趣和感觉的人设置的。对于他们,经常根本不需要这么说,因为已经在这么做了。超前学习只是为了缩短痛苦周期,并且提升成绩的一种手段,又叫做”先走一步“。
7.3Q: 想超前学习,但是基础不扎实。老师家长说超前学习是不会走就想跑,该怎么办?
A: 有关基础是否牢靠,要看问题3.2. 对于说不会走就会跑的老师和家长,笔者认为他们把基础知识的应用环节,和基础知识本身混为一件事——实际上两者甚至动用的都不是大脑的同一部位。笔者无意和权威起纷争,所以如果同学相信了本文的法则并且想实践,可以悄悄的实验即可,不必一定获得他们的赞同。
笔者没法对同学的将来负责,所以希望你也慎重把握好自己,为自己负责。学习是自己的事。
7.4Q: 超前学习了一段时间,但是感觉不扎实。觉得学习是个慢热的过程。该怎么继续?
A:正解!学习认知的透彻理解确是个慢热的过程。所以如果一开始就学了,那么就有3年可以慢热,如果到第三年结束才学,就没什么时间慢热了。觉得不扎实,就用习题检验自己。做会为止,刚开始的做题方法,参考问题5.6.
7.5Q: 有人适合慢慢按部就班学,有人适合快学。为什么要强加说所有人都可以一个月学完?
A: 其实一个月的时间是次要的,方法和想法更加重要。一言以蔽之,就是用主动的思考,痛苦的解题,来代替很多机械性的重复性工作。那些工作会麻痹人,让同学觉得,做了很多事情,却觉得永远做得不够多,因为看不到进步。如果路子对,就是主动去思考,进步会更快的。
所以关键不在快慢,在于是否思考,还是照搬题型不会变通。必须经历了痛苦的思考过程,才会灵活多变,以不变应万变。


  • 品往事多少
  • 秋色落晖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9. 楼主本人以及其它
9.1 Q:楼主,帮我补习xx, xx和xx课吧!
A: 学习是自己的事,也是一辈子的事。自己的学习要为自己负责。 像中国的老师,出于对同学的前程考虑,苦口婆心,也算一种奇迹了。
9.3 Q:楼主的帖子很早了,都是几年前的坟贴,还被挖出来。是否适合今年的考试?
A: 如问题3.3, 相对于3岁的帖子,这些考点都是几百岁的老知识,早已有了很好的学习模式。从这个角度,对待这么老的知识,也根本不需要教育改革。所谓的改革,无非是换来换去,大综合换成文理分科,又换成3+X,再换回来,某些知识点去掉,又加上。。。无论怎么做,都没有很强的的理由去证明这样做的必要性。 笔者相信他们会找出一大堆理由来反驳笔者,列举改革的重要性。笔者无意争执,只是想对同学说,求知识而不是求分数,在求知识的过程里,才能顺带的最大化提高分数。如果能够以不变应万变,就是获得了真知。
所以说,考试的方式,题型在变,知识就是那么多。
9.4 Q:楼主总是谈经验,楼主是做什么的?
A: 楼主学工科和理科,大学本科在北京的T大学完成。本科毕业后,继续在美国的M大学读博士。M大学的名声很好,但是楼主认为这是由于教授们的出色研究和很多出色的校友所成就的,楼主相距甚远。另外,楼主对于教育很有兴趣,做助教指导本科生课程,受到好评。


  • 品往事多少
  • 秋色落晖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今天就这么多,下次发帖估计得等到马年猴月了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 35回复贴,共3页
  • ,跳到 页  
<<返回容桂中学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