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寺吧 关注:48贴子:288

【中华寺小讲堂】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能容天下者,方能为天下人所容。世上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纷争,若要与人和谐相处,就应当以恕己之心恕人,以责人之心责己。


1楼2014-01-13 10:04回复
    无论我们觉得自己是多么的有才能,多么富有、多么有权势,请不要总去和他人一比高低。大海纵然辽阔,海的尽头还有一片更宽广的天际,所以如果要较量,就和自己的内心较量,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对手——那就是我们自己,自己才是那座难于逾越的最高山峰。


    2楼2014-01-13 10:40
    回复
      善待身边每一个人,因为是他们成就了你的人生。有些伤口,时间久了就会慢慢长好;有些委屈,受过了想通了也就释然;有些伤痛,忍过了疼久了也成习惯了…然而却在很多孤独的瞬间,又重新涌上心头。其实,有些藏在心底的话 ,并不是故意要去隐瞒,只是,并不是所有的疼痛,都可以呐喊。


      3楼2014-01-13 10:41
      回复
        在别人做了些有利世界的事时,若能生出随喜的心,你也就是参与了这一件善行。在别人做了伤害其它生命的事时,你的认同就等于你的参与这个恶行。 随喜是妒忌心的妙药。在他人得到快乐时,若你为他心生欢喜,你就会被他的快乐所熏染。


        5楼2014-01-14 14:24
        回复
          境由心造,相由心生。慈悲之心,感受的是平等。清净之心,感受的是庄严; 淡泊之心,感受的是宁静;从容之心,感受的是平和。和善之心,感受的是友好。自卑之心,感受的是歧视。叛逆之心,感受的是挑惕…把握好自心,营造一方净土。


          6楼2014-01-17 10:36
          回复
            佛告诉我们的大智慧是什么?这么大的智慧,这么大的能力,从哪里来的?是不是学来的?不是的,学不来的。不学,怎么会通达?这里头有一个秘密,是我们一般人不晓得的,佛知道了,他向我们透露。这秘密是什么?原来尽虚空遍法界是我们现前一念心性变现出来的,所以这个见性重要。


            7楼2014-01-17 10:39
            回复
              事事能随和,你会更洒脱;事事平常心,你会更从容;事事讲慈悲,你会更善良;事事能知足,你会更幸福;事事讲因果,你会少犯错;事事能忍让,你会少烦恼;事事能超脱,你会更淡然;事事讲修行,你会更智慧;事事能质朴,你会更纯粹;事事能感恩,你会不寂寞。事事无碍事事圆。


              8楼2014-01-18 15:28
              回复
                该说话时说话是一种水平,该沉默时沉默是一种聪明。该苦干时苦干是一种能力,该退出时退出是一种修炼。该表现时表现是一种睿智,该隐藏时隐藏是一种城府。该吼叫时吼叫是一种威仪,该圆滑时圆滑是一种谋略。屈伸有度是一种成熟,意气平和是一种性情。


                9楼2014-01-20 16:46
                回复
                  安住心的宁静,让一切浮现在心境中,不因喜欢而执著,不因虚幻而惆怅,让一切融化在慈悲里,不因伤害而远离,不因得益而分别,让一切融化在喜舍中,惟有内心的平静伴随你一生的旅途,滋养你相续的菩提,而追逐的快乐只能滋生在这样的田地才能开花结果。


                  10楼2014-01-20 16:47
                  回复
                    处于贫穷痛苦的时候,若别人帮助过我,日后自己财富势力圆满的时候,不能忘记他,否则即使自己的名声地位再高,那实际上也就是一个卑鄙低劣的小人。现在有些人就是这样,自己稍有一点地位的时候,就把以前的恩人忘记了,这种人确实就是一个坏人。所以我们千万不能忘记对自己有恩德的人。


                    11楼2014-01-22 11:15
                    回复
                      每个人都会有烦恼,佛弟子不代表就是完人。合格的佛弟子,是愿意去改正缺点的人,而不是不会犯错的人。对治烦恼非一日之功,也并非初学者的重点,好好的树立目标、培植正见,慢慢才能超越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


                      12楼2014-01-23 13:46
                      回复
                        心的力量不可思议,你这样去想,去念,身心就能得到加持,得到成就。主要是心要定下来,要有诚心和坚定的信念,这个力量是不可思议的,能超越一切。


                        13楼2014-01-24 13:59
                        回复
                          三宝是我们的依靠,要好好信心,修行是我们的生活,要每天修行,做好事是我们的任务,要帮助别人,消除业障是我们的结果,要离苦得乐,开开心心是我们的快乐,要心情要好,阿弥陀佛。


                          14楼2014-01-25 11:07
                          回复
                            拜佛,也是修恭敬心,修一切恭敬——我们对人对事对物,都要像对佛这样的恭敬。我们以诚敬心处事待人接物,无论顺境逆境都用真心,这就是拜佛。念经时要专心,专心就是修定;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字没有念错,句子没有念颠倒,这就是修慧。


                            15楼2014-01-27 10:15
                            回复
                              快乐,不在繁华热闹中,而在内心的宁静里;烦恼,不在谨言慎行中,而在人我的是非里;大道,不在花团锦簇中,而在平凡的追求里; 志向,不在西风战马中, 而在平生的格局里; 境界,不在诗情画意中, 而在平常的心态里;胸襟,不在奇山大水中,而在平和的智慧里。


                              17楼2014-01-29 09: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