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雨吧 关注:2,313贴子:30,758
  • 2回复贴,共1

【转】COWBOY BEBOP创作过程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可以说是CB催生了骨头社,看了这个我也更理解为什么骨头社这么良心了。真心被震撼到了!这创作过程注定CB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神作了啊!
四只萌物镇楼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1-07 17:59回复
    制作群用了一万张以上的赛璐璐(约为平常一集TV版动画的三到四倍),可谓史无前例。
    由於整个系列基本上是一集一集完结的单元剧形式,系列构成的一大任务就是让每集出现的四位主角能有统一感。另一方面,担任此职的信本敬子与导演有著同样的共识:「希望能呈现出多面体的角色性格」。为了兼顾这两点,信本在企划书中特别以角色”自我介绍”的方式来表现他们的性格,藉此让编剧群有掌握的标准,又不会被设定的形容字句限死。
    但是这样子,也很容易让编剧抓不准个性,因而产生偏离太远的对话与桥段。这时信本就要做轨道修正的工作,把角色的感觉尽量修回来。信本设定的角色,经过编剧的诠释,再通过信本的修整,其结果便是与信本心中的原设定不尽相同,而能演出新鲜剧情的性格。於是我们见到Spike 等人四处闯荡,有时严肃有时搞笑,有时帅气有时吃瘪,但整个加起来,却组合成一种多样而又有真实感的个性。
    《Cowboy Bebop》的创作中,这种「不想说全、不愿限死」的态度不仅仅在编剧和角色上,在故事设定的表现上更是如此。导演与系列构成都有一种共识:「如果看完一集马上就能完全了解的作品是不会在心中留下印象的。」渡边导演说:「最近的电视电影娱乐节目都说得太多太明,就算把声音关掉也看得懂。所以我想作出用七分话讲十分事的东西。」七分话讲十分事,剩下的三分便是留给观众自由联想猜测的部份,也是让观众回味不已的趣味所在。所以有些故事背景虽然仔细做过设定,在动画中只提及冰山一角(如时空闸门事件的来龙去脉、Spike和Vicious的过去),有些则根本只有一个概念,细节连作者都不清楚(如Spike 的义眼由来)。除了这些故事的主要背景设定,导演也特别重视「对故事性来说没有必要」的部份。像是一些小细节(在禁菸区吸菸)或无关紧要的过场角色(如三位老头、印地安长者),虽然他们对故事的走向没有任何影响,但导演也为他们做了相当的设定,让他们像是在自己的生活里与主角们擦肩而过。如此不但丰富了作品的世界观,也使得观众在故事之外还能得到额外的趣味。
    除了上述的独特方法外,让《Cowboy Bebop》能够如此与众不同的关键所在,恐怕还是在创作者追求原创的决心。虽然从一开始导演就很清楚本作品的发想和《ルパン三世》有相当的关系,但他在执导时,决不用「我想作像《ルパン》那样的东西」来做说明。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01-07 18:01
    回复
      「固然这么说的话,制作群马上就懂了,但这样做下去充其量也只会去炒《ルパン》的冷饭而已。」为了作出与以往动画完全不同的原创作品,制作初期与制作群的沟通当然是吃足苦头。但到了系列中后期,制作群也渐渐熟知故事的氛围后,反而会有很多意料之外的惊喜。如第十三集Spike 下飞机在雪上要跑时稍微滑了一下,或是第二十二集Andy变武士装时配乐变成东洋风,这些都是在编剧分镜阶段没有想到的细致表现。导演不是把制作群的位置一一安排好,叫他们如此如此照著作,这样一来谁来做都没有差别;相反的,他希望引出”非此人做不到”的东西来。在系列中后期,人人都对这个系列有了自己的观点,在制作时便会自动把自己的想法放进去。导演所做的,只是一开始提出大概的风格而已。
      当然,这些尝试不可能时时都会成功,我们见到的,也是最后剪裁修整过后的模样。但这是创造前人未见的新鲜事物必定要去面对的。导演为作品取名《Cowboy Bebop》正表明了他的期许:「在Bebop以前的爵士乐风”Swing”是看著谱照谱弹奏。后来一些想自己加进即兴部份,喜欢随兴弹奏的家伙们开始搞些即兴合奏(jam session)。Bebop不就是指这些如查理?派克(Charlie Parker)等人,即使要背负必然而来的一切风险,也要随自己意吹奏出自己所爱的那种精神?我觉得我所做的,就像是将怀抱这种精神的人集合起来,一起来奏一曲Bebop。」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01-07 18: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