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吧 关注:3,686,497贴子:98,917,736

回复:【论坛】中国最后的六大贵族世家?! 不看后悔啊!!!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汝南安城周姓,自汉一脉相承,历时千载,代代人才辈出,此现象几乎能称奇迹。可惜自宋朝以来,汝南安城周氏家族经过战乱之后纷纷逃亡外地,最终遍布全国,又多集中在江浙一带,而安城的周姓后人在此地已不见。然而,每当来到汝南,想起周氏这个家族为天中文化和历史所做的特殊的建树时,油然而生的除了心中的怆然,还有作为天中后人的自豪。
另外,鲁迅(周树人)的三弟周建人介绍其祖父周福青曾说过,他们的祖籍是在河南汝南。
  


387楼2014-01-11 12:56
回复
    [战乱突起:弃文从武求生存]
    周氏家族在江西八代靠读书求得功名,第九代祖先子佐公却走上了和前人相反的道路:弃文从武。家谱没有记载他是如何勤学苦练,也没有记载他选择这条道路的原因,只记载有他是“大清顺治二年丙戊科武庠生(武秀才)”。
    正是这位子佐公,在顺治年间带领全家十余人从江西迁徙到广东嘉应州兴宁县(今广东梅县)。中国的武举制度创始于唐代,兴盛于明清。清代武举考试分四级,分别是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在县、府一级举行的考试中得中的人,就是武秀才。
    资料记载,自明代中叶以后,广东开始缺粮。清初实行的“实川迁移”就是缺粮加剧的反映。广东的客家人和当地人因为缺粮引起的矛盾逐步升级,曾发生在广东西路的“土客械斗”事件就是矛盾的激化。据史料记载,这次械斗“仇杀十四年,屠戮百余万,焚毁数千村”。周其明说:“周家人脾气不太好,不容易控制住,我自己就是如此,可能就是祖上的血脉遗传。”
    周家子孙很多人参加了“土客械斗”。这段历史是悲惨的,据说当时周氏一些家庭中,丈夫、儿子、兄弟全部在械斗中死去。
    在经历战乱、贫苦、械斗的伤痛后,周家听闻了天府之国的传说,加上清政府鼓励“入川垦殖”的政策,元光公决定带领全族迁徙入川。
    没有官差的捆绑和押送,没有强迫和不甘,周家第十三代祖先元光公在乾隆六年(1741年)带领全家迁徙到四川。
      周氏家族四年一次的家族聚会来源于客家每年祭祖的清明会,由参加者共同出钱举办。富裕者多出,贫困者量力而行。“全国各地的都有周家人回来,最远的还有新加坡的。”周其明是清明会的倡议者,谈起当时的情形十分激动。
      


    389楼2014-01-11 12:56
    回复
      1


      来自Android客户端390楼2014-01-28 01:05
      回复
        2


        来自Android客户端391楼2014-01-28 01:05
        回复
          3


          来自Android客户端392楼2014-01-28 01:05
          回复
            4


            来自Android客户端393楼2014-01-28 01:05
            回复
              5


              来自Android客户端394楼2014-01-28 01:05
              回复
                6


                来自Android客户端395楼2014-01-28 01:05
                回复
                  7


                  来自Android客户端396楼2014-01-28 01:05
                  回复
                    8


                    来自Android客户端397楼2014-01-28 01:05
                    回复
                      9


                      来自Android客户端398楼2014-01-28 01:05
                      收起回复


                        399楼2014-07-09 16:45
                        回复


                          400楼2014-07-09 16:45
                          回复


                            401楼2014-07-09 16:45
                            回复


                              402楼2014-07-09 16: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