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跖吧 关注:19,002贴子:327,438

回复:【拜吧】长篇人物分析——盗亦有道,墨侠盗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石兰潜伏在墨家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到目前为止依旧是个迷。作为与石兰相处时间最长的丁胖子,还是对石兰有怀疑的,只是不知道她的目的。幸好,从一开始,石兰就不是敌人。


150楼2013-12-14 10:55
回复




    在“执行天志”时,其余人都在抱怨巨子作出的决定让人无法理解,让人不满意时,只有小跖冷静理智的开始分析巨子选择天明的理由。同样,在这个时候,小跖也开始思考天明防守能力之所以如此强的原因。玄机的创作方法,有点像《红楼梦》的“伏线千里”,在这里,巨子传给天明内力的作用初次显现,在第四部抵抗阴阳家时,巨子的内力再次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小跖通过分析,认为其中主要原因是巨子的深厚内力。
    前面提到过,《墨经》中的逻辑学十分先进和完善,是“世界三大逻辑发源地”之一,而且墨家弟子擅长辩合,逻辑思维异常清晰。在墨家逻辑中,有一点就是因果分析,由因推果,由果求因。由这里一处认为小跖的逻辑清晰,并且继承了墨家的逻辑成果,或许有些牵强附会,但似乎也不能完全否认其中的联系。总之,小跖的逻辑十分清晰,擅长由果推因,这一点是绝对可以肯定的。
    ===========================================================================
    另外,我在秦吧开了个贴,快去支持小跖!
    地址是http://tieba.baidu.com/p/2163707032?pn=7


    152楼2013-12-14 10:57
    回复
      我居然现在才看到〒_〒 死度娘!!你什么速度……
      分析贴转到凤跖吧了,太好……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54楼2013-12-14 17:49
      收起回复
        顶帖来了o(≥v≤)o~~o(≥v≤)o~~


        IP属地:四川来自手机贴吧155楼2013-12-17 12:14
        收起回复

          蒙恬很有大将风范,在“剑圣”的威胁之下,明知自己命悬一线,却也要维护自己作为一个军人的尊严,维护帝国的尊严,在这一点上,蒙将军和大叔很相似。只是可惜的是,虽然英雄惜英雄,但却因为道路和理想不同,只能做敌人,而成不了朋友。
          大叔在适当的时候出手,一瞬间已经到了蒙恬面前。蒙恬最吃惊的,是大叔攻击的速度。按理说,蒙恬和大叔认识多年,应该知道大叔的能力,但依旧感到惊讶,可见大叔在秦皇宫时,没有表现出自己的真实的实力,或者说大叔的实力,与当年在秦国相比,已经更上一层楼了。


          大叔的剑已经架在了蒙恬的脖子上,似乎此时事情的发展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如果不出岔子,那就只有两个结果了,要么大叔把蒙恬杀了,要么蒙恬答应退兵。前者大叔肯定不愿意杀掉蒙恬,毕竟“英雄惜英雄”嘛!后者蒙恬肯定不会投降,作为军人,尊严是最重要的。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似乎无法再继续了。大叔的动作停下来,就是在等星魂出手。只要星魂出手,大叔的目的就到达了。小跖也就有更多的机会救出阿中了。

          之后是大叔和星魂的第一次交手,我在这里就不多分析了。因为这一段引发了很多战争,而且我的主角是小跖,这篇已经有点喧宾夺主,当然这也是为小跖的出场做铺垫。不过,这场比试,大叔不愿尽全力,星魂没有机会尽全力,所以结果未定,胜负未分,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大叔和星魂小试几招后,虽然丝毫没有落下风,但还是用他的“雾隐术”离开,当时看是确实觉得有点奇怪。不过到后来,恍然大悟后就只剩下崇敬了!真不愧是鬼谷弟子啊!


          191楼2013-12-17 20:32
          收起回复
            期待千机楼~


            199楼2013-12-22 16:16
            收起回复
              酷爱平安夜╰( ̄▽ ̄)╮


              IP属地:四川来自手机贴吧200楼2013-12-24 00:41
              收起回复
                其实作为这么正经的分析,通篇都是作者自带的感情,不太好……
                不过作者大人真的很厉害了,简直太帅!
                看样子快完了啊


                IP属地:浙江201楼2013-12-24 01:06
                收起回复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202楼2013-12-29 08:19
                  收起回复
                    目测很久没有更新了呀~
                    我还以为快完结了~
                    人工来顶啦啦啦


                    IP属地:浙江204楼2014-01-05 22:32
                    收起回复
                      墨子曾经提到判断是非标准的“三表法”:上本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国家耳目之发,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因此,墨子在举例论证自己的观点时,都要追溯到远古时代的先王圣贤之君。在说明了领导体系实行的原则后,墨子说到“故古者圣王,明天鬼之所欲,而避天鬼之所憎,以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古者圣贤的君主,就是“以尚同为政”,才达到了“谋事得,举事成,入守固,出诛胜”的天下大治的效果。再一次从正面论证了“尚同”的合理性。
                      之后,墨子正面回答了当时一些人对“尚同”的质疑。“今天下之人曰:方今之时,天下之正长犹未废乎天下也,而天下之所以乱者,何故之以也?”意思就是当时有一些人问,现在天下的长官没有被废除,但天下为什么依旧混乱?墨子回答这个问题时,举了《尚书》中“五刑”的例子,善于用刑法可以做到治理百姓,不善于用刑法就变成了五种杀人的方法,这并不是刑法不好,而是刑法用得不好。言外之意就是说“尚同”本身是好的,而现在之所以没有效果,是因为领导者用得不好,是因为他们没有遵循上面提到的三大原则。为了进一步论证这个观点,墨子提出了官员为官的目的,不是求取高官厚禄,而是“治民”,“为万民兴利除害,富贵众寡,安危治乱”。而现今的天子,却是选的“父兄故旧”来做官员,这些人做官,“非正以治民也,是以皆比周隐匿”,官员结党营私,聚敛财富,因而没有人愿意与上面统一,所以上下不统一,这样上面赞赏的,下面并不赞赏;上面惩罚的,下面并不觉得不好。上下不同义,就达不到“治民”,就会导致和人类刚刚产生没有行政长官时一样的局面。
                      在解决了现实中的疑虑后,墨子再次说明“尚同”的意义和重要性。“尚同”可以做到“上下情请相通。上有隐事遗利,下得而利之;下有蓄怨积害,上得而除之”,趋利避害。“尚同”之所以有这种功效,是因为上下相通能够让上级领导做到“使人之耳目助己视听,使人之吻助己言谈,使人之心助己思虑,使人之股耾助己动作”,从而能够使“所闻者见远”、“德音所抚者博”、“谈谋度速得”,“举事速成”。正是因为“尚同”能都聚集许多人的力量和才智,所以墨子得出结论:故古者圣人之所以济世成功,垂名于后世者,无他故异问焉,曰:唯能以尚同为政者也。“古者国君诸侯之闻见善与不善也,皆驱驰以告天子,是以赏当贤,罚当暴,不杀不辜,不失有罪,则此尚同之功也。
                      最后,墨子再次强调了自己的观点:今天下之王公大人士君子,请将欲富其国家,众其人民,治其刑政,定其社稷,当若尚同之不可不察,此之本也。
                      综上所述,墨家“尚同”的教义,其含义简而言之就是要做到“上下同其义”,上意下达,民意可上传,天下有一个统一的判断善恶是非的标准。“尚同”,其字面意思就是崇尚统一。其实行措施就是在人民选举天下贤人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天子——三公——诸侯——正长”这样上下级分工明确的领导体系。其实行原则就是“上是必是之,上非必非之”,“上同而不下比”,“上有过规谏,下有善傍荐”。其对领导者的要求就是为官者以“治民”为为官之目的,“为万民兴利除害,富贵众寡,安危治乱”。其能使天下治的原因就是能够做到“上下情请相通。上有隐事遗利,下得而利之;下有蓄怨积害,上得而除之”。其重要性在于能够实现“赏当贤,罚当暴,不杀不辜,不失有罪”。而“尚同”最终的目的,就是实现国家富,人民众,刑政治,社稷定”的理想社会。


                      205楼2014-01-05 22:52
                      回复
                        (二)对“尚同”思想的评价
                        墨家十论在历史上的命运,颇有不同,有的备受赞赏,有的被无理批判,有的被说成是落后迂腐,有的则是争议不断。
                        “尚贤”,“非命”,“节用”,“非攻”四大观点是很受后人推崇的,其积极影响绝对大于负面影响。《吕氏春秋》中写道“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将“廉”看成时候墨家思想的核心特点。西汉著名学者司马谈也在《论六家要旨》中写道“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可见他虽不赞成墨家的很多学说,但却认为“节用”是不能废除的。“尚贤”学说更是后世科举制的先声,而“非命”则是超越时代的极其先进的思想,很适应当今的社会现实。“非攻”符合当今世界的主题“和平和发展”,对维护世界和平,实现中国的和平崛起有很大启发。
                        “兼爱”虽是墨家的核心思想,但几千年来都是被怀疑批判的,孟子就曾经很无理的诋毁谩骂“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绝大多数人认为这是空想,是反人性的,完全没有实现的可能。更有很多人因为这样误会墨家整个思想体系都是建立在空想之上,完全没有一点可行性,认为是墨家衰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以此来否认整个墨家思想。虽然我们不能说墨家的“兼爱”是十全十美的,但上述观点实在有失公正,过于片面和极端,对墨家的“兼爱”也没有真正理解。
                        “天志”,“明鬼”因为宣扬鬼神,虽然在封建时期被道家吸收,但却与唯物主义观点格格不入,并不适应现今社会,很多人也将这作为批判墨家的借口之一。事实上,墨子基本算是一个无神论者,他之所以宣扬鬼神,其实还是为了推广自己的学说。我们用现在的哲学思想来批判当时的思想,还是有一点不公正的。这一点,以后我会详细说的。
                        “非乐”,“节葬”思想可以说是墨家与儒家的重要对立的观点。儒家希望恢复周朝的礼乐制度,提倡音乐,主张厚葬久丧。而墨家站在小生产者的立场上,认为音乐劳民伤财,厚葬浪费钱财,所以反对音乐,反对厚葬。《淮南子》曰:“墨子学儒者之业,收孔子之术,以其礼烦扰而不说,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丧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可见反对音乐和厚葬,是墨子离开儒家自创墨家的重要原因。因为这些思想与儒家对立,所以自然是被很多人猛烈批判的对象。
                        最后就是“尚同”思想了。“尚同”思想是最受争议的一个,学术界目前有两个完全相反的观点。有些人认为“尚同”是中国民主政治的先声,提倡人人平等;有的则认为这是法家专制思想的来源,为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提供了理论基础。两种观点,争论不休,到现在也没有定论。甚至有人说这是墨家思想的矛盾之处,是墨家衰败的原因。
                        既然是给大家介绍“尚同”思想,这个问题也不能回避,我就给大家说一下我自己的观点吧!


                        206楼2014-01-05 22:53
                        回复
                          《长篇人物分析之盗跖篇》五一系列番外
                          导语:
                          盗跖是秦时中一个很重要的人物,他在第一部就作为墨家弟子正式出场,在一至四部也有很重要的戏份。我的《长篇人物分析之盗跖》目前尚没有完结,第一、二、三部盗跖的出场已经分析完结,第四部目前分析到第十三集《尚同墨方》,十三集之后盗跖在剧情发展中很重要,所以会在暑假继续写,应该在今年暑假可以完结。这篇番外并不是按照时间和出场来写,而是从盗跖这个人物以及和他相关的人物入手进行另一个角度的解读。
                          这次系列番外一共有五篇,这五篇的主角依次是盗跖、跖蓉、聂跖、凤跖和跖少。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09楼2014-01-05 22:56
                          回复