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瑞月〗惜缘宫吧 关注:124贴子:20,989

『惜缘』‖瑜缨殿—转贴‖ 中国古代十大美男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赠大叔....

最近在研究美男来着...

貌似是花痴病犯了..........


1楼2007-10-31 21:34回复
    ●第十位——弥子瑕 

      弥子名瑕,卫之嬖大夫也。弥子有宠于卫。卫国法,窃驾君车,罪刖。弥子之母病,其人有夜告之,弥子轿驾君车出,灵公闻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犯刖罪。”异日,与灵公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以其余鲜灵公。灵公曰:“忘其口味以啖寡人。”及弥子瑕色衰而弛,得罪于君,君曰:“尝轿驾吾车,又尝食以余桃者。” 

    评价:注意保养容颜,乎加强学习。伴君如伴虎,只凭少年美色,略显修养足,但卫灵公如此娇纵余桃君,看来其俊美程度足以胜过美女貂禅。 

      魅力指数:6.5


    2楼2007-10-31 21:41
    回复
      ●第九位——曹肇 
         
        曹肇有殊色,魏明帝宠之,寝止恒同。尝与帝戏赌衣物,有获,辄入御帐,服之径出,其见亲宠类如此。 

      评价:呜呼此君帝王面前已经肆无忌惮,为所欲为。其娇纵程度比起弥子瑕有过之而无及,堪称绝代美少年,纵杨玉环与其争宠,恐怕也要落风。 

        魅力指数:7


      3楼2007-10-31 21:41
      回复
        ●第八位——张幼文 
           
          张幼文与张千仞,俱世家子。幼文美如女,弱胜衣,而尤善修饰,经坐出,如荀令之留香也。千仞与之交甚密,出入比目。及院试案,二人连名,人咸异之。既娶,欢无倦。而妇人之端者,见幼文,无狂惑失志,百计求合。幼文竟以犯血症。千仞日侍汤药,衣解带。疾革,目视千仞,能言。千仞曰:“吾当终身无外交,以此报汝。如违誓,亦效汝死法。”幼文点头,含泪而逝,时年未二十也。千仞哀毁,过于伉俪。 

          评价:此君与述诸君同,出身乡里,百姓,名副其实大众情人,跟前面所说帝王专宠有本质区别。这样少年能够占据史书一角,足可见其俊美可以惊动全国。其弱胜衣状,看比起那病施还要略胜一筹。 

          魅力指数:7.5


        4楼2007-10-31 21:42
        回复
          ●第七位——秦宫 
             
            秦宫者,汉大将军梁冀之嬖奴也。宫年少而兼有龙阳、文信之资,冀与妻孙寿争幸之。李长吉为诗云:“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楼头曲宴仙人语,账底吹笙香雾浓。人间酒暖春茫茫,花枝入帘白日长。飞窗复道传筹饮,午夜铜盘腻烛黄。秃衿袖调鹦鹉,紫绣麻霞踏孝虎。折桂销待晓筵,白鹿青苏半夜煮。桐英永巷骑新马,内屋凉屏生色画。开门烂用衡线,卷起黄河向身泻。皇天厄运犹缯裂,春宫一生花底活。鸾篦夺得还人,醉睡氍毹满堂月。” 

            评价:单看李长吉诗句,就已经让人魂绕梦牵。如此俊美少年,常伴大将军身侧,自然骁勇善射,英姿飒,难怪连大将军妻子都深为迷恋,但妒忌,还要争着与其销魂,就算王昭君,也见得有如此魅力。 

            魅力指数:8


          5楼2007-10-31 21:42
          回复
            ●第六位——龙阳君 
               
              魏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钓,龙阳君涕,王曰:“何为泣”曰:“为臣之所得,鱼也。”王曰:“何谓也”对曰:“臣之所得,鱼也,臣其喜,后得又益大,臣欲弃前得鱼矣。今以臣之凶恶,而得为王拂枕席,今四海之内,美人亦甚矣。闻臣之得幸于王也,必搴裳趋王。臣亦曩之所得鱼也,亦将弃矣。臣安能无涕乎”魏王于布令于四海之内曰:“敢言美人者族” 

              评价:那龙阳君何人华夏男色之始祖耳。俊美丰姿,谁人知屈居第六名,一定有许FANS鸣平。只龙阳少年攻于计,远胜过弥子瑕和曹肇。只一场假哭太过做作,还显出很自信样子,一处败笔。,这里只有鸡蛋里挑骨头, 
            榜之人,全都美若天使,要如何继续才 

              魅力指数:8.5


            6楼2007-10-31 21:42
            回复
              ●第五位——安陵君 

                魏阮籍诗曰:“昔日繁华子,安陵与龙阳。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辉光。悦怿若九春,罄折似秋霜。流盼姿媚,言笑吐芬芳,携手等欢,宿昔同衾裳。” 

                评价:提到龙阳,就能提安陵。安陵君贵族出身,有文化,有修养,而且十分精于世道,很会做人。少年时俊美可,青年后潇洒诱人,学识渊博,性格沉稳,放眼一瞧,迷倒仰慕者黑压压一片,其魅力非能用语言描述。 
               
              魅力指数:9


              7楼2007-10-31 21:43
              回复
                ●第四位——潘章 
                   
                  潘章少有美容仪,时人竞慕之。楚国王仲先闻其名,来求其友,因愿同学。一见相,情若夫妇,便同衾枕,交无已。后同死而家人哀之,因合葬于罗浮山。冢忽生一树,柯条枝叶,无相抱。时人异之,号为共枕树。 

                  评价:竞争已经到白热化阶段。杀出重围荣获第四名潘家弟弟。前面榜诸君皆重美色宜人,只有这潘章用情专一,可圈可点。清风吹起,罗浮山共枕树繁茂枝叶常年诉说着这段伟大恋情,忽视感情滥交盛行历朝历代,潘章王仲都堪称同人楷模。 

                  魅力指数:9.5


                8楼2007-10-31 21:43
                回复
                  ●第三位——董贤 
                     
                    董贤,字圣卿,云阳人也,为人美丽自喜,哀帝望见,说其仪貌,拜为黄门郎,由始幸。问及其父,即日征为霸陵令,迁光禄大夫。贤宠日甚,为驸马都尉侍,出则参乘,入御,旬月间赏赐累巨万,贵震朝廷。常与起卧。又尝昼寝,偏藉袖,欲起,贤未觉,欲动贤,乃断袖而起。贤性柔和便辞,善为媚以自固。时贤年二十二,为三公,常给事,领尚书,百官因贤奏事。 

                    评价:董贤历史一个饱受嘲讽贬低人,过抛开世俗偏见,客观看待董郎话,现这位断袖典故主人公还有足够资本排进前三名。二十二岁就被封为大司空,位列三公,匈奴使节都要俯首顿拜。试想,一个英姿飒俊美少年,立于百里皇城之,沐浴着和暖春风,倚身于汉朝皇帝怀抱,放眼全国,属权利最大,喜谁,谁就升官,怒谁,谁就身死,连皇帝都要断袖而起,还有何人能够阻挡锋芒一人集全国所有目光,羡慕目光,敬仰目光,妒忌目光,怨毒目光,而年纪,冷静机智,周旋五湖乱世,谈笑四海危机,千古华夏,叹为观止,实难得佳人。 

                    魅力指数:10


                  9楼2007-10-31 21:43
                  回复
                    ●第二位——周小史 
                       
                      晋张翰《周史》诗曰:“翩翩周生,婉娈幼童。年十有五,如日。香肤柔泽,素质参红。团辅圆颐,菡萏芙蓉。尔形既淑,尔服亦鲜。轻车随风,飞雾流烟。转侧绮靡,顾盼便妍。和颜善笑,美口善言。”梁刘遵《繁华诗》曰:“可怜周童,微笑摘兰丛。鲜肤胜粉白,*脸若桃红。挟弹雕陵,垂钩莲叶。腕动飘香麝,衣轻任风。幸承拂枕选,侍奉华堂。屏障翠被,蓝帕覆薰笼。本知伤轻薄,含词羞自通。剪袖恩重,残桃未终。蛾眉讵须嫉,新妆近如宫。” 

                      评价:排来排去,独缺一位唯美少年,而周史则堪称唯美派最高代表。传闻里,没有帝王将相瓜葛,没有世俗浊流侵犯,纯情美丽,自然天成,国千百年来俊美少年宝库一块极为完美宝玉。对描述,却又怎能一个美字得 

                    魅力指数:11


                    10楼2007-10-31 21:44
                    回复
                      还有一个版本是这样的:

                      一、潘安 

                      潘岳,就是人所周知的潘安,西晋时人,表字安仁,小字檀奴。其人“姿容既好,神情亦佳”。 
                      潘岳年轻时,坐车到洛阳城外游玩,当时不少妙龄姑娘见了他,都会怦然心动给他一个“回头率”,有的甚至忘情地跟着他走。因此常吓得潘安不敢出门。有的怀春少女难以亲近他,就用水果来投掷他,每每满载而归,于是民间就有了“掷果盈车”之说。以至后世文学中“檀奴”或“檀郎”也成了俊美情郎的代名词。 
                      有个叫张孟阳的相貌奇丑,也学着潘岳的样子去郊游,但每次出门,妇人就往他车上吐唾沫,扔石头,石头倒也满载而归。典型的男性版东施效颦!


                      13楼2007-10-31 21:47
                      回复
                        二、宋玉 

                        宋玉是中国历史上与潘安齐名的最著名的两大帅哥之一。 
                        《登徒子好色赋》里,写有一位大夫登徒子说:宋玉“为人体貌娴丽玉,口多微辞,又性好色”,宋玉就解释说有曾经有一位绝色美貌的东家之女登墙偷窥自己三年,但他都对人家不理不睬,因此不能说自己好色


                        14楼2007-10-31 21:48
                        回复
                          三、子都 

                          《诗经》有云:“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意思是说,一个女孩子本来跟某帅哥有个约会,可是她等啊等等啊等,心上人帅哥哥没有见到,却见到了一个愚驽蠢笨的傻瓜。在这首诗里,“子都”被用作了帅哥的代名词,或者也可以说,子都是众多郑国少女——不排除某些少男——梦中的白马王子和假想的约会对象,少女们都以能见到那位帅名满全国的子都为荣,为了能见他一眼,甚至不惜呆呆的苦等几个小时,由此便可以想象出,当子都未见而见到蠢夫的时候,少女会有多么的悲伤,哀怨和惆怅了。 

                          《孟子》又曰:“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哎呀,连亚圣孟夫子都说“不知子都之姣者”是不长眼睛的人,可见子都可真真正正的的确确是个大帅哥了。那么,这个帅名动天下的子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怎么会有如此的魅力能让天下的女人们疯狂? 

                          子都,春秋时期郑国人,大名叫做公孙阏,子都乃是其字。子都这个人,不仅相貌生的美,还有着一身的好武艺,能征善射,因此便做了郑庄公的大夫。 

                          大帅哥子都是帅名远播的美男子,其容颜之美不仅震动了以庄公为代表的统治阶层,而且也得到了以郑国女子为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和以孟夫子为代表的子孙后代的认同,仅凭这一点,子都之入选美男榜,便实在是实至名归的了。


                          15楼2007-10-31 21:48
                          回复
                            五、嵇康 

                            嵇康,字叔夜,“竹林七贤”的领袖人物。三国时魏末著名的思想家,诗人与音乐家。 
                            嵇康是中国古代少有的美男作家,精通文学、玄学和音乐,同时英俊潇洒,别人形容他是“龙章凤姿,天质自然”。史称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最有说服力的故事是,某次他去森林里采药,竟被樵夫误以为仙人下凡,其风姿可窥一斑。 

                            据《琴议》记载:嵇康非常喜爱《广陵散》,经常弹奏它,以致招来许多人前来求教,但嵇康概不传授。死前索琴弹奏此曲,并慨然长叹:“《广陵散》如今绝矣”。南京西善桥南朝墓出土模制嵇康画像砖,描绘了嵇康席坐抚琴,气宇昂轩的形象。


                            17楼2007-10-31 21:49
                            回复
                              六、卫玠 

                              卫玠,三国时人。关于卫玠的美,《晋书》里用词有“明珠”,“玉润”等等,他为人喜怒不表于形,总之是个面无表情的玉人。 
                              这孩子自幼风神秀异,坐着羊车行在洛阳街上,远远望去,就恰似白玉雕的塑像,时人称之“璧人”。洛阳居民倾城而出,夹道观看小璧人。可这玉人特爱开口。当时风气最盛行清谈,爹妈怕卫玠磨牙磨得太累影响身体健康,就限制他说话,真叫人吃不消。 
                              后来,卫玠到东晋都城建业(今南京)。建业的官员们久闻卫玠艳名,立即答应予以重任。江东人士听说来了个大明星,人山人海地围观,挤得卫玠举步艰难,使他一连几天都无法好好休息,这个体质孱弱的美少年终于累极而病,一病而亡。这个典故就是《世说新语》中的“看杀卫玠”。(所以我们的fans在追星的时候都应该斯文一点,小心把偶像给看死了)。 
                              卫玠一生,没在政治上兴风做浪,没为中国文艺或科技的发展做贡献,军事方面更是碰也没碰过。这么个人,居然在《晋书》上有传记,可见“美男”已经成为当时的一种文化现象。传记里反反复复强调:俊美。


                              18楼2007-10-31 21: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