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还是耶诞——论中国文明的式微》
一切平起平坐的文化对碰,皆来自于对自己文明的自信。当一个文明失去了话语权,其与强势文明的交流便不再对等。
我们中国文化体系便是一个失去了话语权的文化体系,这个现状决定了中国文明在世界文明交流之中只能属于被动从属地位。处在这种文化氛围里的人是一种既亢奋又自卑的一群人。既号称自己的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世界第一,同时又说不出个一二三,面对外来文明的强势介入表现出“环顾左右以言他”的茫然。
最近发生的一些事,足以证明这个论断。
说远一点,几年前莫言先生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令国人喜出望外一时间举国沸腾,随后莫言文集迅速大卖。每个爱文化的人脸上挂满了与自己无关的笑容,“我们中国人终于获得诺贝尔奖了”,排除另两个不被国内承认的和平奖,的确,我们中国人似乎在文化上,“终于站起来了”。我试探着问了几“悲喜交加,欢呼雀跃”的朋友,莫言先生的书讲的是什么,朋友“环顾左右以言他”。
暂且不管大家对莫言先生文学作品了解多少,单单诺贝尔文学奖真的可以证明我们吗?我看未必。我们中国人的文化成就走到了必须被别人承认和嘉奖才能“优秀”的地步了么?从另一角度分析,莫言写的是汉语,而且是新文化运动之后提倡的平民文学白话文。这个文学形式在中国文学系统里能占多大分量,莫言作品所表达和发挥的内容到底有多少中国式文明,对中国文明有多大创造性贡献我们暂且不管,就中国语言被翻译成西方语言成为获奖作品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细作推敲。我常对朋友说,独创性文化是不能对等翻译的,如同唐诗翻译成英文将不再是唐诗一样。那么具有汉语语言学美感和文学性的作品,翻译成英文之后,还是不是汉语文学作品?几个不懂华夏文
一切平起平坐的文化对碰,皆来自于对自己文明的自信。当一个文明失去了话语权,其与强势文明的交流便不再对等。
我们中国文化体系便是一个失去了话语权的文化体系,这个现状决定了中国文明在世界文明交流之中只能属于被动从属地位。处在这种文化氛围里的人是一种既亢奋又自卑的一群人。既号称自己的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世界第一,同时又说不出个一二三,面对外来文明的强势介入表现出“环顾左右以言他”的茫然。
最近发生的一些事,足以证明这个论断。
说远一点,几年前莫言先生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令国人喜出望外一时间举国沸腾,随后莫言文集迅速大卖。每个爱文化的人脸上挂满了与自己无关的笑容,“我们中国人终于获得诺贝尔奖了”,排除另两个不被国内承认的和平奖,的确,我们中国人似乎在文化上,“终于站起来了”。我试探着问了几“悲喜交加,欢呼雀跃”的朋友,莫言先生的书讲的是什么,朋友“环顾左右以言他”。
暂且不管大家对莫言先生文学作品了解多少,单单诺贝尔文学奖真的可以证明我们吗?我看未必。我们中国人的文化成就走到了必须被别人承认和嘉奖才能“优秀”的地步了么?从另一角度分析,莫言写的是汉语,而且是新文化运动之后提倡的平民文学白话文。这个文学形式在中国文学系统里能占多大分量,莫言作品所表达和发挥的内容到底有多少中国式文明,对中国文明有多大创造性贡献我们暂且不管,就中国语言被翻译成西方语言成为获奖作品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细作推敲。我常对朋友说,独创性文化是不能对等翻译的,如同唐诗翻译成英文将不再是唐诗一样。那么具有汉语语言学美感和文学性的作品,翻译成英文之后,还是不是汉语文学作品?几个不懂华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